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實驗南園初級中學(磐安縣體育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 法治12月月考試卷1.(2023九上·磐安月考)有學者認為,羅馬帝國是將地中海世界和古代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等文明發源地都統一在一起的帝國,它整合了地中海周邊的文明,使帝國統治下有著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個區域成為一體,從而促進了帝國的強盛。這說明羅馬帝國的強盛得益于( )A.亞歷山大東征 B.文明交流互鑒C.海外貿易興盛 D.羅馬法律健全【答案】B【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它整合了地中海周邊的文明,使帝國統治下有著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個區域成為一體,從而促進了帝國的強盛”,材料信息表明羅馬帝國的強盛得益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故選D項。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文化大交匯,但早于羅馬帝國時期,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沒有反映海外貿易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羅馬法律健全有利于促進羅馬帝國的強盛,但材中沒有相關信息體現出來,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馬帝國的強盛,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2.(2023九上·磐安月考)文明古國中的文化遺產記錄著古國文明的發展歷程,是古國文明特征的表現,下列關于文明古國文化遺產的解說,正確的是( )A.《十二銅表法》是用楔形文字刻寫的B.獅身人面像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C.《荷馬史詩》是古代羅馬留下的寶貴文學遺產D.《漢謨拉比法典》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的社會狀況【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關于文明古國文化遺產解說正確的”,結合所學分析:A:《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法制成就,楔形文字是西亞蘇美爾人發明的,排除A項。B:獅身人面像象征君主專制權力的強大,《漢謨拉比法典》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解說錯誤,排除B項。C:《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文學遺產,與古代羅馬文化無關,排除C項。D:《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的社會狀況,故選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文明古國中的文化遺產。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文明古國中的文化遺產的相關史實。3.(2023九上·磐安月考)認真學習歷史教材是獲取歷史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下列說法與教材觀點一致的有( )①古代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②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是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③西歐莊園中的耕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④《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說法與教材觀點一致的”,結合所學可知,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排除含有①的ABD三項;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是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西歐莊園中的耕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埃及文明的相關史實。4.(2023九上·磐安月考)從黃河到地中海絲路,絲路共建尚和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我們可借鑒的有( )①以色列在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經驗②阿拉伯帝國吸收、消化外來文化,交融發展③亞歷山大帝國東征不斷擴大版圖④拜占庭帝國編撰《羅馬民法大全》治理國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借鑒以色列在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經驗有利于我國干旱地區農業的發展;借鑒阿拉伯帝國吸收、消化外來文化融合發展的經驗有利于我國文化的發展;亞歷山大帝國東征不斷擴大版圖,雖然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大交匯,但是亞歷山大東征是暴力的侵略,這種文明交流方式不值得借鑒;借鑒拜占庭帝國編纂《羅馬民法大全》治理國家的經驗有利于我國法治建設。綜上可知,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B項;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答案為:【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文明的現實意義。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文明發展的相關史實。5.(2023九上·磐安月考)“哥倫布是熱那亞人,卡波特(受雇于英王亨利七世尋找新大陸的航海家)也是熱那亞人,他們都出生在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意大利,這絕非巧合。”材料認為“這絕非巧合”的原因是( )A.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為遠洋航行提供精神動力B.意大利統治者資助了航海家的探險活動C.意大利人擁有高超的造船技術和豐富的航海經驗D.意大利商品經濟最發達,急需開拓新的貿易市場【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哥倫布、卡波特都出生在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意大利”,結合所學可知,哥倫布、卡波特熱衷于探索新航路,說明文藝復興促進了思想解放,為遠洋提供精神動力,故選A項。資助航海家探險活動的是西班牙和英國王室,而非意大利統治者,排除B項。材料信息無法說明意大利的造船技術高超和航海經驗豐富,排除C項。材料信息沒有比較不同地區的商品經濟發展狀況,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新航路開辟的歷史背景。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史實。6.(2023九上·磐安月考)“變革并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一種能夠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出現了。原先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為專門的工序。”材料強調工業革命( )A.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B.是大工廠取代手工工場C.推動汽船和火車等交通工具發明D.是社會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答案】B【知識點】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變革并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一種能夠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出現了”,結合所學可知,工業革命是一場生產技術的革命,也是生產組織形式的革命,這種新式生產組織形式就量機器大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場,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是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沒有體現“產力水平的提高”,排除項。材料強調的是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沒有體現“交通工具的發明”,排除項。材料強調的是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沒有體現“兩大階級的對立”,排除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7.(2023九上·磐安月考)下列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有( )①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民族大起義② 西班牙殖民統治——玻利瓦爾領導獨立運動③ 農奴制改革——開啟俄國現代化的進程④ 美國內戰——美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結合所學分析:1857-1859年,為反抗英國的殖民壓迫,印度爆發了民族大起義義,故①正確;19世紀初,玻利瓦爾領導南美人開展反抗 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民族獨立運動,故②正確;18世紀初,俄國彼得一世改革,開啟俄國現代化的進程,故③不正確;美國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使美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故④不正確。綜上可知,①②符合題意,故選A項;③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三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相關史實。8.(2023九上·磐安月考)下列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爆發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B.突發的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C.第一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失敗而告終D.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之稱【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合所學分析: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表述正確,不合題意,排A項除。B: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C: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失敗而告終,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項。D: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之稱,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9.(2023九上·磐安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意日結成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下列關于這三個法西斯國家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加劇了德、意、日三國的社會矛盾②三個法西斯國家在經濟危機打擊下建立起法西斯政權③法西斯政黨是三國法西斯勢力的核心④1936年,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關于德意日法西斯國家說法的正確”,結合所學分析: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加劇了德、意、日三國的社會矛盾,故①描述正確;為擺脫經濟危機和社會政治危機,德國、日本建立起法西斯政權,意大利在大危機前就已建立了法西斯政權,故②描述不正確;法西斯政黨是德國、意大利法西斯勢力的核心,但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核心是軍部,故③描述不正確;1936年,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故④描述正確。綜上可知,①④符合題意,故選A項;②③不符合題意,排除BCD三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10.(2023九上·磐安月考)如圖所示年代尺呈現了蘇俄(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歷程,其中與序號相對應的史實正確的有( )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②新經濟政策允許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存在③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使蘇聯經濟越實力躍居世界第一④赫魯曉夫改革沒有改變蘇聯模式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弊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年代尺,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私人經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故新經濟政策允許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存在,故②符合題意;1956年-1964年,赫魯曉夫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蘇聯模式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弊端,故④符合題意。綜上可知,②④符合題意,故選D項。1918年-1920年,蘇俄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余糧征集制、取消自由,有國家統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故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表述錯誤,故①不符合題意;1928年-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故“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使蘇聯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一”說法不正確,故③不符合題意。綜上可知,①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BC三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蘇俄(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是。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年代尺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蘇俄(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相關史實。11.(2023九上·磐安月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下列能夠直接體現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是( )A.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B.實施鄉村振興戰略C.北京成功舉辦2022冬奧會D.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答案】B【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助于解決發展不平衡不重復的問題,故B符合題意。“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北京成功舉辦2022冬奧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沒有直接體現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故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鄉村振興戰略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在新時代,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日益呈現新面貌。12.(2023九上·磐安月考)如圖所示三幅漫畫共同體現了( )A.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堅定的走法治道路B.我國力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制度保障C.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D.立法保護知識產權將有利于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答案】B【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研經費”等信息,反映了我國力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制度保障,故B正確。漫畫沒有體現依法治國,故A不符合題意;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經濟和科技,且材料沒有強調,故C錯誤;材料沒有強調立法保護知識產權將有利于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創新發展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13.(2023九上·磐安月考)2023年2月,金華市人大投票決定產生了2023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本次提交投票決定的民生實事項目是在前期公開征集線索、多方征求意見,深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遴選出來的。這一過程( )A.有助于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參與民主選舉B.體現了政府依法執政,維護公民權利C.落實了民主集中制,保障公民參與D.反映了基層群眾自治,推進民主進程【答案】C【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次提交投票決定的民生實事項目是在前期公開征集線索、多方征求意見,深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遴選出來的。這落實了民主集中制,保障公民參與,故C正確。題干沒有涉及民主選舉,故A不符合題意;“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不是政府,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基層群眾自治,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行使民主權利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規,通過各種途徑,以不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現民主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14.(2023九上·磐安月考)如圖所示漫畫主要體現( )A.德治對法治有支撐作用 B.法律對道德有促進作用C.道德和法律都具有規范性 D.法治與德治可以相互替代【答案】A【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漫畫揭示了道德與法治的關系,說明德治對法治有支撐作用,故A正確。漫畫沒有強調法律對道德有促進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漫畫沒有強調道德和法律都具有規范性,故C不符合題意;法治與德治不能相互替代,故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依法治國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15.(2023九上·磐安月考)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下列體現偉大創造精神的詩句是( )A.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B.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D.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答案】D【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體現了偉大的創造精神,故D符合題意。“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強調了創新精神,故A不符合題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強調了愛國主義,故B不符合題意;“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強調了自強不息精神,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16.(2023九上·磐安月考)下列關于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故A符合題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故B錯誤;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精神,故C錯誤;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故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國人民堅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17.(2023九上·磐安月考)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預計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億,為此,我國實施了“互聯網+居家養老”的新模式,這有助于( )A.減少子女的贍養義務 B.提高養老服務的水平C.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 D.增強老年人的民族意識【答案】B【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解析】【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預計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億,為此,我國實施了“互聯網+居家養老”的新模式,這有助于提高養老服務的水平,故B正確。該模式并不能減少子女的贍養義務,故A錯誤;該模式并不能直接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故C錯誤;題干內容與增強老年人的民族意識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我國人口政策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國家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促進計劃生育。18.(2023九上·磐安月考)“十四五”時期,西藏將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工程,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的“團結線”“幸福路”。這有利于( )①促進經濟發展,加快西部開發②鞏固邊疆穩定,實現祖國統一③促進區域交流,提高發展質量④消除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十四五”時期,西藏將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工程,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的“團結線”“幸福路”。這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加快西部開發,促進區域交流,提高發展質量,故①③符合題意。材料內容與實現祖國統一無關,故②錯誤;縮小收入差距,而非消除收入差距,故④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協調發展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19.(2023九上·磐安月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這一發展之路( )①是中國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②有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③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④能夠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這有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能夠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故②③④正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故①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堅持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20.(2023九上·磐安月考)2023年新年賀詞指出,“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系世界的中國……百年變局加速演,世界并不太平。我們始終如一珍視和平和發展……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材料說明( )A.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逐漸改變B.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緊密聯系的世界C.中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主導時代發展大勢D.中國要抓住機遇,盡量回避挑戰【答案】B【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系世界的中國……百年變局加速演,世界并不太平。我們始終如一珍視和平和發展……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說明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緊密聯系的世界,故B正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沒有改變,故A錯誤;中國不主導時代發展大勢,故C錯誤;中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故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隨著生活半徑的擴大,我們的視野不斷擴展。我們心系祖國,胸懷世界,邁向未來,逐漸承擔起國家和民族的責任。21.(2023九上·磐安月考)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是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素養一 時空觀念素養二,史料史證第一條除中國外締約締約各國協定。一,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二,給予中國完全無愛之機會,以發展并維持一有力鞏固之政府。三適用各種之權勢,以其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權健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國家 1913年工業生產占世界的比重 1914年殖民地面積(萬平方千米)英國 14% 3350法國 6% 1060德國 15.3% 290⑤<<九國公約》 ⑥歐洲列強工業工業生產占世界的比重和殖民地面積統計視角一,戰爭爆發的必然與偶然。 視角二,戰爭的浩劫。 視角三,世界格局的演變(1)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大國相互締結聯盟,請依次寫出圖中由C、E、F 三國組成的軍事集團名稱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軍事集團名稱。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2)上面是小組學習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三種視角和多個材料。任選其中兩個視角根據視角選擇相應的兩個材料,并說明選擇理由,(要求:寫出選擇了兩個材料的序號和選擇的理由)(3)針對材料談談你的感受。【答案】(1)三國同盟協約國集團,或協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奪取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2)選擇視角一對應的材料1 6,理由1圖,反映了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戰爭爆發的時間有一定的偶然性.6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戰爭爆發有其必然性。選擇視角二,對應的材料2,3理由,2圖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新式武器,坦克等武器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3圖反映的是凡爾登戰役,這場戰役死亡人數眾多,被稱之為絞肉機.選擇視角三,對應的材料4 5,理由,4圖反映的是巴黎和會的結果,條約嚴厲處置了德國,一系列對戰敗國的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5文本內容反映了華盛頓會議達成的條約,重建戰后亞太地區國際秩序。與凡爾賽體系一起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珍愛和平,反對戰爭;落后就要挨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科技是把雙刃劍,科技要服務人們的生活等【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素養一 時空觀念”,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大國相互締結聯盟,其中C、E、F 三國組成的軍事集團名稱是三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軍事集團是協約國集團,或協約國;根據材料“素養二,史料史證”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同盟國、協約國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奪取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2)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考生可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內容,任選其中兩個視角分析闡述,言之有理即可。實例:選擇視角一對應的材料1 6,理由1圖,反映了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戰爭爆發的時間有一定的偶然性.6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戰爭爆發有其必然性。選擇視角二,對應的材料2,3。理由,2圖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新式武器,坦克等武器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3圖反映的是凡爾登戰役,這場戰役死亡人數眾多,被稱之為絞肉機.選擇視角三,對應的材料4、5,理由,4圖反映的是巴黎和會的結果,條約嚴厲處置了德國,一系列對戰敗國的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5文本內容反映了華盛頓會議達成的條約,重建戰后亞太地區國際秩序。與凡爾賽體系一起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解題應圍繞戰爭的危害、國家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等視角分析解讀,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珍愛和平,反對戰爭;落后就要挨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科技是把雙刃劍,科技要服務人們的生活等【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22.(2023九上·磐安月考)人權進步、政治民主是近代以來世界發展的趨勢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盡管文藝復興晚期的思想家們對于人權的思考和探討的觀點并不十分一致,但是相對于文藝復興前期來說,還是前進了一大步。他們對于人性的解放不再僅僅局限于對人的發現和存在,而是發現了人的能力,智慧和聰明才智,相信人可以同命運抗爭、可以爭取自己的權利、可以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甚至可以參與到政治領域中去。不僅如此,這個時期由于學者和思想家們的努力,人們把財產權也看成是人的一項重要權利。——何松《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權思想探析》材料二:英國的漸進式民權,常常不見浪漫動聽的口號,看上去平淡無奇,卻是穩扎穩打,至今歷時數百年。這一以民權為依據的政體,還是歷久如新。相對而言,法國的大革命則轟轟烈烈,以象征自由、平等、博愛三色旗與雄壯的《馬賽曲》著稱。…美國的革命,其革命精神是維護公民的財產權與人身權,尤其人身權的部分。——許倬云《歷史大脈絡》材料三:19世紀下半期部分國家政治大事年表事件國家 事件美國 林肯簽署《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一位約60歲的老人跪著對林肯說,這么多年他一直在沙漠中尋找水源,現在終于找到了“我們的生命之泉”日本 明治維新期間,為了向大眾宣傳民主和自由,政府修建了一座演說會場“明治會堂”。國民迎接新時代的到來,關心作為國民應有的民主和自由權利俄國 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農民實現人身自由,有權用自己的名字訂立契約、從事工商業活動,進行訴訟,可以改變身份成為市民或商人——據BBC《世界史》《世界史·近代史編》等整理(1)根據材料一,概括文藝復興時期人權思想的主要內容(2)根據材料二,概括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各自的特點,并分析它們的共同影響。(3)依據材料三,歸納19世紀下半期美、日、俄國在民權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4)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人權進步與政治民主有何關系?【答案】(1)內容:人性的解放;人權的獲取;參與社會實踐和政治事務;注重財產權(2)特點:英國,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法國,轟轟烈烈,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美國,注重財產權與人身權,尤其是人身權。影響:確立資本主義制度。(3)廢除黑人奴隸、自由與民主獲得發展、言論自由進一步發展、廢除封建農奴、身份制度發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等級淡化。(4)人權的進步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發展,政治民主也有利于人權的進步;或二者相互推動等【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內容:根據材料一“文藝復興晚期的思想家們對于人權的思考和探討的觀點并不十分一致”,反映了文藝復興對人權的探討;根據材料一“他們對于人性的解放不再僅僅局限于對人的發現和存在,而是發現了人的能力,智慧和聰明才智”,材料表明文藝復興宣揚了人性的解放;根據材料一“相信人可以同命運抗爭、可以爭取自己的權利、可以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甚至可以參與到政治領域中去”,由此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主張人參與社會實踐和政治事務,豐富了人性解放的內容;根據材料一“這個時期由于學者和思想家們的努力,人們把財產權也看成是人的一項重要權利”,由此得出,文藝復興時代把財產權也看成是人的一項重要權利,注重財產權。(2)特點:根據材料二“英國的漸進式民權,常常不見浪漫動聽的口號,看上去平淡無奇,卻是穩扎穩打,至今歷時數百年”,由此可知,產階級革命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根據材料二“法國的大革命則轟轟烈烈,以象征自由、平等、博愛三色旗與雄壯的《馬賽曲》著稱”,由此得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轟轟烈烈,提倡自由、平等、博愛;根據材料二“美國的革命,其革命精神是維護公民的財產權與人身權,尤其人身權的部分”,材料表明,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注重財產權與人身權,尤其是人身權。影響:結合所學可知,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推動了資本主義政治民主化。(3)美國:根據材料三“林肯簽署《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下半期,美國通過南北戰爭,最終廢除黑人奴隸,促進了自由與民主的發展;日本:根據材料三“明治維新期間,為了向大眾宣傳民主和自由……”,材料表明日本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民主和自由的進步發展;俄國:根據材料三“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農民實現人身自由……”,據此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廢除封建農奴、身份制度發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等級淡化。(4)關系: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人權進步與政治民主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闡述,言之有理即可知,比如:人權的進步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發展,政治民主也有利于人權的進步;或二者相互推動等。【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文藝復興。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文藝復興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與影響,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3)本題考查的是9世紀下半期美、日、俄國在民權建設的成就。檢測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描述和解釋歷史現象,論證和發展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關系: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人權進步與政治民主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闡述,言之有理即可知.23.(2023九上·磐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回首十年,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砥礪前行的道路上,眾多重大工程和標志性成果如豐碑傲然聳立,從不同維度鐫刻下國家發展的坐標。材料一:中國高度 2019年,我國在西藏當雄縣羊易村,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光伏電站。建設期間,它為當地帶來了數千個就業崗位;建成后,它滿足了約4萬戶農牧民的用電需求,描繪出農牧民的生活好“光”景。材料二:中國速度 2017年,中國自主研發的高鐵“復興號”正式,運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沒有自主創新,就突破了突破不了限制和瓶頸,實現不了中國速度的躍升。材料三:中國跨度 2018年,歷經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千米、世界跨度最長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他們用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實現了40年的跨海夢。(1)運用“共享發展成果”的相關知識,指出“中國高度”的可貴之處。(2)聯系“中國速度”,根據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劃線句的理解。(3)結合“中國跨度”,從民族精神的角度闡述我國能實現跨海夢的原因。【答案】(1)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享受發展成果;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等等(2)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復興號高鐵正是依靠自主創新才實現的中國速度的躍升,寫出創新和科技創新重要性給三分,聯系材料給一分(3)中華民族具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建設者們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偉大的民族精神激勵中華兒女實現跨海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運用“共享發展成果”的相關知識,指出“中國高度”的可貴之處。首先要把握共享發展成果的知識,然后概括材料內容,圍繞“建設期間,它為當地帶來了數千個就業崗位;建成后,它滿足了約4萬戶農牧民的用電需求”等信息,說明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享受發展成果,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等等(2)此題要求聯系“中國速度”,根據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劃線句的理解。解答此題應圍繞“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沒有自主創新,就突破了突破不了限制和瓶頸,實現不了中國速度的躍升”等進行分析,從創新的重要性角度說明。(3)此題為原因類問題,要求結合“中國跨度”,從民族精神的角度闡述我國能實現跨海夢的原因。首先把握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然后概括材料內容,圍繞“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他們用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實現了40年的跨海夢”等,闡述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點評】此題考查共享發展成果、創新發展、民族精神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從共享發展角度,圍繞材料內容說明即可。(2)把握創新發展,結合材料內容說明即可。(3)結合民族精神,概括材料內容說明即可。24.(2023九上·磐安月考)為了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情況,多多同學在國家統計局網站和人民日報上查閱到以下信息:補充資料:清潔能源包括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1)從多多搜集的信息中可以獲得怎樣的結論?獲得結論之間有何關系?(2)多多還查閱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如: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多多對這些目標的達成充滿信心。綜合運用所學內容分析多多充滿信心的原因(3)作為中學生你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答案】(1)結論: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的提高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成效。關系: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的提高助力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改善。(2)得益于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活;我國實施綠色發展新理念;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等等(言之有理也可得分)(3)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樹立節約觀念環保意識;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依法與破壞環境等行為作斗爭;采取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等。(答具體行為酌情給分)【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指出從多多搜集的信息中可以獲得怎樣的結論,并說明獲得結論之間有何關系。解答此題應完整把握圖片內容,明確二者之間關系,可知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的提高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成效。其關系: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的提高助力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改善。(2)此題要求綜合運用所學內容分析多多充滿信心的原因。此題為原因類問題,概括材料內容,從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綠色發展道路,實施綠色發展新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等等,言之有理即可。(3)此題要求指出作為中學生你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聯系實際,圍繞主題,言之成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可持續發展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結合圖表信息,聯系綠色發展的知識說明。(2) 解答此題應從我國新發展理念、我國基本國策等角度說明,言之成理即可。(3)聯系實際,言之成理即可。25.(2023九上·磐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講述“中國故事”材料一: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在出訪演講時深情講述生動的“中國故事”:從也門撤僑行動中的感人瞬間,到陜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對比;從蘇聯飛行員援華抗日犧牲,到青蒿素與越南的故事;從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首航中國,到文學巨匠湯顯祖……生動的故事,引發強烈的共鳴,有利于讓世界讀懂中國。宣講“中國機遇”材料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也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密集出訪中向世界宣講“中國機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向前推進,亞投行的創立,中外合作園區建設加快發展……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出訪,中國與多個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中國機遇和世界機遇正在相互轉化中實現共贏。表達“中國方案”材料三: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國際減貧工作、全球氣候治理,國際互聯網等各個方面推出一系列具有廣泛和深遠影響的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已成為國際關系演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方案”向世界發展貢獻滿滿的“正能量”。(1)結合材料分析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有什么意義?(2)為什么要向世界宣講“中國機遇”?(3)中國方案向世界發展貢獻滿滿的“正能量”說明了什么?【答案】(1)講陜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對比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國,增強中國與世界的對話;蘇聯飛行員援華抗日犧牲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也門撤僑行動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講文學巨匠湯顯祖有利于宣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中華文化等。(2)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良好的合作;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對外開放是改革和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我國必須強長期堅守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等。(3)我們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面對各種區域性、全球性的危機和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的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中國為國際社會各種難題與危機的化解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風范,顯示了中國智慧。中國著眼于發展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結合材料分析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有什么意義。此題為意義類問題,此題為意義類問題,圍繞“從也門撤僑行動中的感人瞬間,到陜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對比;從蘇聯飛行員援華抗日犧牲,到青蒿素與越南的故事”“生動的故事,引發強烈的共鳴,有利于讓世界讀懂中國”等信息,說明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國,增強中國與世界的對話,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宣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中華文化等。(2)此題要求說明為什么要向世界宣講“中國機遇”。此題為原因類問題,圍繞“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出訪,中國與多個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中國機遇和世界機遇正在相互轉化中實現共贏”等進行分析,說明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對外開放是改革和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我國必須強長期堅守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等。(3)此題要求指出中國方案向世界發展貢獻滿滿的“正能量”說明了什么。圍繞“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國際減貧工作、全球氣候治理,國際互聯網等各個方面推出一系列具有廣泛和深遠影響的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已成為國際關系演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者”等進行分析,說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積極主動的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顯示了中國智慧,貢獻中國智慧,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等。【點評】此題考查時代主題、民族精神、中國的擔當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圍繞材料內容,聯系民族精神、文化交流等說明即可。(2)從時代主題、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等角度說明。(3)從中國擔當等角度,結合材料說明即可。1 / 1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實驗南園初級中學(磐安縣體育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 法治12月月考試卷1.(2023九上·磐安月考)有學者認為,羅馬帝國是將地中海世界和古代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等文明發源地都統一在一起的帝國,它整合了地中海周邊的文明,使帝國統治下有著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個區域成為一體,從而促進了帝國的強盛。這說明羅馬帝國的強盛得益于( )A.亞歷山大東征 B.文明交流互鑒C.海外貿易興盛 D.羅馬法律健全2.(2023九上·磐安月考)文明古國中的文化遺產記錄著古國文明的發展歷程,是古國文明特征的表現,下列關于文明古國文化遺產的解說,正確的是( )A.《十二銅表法》是用楔形文字刻寫的B.獅身人面像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C.《荷馬史詩》是古代羅馬留下的寶貴文學遺產D.《漢謨拉比法典》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的社會狀況3.(2023九上·磐安月考)認真學習歷史教材是獲取歷史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下列說法與教材觀點一致的有( )①古代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②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是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③西歐莊園中的耕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④《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2023九上·磐安月考)從黃河到地中海絲路,絲路共建尚和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我們可借鑒的有( )①以色列在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經驗②阿拉伯帝國吸收、消化外來文化,交融發展③亞歷山大帝國東征不斷擴大版圖④拜占庭帝國編撰《羅馬民法大全》治理國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3九上·磐安月考)“哥倫布是熱那亞人,卡波特(受雇于英王亨利七世尋找新大陸的航海家)也是熱那亞人,他們都出生在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意大利,這絕非巧合。”材料認為“這絕非巧合”的原因是( )A.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為遠洋航行提供精神動力B.意大利統治者資助了航海家的探險活動C.意大利人擁有高超的造船技術和豐富的航海經驗D.意大利商品經濟最發達,急需開拓新的貿易市場6.(2023九上·磐安月考)“變革并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一種能夠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出現了。原先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為專門的工序。”材料強調工業革命( )A.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B.是大工廠取代手工工場C.推動汽船和火車等交通工具發明D.是社會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7.(2023九上·磐安月考)下列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有( )①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民族大起義② 西班牙殖民統治——玻利瓦爾領導獨立運動③ 農奴制改革——開啟俄國現代化的進程④ 美國內戰——美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23九上·磐安月考)下列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爆發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B.突發的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C.第一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失敗而告終D.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之稱9.(2023九上·磐安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意日結成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下列關于這三個法西斯國家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加劇了德、意、日三國的社會矛盾②三個法西斯國家在經濟危機打擊下建立起法西斯政權③法西斯政黨是三國法西斯勢力的核心④1936年,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10.(2023九上·磐安月考)如圖所示年代尺呈現了蘇俄(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歷程,其中與序號相對應的史實正確的有( )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②新經濟政策允許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存在③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使蘇聯經濟越實力躍居世界第一④赫魯曉夫改革沒有改變蘇聯模式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弊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1.(2023九上·磐安月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下列能夠直接體現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是( )A.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B.實施鄉村振興戰略C.北京成功舉辦2022冬奧會D.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12.(2023九上·磐安月考)如圖所示三幅漫畫共同體現了( )A.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堅定的走法治道路B.我國力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制度保障C.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D.立法保護知識產權將有利于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13.(2023九上·磐安月考)2023年2月,金華市人大投票決定產生了2023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本次提交投票決定的民生實事項目是在前期公開征集線索、多方征求意見,深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遴選出來的。這一過程( )A.有助于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參與民主選舉B.體現了政府依法執政,維護公民權利C.落實了民主集中制,保障公民參與D.反映了基層群眾自治,推進民主進程14.(2023九上·磐安月考)如圖所示漫畫主要體現( )A.德治對法治有支撐作用 B.法律對道德有促進作用C.道德和法律都具有規范性 D.法治與德治可以相互替代15.(2023九上·磐安月考)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下列體現偉大創造精神的詩句是( )A.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B.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D.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16.(2023九上·磐安月考)下列關于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 B.C. D.17.(2023九上·磐安月考)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預計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億,為此,我國實施了“互聯網+居家養老”的新模式,這有助于( )A.減少子女的贍養義務 B.提高養老服務的水平C.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 D.增強老年人的民族意識18.(2023九上·磐安月考)“十四五”時期,西藏將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工程,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的“團結線”“幸福路”。這有利于( )①促進經濟發展,加快西部開發②鞏固邊疆穩定,實現祖國統一③促進區域交流,提高發展質量④消除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19.(2023九上·磐安月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這一發展之路( )①是中國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②有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③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④能夠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23九上·磐安月考)2023年新年賀詞指出,“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系世界的中國……百年變局加速演,世界并不太平。我們始終如一珍視和平和發展……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材料說明( )A.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逐漸改變B.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緊密聯系的世界C.中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主導時代發展大勢D.中國要抓住機遇,盡量回避挑戰21.(2023九上·磐安月考)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是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素養一 時空觀念素養二,史料史證第一條除中國外締約締約各國協定。一,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二,給予中國完全無愛之機會,以發展并維持一有力鞏固之政府。三適用各種之權勢,以其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權健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國家 1913年工業生產占世界的比重 1914年殖民地面積(萬平方千米)英國 14% 3350法國 6% 1060德國 15.3% 290⑤<<九國公約》 ⑥歐洲列強工業工業生產占世界的比重和殖民地面積統計視角一,戰爭爆發的必然與偶然。 視角二,戰爭的浩劫。 視角三,世界格局的演變(1)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大國相互締結聯盟,請依次寫出圖中由C、E、F 三國組成的軍事集團名稱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軍事集團名稱。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2)上面是小組學習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三種視角和多個材料。任選其中兩個視角根據視角選擇相應的兩個材料,并說明選擇理由,(要求:寫出選擇了兩個材料的序號和選擇的理由)(3)針對材料談談你的感受。22.(2023九上·磐安月考)人權進步、政治民主是近代以來世界發展的趨勢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盡管文藝復興晚期的思想家們對于人權的思考和探討的觀點并不十分一致,但是相對于文藝復興前期來說,還是前進了一大步。他們對于人性的解放不再僅僅局限于對人的發現和存在,而是發現了人的能力,智慧和聰明才智,相信人可以同命運抗爭、可以爭取自己的權利、可以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甚至可以參與到政治領域中去。不僅如此,這個時期由于學者和思想家們的努力,人們把財產權也看成是人的一項重要權利。——何松《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權思想探析》材料二:英國的漸進式民權,常常不見浪漫動聽的口號,看上去平淡無奇,卻是穩扎穩打,至今歷時數百年。這一以民權為依據的政體,還是歷久如新。相對而言,法國的大革命則轟轟烈烈,以象征自由、平等、博愛三色旗與雄壯的《馬賽曲》著稱。…美國的革命,其革命精神是維護公民的財產權與人身權,尤其人身權的部分。——許倬云《歷史大脈絡》材料三:19世紀下半期部分國家政治大事年表事件國家 事件美國 林肯簽署《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一位約60歲的老人跪著對林肯說,這么多年他一直在沙漠中尋找水源,現在終于找到了“我們的生命之泉”日本 明治維新期間,為了向大眾宣傳民主和自由,政府修建了一座演說會場“明治會堂”。國民迎接新時代的到來,關心作為國民應有的民主和自由權利俄國 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農民實現人身自由,有權用自己的名字訂立契約、從事工商業活動,進行訴訟,可以改變身份成為市民或商人——據BBC《世界史》《世界史·近代史編》等整理(1)根據材料一,概括文藝復興時期人權思想的主要內容(2)根據材料二,概括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各自的特點,并分析它們的共同影響。(3)依據材料三,歸納19世紀下半期美、日、俄國在民權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4)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人權進步與政治民主有何關系?23.(2023九上·磐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回首十年,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砥礪前行的道路上,眾多重大工程和標志性成果如豐碑傲然聳立,從不同維度鐫刻下國家發展的坐標。材料一:中國高度 2019年,我國在西藏當雄縣羊易村,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光伏電站。建設期間,它為當地帶來了數千個就業崗位;建成后,它滿足了約4萬戶農牧民的用電需求,描繪出農牧民的生活好“光”景。材料二:中國速度 2017年,中國自主研發的高鐵“復興號”正式,運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沒有自主創新,就突破了突破不了限制和瓶頸,實現不了中國速度的躍升。材料三:中國跨度 2018年,歷經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千米、世界跨度最長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他們用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實現了40年的跨海夢。(1)運用“共享發展成果”的相關知識,指出“中國高度”的可貴之處。(2)聯系“中國速度”,根據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劃線句的理解。(3)結合“中國跨度”,從民族精神的角度闡述我國能實現跨海夢的原因。24.(2023九上·磐安月考)為了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情況,多多同學在國家統計局網站和人民日報上查閱到以下信息:補充資料:清潔能源包括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1)從多多搜集的信息中可以獲得怎樣的結論?獲得結論之間有何關系?(2)多多還查閱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如: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多多對這些目標的達成充滿信心。綜合運用所學內容分析多多充滿信心的原因(3)作為中學生你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25.(2023九上·磐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講述“中國故事”材料一: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在出訪演講時深情講述生動的“中國故事”:從也門撤僑行動中的感人瞬間,到陜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對比;從蘇聯飛行員援華抗日犧牲,到青蒿素與越南的故事;從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首航中國,到文學巨匠湯顯祖……生動的故事,引發強烈的共鳴,有利于讓世界讀懂中國。宣講“中國機遇”材料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也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密集出訪中向世界宣講“中國機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向前推進,亞投行的創立,中外合作園區建設加快發展……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出訪,中國與多個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中國機遇和世界機遇正在相互轉化中實現共贏。表達“中國方案”材料三: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國際減貧工作、全球氣候治理,國際互聯網等各個方面推出一系列具有廣泛和深遠影響的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已成為國際關系演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方案”向世界發展貢獻滿滿的“正能量”。(1)結合材料分析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有什么意義?(2)為什么要向世界宣講“中國機遇”?(3)中國方案向世界發展貢獻滿滿的“正能量”說明了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它整合了地中海周邊的文明,使帝國統治下有著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個區域成為一體,從而促進了帝國的強盛”,材料信息表明羅馬帝國的強盛得益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故選D項。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文化大交匯,但早于羅馬帝國時期,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沒有反映海外貿易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羅馬法律健全有利于促進羅馬帝國的強盛,但材中沒有相關信息體現出來,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馬帝國的強盛,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2.【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關于文明古國文化遺產解說正確的”,結合所學分析:A:《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法制成就,楔形文字是西亞蘇美爾人發明的,排除A項。B:獅身人面像象征君主專制權力的強大,《漢謨拉比法典》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解說錯誤,排除B項。C:《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文學遺產,與古代羅馬文化無關,排除C項。D:《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的社會狀況,故選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文明古國中的文化遺產。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文明古國中的文化遺產的相關史實。3.【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說法與教材觀點一致的”,結合所學可知,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排除含有①的ABD三項;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是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西歐莊園中的耕地分為“自營地”和“份地”;《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埃及文明的相關史實。4.【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借鑒以色列在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經驗有利于我國干旱地區農業的發展;借鑒阿拉伯帝國吸收、消化外來文化融合發展的經驗有利于我國文化的發展;亞歷山大帝國東征不斷擴大版圖,雖然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大交匯,但是亞歷山大東征是暴力的侵略,這種文明交流方式不值得借鑒;借鑒拜占庭帝國編纂《羅馬民法大全》治理國家的經驗有利于我國法治建設。綜上可知,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B項;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答案為:【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文明的現實意義。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文明發展的相關史實。5.【答案】A【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哥倫布、卡波特都出生在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意大利”,結合所學可知,哥倫布、卡波特熱衷于探索新航路,說明文藝復興促進了思想解放,為遠洋提供精神動力,故選A項。資助航海家探險活動的是西班牙和英國王室,而非意大利統治者,排除B項。材料信息無法說明意大利的造船技術高超和航海經驗豐富,排除C項。材料信息沒有比較不同地區的商品經濟發展狀況,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新航路開辟的歷史背景。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史實。6.【答案】B【知識點】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變革并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一種能夠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出現了”,結合所學可知,工業革命是一場生產技術的革命,也是生產組織形式的革命,這種新式生產組織形式就量機器大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場,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是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沒有體現“產力水平的提高”,排除項。材料強調的是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沒有體現“交通工具的發明”,排除項。材料強調的是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沒有體現“兩大階級的對立”,排除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的影響。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7.【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結合所學分析:1857-1859年,為反抗英國的殖民壓迫,印度爆發了民族大起義義,故①正確;19世紀初,玻利瓦爾領導南美人開展反抗 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民族獨立運動,故②正確;18世紀初,俄國彼得一世改革,開啟俄國現代化的進程,故③不正確;美國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使美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故④不正確。綜上可知,①②符合題意,故選A項;③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三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相關史實。8.【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合所學分析: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表述正確,不合題意,排A項除。B: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C: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失敗而告終,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項。D: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之稱,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9.【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關于德意日法西斯國家說法的正確”,結合所學分析: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加劇了德、意、日三國的社會矛盾,故①描述正確;為擺脫經濟危機和社會政治危機,德國、日本建立起法西斯政權,意大利在大危機前就已建立了法西斯政權,故②描述不正確;法西斯政黨是德國、意大利法西斯勢力的核心,但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核心是軍部,故③描述不正確;1936年,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故④描述正確。綜上可知,①④符合題意,故選A項;②③不符合題意,排除BCD三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10.【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年代尺,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私人經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故新經濟政策允許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存在,故②符合題意;1956年-1964年,赫魯曉夫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蘇聯模式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弊端,故④符合題意。綜上可知,②④符合題意,故選D項。1918年-1920年,蘇俄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余糧征集制、取消自由,有國家統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故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表述錯誤,故①不符合題意;1928年-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故“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使蘇聯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一”說法不正確,故③不符合題意。綜上可知,①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BC三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蘇俄(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是。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年代尺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蘇俄(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相關史實。11.【答案】B【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助于解決發展不平衡不重復的問題,故B符合題意。“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北京成功舉辦2022冬奧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沒有直接體現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故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鄉村振興戰略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在新時代,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日益呈現新面貌。12.【答案】B【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研經費”等信息,反映了我國力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制度保障,故B正確。漫畫沒有體現依法治國,故A不符合題意;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經濟和科技,且材料沒有強調,故C錯誤;材料沒有強調立法保護知識產權將有利于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創新發展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13.【答案】C【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次提交投票決定的民生實事項目是在前期公開征集線索、多方征求意見,深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遴選出來的。這落實了民主集中制,保障公民參與,故C正確。題干沒有涉及民主選舉,故A不符合題意;“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不是政府,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基層群眾自治,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行使民主權利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規,通過各種途徑,以不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現民主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14.【答案】A【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漫畫揭示了道德與法治的關系,說明德治對法治有支撐作用,故A正確。漫畫沒有強調法律對道德有促進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漫畫沒有強調道德和法律都具有規范性,故C不符合題意;法治與德治不能相互替代,故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依法治國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15.【答案】D【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體現了偉大的創造精神,故D符合題意。“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強調了創新精神,故A不符合題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強調了愛國主義,故B不符合題意;“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強調了自強不息精神,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16.【答案】A【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故A符合題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故B錯誤;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精神,故C錯誤;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故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國人民堅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17.【答案】B【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解析】【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預計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億,為此,我國實施了“互聯網+居家養老”的新模式,這有助于提高養老服務的水平,故B正確。該模式并不能減少子女的贍養義務,故A錯誤;該模式并不能直接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故C錯誤;題干內容與增強老年人的民族意識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我國人口政策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國家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促進計劃生育。18.【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十四五”時期,西藏將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工程,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的“團結線”“幸福路”。這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加快西部開發,促進區域交流,提高發展質量,故①③符合題意。材料內容與實現祖國統一無關,故②錯誤;縮小收入差距,而非消除收入差距,故④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協調發展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19.【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這有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能夠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故②③④正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故①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堅持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20.【答案】B【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系世界的中國……百年變局加速演,世界并不太平。我們始終如一珍視和平和發展……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說明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緊密聯系的世界,故B正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沒有改變,故A錯誤;中國不主導時代發展大勢,故C錯誤;中國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故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隨著生活半徑的擴大,我們的視野不斷擴展。我們心系祖國,胸懷世界,邁向未來,逐漸承擔起國家和民族的責任。21.【答案】(1)三國同盟協約國集團,或協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奪取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2)選擇視角一對應的材料1 6,理由1圖,反映了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戰爭爆發的時間有一定的偶然性.6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戰爭爆發有其必然性。選擇視角二,對應的材料2,3理由,2圖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新式武器,坦克等武器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3圖反映的是凡爾登戰役,這場戰役死亡人數眾多,被稱之為絞肉機.選擇視角三,對應的材料4 5,理由,4圖反映的是巴黎和會的結果,條約嚴厲處置了德國,一系列對戰敗國的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5文本內容反映了華盛頓會議達成的條約,重建戰后亞太地區國際秩序。與凡爾賽體系一起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珍愛和平,反對戰爭;落后就要挨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科技是把雙刃劍,科技要服務人們的生活等【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素養一 時空觀念”,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大國相互締結聯盟,其中C、E、F 三國組成的軍事集團名稱是三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軍事集團是協約國集團,或協約國;根據材料“素養二,史料史證”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同盟國、協約國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奪取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2)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考生可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內容,任選其中兩個視角分析闡述,言之有理即可。實例:選擇視角一對應的材料1 6,理由1圖,反映了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戰爭爆發的時間有一定的偶然性.6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戰爭爆發有其必然性。選擇視角二,對應的材料2,3。理由,2圖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新式武器,坦克等武器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3圖反映的是凡爾登戰役,這場戰役死亡人數眾多,被稱之為絞肉機.選擇視角三,對應的材料4、5,理由,4圖反映的是巴黎和會的結果,條約嚴厲處置了德國,一系列對戰敗國的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5文本內容反映了華盛頓會議達成的條約,重建戰后亞太地區國際秩序。與凡爾賽體系一起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解題應圍繞戰爭的危害、國家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等視角分析解讀,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珍愛和平,反對戰爭;落后就要挨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科技是把雙刃劍,科技要服務人們的生活等【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22.【答案】(1)內容:人性的解放;人權的獲取;參與社會實踐和政治事務;注重財產權(2)特點:英國,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法國,轟轟烈烈,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美國,注重財產權與人身權,尤其是人身權。影響:確立資本主義制度。(3)廢除黑人奴隸、自由與民主獲得發展、言論自由進一步發展、廢除封建農奴、身份制度發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等級淡化。(4)人權的進步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發展,政治民主也有利于人權的進步;或二者相互推動等【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內容:根據材料一“文藝復興晚期的思想家們對于人權的思考和探討的觀點并不十分一致”,反映了文藝復興對人權的探討;根據材料一“他們對于人性的解放不再僅僅局限于對人的發現和存在,而是發現了人的能力,智慧和聰明才智”,材料表明文藝復興宣揚了人性的解放;根據材料一“相信人可以同命運抗爭、可以爭取自己的權利、可以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甚至可以參與到政治領域中去”,由此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主張人參與社會實踐和政治事務,豐富了人性解放的內容;根據材料一“這個時期由于學者和思想家們的努力,人們把財產權也看成是人的一項重要權利”,由此得出,文藝復興時代把財產權也看成是人的一項重要權利,注重財產權。(2)特點:根據材料二“英國的漸進式民權,常常不見浪漫動聽的口號,看上去平淡無奇,卻是穩扎穩打,至今歷時數百年”,由此可知,產階級革命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根據材料二“法國的大革命則轟轟烈烈,以象征自由、平等、博愛三色旗與雄壯的《馬賽曲》著稱”,由此得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轟轟烈烈,提倡自由、平等、博愛;根據材料二“美國的革命,其革命精神是維護公民的財產權與人身權,尤其人身權的部分”,材料表明,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注重財產權與人身權,尤其是人身權。影響:結合所學可知,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推動了資本主義政治民主化。(3)美國:根據材料三“林肯簽署《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下半期,美國通過南北戰爭,最終廢除黑人奴隸,促進了自由與民主的發展;日本:根據材料三“明治維新期間,為了向大眾宣傳民主和自由……”,材料表明日本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民主和自由的進步發展;俄國:根據材料三“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農民實現人身自由……”,據此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廢除封建農奴、身份制度發生變化、人與人之間的等級淡化。(4)關系: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人權進步與政治民主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闡述,言之有理即可知,比如:人權的進步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發展,政治民主也有利于人權的進步;或二者相互推動等。【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文藝復興。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文藝復興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與影響,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3)本題考查的是9世紀下半期美、日、俄國在民權建設的成就。檢測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描述和解釋歷史現象,論證和發展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關系: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人權進步與政治民主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闡述,言之有理即可知.23.【答案】(1)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享受發展成果;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等等(2)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復興號高鐵正是依靠自主創新才實現的中國速度的躍升,寫出創新和科技創新重要性給三分,聯系材料給一分(3)中華民族具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建設者們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偉大的民族精神激勵中華兒女實現跨海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運用“共享發展成果”的相關知識,指出“中國高度”的可貴之處。首先要把握共享發展成果的知識,然后概括材料內容,圍繞“建設期間,它為當地帶來了數千個就業崗位;建成后,它滿足了約4萬戶農牧民的用電需求”等信息,說明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享受發展成果,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等等(2)此題要求聯系“中國速度”,根據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劃線句的理解。解答此題應圍繞“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沒有自主創新,就突破了突破不了限制和瓶頸,實現不了中國速度的躍升”等進行分析,從創新的重要性角度說明。(3)此題為原因類問題,要求結合“中國跨度”,從民族精神的角度闡述我國能實現跨海夢的原因。首先把握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然后概括材料內容,圍繞“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他們用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實現了40年的跨海夢”等,闡述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點評】此題考查共享發展成果、創新發展、民族精神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從共享發展角度,圍繞材料內容說明即可。(2)把握創新發展,結合材料內容說明即可。(3)結合民族精神,概括材料內容說明即可。24.【答案】(1)結論: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的提高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成效。關系: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的提高助力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改善。(2)得益于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活;我國實施綠色發展新理念;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等等(言之有理也可得分)(3)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樹立節約觀念環保意識;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依法與破壞環境等行為作斗爭;采取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等。(答具體行為酌情給分)【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指出從多多搜集的信息中可以獲得怎樣的結論,并說明獲得結論之間有何關系。解答此題應完整把握圖片內容,明確二者之間關系,可知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的提高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成效。其關系: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的提高助力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改善。(2)此題要求綜合運用所學內容分析多多充滿信心的原因。此題為原因類問題,概括材料內容,從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綠色發展道路,實施綠色發展新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等等,言之有理即可。(3)此題要求指出作為中學生你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聯系實際,圍繞主題,言之成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可持續發展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結合圖表信息,聯系綠色發展的知識說明。(2) 解答此題應從我國新發展理念、我國基本國策等角度說明,言之成理即可。(3)聯系實際,言之成理即可。25.【答案】(1)講陜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對比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國,增強中國與世界的對話;蘇聯飛行員援華抗日犧牲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也門撤僑行動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講文學巨匠湯顯祖有利于宣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中華文化等。(2)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良好的合作;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對外開放是改革和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我國必須強長期堅守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等。(3)我們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面對各種區域性、全球性的危機和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的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中國為國際社會各種難題與危機的化解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風范,顯示了中國智慧。中國著眼于發展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結合材料分析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有什么意義。此題為意義類問題,此題為意義類問題,圍繞“從也門撤僑行動中的感人瞬間,到陜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對比;從蘇聯飛行員援華抗日犧牲,到青蒿素與越南的故事”“生動的故事,引發強烈的共鳴,有利于讓世界讀懂中國”等信息,說明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國,增強中國與世界的對話,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宣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中華文化等。(2)此題要求說明為什么要向世界宣講“中國機遇”。此題為原因類問題,圍繞“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出訪,中國與多個國家實現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中國機遇和世界機遇正在相互轉化中實現共贏”等進行分析,說明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對外開放是改革和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我國必須強長期堅守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等。(3)此題要求指出中國方案向世界發展貢獻滿滿的“正能量”說明了什么。圍繞“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國際減貧工作、全球氣候治理,國際互聯網等各個方面推出一系列具有廣泛和深遠影響的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已成為國際關系演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者”等進行分析,說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積極主動的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顯示了中國智慧,貢獻中國智慧,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等。【點評】此題考查時代主題、民族精神、中國的擔當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圍繞材料內容,聯系民族精神、文化交流等說明即可。(2)從時代主題、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等角度說明。(3)從中國擔當等角度,結合材料說明即可。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實驗南園初級中學(磐安縣體育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 法治12月月考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實驗南園初級中學(磐安縣體育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 法治12月月考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