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力第2課時 力的三要素與力的作用的相互性1.知道力的三要素。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初步形成力的相互作用觀念。1.通過實驗和對生活中的相關現象的分析、歸納,了解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2.學會使用力的示意圖模型,并能根據力的示意圖分析具體問題。1.在探究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實驗中,加深對控制變量法的理解。2.制定簡單的實驗方案探究力的相互作用,提升實驗探究的能力。1.通過規范學習,掌握力的示意圖畫法,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2.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樂趣。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1.知道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2.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根據要求作力的示意圖。小車、鋼尺、彈簧、多媒體課件等。一、新課導入展現緊張刺激的足球比賽動圖或視頻。在足球場上,如何用力是運動員們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因素。比如,守門員發球時,為了利于己方,大多數時候會大力將球踢得很遠,隊員們之間互相傳球用得力會小一些,為了不傳錯,要盡量控制傳球的方向,有時候為了進球,運動員們還會使出一些小技巧,朝球的某些部位踢過去,形成香蕉球……不同的力對球造成了不同的作用效果。那么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引入新課。新課講授探究點一: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活動1:引導學生對導入部分的描述和畫面思考和猜想: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學生們會陸續猜想有以下因素:大小、方向、作用位置(作用點)。提醒學生們多個變量應該使用的物理方法后組織學生設計小實驗來驗證猜想。(老師可以組織以下實驗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力的作用點對作用效果的影響:1.推力離門軸較遠比推力離門軸較近更容易推開門。2.用扳手擰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間更容易把螺母擰緊。)學生動手實驗,并進行展示。歸納總結: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系,對于這三個因素我們把它們稱為力的三要素活動2:展示生活中運用力的三要素的一些實例。活動3:提出問題:如何簡單方便地表示一個力呢?以圖片為例講解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圖。歸納總結: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力的方向畫個箭頭,表示物體在這個方向上受到了力。線段的長短 表示力的大小箭頭 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 表示力的作用點活動4:以一個實例講解力的示意圖的畫法。歸納總結:①確定受力物體;②在受力物體上找到作用點;③沿力的方向畫一條條長度適宜的線段,在線段末端標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④標上力的大小和單位例題訓練:見課件探究點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動1:播放《賣拐》片段并提出問題:范偉跺的是地板,為什么他自己的腿為什么會麻?生活中我們用力拍桌子為什么痛的是手呢?演示實驗(也可以指導學生動手):兩個學生穿著滑冰鞋互相推。兩個小車綁上磁體,同極靠近后松開。兩個氣球相互擠壓。兩個雞蛋互相碰撞。學生觀察現象并對現象進行討論、分析(以前面兩個實驗為例)。歸納總結:當施力物體給了受力物體一個力的作用,受力物體也會給施力物體一個力的作用,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動2:提出問題:下列圖片中人或物體前進的施力物體是什么?學生思考并進行解釋回答。展示生活中力是相互作用的明顯現象的例子。并要求學生舉例。加強對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活動3:講授相互作用力的特點。例題訓練:見課件三、板書設計第1節 力第2課時 力的三要素與力的作用的相互性1.力的三要素: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舉例、分析、討論,概括出以下三個有關力的實質性的內容:(1)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所產生的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改變物體的形狀。2.本節內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力的概念,比較抽象,教學要求不宜過高、過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會逐步深化。通過多媒體,可以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直觀的感性材料,從而比較容易突破難點,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