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單元 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1.說出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2.從不同角度了解并歸納細胞器之間的共性。3.簡述生物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4.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為例,說明生物膜在結構上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聯系。5.學會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6.領會細胞結構與功能、部分與整體的統一性。課程重點:1.幾種細胞器(如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2.生物膜在結構上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聯系。課程難點:1.從不同角度了解并歸納細胞器之間的共性。2.利用同位素示蹤法,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為例,說明生物膜在結構上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聯系。教學建議:通過對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液泡、核糖體、中心體等細胞器的列表比較,明確各種細胞器的分布、形態、結構和功能,掌握不同細胞器之間的分工與合作,從而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部分與整體的相互關系。通過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實驗,學會制作臨時裝片和線粒體的活體染色方法,掌握一定的實驗技能、技巧,培養實驗分析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產生活實際上的一些事實和現象。 一、細胞器的分布、形態、結構與功能1.研究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將這些細胞器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是① 差速離心法 。 2.線粒體分布: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代謝旺盛的細胞數目② 多 。 形態:橢球形。結構:③ 雙層膜 ,內膜形成嵴,有多種呼吸酶。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動力車間”,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大約④ 95% 來自線粒體。 3.葉綠體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⑤ 葉肉細胞 和幼莖的皮層細胞。 形態:球形、橢球形。結構:⑥ 雙層膜 ,內有數十個基粒,囊狀結構上有色素,在基粒上和基質中有酶分布。 功能:光合作用的場所——“⑦ 養料制造車間 ”和“能量轉換站”。 4.內質網分布:絕大多數動植物細胞都有內質網。結構:膜結構連成的⑧ 網狀物 。 種類:滑面內質網、粗面內質網。功能:與物質的合成和運輸有關——“⑨ 有機物的合成加工車間 ”。 5.高爾基體(1)分布:動植物細胞中。(2)形態:⑩ 扁平囊、小泡 。 (3)結構: 單層膜 。 (4)功能:在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在植物細胞中與植物 細胞壁 的形成有關。 6.核糖體(1)分布: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2)結構: 無膜 。 (3)功能: 蛋白質 合成場所。 7.中心體(1)分布:動物細胞內和 低等 植物細胞中。 (2)組成:兩個中心粒。(3)結構:無膜。(4)功能:與動物細胞的 有絲分裂 有關。 8.液泡(1)分布:植物細胞。(2)形態:泡狀結構,含多種成分。(3)結構: 單層膜 ——液泡膜,內含細胞液。 (4)功能:儲存物質,并能調節滲透壓。9.溶酶體(1)分布:動物細胞、植物細胞。(2)結構: 單層膜 。 (3)功能: “酶倉庫”、“消化車間” 。 二、細胞的生物膜系統1.概念:細胞膜、 核膜 以及 細胞器膜 ,所形成的結構體系,叫作生物膜系統。 2.生物膜系統的功能(“三個保證”)(1)細胞膜使細胞具有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保證 物質運輸 、 能量轉換 和信息傳遞。 (2)廣闊的膜面積提供了酶的附著位點,保證了 化學反應 的順利進行。 (3)生物膜將細胞分隔成小的區室,同時進行多種反應,保證生命活動 高效、有序地 進行。 1.(2014年南通高一檢測)下列結構中均不含磷脂的是( )。A.線粒體和中心體 B.核糖體和葉綠體C.高爾基體和內質網 D.核糖體和中心體【解析】凡是有膜的細胞器都含有磷脂,線粒體含有膜,因此含磷脂,A錯誤;葉綠體含有雙層膜,也有磷脂,B錯誤;高爾基體和內質網都含單層膜,有磷脂,C錯誤;核糖體和中心體都沒有膜結構,因此不含磷脂,D正確。【答案】D2.(2014年南京高一檢測)下圖為高等植物葉肉細胞結構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結構1沒有膜結構B.結構2具有雙層膜結構C.結構3與細胞的質壁分離無關D.結構4與蛋白質分泌有關【解析】1是線粒體,具有雙層膜結構,A錯誤;2是葉綠體,具有雙層膜結構,B正確;3是液泡,與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有關,C錯誤;4是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與蛋白質分泌無關,D錯誤。【答案】B3.(2015屆安溪一中高一月考)下列有關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以使活細胞中線粒體呈現藍綠色B.觀察葉綠體時選用蘚類的葉或黑藻的葉,原因是葉片薄,葉綠體清楚C.用菠菜葉作實驗材料,要取菠菜葉的下表皮并稍帶些葉肉D.觀察線粒體時可選用高等植物葉肉細胞【解析】觀察線粒體需要用健那綠染液染色,選用高等植物葉肉細胞,其內含有葉綠體,細胞呈綠色,會影響健那綠染液的顯色反應,宜選用無色的細胞觀察線粒體。【答案】D4.(2015年安慶五校期中聯考)與人體細胞相比,菠菜根尖細胞中特有的細胞結構是( )。A.葉綠體 B.核糖體C.高爾基體 D.細胞壁【解析】菠菜根尖細胞不含葉綠體,與人體細胞相比,其特有的細胞結構是細胞壁。【答案】D5.下表中動物細胞的部分結構與其功能配對錯誤的是( )。選項 細胞結構 功能A 內質網 蛋白質的加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B 中心體 與有絲分裂有關C 溶酶體 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D 核糖體 細胞的“動力車間” 【解析】內質網是細胞內蛋白質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中心體與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溶酶體是“消化車間”,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夠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入侵的病菌或病毒。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細胞的“動力車間”是線粒體。【答案】D知識點一:識別細胞器及了解細胞的生物膜系統1.請敘述各細胞器分布的細胞種類。答案:植物細胞特有:液泡、葉綠體。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具有:中心體。動植物細胞都有:核糖體、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動植物細胞都有但作用不同:高爾基體。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有:核糖體。2.含DNA、RNA的細胞器及含色素的細胞器分別是什么 答案:含DNA:線粒體、葉綠體。含RNA: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含色素:葉綠體、液泡。3.同一細胞中有兩種分布形式的細胞器是什么 它是如何分布的 答案:核糖體。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和附著在粗面內質網上。4.為什么生物膜的結構和組成成分相似,但不同膜的功能卻有差異 答案:雖然各種生物膜的結構特點和化學組成大致相同,都含有磷脂、蛋白質、糖類、膽固醇等,但不同膜上這些成分的含量或所占的比例不同,特別是膜上的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因此各種膜的功能也不相同。5.說說各生物膜之間在結構上的聯系。答案:知識總結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各種細胞器具有各自獨特的功能,但又相互聯系。原核細胞雖無線粒體和葉綠體,但也可進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所含的化學成分不同,所具有的生理功能不同。在不同細胞中,細胞器的含量是不一樣的。通過細胞內合成的分泌蛋白運輸到細胞外的過程,理解各種生物膜在成分上、結構上和功能上的聯系。例1 以下A、B、C、D是幾種細胞器結構模式圖。請回答:(1)人體細胞中,能組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的結構是 (填字母),其中能直接相連的結構是 (填字母)。 (2)請用圖解形式表示出人體唾液腺細胞合成、分泌唾液淀粉酶過程中,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聯系(涉及圖中結構就用相應字母代替)。(3)白菜體細胞和小白兔體細胞都有的結構是 (填字母)。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中,沒有的細胞器是 (填字母)。 【解析】圖A、B、C、D代表的細胞器分別是線粒體、高爾基體、葉綠體和內質網。人體細胞中不含葉綠體;內質網分布廣泛,膜面積最大;線粒體、高爾基體和內質網之間能直接相連的是內質網和線粒體;葉綠體雖然存于植物細胞中,但不是一株植物的所有細胞中都含葉綠體,如植物根尖細胞中就不含葉綠體。【答案】(1)A、B、D A和D (2)如下圖。 (3)A、B、D C 技巧歸納解題關鍵是識圖并理解掌握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聯系。各種細胞器的亞顯微結構特點是:線粒體雙層膜,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葉綠體雙層膜,具有基粒(片層結構的薄膜類囊體);高爾基體呈泡狀的單層膜;內質網呈網狀單層膜。根據細胞器是否有膜,巧記各種細胞器:兩雙(雙層膜:線粒體、葉綠體)四單(單層膜: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溶酶體)兩無(無膜結構:中心體、核糖體)。知識點二:用高倍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1.本實驗的實驗原理是什么 答案: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散布于細胞質中,呈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它的形態和分布。線粒體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呈短棒狀、圓球狀、線形、啞鈴形等多種形態。健那綠染液是將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色的專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線粒體能在健那綠染液中維持活性數小時,通過染色,可以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生活狀態的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2.請簡述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實驗步驟。答案:制作蘚類臨時裝片(在載玻片中央滴1滴清水→用鑷子撕取一片蘚類小葉,置于清水中→蓋上蓋玻片)→在低倍鏡下找到葉肉細胞→在高倍鏡下觀察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載玻片中央滴1滴健那綠染液→用牙簽刮口腔內側壁,將牙簽上的碎屑在染液中涂抹→蓋上蓋玻片)→在低倍鏡下找到口腔上皮細胞→在高倍鏡下觀察,線粒體被染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3.觀察葉綠體時,常選用蘚類葉片的原因是什么 在細胞質中的葉綠體是靜止不動的嗎 如果不是,如何運動 答案:因為蘚類葉片很薄,僅有一兩層葉肉細胞。在細胞質中的葉綠體不是靜止不動的,一般會隨細胞質的流動而移動。葉綠體呈橢球形,能夠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改變方向,在弱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在強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形的側面朝向光源。 4.不選取植物細胞作為觀察線粒體的材料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不選取植物細胞觀察線粒體是因為植物細胞線粒體相對較少,同時呈現出綠色的葉綠體與被健那綠染成藍綠色的線粒體相近,會掩蓋并影響對線粒體的觀察。知識總結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實驗中,要熟練掌握本實驗的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在制作葉綠體臨時裝片時,要始終保持有水狀態。在觀察菠菜葉的臨時裝片時,常撕取菠菜葉下表皮并稍帶點葉肉進行觀察,因為該部位葉綠體數量少但個體較大,便于觀察。 用口腔上皮細胞觀察線粒體時,牙簽消毒是為了殺滅其他微生物,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擾,要漱凈口腔,防止食物碎屑對觀察物像的影響,以確保實驗的可靠性。例2 請回答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實驗的有關問題:(1)制作菠菜葉的臨時裝片時,應取菠菜葉的 表皮并稍帶些葉肉作為觀察對象,因為該細胞內的葉綠體的體積較 ,數目 。高倍鏡下可觀察到葉綠體呈 形,分布在 中。 (2)觀察線粒體時所用的染料名稱是 ,染色后可以使線粒體呈 色,而細胞質呈 色。染色后30分鐘,細胞還能保持活性嗎 。 (3)以下細胞適合用來作為觀察線粒體材料的是 。 A.蘚類葉肉細胞 B.人的成熟的紅細胞C.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D.藍藻細胞【解析】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以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所以,染色后30分鐘,細胞還能保持活性;蘚類葉肉細胞中含綠色的葉綠體,會對被健那綠染液染成的藍綠色起顏色遮蔽作用;人的成熟的紅細胞和藍藻細胞中都不含線粒體。【答案】(1)下 大 較少 扁平的橢球形或球 細胞質 (2)健那綠染液 藍綠 無 能 (3)C 技巧歸納決定生物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是選材。解這類實驗題,要重點掌握正確的選材及其原因。解題時要將染液(或染料)與作用對象一一對應好,必修1中曾多次出現與綠色有關的顏色,如健那綠染液-線粒體-藍綠色;甲基綠-DNA-綠色;重鉻酸鉀-酒精-灰綠色等。1.下列有關生物膜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細胞膜使細胞有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B.細胞內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是在生物膜上進行的C.生物膜系統是對生物體內所有膜結構的統稱D.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解析】細胞膜把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A正確;細胞內生物膜上附著有大量的酶,為化學反應的進行提供了場所,B、D正確;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C錯誤。【答案】C2.關于觀察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選用含葉綠體少而小的細胞來觀察B.活細胞中,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是靜止不動的C.選用含葉綠體大而少的細胞來觀察D.制片時葉片應保持干燥【解析】在觀察葉綠體的實驗中,我們不但能觀察到葉綠體的形態,而且可以看到葉綠體是不斷運動的,這種運動是隨著細胞質流動進行的。【答案】C3.(2015屆安溪一中高一月考)甲狀腺細胞可以將氨基酸和碘合成為甲狀腺球蛋白,并且將甲狀腺球蛋白分泌到細胞外,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與c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是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B.b過程首先發生在①中C.用含3H標記的氨基酸注射到該細胞中,則出現3H的部位依次為③①②⑥④D.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狀腺細胞內的代謝過程中產生了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來自于氨基酸的—COOH【解析】甲狀腺球蛋白屬于分泌蛋白,合成需要I-,從圖中可以看出,c屬于蛋白質的加工過程,此過程不需要核糖體參與,A正確;從標記的氨基酸進入細胞合成蛋白質到分泌到細胞外,依次經歷的部位是①③②⑥④,B正確,C錯誤;氨基酸的—COOH中含有O,代謝可能轉化成水中的O,D正確。【答案】C4.右圖是顯微鏡視野中某細胞的一部分,有關該細胞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為光學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B.圖中有兩個中心體C.DNA僅存在于6結構中D.結構3在行使其功能時有水生成【解析】該圖為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1為線粒體、2為中心體、3為核糖體、4為高爾基體、5為細胞質基質、6為細胞核;圖中含有一個中心體,一個中心體由兩個中心粒組成;DNA存在于線粒體、細胞核和葉綠體中;核糖體中發生的氨基酸的脫水縮合有水生成。【答案】D5.下圖A與圖B分別表示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回答下列各題(注意:“[ ] ”要求填序號及其相應文字) (1)表示植物細胞的是 圖,判斷的主要依據是有能夠合成C6H12O6的細胞器[ ] 、以纖維素為主要成分構成的 和 ,而沒有[ ] 。 (2)活細胞中的[ ] 能夠被健那綠染液染成藍綠色。 (3)性激素合成的“車間”是[ ] 。 (4)細胞中的1、4、5、8、9、14等在膜的結構和功能上是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稱為 。 (5)[4]、[9]內都有廣闊的單位膜支撐其代謝所需,[4]、[9]內部擴大膜面積的區別是[4] 、[9] 。 【答案】(1)B [4]葉綠體 細胞壁 液泡 [13]中心體 (2)[9]線粒體 (3)[8]內質網 (4)生物膜系統 (5)類囊體堆疊形成基粒 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狀結構 1.水稻葉肉細胞中的DNA存在于( )。A.細胞核、葉綠體和高爾基體B.內質網、線粒體和細胞核C.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核D.細胞核、核糖體和線粒體【解析】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在葉綠體和線粒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答案】C2.把鼠肝細胞磨碎,然后放在離心管內高速旋轉離心,分成A、B、C、D四層,其中發現C層中含有呼吸酶,C層的主要成分很可能是(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線粒體 D.葉綠體【解析】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原因就是線粒體內有許多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答案】C3.(2015屆安溪一中高一月考)下列關于高倍鏡下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線粒體的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牙簽消毒,實驗前漱口都是為了保證該實驗的準確性B.健那綠染液能使線粒體專一性染色C.在高倍鏡下可以觀察到線粒體被染成藍綠色,而細胞質近于無色D.在高倍鏡下觀察可以看到線粒體有雙層膜結構【解析】高倍鏡下看不到線粒體的雙層膜結構,D錯誤。【答案】D4.在植物一個葉肉細胞中,一分子CO2從線粒體中擴散出來,進入同一細胞的葉綠體中,穿過的生物膜層數是( )。A.2 B.4 C.6 D.8【解析】主要考查線粒體、葉綠體的結構。植物細胞的線粒體、葉綠體都具有雙層膜,所以一分子CO2由一個植物細胞的線粒體中擴散出來進入同一個細胞的葉綠體內,需要穿過的生物膜層數為:2+2=4。【答案】B5.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①線粒體 ②葉綠體 ③高爾基體 ④核糖體 ⑤內質網⑥中心體(1)上述所有的細胞器都含蛋白質 (2)能“復制”的細胞器只有①② (3)含單層膜的細胞器只有③⑤ (4)含RNA的細胞器只有①②A.(1)(3) B.(1)(4) C.(2)(3) D.(2)(4)【解析】各種細胞器中都含有蛋白質;能復制的細胞器有①②⑥;含單層膜的細胞器為③⑤,①②為雙層膜,④⑥無膜結構;含RNA的細胞器為①②④。【答案】A6.(2015屆廈門六中高一期中)蝌蚪進行變態發育時,尾部逐漸消失,與此變化有直接關系的主要細胞器是( )。A.內質網 B.中心體 C.高爾基體 D.溶酶體【解析】溶酶體是“消化車間”,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答案】D7.(2015屆廈門六中高一期中)在成人心肌細胞中的數量顯著多于腹肌細胞中數量的細胞器是( )。A.核糖體 B.線粒體 C.中心體 D.高爾基體【解析】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代謝旺盛,耗能多的細胞中線粒體數量多。【答案】B8.(2014年南昌高一檢測)“分子伴侶”在細胞中能識別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疊的多肽,并與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結合,幫助這些多肽折疊、組裝或轉運,但其本身不參與最終產物(蛋白質)的形成。根據所學知識推測“分子伴侶”主要存在于( )。A.核糖體 B.內質網 C.高爾基體 D.溶酶體【解析】肽鏈的組裝、折疊、轉運主要在內質網中進行,而高爾基體則是對蛋白質進行進一步加工、分類和包裝。【答案】B9.(2014年太原高一檢測)圖(一)、(二)分別表示不同生物細胞或其部分結構,圖(二)中各結構放大比例不同。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括號中填序號或字母,橫線上填文字):(1)若圖(一)中合成7的氨基酸用3H標記,則3H依次經過的細胞器是 (用圖中序號表示)。該過程中膜面積增大的細胞結構是[ ] ,膜面積減小的細胞結構是[ ] 。 (2)圖(二)中[ ] 是圖(一)中3表示的細胞器的放大圖;圖(二)的a~h中控制物質進出的細胞結構是[ ] ,其結構特點是具有 。 (3)若圖(一)是漿細胞,與其他沒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相比較,漿細胞的a~h中數目一定較多的細胞器是[ ] (除c以外)。圖(一)可能表示 細胞,原因是 。 【解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過程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細胞膜不是細胞器,因此3H合成蛋白質時經過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該過程中內質網的膜面積減小,高爾基體的膜面積不變,細胞膜面積增大。(2)圖(一)中3是核糖體,對應圖(二)中的c。圖(二)中控制物質進出的細胞結構是[h]細胞膜,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流動性。(3)漿細胞合成抗體,屬于分泌蛋白,需要較多的高爾基體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圖(一)沒有細胞壁,具有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等,且能合成分泌蛋白,因此很可能是動物細胞。【答案】(1)3→1→4 [6]細胞膜 [1]內質網 (2)[c]核糖體 [h]細胞膜 流動性 (3)[f]高爾基體 動物 沒有細胞壁,且能合成分泌蛋白10.(2014年南寧高一檢測)如圖所示,圖中功能多、聯系廣的細胞結構甲是指( )。A.高爾基體膜 B.葉綠體膜C.內質網膜 D.液泡膜【解析】內質網內連核膜,外連細胞膜,有時與線粒體外膜直接相連,同時能通過囊泡實現與高爾基體的間接聯系。【答案】C11.在某腺體的細胞中,提取出附著有核糖體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放入含有放射性標記的氨基酸的培養液中。培養液中含有各細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質和條件。很快連續取樣,測定標記的氨基酸出現在各細胞器中的情況,結果如下圖所示。則曲線a、b、c依次代表( )。A.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B.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C.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D.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解析】圖中曲線顯示放射性標記的氨基酸首先出現在a中,然后出現在b中,最后才出現在c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是:所以曲線a、曲線b、曲線c依次代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答案】D12.離心法是研究細胞器常用的一種實驗手段,請根據下面的實驗回答相關問題。在低溫條件下,將葉片置于研缽中,加入某種溶液研磨后,將細胞碎片和細胞器用離心法進行分離,第一次分離成沉淀物P1(含細胞核和細胞壁碎片)和上層液體S1,隨后又將S1 分離成沉淀物P2(含葉綠體)和上層液體S2,第三次離心將S2分離成沉淀物P3(含線粒體)和上層液體S3,最后一次將S3分離成沉淀物P4(含核糖體)和上層液體S4。如下圖所示:請根據下列問題填入相應的符號(S1~S4和P1~P4)。(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 。 (2)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存在于 部分。 (3)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存在于 部分。 (4)蛋白質含量最多的部分是 。 (5)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存在于 部分。 【解析】離心法的原理是:細胞碎片和細胞器的質量不同,離心力的大小不同,通過多次(并依次加速)離心,分離不同質量的細胞碎片和細胞器。此題經過四次離心,分別得S1、S2、S3、S4、P1、P2、P3和P4共八部分,每部分含什么,題目本身都已說明,或可分析得出,再結合每種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解答。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P1中含核物質;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在葉綠體中,S1和P2中含葉綠體;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存在于線粒體中,S1、S2、P3中含線粒體;蛋白質含量最多的只能是一部分,S1含的成分最多、最全,自然應是最多的;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存在于S1、S2、S3、P4中,因為P4含核糖體,而P4來自S3,S3來自S2,S2來自S1 。【答案】(1)P1 (2)S1、P2 (3)S1、S2、P3 (4)S1 (5)S1、S2、S3、P4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