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外古詩詞誦讀背景資料了解作者作品,明確主題寫法作者作品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杜甫見本書第15頁。代詩人、詞人。他精通音律,劉長卿(?一789),字文房,河間(今屬河詩詞兼工,尤其詞“精艷絕北)人,唐代著名詩人。他擅長近體詩,尤工五人”,是花間派的重要作家,律,有“五言長城”之稱,官終隨州刺史。有《劉人稱“花間鼻祖”。溫庭筠是隨州詩集》。文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詞的風格以秾麗韓愈見本書第42頁。綿密為主,多用比興,以景寓情。有《花間集》溫庭筠(約801一866),本名岐,字飛卿,遺存。月夜憶舍弟0杜甫課文全析全面解析課文,漫畫圖解重點戍鼓②斷人行③,邊秋雁邊防駐軍的鼓聲禁止人行走,邊塞的秋天里,傳來了孤雁的聲。「①舍弟:對人謙稱自已的弟弟。②戍(shù)鼓:邊防哀鳴。駐軍的鼓聲。③斷人行:指實行宵禁,禁止人行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評析:首聯描繪了一幅邊塞秋景圖,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冊恰逢白露時節,可是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評析:“露從今夜白”寫景,也寫時令;“月是故鄉明”由望月引起思念之情。這兩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觀感雖然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受,是詩人深切思念家鄉和親人的真實情感的自然流評析:寫出了安史之亂中人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露。(日照市中考)寄書長不達,況乃④未休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更何況戰亂頻繁、天下還沒兵。「④況乃:何有太平。況,況且。評析:戰事頻繁,家書難達。抒發了詩人深沉的思念之情。172。課外古詩詞誦讀·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課文全析全面解析課文,漫畫圖解重點三年謫宦①此棲遲②,萬古惟留楚客③悲。1①“悲”字奠定全詩凄愴憂賈誼被貶至長沙,在此地居留三年,而今只留下萬古不變的悲哀。憤的基調,暗喻詩人被貶謫①三年謫宦:賈誼被貶至長沙三年。②棲遲:的悲苦命運。停留,居留。③楚客:這里指客居楚地的賈誼。評析:以“悲”字貫穿全詩,奠定凄愴憂憤的基調。寒林空見日斜時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我踏著秋草獨自尋覓著人跡,卻在寒林里空見夕陽緩緩傾斜。評析:即景生情,渲染出賈誼故宅蕭條冷落的氛圍。漢文④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⑤豈漢文帝是明君,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無情,憑吊屈原又有誰詩人獨自尋覓在斜陽之下的知?2④漢文:指漢文帝劉恒。⑤吊:憑吊。賈荒草寒林間,描繪了一幅蕭能知情?誼在長沙曾寫《吊屈原賦》憑吊屈原。條冷落的日暮秋景圖。評析:把自己的遭遇同賈誼、屈原聯系在一起,深化了主題。2借賈誼《吊屈原賦》的典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故,抒發詩人對前賢的憑吊寂寞冷落的深山里落葉紛紛,可憐你究竟因何故而天涯飄零!和自己內心的無限憤懣之情。評析:“憐君”在無疑處有意設問,自憐之意,溢于言表。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課文全析級全面解析課文,漫畫圖解重點一封0朝奏②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④。冊一篇諫書早晨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州去。知識拓展①封:這里指韓愈的諫書《論佛骨表》。②朝奏:早晨上奏。③九唐元和十四年(819)正重天:這里指皇帝。④路八千:泛指路途遙遠。“八千”不是確數。月,唐憲宗派人迎鳳翔法門評析:用語急促,感情強烈,其中盡顯命運之變化無常。寺佛骨入宮供奉。韓愈寫了欲為圣明⑤除弊事,肯⑦將衰朽惜殘年!一篇《論佛骨表》勸諫唐憲想替皇帝革除有害的事,哪能以衰老為由吝惜殘余的生命呢!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⑤圣明:指皇帝。⑥弊事:有害的事,唐憲宗大怒,要將韓愈處死,指迎奉佛骨的事。⑦肯:豈肯,哪能。經裴度等人說情,最后韓愈評析:申述自已忠而獲罪的遭遇,表明想為國獻策獻力的決被貶為潮州刺史。心,體現出作者無怨無悔、甘愿奉獻的精神。17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