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2)變形記(節選)1.作者知識卡夫卡(1883—1924),奧地利小說家。與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并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變形記》《判決》《司爐工》《饑餓藝術家》等。還有三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美國》《審判》和《城堡》。2.背景知識《變形記》創作于1912年,發表于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歌舞升平的歐洲大陸變成殺聲震天的戰場。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蕭條,社會動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黑暗的現實、痛苦的生活,使得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失去信心,一方面尋求出路,銳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獨、頹廢、絕望之中。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一些思想敏銳的藝術家認為世界是混亂的、荒誕的,便紛紛著書立說,批判資本主義的人際關系,批判摧殘人性的社會制度。3.名家評點(1)《變形記》是20世紀最為異類的經典作品之一,給整個世界文學帶來的啟示和變化,無異于一粒種子和數年后滿布各國的一片糧禾,一粒星火與幾乎燎原了整個世界的一片紅光。——作家閻連科(2)《變形記》是“無情或純自我孤獨的象征”,因為人變成了甲蟲,不會說話,沒有表情,失去了和外界的交流,但是他又保留了人類所有的情感,因此他的孤獨感就能令人感到更加的凄慘可悲。——作家馬克斯·勃羅德(3)在《變形記》中,卡夫卡已達到大師的高度:他寫出了一部自己再也不能超越的作品,因為再沒有任何東西能超越《變形記》這部本世紀偉大完美的著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4.知識鏈接——現代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紛紜,作家的思想觀點、藝術觀點各方面很不一致,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共同點:第一,強調表現“現代意識”,其中心是危機感和荒誕感。現代主義的共同主題就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與絕望。第二,深刻反映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四種關系的尖銳對立,表現了人的異化這一重要主題。第三,現代主義文學是西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危機的自我表現。它深受非理性主義思潮的影響,具有虛無主義、神秘主義、悲觀主義、個人主義的色彩。第四,他們廣泛應用象征性、荒誕性、意識流等藝術形式和手法,將抽象的思維外在形象化,力求發掘人物心理的復雜性,擴大了心理描寫的范圍。一課時 讀一部蟲形人心的荒誕悲劇學習目標 1.分析格里高爾的人物形象,了解變形原因。2.賞析本文藝術上的“真實”和“荒誕”。在前一篇課文《促織》中,我們學習了成名的兒子變成小蟋蟀的故事。無獨有偶,西方文學史上也有一個著名的人變蟲的故事——卡夫卡的《變形記》。那么這篇課文和《促織》有什么不同呢?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變形記》。活動一 走近角色,了解遭遇1.查閱相關資料并從課文中篩選相關信息,為格里高爾制作一份簡歷。姓名 ① 籍貫 ② 出生年月 ③ 職業 ④家庭成員 ⑤性格特點 ⑥主要經歷 ⑦2.甲蟲的特點象征著格里高爾什么樣的生存狀態?甲蟲的特點 格里高爾的生存狀態堅硬的甲 ①大身軀、多細足 ②行動困難 ③人聲→蟲鳴 ④笨拙、卑賤 ⑤弱小 ⑥活動二 分析變形后家人表現,理解變形原因3.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之后他的家人有什么樣的反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格里高爾的家人為什么會這樣?你的感受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課文從哪些方面揭示了格里高爾變形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三 分析藝術上的“真實”和“荒誕”6.有人評論:“《變形記》描述了一個真實而荒誕的世界。”怎樣理解這里的“真實”與“荒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織》與《變形記》,一個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作,一個是西方文學的名篇。同樣都是“人變蟲”,又有什么異同呢?結合課文內容,完成下面的題目。1.從人物變形前后的經歷、家人態度、故事結局三個方面,比較《促織》和《變形記(節選)》的不同點。填寫下表。《促織》 《變形記(節選)》變形人物 成名之子 格里高爾變形前后的經歷家人的態度故事的結局2.從社會背景、小說主旨兩個方面,分析《促織》和《變形記》之間的相同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變形記》是赤裸裸的悲劇,那么《促織》的結局是真正的喜劇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4課 (2)變形記(節選)一課時 讀一部蟲形人心的荒誕悲劇情境任務1.①格里高爾·薩姆沙 ②不詳 ③不詳,約為公元1900前后 ④某公司旅行推銷員 ⑤父親、母親、妹妹 ⑥能吃苦,有擔當;不滿于現狀,但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竭盡全力地工作 ⑦成年之前,生活在富裕家庭;成年后服兵役,官至少尉;退役后在自家店里做生意;五六年前父親破產,店被抵押,為了幫助父母還債,給他人打工,推銷布料;一天清晨,突然變成一只甲殼蟲2.①人際關系隔膜,自我封閉 ②不堪生活重負 ③難以主宰、把握自己的命運 ④無法交流和溝通、封閉孤獨 ⑤自卑心理 ⑥小人物、微不足道3.①父親指責:“握起拳頭,露出一臉敵意”,“不安”,“像一頭發狂的野獸似的發出啾啾聲,毫不留情地逼著格里高爾回房間里去”,“從后面給了他真正解救性的猛力一推”。②母親害怕:“隨即倒了下去,衣裙在她四周攤了開來”,“沒命地往后逃離”,“當她退到桌邊時,神不守舍地一屁股坐了下去”。③妹妹厭棄。4.①原本格里高爾是工作機器,現在沒有利用價值了,成了家庭的負擔和累贅。②工業社會中的人們丑陋、無情、冷漠。5.①工作辛苦,飲食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煩惱。小說寫道:“我選了個多么艱辛的職業啊!成天都在奔波。在外面出差為業務操的心比坐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大多了。加上旅行的種種煩惱,為每次換車操心,飲食又差又不規律,打交道的人不斷變換,沒有一個保持長久來往,從來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這一切都見鬼去吧!”②還債的心理壓力,受老板的氣,使格里高爾生活在重壓之下。小說寫道:“假如我不考慮我父母的態度,我早就辭職了,那樣我就會走到我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都一股腦兒倒出來……等我攢夠了錢,還清父母欠他的債——大概還得五六年吧——我一定辦理這件事。”6.①“真實”是因為作者用客觀、冷靜的寫實手法,描寫了主人公變形前具體的生活細節和變形后逼真的心理狀態,寫甲蟲的行動,是符合甲蟲的習性的;寫甲蟲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爾這個人的言行邏輯的;寫親人的變化,也是符合社會生活的。使讀者感到主人公所處的始終是一個真實的人的世界。②小說中的“荒誕”無處不在,格里高爾一夜之間由人變成巨大的甲蟲,情節是荒誕的;他與家人的沖突,更是荒誕的。“荒誕”是因為故事的整體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構建起來的,這個故事框架中的人變成甲蟲的邏輯結構本身是非真實的,它只是用來寄寓人在哲理意義上的生存狀態,而不是對外部生活的真實模仿。③這種真實和荒誕交織的手法使作品荒誕得令人震驚,同時又使人信服。群文任務1.《促織》 《變形記(節選)》變形人物 成名之子 格里高爾變形前后的經歷 變形前是貪玩好奇、無憂無慮的小孩子;變形后是靈巧的蟋蟀,只有“蟲性”,沒有人性。 變形前是為了家人的生活,在工作中疲于奔命的小職員;變形后是丑陋的甲蟲,但仍擁有人性和情感。家人的態度 開始是驚訝和痛苦,后一家人一派和諧。 家人漠視、嫌棄、毆打格里高爾,以他為恥。故事的結局 恢復理智,返回肉身,同享榮華富貴。 在家人的厭惡和自身的絕望中孤單地死去。2.①都受制于當時嚴酷的社會背景,這種社會背景導致了人的異化。②由人化蟲的設定有著強烈的荒誕色彩,旨在深刻諷刺社會現實的丑陋。3.不是。《促織》甚至是更大的悲劇。成名之子化身為蟲、解決困難、恢復理智,這里的每一個環節都是虛幻的假設,這種結局在人世間是無法實現的,而真正的結局可能只是成名一家的破滅,虛幻的想象更襯托出現實的殘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