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1.8 鳳仙花的一生【教材分析】《鳳仙花的一生》是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的第8課。了解鳳仙花一個生命周期中幾個階段所要經歷的時間、鳳仙花的基本組成部分,由此了解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各部分的作用。本課皆在幫助學生通過梳理種植鳳仙花活動中所獲得的記錄材料,形成對鳳仙花生長變化的總體認識。【學情分析】通過前面幾節課的研究,學生已經發現,幾個月前播下的一粒種子現在已經變成了許多粒種子。學生們也親力了一個完整的種植觀察活動,盡管在一個長期種植及觀察的活動中,學生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看到自己親自栽培的植物豐收了,無疑會感到無比的喜悅。雖然前面幾節課也分別認識了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但整體的認識還不夠,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也有限,所以本節課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科學地整理記錄材料、培養學生整理資料、分析信息的能力。【素養目標】(科學觀念)知道植物根、莖、葉提供營養物質,花、果、實種子幫助其繁衍后代。植物維持生命需要水,陽光,空氣和適宜的溫度。(科學思維)能夠依據證據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植物生長變化規律及生命需求的結論。(探究實踐)能用表格統計圖等方式整理觀察記錄信息。能基于觀察記錄有依據的描述,鳳仙花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態度責任)能夠以事實為依據,陳述自己的觀點、接納他人的觀點。能繼續保持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教學重點】認識鳳仙花的生長周期及其身體結構。【教學難點】能通過分析觀察記錄有依據地描述鳳仙花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教具準備】實驗準備:一段鳳仙花的莖葉、紅色素水、燒杯、單面刀片;黑色紙、燕尾夾;塑料袋、細線。教師準備:播種活動視頻、教學課件。【教學過程】學習任務一:聚焦引入,揭示課題。經過長達幾個月的種植活動,我們親歷了栽培、管理的過程,觀察、記錄了鳳仙花一生的生長變化。(播放視頻)學習任務二:科學實驗,探索發現。1.剛才我們已經聆聽了花農們不同角度的發現和體會。我們發現一株成熟的鳳仙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預設: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在不同階段,這幾個部分都在發生著變化。下面我們進入挑戰活動:“鳳仙花我了解”。挑戰一:給不同階段的鳳仙花排序。老師截取了鳳仙花的幾個生長階段,誰能挑戰,排出它生長的正確順序呢?(板貼)種子_萌發 幼苗—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死亡挑戰二:鳳仙花的壽命鳳仙花從播種到結出新的種子需要多長時間?播種 子葉出土 長出花蕾 開花 結果 果實開裂 植物枯死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10天——20天——45天——40天——20天——整個周期延續150-240天,4月為最佳播種期。總結:鳳仙花春天開花,秋天凋零,是典型的一年生植物。挑戰三:鳳仙花的生長高度有規律嗎?剛才,有位小花農細心地為我們展示了鳳仙花生長時莖的高度變化,從數據中你能看出什么?有些同學說數據太多,看不清楚,怎么辦?科學上我們可以用統計圖的方法來直觀表達。看,這樣的圖就是——折線圖。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發現:開花前生長很快,開花結果后比較慢了。【追問】為什么?——營養提供給花朵繁殖果實和種子。【追問】這一段是什么階段(一周前)——種子生根階段。學習任務三:科學研討,提升認知。1.鳳仙花生長的過程中,哪些現象可以說明水、陽光、空氣、溫度等影響植物的生長?2.成熟的鳳仙花植株包括哪幾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3.鳳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多長時間?運用我們的觀察記錄說明鳳仙花生長變化的規律。學習任務四:拓展活動,加深理解準備:模型的制作的材料:皺紋紙、花藝鐵絲、雙面膠、彩紙、透明膠帶、橡皮泥等。任務:做一個鳳仙花或植物模型。要求:選擇一種喜歡的植物,在家用材料制作。下次開展植物模型交流展:什么植物?有什么特點?等等。學習任務五:達標訓練,鞏固新知一、判斷題1.當鳳仙花開花時,它還可以快速地長高。( )2.鳳仙花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長出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 )3.鳳仙花要經歷種子萌發、生長發育、開花結果、枯萎死亡的過程。( )4.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 )二、選擇題。1.鳳仙花開花結果的順序是( )A.先開花后結果 B.先結果后開花 C.開花和結果同時進行2.鳳仙花長出花蕾之后,植株高度( )A.長高很明顯 B.一直在長高 C.長高不明顯3.鳳仙花在( )的環境中生長得最好。A.黑暗濕潤 B.向陽濕潤 C.向陽干燥4.屬于鳳仙花的繁殖器官的是( )A.葉 B.莖 C.花學習任務六:總結評價,布置作業1.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學生互相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3.課后作業(1)完成《分層作業》相關習題。(2)背熟并默寫本課知識點。【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課時根據實踐記錄的數據圖表,探究鳳仙花一生的生長規律。活動中,一方面滲透科學講求實證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用證據陳述觀點的意識;另一方面引領學生學習使用觀察記錄的結果,培養學生整理信息資料、分析學習資料的意識和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水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