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四課《嗅覺和味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目標:知道嗅覺和味覺是怎樣產生的;知道鼻子和舌頭對某些環境刺激的反應方式和作用;知道疾病會影響嗅覺和味覺;了解嗅覺和味覺的相互影響。科學思維目標: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和查閱資料,了解嗅覺和味覺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實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鼻子和舌頭對刺激的反應、影響嗅覺和味覺的疾病以及嗅覺和覺的相互影響。探究實踐目標:表現出對嗅覺和味覺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態度責任目標:了解所學嗅覺和味覺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樹立保護嗅覺器官、珍愛生命的意識。【教學重難點】知道鼻子和舌頭對某些環境刺激的反應方式和作用;知道疾病會影響嗅覺和味覺。【教學準備】眼罩 檸檬 蘋果【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游戲導入。蒙面猜物。準備一束花、一個蘋果、一杯白醋、一杯糖水。讓學生用聞一聞、嘗一嘗的方法辨認每種東西。師:你是怎樣辨認出每種東西是什么的?生:通過聞一聞,我辨認出了花和白醋。通過嘗一嘗,我辨認出了蘋果和糖水。師:嗅覺和味覺能幫助我們知道一樣東西的氣味和味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嗅覺和味覺。板書課題。二、探究新知活動一:嗅覺和味覺是怎樣產生的?1.嗅覺的產生師: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嗅覺。生:嗅覺就是我們能聞到一個東西的氣味。師:嗅覺是一種感覺。它由兩感覺系統參與,即嗅神經系統和鼻三叉神經系統。課件出示示意圖。認識嗅覺感受器。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頂部,叫做嗅粘膜,這里的嗅細胞受到某些揮發性物質的刺激就會產生神經沖動,沖動沿嗅神經傳入大腦皮層而引起嗅覺。總結: 物體散發出的氣味被吸入鼻腔,嗅細胞受到氣味的刺激,通過嗅覺神經將信號傳給腦,我們就聞到了氣味。1.味覺的產生什么是味覺?味覺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感覺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動物對飲食的選擇,使其能根據自身需要及時地補充有利于生存的營養物質。味覺在攝食調控、機體營養及代謝調節中均有重要作用。味覺感受器:味覺的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分布在舌表面和舌緣,口腔和咽部黏膜的表面也有散在分布。味覺的產生:味蕾中的味覺細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過味覺神經將信號傳給腦,我們就嘗到了味道。活動二:鼻子和舌頭受到刺激時,人體會有什么反應?課件出示濃煙和吃檸檬圖片。師:當聞到濃煙的時候,你會有什么反應?生:我會流眼淚。師:這是煙霧對什么的刺激。生:對眼睛。生:我會打噴嚏。師:這是煙霧對什么的刺激?生:對鼻子。濃煙常常會刺激呼吸道,使氣管、支氣管黏膜受損,誘導氣管黏膜分泌物增加,堵塞氣管、支氣管。吸入濃煙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刺激性干咳、氣促、胸悶等不適癥狀。師:當吃到很酸的東西,比如果檸檬的時候,你會有什么反應?生:我會流口水。師:當我們吃了很酸的東西的時候,大腦接收到舌頭上的酸味信號后,會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師:有一句話叫“入芝蘭之室,久聞不知其香”,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根據已有生活經驗自主交流。課件出示:人在長時間聞了某種氣味后,會失去對這種氣味 的嗅覺,這是大腦皮層嗅覺疲勞的現象。因此“如入芝蘭之室,久聞不知其香”,這句話是說嗅覺具有適應性,使嗅覺的靈敏度降低。師:做菜時不小心做咸了怎么辦?生:可以加點白糖。做菜時如果不小心鹽加多了,加點糖味道就會變淡些。甜味對咸味具有減弱的促進作用,做菜以后如果鹽放多了,加一點糖就會使咸味減弱。活動三:哪些疾病會影響嗅覺和味覺?1.哪些疾病會影響嗅覺和味覺?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總結:(1)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于機體受到病毒感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導致患者出現鼻塞、咳嗽、發燒等癥狀,造成鼻黏膜充血、水腫,進而對正常的嗅覺和味覺造成影響,可出現嗅覺和味覺短暫消失的情況。(2)外傷:因頭部受到外傷出血,導致局部腦組織水腫,壓迫到支配味覺、嗅覺的神經時,可引起嗅覺和味覺功能減退或喪失。(3)顱內器質性病變:常見于腦部腫瘤、腦膿腫等,當病變累及患者的嗅覺和味覺神經時,可造成嗅覺和味覺神經受壓,進而表現為突然失去嗅覺、味覺的癥狀,還可伴有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2.體驗嗅覺和味覺的相互影響。實驗器材:眼罩、檸檬、蘋果。實驗步驟:(1)蒙上眼睛,品嘗蘋果,記住蘋果的味道。(2)嗅檸檬的同時吃蘋果,記住蘋果的味道。(3)兩次吃蘋果時,味覺有什么不同?實驗現象:只品嘗蘋果,味覺是蘋果的味道;在嗅檸檬的同時吃蘋果,會產生蘋果和檸檬的混合味道。 實驗結論:嗅覺和味覺是密不可分的。味覺受嗅覺的影響,進食的時候,嗅覺靈敏,味覺增強;嗅覺失靈,味覺就會下降。總結: 由于大多數的食味來自嗅味,因此失去嗅覺的人吃東西時會感到“食不知味”。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嗅覺和味覺。3.保護味覺和嗅覺的方法。保護味覺器官:(1)注意飲食:平時可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過熱或過冷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味覺神經,容易造成味覺不靈敏。另外可以多吃富含鋅的食物,比如香菇或黃豆等,充分咀嚼食物,其目的是讓食物和味蕾充分接觸,提高興奮度,從而達到保護味覺器官的目的;(2)少刷舌苔:若經常刷舌苔可能會對味蕾造成破壞,使味覺減退,因此要少刷舌苔,減少對舌頭的刺激,從而達到保護味覺器官的效果。保護嗅覺器官:(1)避免吸入有害氣體:平時要避免吸入有害、有毒的氣體,也要盡量不吸入刺激性氣體,否則容易損傷嗅黏膜,進而造成嗅神經受損,引起嗅覺退變;(2)加強鍛煉:平時加強鍛煉會刺激機體交感神經的活性,使鼻腔黏膜產生較大的彈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嗅神經,也能達到保護嗅覺器官的目的。三、全課小結師: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談一談你的收獲。四、課堂小練習1.物體散發出的氣味被吸入鼻腔,( )受到氣味的刺激,通過( )將信號傳給( ),我們就聞到了氣味。2.味蕾中的( )受到食物的刺激,通過( )將信號傳給( ),我們就嘗到了味道。3. 嗅覺感受器位于( ),叫做( ),這里的嗅細胞受到某些揮發性物質的刺激就會產生( ),沖動沿嗅神經傳入( )而引起嗅覺。五、課外拓展查閱資料,了解不同年齡、不同飲食習慣的人在嗅覺、味覺方面的差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