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1.5 鳳仙花開花了【教材分析】《鳳仙花開花了》是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的第5課。本課研究的對象是花的結構,了解花的結構有利于理解花的作用,理解植物花開花謝結果的生長變化過程。本節課繼續采用解剖的方法研究花的結構,繼續幫助學生建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學情分析】在前幾節課的學習中,學生種植了鳳仙花種子,并觀察了種子的萌發過程,認識了根、莖和葉的形態特征及功能。他們知道鳳仙花生長到一定階段就會開花,但對于鳳仙花的花具有怎樣的結構?各部分結構分別有什么作用?這些問題學生有一定的認識但比較模糊。本課通過觀察、解剖活動,引領學生認識花的結構,推測花各部分的功能。【素養目標】(科學觀念)知道植物的花多種多樣,可以分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蕊上有花粉,受精后雌蕊可以發育成果實和種子。(科學思維)能根據花各部分的結構特征及花開花謝的現象推測花各部分結構的功能。(探究實踐)能利用解劑的方法由外到內有序地觀察花的結構。能通過觀察比較概括花的共同特征。(態度責任)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植物花的結構與功能產生探究興趣。能以事實為依據描述觀察結果。【教學重點】通過解剖活動,知道完全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構成,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教學難點】根據花各部分的結構特征及花開花謝的現象推測花各部分結構的功能。【教具準備】實驗準備:一段鳳仙花的莖葉、紅色素水、燒杯、單面刀片;黑色紙、燕尾夾;塑料袋、細線。教師準備:播種活動視頻、教學課件。【教學過程】學習任務一:聚焦引入,揭示課題。我們種的鳳仙花植株已經花滿枝頭了!鳳仙花的花是什么樣的?它經歷了怎樣的花開花謝過程呢?學習任務二:科學實驗,探索發現。1.實驗前,明晰實驗設計方案。(1)觀察花的結構。摘一朵盛開的鳳仙花或其他植物的花,觀察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用鑷子細心地從外到內將花的各部分撕下來,將它們分類排列在紙上。(2)用放大鏡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各有什么特點。(3)找一些其他植物的花,觀察比較它們的相同和不同。2.實驗中,圍繞問題展開觀察。(1)鳳仙花在生長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2)雄蕊、雌蕊各有什么特點?(3)各種植物的花有什么共同點?3.實驗后,匯報交流實驗現象。學習任務三:科學研討,提升認知。1.雄蕊和雌蕊分別有什么作用?2.花的哪一部分將來有可能發育成果實?學習任務四:拓展活動,加深理解1.試著為鳳仙花進行人工授粉。2.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種多樣,它們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傳粉的過程。只有完成傳粉,植物的花才能發育成果實。3.蜜蜂等昆蟲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可以幫花朵傳粉。學習任務五:達標訓練,鞏固新知一、判斷題1.一株鳳仙花上的花幾乎是同時開的。( )2.花萼由許多片萼片組成,花開放以前保護花的內部結構。( )3.雌蕊上的黏液可以幫助雌蕊更好地接收來自雄蕊的花粉。( )4.雄蕊由柱頭、花柱子房構成。( )5.雌蕊由花藥、花絲構成。( )二、選擇題。1.蜜蜂在花叢中飛舞,主要作用是( )A.游戲 B.供人欣賞 C.傳粉2.對植物繁殖后代來說,花最重要的結構是( )A.花瓣和花萼 B.雄蕊和雌蕊 C.花冠和雌蕊學習任務六:總結評價,布置作業1.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2.課堂評價學生互相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3.課后作業(1)完成《分層作業》相關習題。(2)背熟并默寫本課知識點。【板書設計】鳳仙花開花了花的構造: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教學反思】在課堂中,我采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評價學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生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在學習上不夠主動,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改進措施:我們要關注學困生,應多表揚鼓勵他們,教師應讓學生多看書,要開闊孩子們的視野。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爭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