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1.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2)無性生殖:不經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2.昆蟲的生殖和發育(1)家蠶的完全變態發育:卵→幼蟲→蛹→成蟲。受精卵幼蟲蛹成蟲(2)蝗蟲的不完全變態發育:卵→若蟲→成蟲。3.青蛙的變態發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4.鳥的生殖和發育: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②生物的遺傳與變異2.基因與性狀1.生物的變異(1)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1)可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同表現形式。引起的變異。(2)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2)不遺傳的變異:單純由環境引起的段,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變異,沒有影響到遺傳物質,不會遺傳(3)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的傳遞給后代的變異。父方AA精子A受精卵,Aa卵細胞母方aaa抱對鳴叫產卵幼蛙116③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八年級下冊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電極2.生物的進化甲烷、氨、(1)結構越簡單的化石,出現在氫等氣體越古老的地層里;結構越復雜的二冷卻水沸水化石,出現在越晚近的地層里。取樣活塞(2)生物進化的總趨勢:由簡單含有有機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物的溶液到陸生。米勒實驗說明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3)生物進化的原因解釋:自然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選擇學說。④傳染病和免疫1.傳染病及其預防(1)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能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人或動物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2)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2.免疫(1)一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非特異道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性免疫線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一特異性免疫(2)免疫的功能:防御功能、自我穩定功能、監視功能。(3)疫苗:用失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成蛙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花粉胚珠第一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精子入卵細胞1.概念: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受精卵的生殖方式稱為有性生殖。2.過程:開花→傳粉→受精→果實和種子形成。★有性生殖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所形成傳粉受精的受精卵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生長形成↓果實種于萌發果實花萼、花冠等柱頭花雌蕊花柱★被子植物結果實,種子花蕊子房→胚珠→卵細胞新一代受精卵→胚〉花藥→花粉→精子植株包在果實內:裸子植物不雄蕊結果實,種子裸露在外。花絲3.意義。意義: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有更強的生命力和變異性,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更強,在進化上有重要意義。。舉例:植物凡是靠種子來繁殖后代的方式都屬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產生的種子、果實等,其中的胚受到種皮、果皮的良好保護,自由飛翔!,可以耐受不良環境條件,也容易通過各種媒介傳播到其他地方,就在這里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定居吧!2無性生殖★蒲公英果實依靠風媒1.概念: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傳播,擴大了其分布范圍。方式稱為無性生殖。2.植物的無性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植物用生殖細胞一孢子繁殖,在適宜的條件下,孢子能夠萌發并長成新個體,如藻類、苔蘚、蕨類植物的繁殖。1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