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八章 電功率第3節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教學目標一、物理觀念1.會測算小燈泡的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2.進一步鞏固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二、科學思維1.通過對伏安法測電阻的回顧、思考伏安法測電功率的可行性。2.通過實驗,總結得出小燈泡的電功率隨它兩端電壓的變化規律。3.對實驗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和分析,并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和論證。三、科學探究通過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培養設計實驗方法的能力,提升觀察、動手、分析概括能力。四、科學態度與責任1.通過實驗認識用電器正常工作與不正常工作對用電器的影響,培養科學使用用電器的意識。2.比較發光程度相同的小燈泡與發光二極管的功率,激發探索如何優化用電器的興趣。教學重點1.用伏安法測量小燈泡實際功率的方法和步驟。2.區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以及討論實驗中發現的新問題。教學難點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并得出結論。教具準備若干節干電池、電流表、電壓表、導線、開關、小燈泡、滑動變阻器、發光二極管、多媒體課件等。教學過程新課引入回顧伏安法測電阻;出示一個實驗室的小燈泡,上面只標有”2.5V”的字樣,現在我們想知道這個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該怎么辦呢?出示上課節學習的兩種測量方法,比較優劣。經討論得出第二種方案更合適,也就是伏安法。本節課就是用伏安法去小燈泡的電功率。新課講授探究點一: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活動1:展示實驗目的與實驗原理,并根據實驗原理明確測量的物理量。活動2:設計實驗:提出一系列出題,讓學生充分思考與討論。(1)電流表和電壓表應該分別連接在什么位置?(2)小燈泡的額定電壓是多少?為了不使電壓過多地超過額定電壓,應該選擇幾節干電池作為電源?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應該如何選擇?(3)如何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4)你能設計出實驗電路圖了嗎?實驗方案如何設計?通過以上問題的引導,在老師補充完善下,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為: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分別測量出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電壓表、電流表分別與小燈泡并聯、串聯;電表都選擇小量程,使用兩節干電池),串聯一個滑動變阻器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然后通過公式P=UI計算出小燈泡的電功率。電路圖為:活動3:進行實驗:提醒學生注意:①連接實物圖時,開關應該斷開,滑動變阻器應該滑到最大值。②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選擇要正確,兩表的連接方式、接線柱接法要正確。滑動變阻器的選擇、接法要正確。③電源電壓高于小燈泡額定電壓。按實驗步驟進行實驗:(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2)調節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記錄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和燈泡亮度。算出額定功率。(3)調節燈泡兩端的電壓略低于額定電壓的1/5時,記錄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和燈泡亮度。算出實際功率。(4)調節燈泡兩端的電壓略高于額定電壓的1/5時,記錄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和燈泡亮度。算出實際功率。(5)整理實驗器材。實驗表格如下: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功率P/W 小燈泡的亮暗123活動4:分析與論證:分析記錄的數據與現象并總結。總結得出:(1)小燈泡兩端的實際電壓越高,燈泡的電功率越大,燈泡的發光越亮;(2)小燈泡的亮度由實際功率決定,與額電功率無關;(3)小燈泡的實際功率有多個,額電功率只有一個。活動5:交流與評估。交流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分析和判斷原因。探究點二:測量相同發光相當的發光二極管的電功率活動1:進行實驗:將小燈泡替換成發光二極管接入到電路中。并按照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步驟測量發光二極管的電功率。實驗步驟:參考測量小燈泡電功率。實驗表格如下: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功率P/W 發光二極管的亮暗123活動2:分析與論證:分析記錄的數據與現象并總結。總結得出:①發光二極管的電功率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規律與小燈泡相同。②發光程度相同時,發光二極管的電功率要小得多。(延伸:使用發光二極管來照明比白熾燈省電)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第3節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教學反思本節實驗是電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學生實驗,它涉及的器材最多、操作步驟最復雜,教材中是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完成的,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小,所以在課堂上,給予了適當的引導、啟發,對一些關鍵性的問題給予了必要的提示,這樣學生的正確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實驗也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X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評估與交流能力。評估是對實驗過程的反思,可以培養學生評估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的意識、從評估中汲取經驗教訓,有利于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通過評估,培養學生發現新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并嘗試改進探究方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