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太陽、地球和月球第1課時 仰望天空課型 實驗探究課 課時 1學情分析 太陽、地球和月球是我們最常見的天體,基于三年級學生對天體的認知水平,特從學生 最熟悉的太陽和月球表面特征的對比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繼續探索 關于太陽和月球知識的興趣。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太陽是一顆恒星,太陽給地球帶來光照和熱量。 *太陽和月球都是球體,但是它們的表面各不相同。 *太陽和月球到地球的距離不同。 科學探究目標 *能通過觀察、對比圖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陽和月球的信息。 *嘗試用模擬實驗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間問題。 *能利用維恩圖整理信息,比較兩個天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科學態度目標 *對天空產生好奇心,樂于探索星空。 *樂于陳述自己已有的認知,善于傾聽與接納別人的觀點,達成共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了解和意識到太陽和月球是我們生存的天體環境的一部分,太陽和月球與地球朝夕相 伴,對生活在地球的人類有很大影響。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利用維恩圖整理收集到的信息,比較太陽和月球這兩個天體的異同。難點 能夠通過模擬實驗來探究太陽和月球與地球距離遠近的問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太陽表面圖片、月球表面圖片、教學課件、大圓卡片、小圓卡片、圓形紙筒、軟 尺 等 。學生準備 大圓卡片、小圓卡片、圓形紙筒、記錄單等.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指導與評價 設計意圖一、聚焦 1.用課件展示白天和夜晚天空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 2.仰望天空,白天我們會看到烈日當空,太陽高照;晚上我們可以 和家人一起坐在門口的庭院,欣賞明亮的月球。這時我們的心 中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太陽和月球是什么樣的 3.關于太陽和月球,我們知道些什么 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板書課題) 從圖片引入,幫助學生快 速抓住本節課的重點研 究對象,激發學生探索的 熱 情 。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指導與評價 設計意圖二、探索 活動一:分享我們知道的太陽和月球的知識。 1.分組討論,分享自己知道的關于太陽和月球的相關知識,完成 記錄單。 2.播放關于太陽和月球的視頻。 3.依據視頻和討論結果,小組長對本小組成員的想法進行分享。 4.對比分析本小組和其他小組的結果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二:簡單比較太陽和月球的異同。 1.用課件展示幾組太陽和月球的照片。 2.小組內對比觀察,在組內進行討論。 3.用課件展示維恩圖,對維恩圖的構造和使用方法進行簡單的 介紹,引導學生學會使用維恩圖進行記錄。 4.學生在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完成記錄單。 5.小組交流,說一說對太陽和月球異同的發現或者想法。 6.利用維恩圖,對收集到的太陽和月球的異同進行匯總整理。 7.為什么我們站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和月球大小差不多呢 8.出示實驗材料:大圓卡片、小圓卡片、圓形紙筒、軟尺等。 9.播放實驗指導視頻,講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方法。 10.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11.總結:太陽距離地球遠,看起來比較小,而月球離地球近,看起 來比較大。在同一視角觀察時會發現,它們的大小差不多。 12.繼續在維恩圖中添加我們的比較。 1.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調 動 學 生 原 有 的 知 識 經 驗 。 2.借助圖片幫助學生認 識太陽和月球的表面 特 征 。 3.通過對信息的匯總分 析,可以更好地建構關 于太陽和月球的知識 體 系 。 4.讓學生認識到當我們 無法獲取實際的物體 來進行實驗研究時可 以采用模擬實驗。三、研討 1.通過我們的初步比較,你知道太陽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關于太陽和月球,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太陽 和月球的認識。四、拓展 和家長一起觀察今天晚上的月球是什么樣子的。板書設計 太陽 恒星、體積大、 距離地球遠、 表面有黑子、 發光發熱 氣,態球體 仰望天空 都是球體 看起來差 不多大小 月球 衛星、體積小 距離地球近、 表面有環形山、 不會發光、 固態球體【教學反思】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宇宙天體的探索又邁進了一 步,掌握好本節課模擬實驗探究的方法和維恩圖這一研究工具,能夠為接下來繼續探究宇宙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