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外古詩詞誦讀背景資料了解作者作品,明確主題寫法作者作品辛棄疾(1140一1207),字許渾(約791一約858),字用晦,唐代詩人,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丹陽(今屬江蘇)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南)人,南宋詞人,與蘇軾齊一。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名,世稱“蘇辛”。強烈的愛國李商隱見本書第28頁。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秦觀(1049一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的基本思想內容。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中后期著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失細膩柔媚之處。辛名詞人,頗得蘇軾賞識,與黃庭堅、張耒、晁補棄疾年輕時就參加了抗金義軍,他曾多次上之合稱“蘇門四學士”。其詞多寫男女情愛,也書,陳述抗金復國方略,都未被采納。著有《稼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淡雅。軒長短句》。咸陽城東樓許渾課文全析全面解析課文,漫畫圖解重點。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山雨欲來風滿樓登上高樓,不禁生出萬里鄉愁。遠遠望去,煙籠蒹葭,霧鎖楊柳,似汀洲。①汀洲:水那景致頗像水中的小洲。中的小洲。評析:首聯扣題,抒情寫景。“一上”對應“萬里”,有力地表現九年級上冊出愁緒的突兀和厚重;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這既是對自然景物的描摹,溪2云初起日沉閣3,山雨也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濃云突然從磻溪上空涌來,夕陽已經沉落在樓閣后面。山雨機四伏的局勢的形象化勾欲來風滿樓。「②溪:這里指咸陽城南的磻溪。勒,淋漓盡致地傳達出詩人即將來臨,滿樓風聲颯颯。③閣:這里指咸陽城西的慈福寺。“萬里愁”的真實原因。評析:溪云乍起,夕陽沉落,山雨將至,風聲滿樓,這些景物描寫層層推進,營造出蕭條荒涼的氛圍。1曾經的秦漢宮苑,而今鳥下綠蕪④秦苑夕,蟬鳴黃葉一片荒蕪,唯有鳥雀和鳴蟬秦漢宮苑,一片荒涼。鳥兒落入叢生的雜草中,秋蟬在枯萎的不識興亡,依然如故。抒發漢官秋。1「④蕪:叢生了作者對歷史滄桑的無限黃葉間悲鳴。的雜草。感慨。175課外古詩詞誦讀·評析:寫“秦苑”“漢宮”的荒蕪。王朝的更替,世事的滄桑變化,把詩人的愁怨從“萬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行人⑤莫問當年事⑥,故國東來渭水流。22歷史痕跡已難以分辨,只行人莫問秦、漢滅亡的往事,時移世遷,只有滔滔渭水依然東流。有滔滔渭水依然東流。“流”⑤行人:這里指作者自己。⑥當字暗示詩人對唐王朝頹勢難年事:指秦、漢滅亡的往事。救的痛惜之情。評析:尾聯作結,融情于景。“莫問”二字,并非勸誡之辭,實乃令人思索之語,令讀者從悲涼頹敗的自然景物中反思歷史的教訓。無題李商隱課文全析全面解析課文,漫畫圖解重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見面已是難得,分別更是難舍,東風無力吹,百花已調零。知識拓展評析:“別”是詩眼,離別的愁苦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調。無題春蠶到死絲①方盡,蠟炬成灰淚③始干。“無題”是無可命題,蓋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燃成灰時,蠟淚才能滴干。其意不可明言,詩人常托“無①絲:這里與“思”字諧音。②蠟炬:蠟燭。題”以寄意。作者對所寫內③淚:蠟燭燃燒時流下的燭油,稱為“蠟淚”。容有所隱諱,不愿或不便寫評析:運用對偶、比喻、雙關等修辭表現情感,形象生動,貼切出標題,或因難用一個恰當九的題目來表現主題,所以命感人。以春蠶吐絲、蠟炬成灰來比喻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忠貞級名為“無題”。情感。(柳州市中考)》冊曉鏡但愁云鬢改5,夜吟應覺夜吟應覺月光寒早上照鏡子梳妝時,擔憂青春年華消逝;夜晚吟詩時,感到月光寒。「④鏡:照鏡子。⑤云鬢改:意思是青春月光清寒。年華消逝。云鬢,指年輕女子的秀發。」評析:寫相思之情,從“曉鏡”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顧影自憐,道盡相思的悲苦與無奈。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6殷勤為探“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的蓬山距離此處并不遙遠,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為我殷勤地冷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看。「⑥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信“應”字表明這都是自己對對探望。的神鳥。后為信使的代稱。方心理的揣測,表現了思念之切。評析:末句轉寫寓意愛情的青鳥,更將相思之情推進一層。17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