資源簡介 課外古詩詞誦讀背景資料了解作者作品,明確主題寫法作者作品陸游(1125一1210),字務觀,劉禹錫(772一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南)人,唐代文學家,因曾任太子賓客、檢校禮人,南宋詩人,有《渭南文集》《劍七年部尚書,故世稱“劉賓客”“劉尚書”。劉禹錫是南詩稿》等傳世。陸游少時受家唐代古文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其文章以論說文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冊成就最大。與柳宗元齊名,并稱“劉柳”。在當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人蜀,投身軍時的詩壇,他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其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詩語言生動清新,《竹枝詞》《柳枝詞》等別開生其一生筆耕不輟,今存詩作九千多首,內容極面,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為豐富。陸游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合稱深寓哲理,膾炙人口。“中興四大詩人”。李商隱(約813一約858),字義山,號玉谿譚嗣同(1865一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代詩人。開南瀏陽人,清末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變成二年(83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補弘農法“六君子”之一。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尉。一生困頓失意,在政治上屢遭排擠。他的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詩多抒寫時代離亂的感慨,個人失意的心情。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公其中有不少借古諷今的詠史詩和纏綿深摯的愛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與領導戊情詩。著有《李義山詩集》。文集已散佚,后人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33歲。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秋詞(其一)》劉禹錫課文全析全面解析課文,漫畫圖解重點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勝自古以來,人們每逢秋天就都悲嘆冷清蕭條,我卻說秋天要勝晴空一鶴排云上春朝2。「①寂寥:冷清蕭條。過春天。②春朝(zhā0):春天。評析:前兩句是議論,先棄“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勝春朝”的新見,氣勢不凡。“排”字寫出了鶴直沖云霄的晴空一鶴排③云上,便引詩情氣勢。秋天晴朗的天空中,有鶴推開云層,一飛沖天,我的詩興也隨28·課外古詩詞誦讀·到碧霄④。「③排:推開。它到了碧藍的天空。④碧霄:藍天。霄:指天空,上面為“雨”,評析:選取了一鶴沖天這一典型的意象,生動地描繪出一幅不要誤寫作“宵”。壯美畫面,表現了詩人奮發進取的豪情和樂觀豁達的情懷。夜雨寄北李商隱課文全析全面解析課文,漫畫圖解重點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0夜你問我歸來的日期,我還未定歸期。在這巴山驛館的樓頭看雨,何當共剪西窗燭七年級上雨漲秋池。「①巴山:泛指川東一帶的雨水已漲滿了秋天的水池。山。川東一帶古屬巴國。評析:一問一答,寫出欲歸不得的愁苦。愁苦之情交織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漲滿的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③巴山夜雨“期”“巴山夜雨”兩次出現,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在西窗下一起剪燭花,追述今日巴山夜雨韻律回環往復,營造了時空時。②何當:何時將要。表示期交錯的意境,達到了內容與的情景呢?盼。③卻話:回頭說,追述。形式的完美結合。(濰坊市評析:采用虛實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詩人在郁悶、孤中考)寂的雨夜里憧憬著團聚的美好場面。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陸游課文全析全面解析課文,漫畫圖解重點僵臥①孤村不自哀2,尚思鐵馬冰河入夢來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躺臥不起,并不為自己哀傷,心中還想著為國戍輪臺③。「①僵臥:躺臥不起,形容老病。②不自哀:為國家守衛邊關。不為自已哀傷。③戍輪臺:指守衛邊關。評析:這兩句描寫現實,自己悲哀的處境和報國的雄心前后對比鮮明。“思”字表現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心。夜闌④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實寫雨夜之聲,虛寫戰場殺夜將盡,躺在床上聽到風雨的聲音,披著鐵甲的戰馬馳過冰河敵的夢境,以夢的形式再現④夜闌(In):夜將盡。⑤鐵了“戍輪臺”的志向,表達了夢來。征戰疆場的情景又進入我的夢境。馬:披著鐵甲的戰馬。詩人強烈的報國愿望。2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