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南方地區第七章南方地區①地形影響氣候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1氣候濕熱的紅土地西雙版納1.位置和地形廣州。位置:南方地區位于秦嶺一淮河以南、青藏西雙版納和廣州緯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東海度相當。西雙版納位于和南海。云貴高原,地勢高,不受。地形: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以寒潮影響;而廣州位于地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布的平原、低南方丘陵(茶園)勢低平的珠江三角洲,受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寒潮影響。2.南方地區的氣候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①。氣溫:緯度較低,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8一30℃,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紅土地0℃以上。。降水:受季風影響,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3.河流、植被與土壤河流水量大,汛期長,無冰期;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土壤為紅壤呈酸性,土質黏在濕熱環境下發育的紅色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②重,透氣性差,較貧瘠。核心梳理南方主要土壤類型撒熟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江南丘陵,含鐵、鋁成分多;酸性土壤,土質黏重紅壤性,摻入沙子可增加其透南方主要主要作物:茶樹、油茶、杉樹、馬尾松等氣性。四川盆地,含豐富的磷、鉀,土壤肥沃③紫色土主要作物:水稻、油桐籽、柑橘、甘蔗等壤類型③四川盆地與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富含有機質、肥沃,呈青灰色水稻土(1)四川盆地:地勢起伏和主要作物:水稻、桑樹等緩,多紫色土,物產豐饒。(2)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多石林、孤峰、溶2重要的水田農業區洞、地下暗河等;雨水易南方地區氣候濕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耕地多為水田。滲漏,表土易流失,不利1.水田的分布于農業生產。。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129八年級下冊。山區: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緩坡,通過修筑梯田種植水稻。①2.農業生產。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 作物熟制:一年兩熟或三熟。①元陽梯田。主要農作物:水稻(最主要農作物)、小麥、棉花、油菜等,盛產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香蕉園水果。中考易錯云南省元陽縣山高(1)南方以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豐沛,無旱災:錯誤。谷深,降水豐沛。人們因梅雨季節過后的7、8月份,雨帶推移至華北、東北地區,長江中地制宜,隨山勢修筑層層下游地區出現千旱(伏旱)。疊疊的梯田。(2)北方糧食作物是小麥,南方則是水稻:不準確。小麥和水稻的分布并沒有明顯界線。如東北平原也有面積較大的稻田,長江流域也有小麥種植。準確說法應是:北方地區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南方以水稻為主第二節“魚米之鄉”一長江三角洲地區1江海交匯之地②“魚米之鄉”1.長江三角洲概況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②2.江海交匯之地。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京津唐地區海長江三角洲以平原海洋為主,是我國重要的稻米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陸地岸產區;河湖眾多,是我國眾多。長江三角長江重要的淡水魚產區。。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洲地區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同珠江三角海時這里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洲地區岸的中樞,并是通過遠洋航線通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位置示意往世界的主要港口。13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