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單元 走近細胞1.舉例說明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2.說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3.能說出使用高倍顯微鏡的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4.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比較不同細胞形態、結構的異同點。5.按時間順序,了解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課程重點:1.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3.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4.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與聯系;5.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課程難點: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2.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與聯系。教學建議:教師可通過播放病毒、細菌、藍藻的結構示意圖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然界中存在不同基本結構的生物,進一步了解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強調細胞是最微小的結構層次,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通過分析細菌、藍藻的基本結構,借助顯微鏡觀察不同類型的細胞,指導學生了解細胞的多樣性,掌握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及高倍鏡的使用方法;通過對細胞學說建立過程圖解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掌握細胞學說的基本內容,理解建立細胞學說的重要意義。 一、相關概念1.細胞是生物體(除病毒外)① 結構和功能 的基本單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② 組織 →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③ 個體 →種群→④ 群落 →生態系統→⑤ 生物圈 。 二、細胞種類根據細胞內有無⑥ 以核膜 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三、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⑦ 核膜 、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⑧ 擬核 ;沒有⑨ 染色體 ,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⑩ 核糖體 ;細胞表面有 細胞壁 ,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B.青蛙的表皮細胞C.表皮細胞中的水和蛋白質D.一個池塘【解析】水和蛋白質是細胞內的化合物,不屬于生命系統。【答案】C2.用顯微鏡觀察葫蘆蘚葉的裝片時,為使視野內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 )。A.目鏡5× 物鏡40× B.目鏡10× 物鏡15×C.目鏡5× 物鏡10× D.目鏡10× 物鏡40×【解析】要使視野內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放大倍數最小的組合。【答案】C3.下列有關細菌和藍藻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是自養生物 B.都要依靠現成的有機物C.大小一樣 D.都是原核生物【解析】細菌有自養的(如硝化細菌),也有異養的(如乳酸桿菌);藍藻是自養生物,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兩者大小不同,但都是原核生物。【答案】D4.細胞學說建立于19世紀,它揭示了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一性。下列符合細胞學說的是( )。A.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C.細胞是一個獨立的單位D.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類【解析】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B、D項敘述雖然正確,但不屬于細胞學說的內容。【答案】A5.(2014年晉江僑聲高一月考)關于原核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核細胞的擬核除了無核膜外,其余的核仁、染色體都與真核細胞相同B.原核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別是無核膜,無細胞壁,無種類多樣的細胞器C.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以DNA分子為遺傳物質D.藍藻細胞因為含有葉綠體這種細胞器,所以能進行光合作用,為自養的原核生物【解析】原核細胞具擬核,沒有核仁、染色體等;大部分原核細胞具有細胞壁,如藍藻;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但不含葉綠體,含葉綠素和藻藍素。【答案】C知識點一:了解細胞結構1.細胞的基本結構有哪些 什么是原核生物 什么是真核生物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答案: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如藍藻、細菌、放線菌等;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如動物、植物、真菌等。原核細胞無成形的細胞核,真核細胞有成形的細胞核。2.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統一性有什么表現 答案:原核細胞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雖然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但有一個環狀DNA分子,位于無明顯邊界的區域,這個區域叫作擬核。真核細胞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也是DNA。DNA與細胞的遺傳和代謝關系十分密切。知識總結本知識點應該掌握細胞的結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間的區別。以下幾點需要注意:1.凡是在“菌”字前帶有“桿”“球”“螺旋”“弧”等字的都是細菌。2.酵母菌、青霉菌等屬于真菌。3.藍藻(如念珠藻、顫藻、發菜、藍球藻等)屬于原核生物,而衣藻、小球藻等屬于真核生物。例1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B兩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 ,判斷依據為 。 (2)A、B兩細胞的相似之處為 。由此看出,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具有 性。 (3)常見的由A種細胞構成的生物有 ;由B種細胞構成的生物有 。 【解析】A為細菌細胞,B為高等動物細胞。【答案】(1)A A無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B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2)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DNA分子 統一 (3)細菌、藍藻、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 動物、植物、真菌 技巧歸納現從兩個方面提示解題過程中需掌握并靈活應用的知識結構:①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前者無成形的細胞核,后者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②牢記六類原核生物的記憶方法:一藻(藍藻)二菌(細菌、放線菌)三體(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知識點二:顯微鏡的使用1.如何使用高倍鏡 答案:①首先用低倍鏡觀察,找到要觀察的物像,將之移至視野的中央;②轉動轉換器,用高倍鏡觀察,并輕輕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2.如何計算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答案:物像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放大的倍數是指物體的長度、寬度或高度,不是面積或體積)。3.若要將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應向哪個方向移動裝片 答案:右上方。4.視野中污點(異物)可能存在的位置有哪幾種 判斷污點在目鏡上的依據是什么 答案:可能存在于載玻片、目鏡和物鏡上。轉動目鏡,污點隨之轉動;換用潔凈目鏡后,污點消失。5.用低倍顯微鏡觀察某裝片時,換上高倍物鏡后,視野會更明亮嗎 為什么 答案:不會。顯微鏡的不同鏡頭鏡口直徑不同,通光量也不同。物鏡倍數越高,鏡口直徑越小,通光量越少,用于觀察時的視野越暗;倍數越低,鏡口直徑越大,通光量越多,用于觀察時的視野越明亮。知識總結本知識點應該掌握顯微鏡的結構、使用方法及有關放大倍數的計算等。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視野越小,同時視野越暗。2.要想視野越亮,可以采用增大通光孔或采用凹面反光鏡。3.若視野中出現一半亮一半暗的現象,可能是反光鏡調節的角度不對;若一半清晰一半模糊,則可能是所要觀察的材料厚薄不均。4.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例2 右圖表示在低倍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請據圖回答:(1)圖中表示的細胞有可能是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嗎 ,理由是 。 (2)調換高倍鏡觀察前,要使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向 方移動;調換高倍鏡后,物像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 。 (3)如下圖所示,如果載玻片位置不變,目鏡相同,用哪一物鏡在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少 。 【解析】顯微鏡成的像是倒立的反像,所以要將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裝片移動的方向就是物像存在的方向;圖A物鏡離載玻片最近,放大倍數最大,視野能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少。【答案】(1)不可能 圖中細胞有細胞壁 (2)右上 細準焦螺旋 (3)A 技巧歸納以顯微鏡的使用為背景的題目形式多種多樣,非常靈活,但都是圍繞高倍鏡的使用、放大倍數的計算、污點位置的判斷、視野的明暗與放大倍數的關系等內容展開的,所以在內容上具有穩定性,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基礎,以不變應萬變,力求正確作答。如放大倍數的變化與視野中細胞數目變化的關系:一行細胞數目的變化,可根據放大倍數與視野成反比的規律計算;圓形視野范圍內細胞數目的變化,可根據看到的實物范圍與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的規律計算。1.關于HIV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在活細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僅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C.HIV通過破壞人體淋巴細胞,使人免疫力下降,導致艾滋病D.與艾滋病病人握手,會感染HIV【解析】此題考查艾滋病病毒的基本知識。HIV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為專性寄生生物,只有在活細胞內才有活性,是非細胞生物,無細胞結構,因此無細胞器。HIV主要進攻并侵入人體T細胞,使T細胞大量死亡,導致人失去細胞免疫和大部分體液免疫。HIV存在于患者的帶病毒的血液、精液、唾液、淚液、尿液和乳汁中,與患者握手不會被傳染。【答案】C2.下列細胞屬于原核細胞的是( )。A.酵母菌細胞 B.口腔上皮細胞C.乳酸菌細胞 D.葉肉細胞【解析】乳酸菌屬于細菌,是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答案】C3.下列均屬于生命系統范疇的選項是( )。①水分子 ②石頭 ③遷徙中的一群大雁 ④變形蟲 ⑤一塊稻田里的全部昆蟲 ⑥生物圈 ⑦恐龍化石 ⑧蛋白質 ⑨跳動的心臟 ⑩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導管A.①③⑤⑧⑨ B.②④⑤⑥⑦C.⑤⑦⑧⑨⑩ D.③④⑥⑨⑩【解析】③為種群,④為細胞或個體,⑥為生物圈,⑨為器官,⑩為組織;①、②、⑤、⑦、⑧都不屬于生命系統范疇,其中⑤既不屬于個體、種群,也不屬于群落,因為一塊稻田里的全部昆蟲包括各種昆蟲的總和,但又不是全部生物的總和。【答案】D4.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切片,當用低倍物鏡看清楚后,轉換成高倍物鏡卻看不到或看不清原來觀察到的物體,不可能的原因是( )。A.低倍鏡下物像沒有移到視野中央B.切片放反,蓋玻片在下面C.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的焦點不在同一平面D.放大倍數變小,看不清物像【解析】高倍鏡使用時,焦距很短,所以當切片放反時,低倍物鏡能看清楚物像,轉換成高倍物鏡后看不到。【答案】D5.圖甲、乙是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甲圖細胞屬于 細胞,判斷的理由是 。 (2)甲、乙兩細胞均有的結構名稱是 、 和 。 (3)甲、乙兩細胞均有的結構中,其主要組成成分不同的結構是 。該結構的組成成分中,甲細胞主要是 ,乙細胞主要是 。 【解析】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甲細胞無核膜,為原核細胞,乙細胞有核膜,為真核細胞。兩類細胞具有統一性,即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結構,都有DNA、RNA等物質。甲為細菌細胞,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乙為高等植物細胞,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答案】(1)原核 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無成形細胞核) (2)核糖體 細胞壁 細胞膜(細胞質) (3)細胞壁 肽聚糖 纖維素和果膠 1.(2014年福州八中高一期中)用高倍鏡觀察裝片的步驟是( )。①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移走,換上高倍鏡 ②在低倍鏡下找到目標 ③將目標移到視野中央 ④調節細準焦螺旋和反光鏡,直到視野適宜、物像清晰為止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解析】本題考查顯微鏡的使用:首先用低倍鏡觀察,找到要觀察的物像,將之移至視野的中央;然后轉動轉換器,用高倍鏡觀察,并輕輕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答案】B2.(2014年福州高一期中)下列事實中,不支持“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這個觀點的是( )。A.HIV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B.乙肝病毒依賴人體肝細胞生活C.草履蟲會逃避有害刺激D.父母通過精子和卵細胞把遺傳物質傳遞給下一代【解析】B、C、D說明了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系。A項從組成上闡述了病毒的結構,不能說明其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答案】A3.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和最大的生態系統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不是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它的生命活動與生命系統沒有關系D.各層次的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具有相同的組成、結構和功能【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是組成細胞的重要物質,不是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離開細胞,蛋白質、核酸不表現生命活動;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其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需利用寄主細胞才能完成繁殖;各層次的生命系統的組成、結構和功能不相同。【答案】B4.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范圍內看到64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的細胞數為( )。A.2個 B.4個 C.16個 D.32個【解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長度或寬度,若長度或寬度放大n倍,面積則放大n2 倍;若視野范圍直徑縮小n倍,則視野范圍面積縮小n2倍。當由“目鏡為10×,物鏡為10×”換成“目鏡為10×,物鏡為40×”時,原來視野范圍內共有64個細胞,由于視野面積縮小42=16倍,故只能看到該范圍內64×(1/16)=4個細胞。【答案】B5.(2014年遼寧師大附中高一月考)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 )。A.核糖體和線粒體 B.細胞膜和葉綠體C.內質網和中心體 D.細胞膜和核糖體【解析】原核細胞具細胞膜、細胞質和擬核,細胞質中只有核糖體,沒有其他細胞器。【答案】D6.(2015屆廈門六中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甲型H1N1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都是非細胞形態結構的生物B.都必須寄生在細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C.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質D.都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解析】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不具細胞結構,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答案】D7.(2014年遼寧師大附中高一月考)細胞學說揭示了( )。A.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B.細胞為什么要產生新的細胞C.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D.細胞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單位【解析】細胞學說闡明了動植物都以細胞為基本單位,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答案】C8.下列組合,在生命系統的層次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一組是( )。①一個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蟲 ③某水庫中的全部鯽魚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①②④ B.③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9.(2014年福建閩清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各圖分別表示幾種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請據圖回答問題:(1)最可能屬于病毒的是 ,它在結構上不同于其他兩種的顯著特點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須在 內才能進行。 (2)甲、乙兩細胞最本質的區別是 ; 相似之處是 ; 說明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具有 。 【答案】(1)丙 沒有細胞結構 活細胞 (2)有無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DNA分子等 統一性10.下列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一組是( )。A.草履蟲、藍藻 B.水稻、大腸桿菌C.小麥、大豆 D.酵母菌、豌豆【解析】草履蟲和水稻是真核生物,藍藻和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豌豆是高等植物。小麥和大豆都是高等植物,細胞結構最相似。【答案】C11.(2015屆福建安溪高一期中)下圖為生物種類或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概念圖,對a、b、c所代表的生物種類或生命系統結構層次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a—真核生物、b—真菌、c—酵母菌B.a—原核生物、b—細菌、c—乳酸菌C.a—生態系統、b—群落、c—種群D.a—系統、b—組織、c—器官【解析】生物體的器官都是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構成的,這些組織按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叫作器官。在大多數動物體和人體中,一些器官進一步有序地連接起來,共同完成一項或幾項生理活動,就構成了系統。【答案】D12.某科研小組分離出完整的葉肉細胞,一部分放在適宜條件下培養,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另一部分攪碎后放在同樣條件下培養,發現沒有產生淀粉。(1)此科研小組研究的內容是生命系統中的 水平。 (2)此實驗的結論是 。 (3)植物的葉和葉肉細胞分別屬于生命系統的 、 層次。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植物沒有而動物具有的層次是 。 【解析】構成生物體的細胞多種多樣,不同種類的細胞功能不同,但要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就必須保持細胞結構的完整性;一株完整的植株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組成,植物無系統層次。【答案】(1)細胞 (2)細胞需要具有完整結構,才能正常地完成生命活動 (3)器官 細胞 系統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