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第一節 傳染病及其預防【學習目標】1.列舉常見的寄生蟲傳染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2.關注常見傳染病的流行和預防及其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學習重點:舉例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評價任務】通過探究任務驅動一、二完成本節重點的學習。【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什么是傳染病 1.傳染病的概念:由 引起的,能在 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2.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 和 等生物,如結核病的病原體是 ,蛔蟲病的病原體是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是 。 3.傳染病的特點:流行性和 性, 傳染性最強。【答案】 1.病原體 人與人2.病毒 寄生蟲 結核桿菌 蛔蟲 流感病毒3.傳染 發病初期對點自測下列疾病均是由病原體引起的是 ( )A.肺結核和侏儒癥 B.肺結核和乙肝C.壞血病和蛔蟲病 D.糖尿病和白化病【答案】B知識點二 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1.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 、 和 這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 2.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 或 。 3.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 或 所經過的 。 4.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 的人群。 【答案】1.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2.人 動物3.人 動物 途徑4.感染該病對點自測下列不屬于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的是 ( )A.病原體致病性強 B.傳染源C.傳播途徑 D.易感人群【答案】A知識點三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1.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 ,如發現病人及時報告,隔離病人。 (2) ,如打掃衛生,定期消毒。 (3) ,如鍛煉身體,接種疫苗。 2.預防傳染病時,既要根據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采取 措施,又要根據不同病種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在三個環節中抓主要環節,做到 措施和 措施相結合。例如,對麻疹和脊髓灰質炎要以預防接種、 為重點;對蛔蟲病要以 為重點;對淋病要以杜絕性濫交, 為重點。 【答案】1.(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人群2.綜合 綜合 重點 保護易感人群 切斷傳播途徑 切斷傳播途徑對點自測1.甲型流感病毒在體外存活的時間不久,采用紫外燈照射、噴灑消毒液、高溫消毒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防范。這些措施屬于 (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 D.殺滅病原體2.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來看,給健康人注射疫苗屬于 (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 D.消滅病原體·學習小助手·傳染源不一定患病易感人群感染病原體后,會變成傳染源。但傳染源不一定都會表現出患病,如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并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但能傳播艾滋病。【答案】1.B 2.C【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全面認識傳染病【情景呈現】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類似天花的人獸共患的傳染病,臨床罕見。猴痘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體液傳播、母嬰傳播。預防猴痘最主要的是戴口罩,及時做好手部清潔,不接觸來歷不明的嚙齒類、靈長類動物。【合作探究】你能說出猴痘的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嗎 我們該如何預防猴痘 【答案】病原體:猴痘病毒。傳染源:猴痘患者。傳播途徑:飛沫傳播、接觸傳播、體液傳播、母嬰傳播等。易感人群:免疫能差的人群(如兒童、青少年)。預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少接觸嚙齒類靈長類動物。任務驅動二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情景呈現】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屬于丙類傳染病。流感在中國以冬春季較為多見,臨床表現以高熱、乏力、頭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為主,而呼吸道癥狀較輕。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歷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發性流行,是全球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合作探究】1.為什么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2.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3.怎樣預防感冒 【答案】1.流行性感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空氣。當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噴嚏時,會將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散布到空氣中,如果這些帶流感病毒的空氣被周圍的人吸入,人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傳染他人。2.老人和小孩體質較差,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弱,容易患流感,屬于易感人群。3.(1)根據環境溫度及時增減衣服保持正常體溫;(2)進行冷鍛煉,科學地用冷水洗臉刺激皮膚血管,增強抗寒抗病能力;(3)均衡營養,多吃魚、肉、奶及豆制品等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維C也對預防感冒有一定作用;(4)多運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加血液循環,增強體質;(5)多吃富含鋅的食物,增強自身免疫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