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①火山、地震的影響第一節日本利旅游景觀吧沃土壤1多火山、地震的島國1.位置和領土組成。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45N人員傷亡大部分位于北溫帶,隔海與俄羅斯、北海道島身(1)利:火山分布地區溫中國、朝鮮、韓國相望。145E泉眾多;火山形成著名的太。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旅游景點;火山灰會帶來琉球群島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本州島05平肥沃的土壤。35N太2.面積和人口九州島(2)弊:火山灰影響交通;四國島洋面積約為37.78萬平方千米,人口135E地震造成財產損失和人1.28億(2010年),是地狹人稠的國家。員傷亡。日本輪廓示意圖東京位于本州島上。3.地形②減輕地震災害的措施。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且多分布在沿海地區。日本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是一座活火山。。海岸線: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傳統民居防震演習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日本傳統民居多使4.多火山、地震①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原因: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比多舉行大規模防震演習。較活躍,屬于環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帶,多溫泉。②③日本海沿岸的合掌式傳統建筑富士山火山噴發強烈地震引發溫泉游憩的海嘯5.氣候與河流原因:冬季日本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北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有明顯的沿岸多降雪(處于冬季風海洋性特征。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夏秋多臺風;冬季日本海沿迎風坡),合掌式房屋屋岸多降雪(易發生雪災)。③頂陡,利于積雪下滑。·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較大,水能資源豐富。44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2與世界聯系密切的工業1.經濟發展模式①臨海型工業分布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鐵礦石等,依靠科學技術和勞動力資源的優勢,加工進口原料,大量出口工業制成品。2.經濟發展條件。不利條件: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工業原料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內市場狹小,生產的產品絕大部分出口到國外。貿易對象主要是美國、中國、歐洲和東南亞。。有利條件: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島國多優良工廠靠近碼頭,陸運港灣等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海上運輸,進口等待出口的汽車便利。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排列在橫濱港口中考易錯(1)日本是海洋性氣候:不對。日本四面臨海,具有海洋性氣候的城市、人口集中,消部分特征,并非海洋性氣候(日本位于東亞季風區內,屬于季風費多。氣候)(2)日本資源貧乏多指礦產、石油等資源貧乏,其水能、森林資源以及高素質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沿海平原集中,填海3.工業分布(臨海型)造陸價格低。。分布: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原因:海岸線曲折,多優良②日本產業轉移港灣,利于進口原料、燃料,出口勞動力成本高、內部交阪神北九州工業區工業產品。①工業區易成本高、地價高琉球群島。主要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外國國內生向海外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名古屋瀨戶內工業區工業區投資少產困難投資業區和瀨戶內工業區。主要工業城市有東京、橫濱、大阪、名古裁減員工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帶屋、神戶、北九州等。失業率上升4.工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市場萎縮。問題:勞動力價格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使勞動力短缺,環境污日本傳統工業向東染,土地緊張狀況加劇,國內需求減少等。南亞、中國東部沿海轉。對策:依靠資金、技術等優勢,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利用世界各地移,高科技工業向本州島的自然資源、勞動力等,建立海外生產與銷售基地。②和九州島南部擴散。。投資對象:歐洲、美國、東亞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4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