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九課《多變的紙》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目標:知道物體是物質的具體表現,物質是形成物體的基礎。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物體是一個實物概念,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科學思維目標:知道有些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了變化,如:被擠壓、紙被撕成小片等,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探究實踐目標:在教師引導下,能設計實驗,探究物體變化時構成物體的物質是否發生改變。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物質變化的探究興趣。態度責任目標:培養主動與他人協作的精神,樹立用科學的思想觀察問題,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問題的意識。了解物質變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根據物質變化總結出有些物體的形狀與大小等發生了變化,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教學準備】紙張、皮筋、易拉罐、鐵絲等。【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師:我們在實踐課中做了很多有趣的作品,現在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吧!師:誰來說一下這些是什么?生:有小花、青蛙、天鵝。師:你知道它們都是用什么做的嗎?生:用紙做的。師:一張普普通通的紙能能夠在我們的手中變成漂亮的花朵、惟妙惟肖的小動物、各種精致的小椅子、小桌子,紙可真是變化多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多變的紙。板書課題。探究新知活動一:做一做,觀察紙發生了哪些變化。師:你喜歡折紙嗎?你都折過什么東西?生:我喜歡折紙,我折過青蛙。生:我折過小花。師:大家折過紙飛機嗎?你是怎么折的?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交流自己折紙飛機的方法。師: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折一個紙飛機。大家邊折邊思考,在折紙飛機的過程中,紙都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折紙飛機。折完后討論交流。生:折紙的時候,紙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從簡單的正方形變成了飛機的形狀。教師總結:在折紙飛機的過程中,紙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師:除了疊紙飛機,你還可以用這張紙做什么?生自由發揮。生:我用這張紙折了一個小盒子。生:我用這張紙做了一把小扇子。師:說一說,在玩的過程中,紙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沒有改變?生:紙的形狀發生可變化,但是紙本身沒發生變化,它還是紙。教師總結:在玩紙的過程中,紙的形狀、大小發生了變化,但構成紙的物質本身沒有改變。活動二:哪些物體變化后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出示一個玻璃杯。和玻璃杯打碎后的玻璃片。師:大家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生:師玻璃杯和玻璃杯的碎片。師: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生:玻璃杯和玻璃杯的碎片都是玻璃的,但是它們的形狀不同。師:也就是說雖然玻璃杯打碎了,但是構成玻璃杯的物質沒有發生改變。師: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你能舉幾個例子嗎?生:花盆打碎之后和之前,形狀變了,但是構成花盆的物質沒有改變。生:彩泥可以做很多小手工,彩泥的形狀變了,構成彩泥的物質沒有改變。教師出示蠟燭和冰塊。師:蠟燭點燃后,會發生什么現象?生:蠟燭會變成蠟油。師:這也是形狀改變了嗎?生:是形態發生了改變,蠟燭由固態變成了液態。師:那么構成蠟燭的物質發生變化了嗎?生:沒有。師:冰塊呢?冰塊融化后會變成什么?什么改變了?什么沒有改變?生:冰融化后會變成水,冰由固態變成了液態,但是構成冰的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出示橡皮筋、易拉罐和鐵絲。指導學生先觀察它們特點。學生小組討論方案,這些物體可以發生哪些變化?動手驗證,做記錄。學生匯報。教師適時評價、補充。教師出示更多生活中物體變化后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的例子及應用。三、全課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玩紙的過程中,紙的形狀、大小發生了變化,但構成紙的物質本身沒有改變。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物體是一個實物概念,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四、課外拓展動手做面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