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中東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課緊扣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本節教材選擇了中東具有突出地理特征的四個方面內容--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和多元文化。這四個方面同時也是中東問題的主要原因。教材設計以中東地理特征為明線,以中東問題的地理原因分析為暗線,并結合氣候特征、經濟發展、居民和民俗等內容。本節內容根據四方面的原因進行展開。原因之一:東西方交通要道;原因之二:為石油而戰;原因之三:為水而戰;原因四:民族宗教差異。在“三洲五海之地”和世界石油寶庫在知識講述的同時,教材還把總結規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斷、相互影響分析、問題探討等富有地理思維能力培養和觀念培養的內容設計成活動?!叭尬搴V亍薄盎顒印钡脑O計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讀圖說出一個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地理位置包括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根據中東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活動”將認知重點落在地區的相對位置,以“認識中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為主題,分四步。第一步旨在認識中東連接亞歐非三大洲的位置特點,即大洲位置;第二步引導認識中東周圍的海,即海陸位置;第三步通過框圖引導認識中東聯系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位置特點;第四步進而認識海洋運輸“咽喉”要道--土耳其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世界石油寶庫”“活動”的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資料認識一個地區的自然資源另外中東缺水時利用全面思維:自然和人為原因來介紹原因;又從問題方法措施角度進行剖析。在講民族宗教文化時,重點是正視現實,務實處理,重點是積極措施推進。中東具體的教學設計如下:由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導入戰爭,戰爭想到長期的熱點--圖片展示得出-----中東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說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讀圖說明中東豐富石油資源分布、主要的產油國和運輸路線。3.掌握中東水資源及其分布狀況及其原因。4.了解中東多元的文化差異及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5.樹立地理思維,學以致用,培養愛國情懷,理解可持續性發展和人地協調觀念。重點:中東的位置重要性和石油發布特點運輸路線難點:中東沖突的原因教學過程一、結合對課本的預習,觀看視頻:找出中東戰爭的原因:1)位置 2)石油 3)水 4)民族宗教2、同學們看課本 49頁,找出半球位置、緯度位置3、討論海陸位置捷徑口訣:一二三四五。4.同學們在圖上找出并上講臺指出落實口訣的內容5、設計航線識圖7石油分布“一灣、幾國”8特點:儲量大,出油多,油質好,埋藏淺9、針對這一路線,我國目前石油對外依賴 70%,而且大多數經過馬六甲海峽。面對這種情況討論一下:我們自己怎么辦?結合課本 46頁,國家如何擺脫困境?個人:綠色出行 國家啟示:多元化多渠道、新能源、加大勘探開10、中東石油雖然帶來巨大財富,但石油不可再生、是有限的,過度開采導致資源枯竭,怎么辦?1)、建立統一組織(歐佩克)管理協調石油產量.2)、以石油為依托,發展煉油、等石化工業。3)、經濟多元化——例如旅游業、石油運輸路線11、中東缺水的原因(一)、水資源短缺的自然原因:1)、降水少。2)、地表河流稀少3)、水資源 地區分布不均。(二)、水資源短缺社會原因:人口經濟的增長加劇用水緊張12、中東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主要途徑:以色列節水農業、海水淡化、污水處理利用、區域調水13、中東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四大民族:阿拉伯民族、波斯人、猶太人、土耳其人14、個人:綠色出行、節約用水、尊重信仰。國家多渠道多元化,科技節水、民族平等。止戰措施:尊重民族平等,遵守規則,統籌兼顧,和平共處。二、測評練習1.中東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的是 ( )A.歐洲、非洲、北美洲 B.南美洲、非洲、大洋洲C.北美洲、大洋洲、歐洲 D.亞洲、非洲、歐洲2.下列中東國家中,地跨兩大洲的是( )A.埃及、伊拉克 B.伊朗、科威特C.埃及、土耳其 D.敘利亞、沙特阿拉伯3.波斯灣進入阿拉伯海的重要水道是( )A.英吉利海峽B.馬六甲海峽C.霍爾木茲海峽 D.巴拿馬運河4.下列不屬于中東主要產油國的是( )A.沙特阿拉伯B.伊拉克C.以色列 D.科威特5. 由該地區通往西歐距離最短的海上航線要經過 (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C.馬六甲海峽 D.好望角6.中東的石油主要輸往___地區。( )A.東亞、歐洲西部、北美洲 B.東亞、歐洲西部、非洲C.歐洲西部、北美洲、南美洲 D.東亞、北美洲、大洋洲讀中東簡圖回答7-8題7.影響圖中中東城市和農業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氣溫 B.降水 C.水源 D.海拔8.關于圖示區域的說法,錯誤的是( )A.波斯灣沿岸石油資源豐富B.阿拉伯人屬于黑種人,大部分信仰佛教C.北回歸線附近分布著大面積的熱帶沙漠氣候D.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9沙漠景觀的原因是( )A.人口稀少 B.水資源缺乏C.耕地稀少 D.資金缺乏10.阿拉伯半島上沒有河流的原因是 ( )A.沒有山脈分布,不易發育河流 B.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C.氣候終年炎熱干燥,蒸發旺盛 D.半島面積狹小,沒有河流發育的空間1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1)A ________ 運河B ________ 灣C ________ 海D________(國家名稱)(2) A運河溝通了________海和_______海(3)中東地區的石油運往東亞地區的路線是________灣____ __海峽_______海三、課后反思下面我從幾方面談談師生間的反思:1、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這節課恰當地運用了學生身邊的教學素材,現實的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學生都比較關注,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2、重視學生自主與合作,討論與交流的學習。老師基本上是放手讓學生通過數學活動進行自主探究、節課中,教師提出:讓學生觀看課本、圖片影像,然后學生先合作討論,然后自主完家交流。這種學習方法,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老師在這一環節處理的很恰當。3、教師和學生都處在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本節課學生在寬松、平等的教學環境中自由地發表各自的想法、松,教師教的也輕松。比如:一個環節,教師采用了學生指圖、學生講解,給學生帶來壓力、又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決問題,在玩中學,樂中悟,充分體驗作為小老師的激動和樂趣,再一次身體力行的樂趣。全課教學設計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層層深入。既重視了知識本課堂結構的建構,充分體現了學生從“問題情境一思考問題一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是一節“新、趣、活、實”的好課。與學生生活有緊密聯系,學生很感興趣,同時也結合理解積極配合。下面是關于課堂教學中的感悟1、記錄教學過程中精彩的部分,教師教學手段技能中成功的教學經驗——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例如形象識圖法、編順口溜、全面思維法、主動學習法。這些方法成功的教學經驗是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的能力,是教師以恰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是教師創造性的教學思維的體現。2、記錄教學中的失誤之處。由于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使教師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熟悉教材和精心準備教案,教師的教學難免會出現疏漏與失誤。例如:教學邏輯不足、講課語速略快。今后加以注意改良。3、記錄課堂中學生的反應,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的困惑。課堂上學生聚精會神、目光炯炯有神,高度注意教師,積極回答問題,這說明學生處于有興趣的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有時回答不積極或者很皺眉頭,說明教學中出現了困惑在下一節課上,再次講解知識點時就知道該如何突破這個難點。提高了教學效果的同時也不斷豐富了自己的教學經驗。4、記錄教學中的突發靈感如果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在對某一教學環節的處理,在對某一教具或某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在對一個知識點的講解的過程中突然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課后應及時記錄下來,因為突發的靈感瞬間即逝,例如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開拓記憶方法,想象方法等等。5、記錄學生作業或試卷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效果好不好,通過作業與測試就能確定下來。教師應在課后應針對學生在作業或試卷中出現的問題,對于自己沒有講清講透的問題,及時反思并找出如何進行改進和補救的方法。課后反思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有效運用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