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4張PPT)活動一:農民的好幫手——農具農田里的故事農民的好幫手——農具傳統農具是歷史上發明創制,承襲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的泛稱。傳統農具具有就地取材,輕巧靈便,一具多用,適用性廣等特點。古代傳說最先出現的農具是耒耜(古代漢族的一種翻土農具)。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播種用農具是西漢的耬犁,耬犁由牲畜牽引,后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農具的分類中國在耕作中制定了五種通用農具類別,分別是:耕地整地工具灌溉工具收獲工具運輸工具播種工具耕地整地工具活動一:農民的好幫手——農具耕地整地工具耕地整地工具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一種土壤結構的名稱),平整田地等作業。經歷了從耒耜(sì)到畜力犁的發展過程。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水田耕整地工具主要有耕、耙、耖等,這套耕作體系在宋代已經形成。晉代發明了耙,用于耕后破碎土塊,耖用于打混泥漿。宋代出現了耖、礪礋等水田整地工具用于打混泥漿。秧馬(舊時漢族農具),出現于北宋時期,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傳統農具畜力犁傳統農具曲轅犁曲轅犁一種輕便的短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它最早出現于唐代后期的江東地區,它的出現是古代漢族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牽引的耕犁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1] 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定類型的生產工具標志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采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回轉困難,耕地費力。江南地區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改進前人的發明,創造出了曲轅犁。現代農具旋耕機旋耕機以旋轉刀齒為工作部件的驅動型土壤耕作機械,又稱旋轉耕耘機。按其旋耕刀軸的配置方式分為橫軸式和旋耕機立軸式兩類。以刀軸水平橫置的橫軸式旋耕機應用較多。分類有較強的碎土能力,一次作業即能使土壤細碎,土肥摻和均勻,地面平整,達到旱地播種或水田栽插的旋耕機要求,有利于爭取農時,提高工效,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機的功率。但對殘茬、雜草的覆蓋能力較差,耕深較淺(旱耕12-16厘米;水耕14-18厘米),能量消耗較大。主要用于水稻田和蔬菜地,也用于果園中耕。重型橫軸式旋耕機的耕深可達20~25厘米,多用于開墾灌木地、沼澤地和草荒地·現代農具拖拉機灌溉工具活動一:農民的好幫手——農具灌溉工具商代發明桔槔,周初使用轆轤,漢代創造并制作人力翻車,唐代出現筒車。筒車結構簡單,流水推動,至今我國南方丘陵河溪水力豐富的地方還在使用。風力水車風力水車風力水車是利用風車帶動水車提水的一種工具。明清出現廠風力水車的記載。風力水車的動力裝置是風帆,工作機的構造與龍骨水車相同。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揚郡以風帆數扇,俟風轉車,風息則止,此車為救潦,欲去澤水,以便栽種。”這類提水機械用于太湖流域排水,有風就轉且可經常工作。清代長蘆利用風力水車提取海水制鹽,一具風帆可帶動兩部水車。灌溉工具水轉翻車水轉翻車水轉翻車其制與人踏翻車俱同,但于流水岸邊掘一狹塹,置車于內。車之踏軸外端作一豎輪,豎輪之旁架木立軸,置二臥輪。其上軸適與車頭豎輪輻支相間,乃擗水 旁,激下輪既轉,則上輪隨撥車頭豎輪,而翻車隨轉,倒水上岸,此是臥輪之制。若作立軸當別置,水激立輪,其輪輻之末復作小輪,輻頭稍闊,以撥車頭豎輪,此 立輪之法也。然亦當視其水勢隨宜用之。其日夜不止絕勝踏車。灌溉工具王禎《農書》描繪的高轉筒車高轉筒車高轉筒車是古代漢族農用工具。筒車的一種,屬于提水機械。所謂高轉筒車是指其提水高度較一般筒車加大,必須藉助湍急的河水沖動。這種筒車的適用范圍是水很 低而岸很高,應用其它筒車不可能將水提升到這么高,而應用高轉筒車時,水的提升高度可以很高。如上一圖為王禎《農書》描繪的高轉筒車,屬于提水機械。以人力 或畜力為動力,外形如龍骨車,其運水部件如井車,其上、下都有木架,各裝一個木輪,輪徑約四尺(明代一尺約合0.32公尺)輪緣旁邊高、中間低,當中做出 凹槽,更顯凹凸不平,以加大輪緣與竹筒的摩擦力。收獲工具活動一:農民的好幫手——農具收獲工具收獲工具包括收割、脫粒、清選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莖桿的鐮刀、短镢等。脫粒工具南方以稻桶為主,北方以碌碡為主,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梿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清選工具以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收獲工具鐮刀碌碡碌碡又稱碌軸”,漢族農業生產用具,是一種用以碾壓的畜力農具。總體類似圓柱體,中間略大,兩端略小,宜于繞著一個中心旋轉。用來軋谷物、碾平場地等。在中國甘肅、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份的農村大量使用。風扇車風扇車是一種能產生風 (或氣流)的機械,也叫“飏(揚)扇”、“揚谷器”、扇車或揚車。發明于漢代,由人力驅動,用于清選糧食。在概念上人們往往會把它與利用風力作業的機械即風車相混淆。別 名 “飏扇”“揚谷器”扇車或揚車 發明朝代于漢代 風扇車是一種能產生風 (或氣流)的機械,用于清選糧食。風扇車由人力驅動,有別于利用風力作業的機械——風車。風扇車的進氣口總是位于風腔中央,是所有離心式壓縮機的祖先。運輸工具擔、筐、馱具、車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播種工具活動一:農民的好幫手——農具播種工具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于東漢武帝劉秀時期,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于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瓠種器瓠種器瓠種器,俗稱"點葫蘆",因其主要部分用葫蘆制造而得名。文獻記載,我國早在公元前220年就已經使用這類瓠種器。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對瓢種作過較詳細的記 述,并繪有瓠種器圖。其構造、形制與岑溝窖藏所出瓠種器基本相同。播種時將種子灌入葫蘆,操作者一手握瓠種器執柄,器身向下傾斜,一手執一木棍敲擊引播槽 前端,邊敲邊行進,種子便不斷進入引播槽,并向下滑動,從排種口經葫蘆稠均勻落地。瓠種器播種原理屬于敲擊振動排種。下種多少取決于敲擊引播桿的頻率和強 度。敲擊的頻率和強度則視其種植作物本身需要的播種量而定。同時,瓠種器借助于捆縛在排種口的葫蘆稠達到加寬播幅和均勻撒種的作用。瓠種器主要用于谷類作 物和豆類作物的點播。歷史上"燕趙及遼以東多有之"。沿用時間極為長久。今山東、東北以及河北北部深山地區的一些農村仍然保留這種簡便的播種方法。傳統農具秧馬秧馬種植水稻時,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時發明,尚無定論。北宋開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頭尾翹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騎坐其腹以棗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操作者坐于船背。如插秧,則用右手將船頭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雙腳使秧馬向后逐漸挪動;如拔秧,則用雙手將秧苗拔起,捆縛成匝,置于船后倉中,可提高功效及減輕勞動強度。宋代大詩人蘇軾曾撰寫詩文,熱情為之宣傳推廣,并安排實物進行示范表演。當時,在湖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均有秧馬使用。元代以后,繼續不絕,各種式樣的秧船,皆從秧馬演化而來。中國農具歷史活動一:農民的好幫手——農具最古老的農具古代傳說最先出現的農具是耒耜。這耒耜究竟是一物還是二物,關于這個問題,歷來一直是其說不一,而各家的說法又都是在文獻方面有根有據。看來只靠引經據典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不過無論如何,耒耜總歸是刺土、掘土的工具,在這一點上沒有異議。夏商周農具這一時期的農具有所改進,但所用材料還是以木、石、骨等為主。當時已有青銅生產,但多用于武器、食器和禮器。到西周末年,用青銅制作的僅有一些中耕農具和收割農具等。此外還有一種用于碎土和砸實田埂的裝有長木柄的木質榔頭。在農業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吊桶,是用于從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這個時期農具的種類雖增加不多,效率也還不高,但為后來鐵制農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久前出土的有商代的銅斧,有人說是钁,钁的樣子確實是像斧,區別就在于枘孔的位置。商代是否已經有了钁,這還要今后考古方面提出新的證據。現在只能說,單從農業發展的情況來推測,那時的勞動人民已經制作出來這種農具,這應該說是可能的。不久以前,還有商代的銅鏟出土。這種工具未必是專用于農業生產。不過應當指出,遠古時期的器具大多不是專用的,當初制作出來鏟這樣的工具,也許原是用來掘土、運土的。但考慮到黃河流域這樣的自然環境,雜草的滋生是比較厲害的,種莊稼的人顯然很早就發覺了雜草對莊稼的危害,因而也就比較早地考慮到了除草的問題。用鏟來除草也還算是有效的,因此可以把它看作較早的農具之一。大致說來,時代越是往前,人類用具的種類也越少,換言之,一種器具更是往往有多種用途。斧的形狀像钁,戈的形狀像鐮,可以用于耕種的,也可以用于戰斗。銅的,尤其是青銅的工具,比起石質的和木質的來,要鋒利得多春秋戰國時期農具冶鐵業的興起,使中國農具史上出現了一大變革時期:鐵制農具代替了木、石材料農具,從而使農業生產力開始了質的飛躍。戰國時期的農具絕大多數都是木心鐵刃的,即在木器上套了一個鐵制的鋒刃,這就比過去的木、石質農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當時使用呈V字形的鐵犁頭,有利于減少耕地時的阻力;鐵鍤可增加翻土深度;鐵耨則可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復土和培土。此外,這一時期推廣的一種有效的脫粒農具,為后世所長期沿用。在這一時期播種耬車的出現,是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功效一個重大進步。耬車下端有3個耬腳,即3個開溝器,中間裝有盛貯種子的漏斗,播種時用牛拉車,邊開溝邊播種,速度既快,質量也好。灌溉器具的創造和改進也有重大意義。秦漢農具發展秦統一中國以后,特別是兩漢以來,由于冶鐵業的大發展,不但鐵制農具更加普及,成為“民之大用”,而且隨著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農具的種類增加,質量也大為提高。西漢中期以后,木心鐵刃農具已被全鐵農具所代替。隨著牛耕的推廣,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鏵是全鐵外,還創造了犁壁,從而更加有利于深耕和碎土。漢唐以來的耕犁我國很早就發明了耒耜,用耒耜來翻整土地,播種莊稼,進行農業生產。隨著生產的發展,耒耜發展成犁。不過在戰國時期以前,人們使用的只是石制、木制、骨制和少量的銅制整地工具。后來由于牛耕的出現和冶鐵業的興起,戰國時期便出現了鐵制的耕犁,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和河南輝縣都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鐵犁鏵。鐵犁鏵的發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它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也標志著人類改造自然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漢代的播種機——三腳耬我國在戰國時期就有了播種機械。漢武帝的時候,趙過在一腳耬和二腳耬的基礎上,創造發明了能同時播種三行的三腳耬。一頭牛拉著,一人牽牛,一人扶耬,一天就能播種一頃地,大大提高了播種效率。漢武帝曾經下令在全國范圍里推廣這種先進的播種機。灌溉機械——龍骨水車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龍骨車,古書上都叫翻車,據《后漢書》記載,這一灌溉機械是東漢末年發明的。最初是利用人力轉動輪軸灌水,后來由于輪軸的發展和機械制造技術的進步,發明了以畜力、風力和水力作為動力的龍骨水車,并且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先進的糧食加工機械——水碓谷物收獲脫粒以后,要加工成米或面才能食用。我國古代在糧食加工方面發明了不少機械,如磨、碾、碓、扇車、羅等,后來又發明了用水力做動力的水碓,這些機械效率高,應用廣,是農業機械方面的重要發明。宋元時期農具發展這時期還出現了犁床或犁轅上附有改進犁,可以清除蘆葦雜草,便于墾耕。在水田生產中,則有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農具耘蕩的應用。砘是一種土壤鎮壓器,它與耬車結合可以在播種后壓實土壤。宋代秧馬的發明,則可減輕稻田生產中拔秧的勞動強度。這一時期還出現了高效率的聯合作業農具如播種和施肥相結合的下糞耬種,由麥籠、麥釤、麥綽3部分組合的收割作業農具,一日可中耕20畝的耬鋤,以及一機多用的水輪三事等。砘小麥播種之后,要將松軟的種溝砘實才好,所以砘轱轆跟耬子是一對孿生兄弟。是我國華北地區農業種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農具。這砘轱轆也象碌砫一般轱轱轆轆,轱轆了五千年,可以說砘轱轆是我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農業發達史的見證。秧馬種植水稻時,用于拔秧的工具。何時發明,尚無定論。北宋開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頭尾翹起,腹部以棗木或榆木制成,非常光滑;背部用揪木下糞耬種耬車能夠一次完成開溝、下種、覆土等作業,大大地提高了播種的效率,同時還能保證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風透光和田間管理,使得播種的質量也得以提高。明朝時期農具發展明末曾出現繩索牽引的代耕架,是將用于轆轤的絞關用于犁的牽引,可“坐而用力,往來自如”地進行墾耕。這期間中國北方出現了露鋤,南方則出現了塍鏟、蟲梳和除蟲滑車等,還有用鹿角制成的農具。代耕架 人力犁又稱“代耕架”、“人力耕架”、“耕架代牛”等,是一種人力牽引的耕地機械。最早使用代耕架的是唐高宗永淳(682年)夏城都督王方翼“造人耕之法,施關鍵,使人推之,省力而功倍”;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陜西總督李衍對傳統耕犁進行改進,“量為增減,易其機發”,制成坐犁、推犁、抬犁、抗活、肩犁五種木牛,以適應在畜力不足的情況下山丘、水田和平地等的耕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天啟年間(1621—1627),王徵又做了“代耕架”,并撰有《代耕圖說》及附圖。從《代耕圖說》上看,“代耕架”是在田地兩頭分別設立的人字形木架,架上各裝一轆轤,在轆轤中段纏以繩索,索中間結一小鐵環,環與犁上曳鉤,連脫自如。轆轤兩頭安裝十字交叉的橛木,手扳橛木,犁自行動。三人合作,田地兩頭耕架各一人,交替相挽,一人扶犁,則使一來一往。屈大均說:“木牛者,代耕之器也”,且是“耕具之最善者”。木牛”和“代耕架”都是利用杠桿原理,從現代機械角度看,它們雖有些簡單笨拙,但在耕地機械上畢竟是一大進步。代耕架暫可解決耕畜缺乏的問題,然而,使用時人的體力消耗較大,且易損壞,用途單一,制造費用較高,效率不很理想,因此在小農經濟條件下不可能大規模推廣使用。風力水車風力水車的動力裝置是風帆,工作機的構造與龍骨水車相同。明 宋應星《天工開物》:“揚郡以風帆數扇,俟風轉車,風息則止,此車為救潦,欲去澤水,以便栽種。”這類提水機械用于太湖流域排水,有風就轉且可經常工作。清代長蘆利用風力水車提取海水制鹽,一具風帆可帶動兩部水車。灌溉農具撥車明末天主教耶穌會士還帶進了一些西方水利科學知識。萬歷四十年(1612)徐光啟與意大利人熊三拔合譯《泰西水法》。全書共六卷,《農政全書》引用了前四卷:卷一講龍尾車,這是用于江、河的螺旋提水器;卷二講玉衡車和恒升車,即提井水上升的唧筒;卷三講水庫;卷四水法附余,介紹尋泉鑿井的方法。清代農具發展農具方面,出現了“深耕犁”。《馬首農言》稱:“然也有特用深犁者,地力不齊也。”清代深耕到何程度,《知本提綱》中提到“有淺耕數寸者,有深耕尺余者,有甚深至二尺者。”又記:“用犁大小,因土之剛柔,剛土宜大,柔土宜小”;開墾荒地則用“堅重大犁,或二牛,或三牛以開之”。說明當時的犁有大犁、小犁和堅重犁之別。深耕犁的發展,反映了耕作技術的提高。深耕犁小型農具在清代進一步完善,如稻田整地滅茬的農具輥軸,大約由■■發展而來,作用是把田間雜草和秧苗同時滾壓入泥,過宿之后,秧苗長出,而草則不能起。《致富紀實》一書中談到種植雙季稻時使用的一種農具,在早稻收割后,“不再犁田,鋪石灰一道,用匍蓘將禾兜打落,便可插秧”。農具輥軸道光年間(1821—1850),貴州遵義一帶出現一種名為“秧馬”的農具,其形制和作用,與宋元時記述的“秧馬”不同,而類似輥軸,用以掩殺綠肥和雜草。以上農具在雙季稻地區作用尤為明顯。塍鏟、塍刀是清代南方丘陵地區水田作業的兩種農具,用以整治田埂。梭山農譜還記述了一種水稻除蟲工具:“田家奮臂舉梳行,累累就斃矣。蟲當梳者,血肉俱糜梳齒上”。《農言著實》著錄一種適應于北方旱作地區的中耕除草工具:“漏鋤”。這種鋤的特點是鋤地不翻土,鋤過之后土地平整,有利于保墑,而且使用輕便。漏鋤至今在關中地區仍然普遍使用。漏鋤傳統農具是我國先民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發明創造的,眾多的農具發明家及能工巧匠,如魯班、趙過、馬鈞、杜預等等。他們所創造研制的農具在歷代農業生產中不斷改進與提高。到宋元時達到高峰,各種農具成龍配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事任何生產都離不開工具。農具在農業生產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現代工業化的發展,我國農具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最早農民是用簡易的挖掘棒或鋤頭來挖墾農田的。農田挖好后,他們把種子拋撒在地里,希冀著能有一個好的收成。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制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當將犁系上繩子并由一頭牛拉動時,尖頭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大約公元前970年,在埃及有人創作了這幅畫有一個簡單的牛拉木制犁的素描。與遠在公元前3500年就制造出來的第一批犁相比,設計上并沒有多大變化。在埃及和西亞干旱、多沙的土地上,用這種早期扒犁可以充分地挖墾農田,使莊稼收成大為增加。增加的食物供應完全可以滿足人口的增長,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日益發展起來。到公元前3000年,農民們改進了自己的犁,把尖頭制成一個能更有力地辟開泥土的銳利“犁鏵”,增加了一個能把泥土推向旁邊的及傾斜的“底板”。牛拉的木制犁仍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使用,尤其是在輕質的沙土地區。早期的犁在輕質沙土上使用起來,比在北歐潮濕、厚重的泥土上使用更為有效。歐洲農民不得不等待公元11世紀時傳入的較重的金屬犁。名稱:鐵耙年代:兩漢時期鐵耙,農業生產中傳統的翻地農具,曾經是農家必備的農具之一。鐵耙,由木把、鈀頭組成,鈀頭裝有鐵齒,農村中的鐵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園等。翻地時,農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舉過頭先往后,再往前甩,鐵齒由于甩勁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雖然隨著現代化工具的發明運用,許多傳統農具都已經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但鐵耙作為農家必備農具之一,現在仍有所使用。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