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1.5 觀察一瓶水教科版一年級下冊內容總覽單元主題01教學目標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目錄作業布置07板書設計08單元主題科科是一個非常愛問問題的小男孩。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經常問“媽媽,糖為什么是甜的?”“媽媽,為什么你比我高呀?”“媽媽,爸爸嘴上面一圈黑黑的是什么?”“爸爸,你怎么不和我一起上幼兒園?”……媽媽每天都要想著如何去回答科科的問題,于是媽媽給他買了一本《十萬個為什么》,科科特別喜歡看。現在科科上了小學,懂得了如何去觀察和發現,所以他對身邊周圍的物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學目標《觀察一瓶水》科學觀念:知道水有許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無色、無味、會流動、透明等。水和洗發液一樣,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與木塊等物體相比,水沒有固定的形狀。科學思維:運用對比的方法,能發現瓶中的水與其他液體和固體之間的異同,初步嘗試用科學詞匯描述對水的觀察結果。探究實踐:能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能用語言簡單描述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態度責任:樂于參與小組合作探究,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活動。體會到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跟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意識到水的珍貴。新知導入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開,煮飯和洗衣,都得請我來。(打一自然物)水新知導入新知講解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手摸新知講解洗發液清水高腳杯燒杯玻璃棒分裝瓶木塊材料準備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新知講解瓶子里面裝的是什么?水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新知講解無色透明可以流動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新知講解水洗發液猜猜里面是什么?水和洗發液有什么區別呢?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新知講解水是無色的,洗發液是乳白色。水是透明的,洗發液不透明。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用眼睛看發現新知講解晃動方法:把水和洗發液緩慢傾斜,看流動情況。水是流動的,洗發液也是流動的,但是流動速度不同,水流動較快,洗發液流動較慢。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發現新知講解聞水無味,洗發液有香味。方法:打開瓶蓋,左手持瓶身,右手從瓶口上方將空氣扇向鼻子,聞到氣味即可蓋上瓶蓋。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發現禁止放入口中新知講解摸方法:用玻璃棒在洗發液中沾一下,滴到手里,再用食指搓捻;用同樣的方法搓捻水后進行對比。水不黏,洗發液是黏的。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發現新知講解溫馨提示1、先看一看,再聞一聞,最后摸一摸。2、邊觀察邊記錄。3、觀察完,及時整理材料。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新知講解無顏色,無氣味,透明,流動較快,不粘稠。水洗發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流動較慢、較黏稠。會流動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新知講解描述物體的特征記錄表 日期:黏 性無色乳白色不透明透明無固定形狀無固定形狀流動慢香味較黏稠流動快無味不粘稠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新知講解活動二: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有顏色:木色不透明有氣味不能流動有固定形狀新知講解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把洗發液和水分別倒入不同形狀的瓶子里,木塊放進另一個瓶子里。怎樣觀察?活動二: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新知講解相同點:都能裝進容器中。找出它們的相同點活動二: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新知講解不同點:水和洗發液能流動,木塊不能流動。找出它們的不同點水和洗發液沒有固定形狀,木塊有固定形狀。活動二: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新知講解水(洗發液)裝入不同的容器里,它們的形狀不同,但都有形狀。活動二: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新知講解描述物體的特征記錄表 日期:黏 性無色乳白色不透明透明無固定形狀無固定形狀流動慢香味較黏稠流動快無味不粘稠木頭色不透明有固定形狀不流動木頭味無黏性活動二: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新知講解1、顏色:2、氣味:3、是否透明:4、黏性:5、流動性:6、形狀:活動三: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無色無味透明無黏性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新知講解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活動三: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拓展提高2、水對動植物的生長非常重要;3、在大自然中最常見的水有三種狀態:冰、水、水蒸氣。1、水占人體體重的60%—70%;拓展提高大家來填空1、水在自然界以( )、水、( )等存在。2、水是( )、( )、( )、( )、( )的( )體。3、如果想找出牛奶和水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 )。冰水蒸氣無色無味透明課堂練習能流動沒有固定形狀液比較大家來判對錯1、可以通過品嘗的方法辨別水和洗衣液。( )2、水是無味的透明液體。( )3、我們身體里含有很多水分。( )4、水和洗衣液都是白色的。( )×課堂練習√×√大家來選一選1、我們聞物體的氣味時,正確的方法是( )A. 用手扇著聞 B. 鼻子湊近聞 C. 戴上口罩聞2、下列物體中不能流動的是( )A. 牛奶 B. 水 C. 木塊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塊和水都有固定的形狀B. 木塊和水都有獨特的氣味C. 木塊和水都能占據空間A課堂練習CC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什么?每個小組試一試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我們知道水有許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無色、無味、會流動、透明等。水和洗發液一樣,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但與木塊等物體相比,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在科學探究中,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瓶中的水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異同,學會用詞匯描述觀察的結果,培養了我們積極參與研究活動,在研討中發表有根據的觀點;養成在探究中及時記錄的習慣;增強了對水與生活密切關系的認識。課堂總結1.請你猜一猜水、油、洗發液,誰流得最快?為什么。2.你能辨別出水和醋嗎?說說你的方法。作業布置板書設計5.觀察一瓶水顏色氣味形狀流動透明它們都有形狀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物體》 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 單元(或主題)名稱 《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主題 科科是一個非常愛問問題的小男孩。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經常問媽媽“媽媽,糖為什么是甜的?”“媽媽,為什么你比我高呀?”“媽媽,爸爸嘴上面一圈黑黑的是什么?”“爸爸,你怎么不和我一起上幼兒園?”……媽媽每天都要想著如何去回答科科的問題,于是媽媽給他買了一本《十萬個為什么》,科科特別喜歡看。現在科科上了小學,懂得了如何去觀察和發現,所以他對身邊周圍的物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就讓我們跟著科科一起去看看他都有什么發現吧。課標要求 核心概念:物質的結構與性質、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 學習內容: 1.1物體一定的特性與功能: ①觀察并描述物體的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特征,能根據物體的外部特征對物體進行簡單分類。 1.2空氣和水是重要的物質: ①認識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②觀察并描述水的顏色、狀態、氣味的特征。 2.2物質的溶解和溶液 ①知道有些物質能溶解在水中,如食鹽和白糖等;有些物質很難溶解在水中,如沙和食用油等。 學業要求: 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常見物體和材料的外部特征,能說出空氣和水的形態特點。 能依據一些外部特征對常見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能利用感官和觀察工具(如放大鏡等)進行觀察并描述,能口述或利用簡單圖形表達想法。 能在好奇心驅使下,對事物外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能仔細觀察和比較,如實表達觀察到的現象;愿意使用工具輔助觀察。 知道常見物質有些能在水中溶解,有些則很難溶解。 能操作簡單的實驗,觀察和描述某些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現象。 對生活中的溶解現象產生探究興趣,能客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教材分析 “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是小學生物質科學領域學習的開端,指向“組成世界的物體能夠依照它們的性質進行測量、分類和描述”這一科學核心概念。物體在一年級學生的生活中最為常見,一年級學生對其有直觀感受,他們對物體性質的理解又將為他們持續建立材料和物質的概念打下基礎。為此,“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從具有固定形狀的物體到一瓶水,再到一袋空氣,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們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動,以加深他們對物體具有質量、形狀等特征的理解。 教科版小學科學(新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圍繞“物體”這一主題,共設置了7課時,有《發現物體的特征》、《誰輕誰重》、《認識物體的形狀》、《給物體分類》、《觀察一瓶水》、《它們去哪里了》、《認識一袋空氣》。教材的編排邏輯是這樣的:第1課到第4課是認識具有固定形態的物體,并對其根據性質特征進行分類;第5課是認識沒有固定形態的水;第6課了解水的特征——溶解性;第7課是運用前面學到的探究方法認識一袋空氣的特征。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大多為6、7歲,他們對物體的認識主要圍繞質量、體積、狀態等表現特征展開。在面對一個物體時,一年級學生大多可以說出其最明顯的特征,如黃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學生大多不會描述那些不顯著的特征,如與質量和體積相關的特征。通常,只有當描述物體特征的任務明確指向與質量或體積相關的特征時,學生才能說出哪個更大、哪個更重。盡管一年級學生掌握的詞匯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體的特征,但是他們認識物體的主要困難并不在于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認識物體的角度,不能從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述物體,無法穩定地從物體的外部特征、質量和體積三方面認識物體。單元目標 1.科學觀念: (1)我們的周圍存在很多物體,物體具有形狀、大小、輕重等特征。 (2)質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 (3)了解許多物體具有固定的形狀,形狀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 (4)知道水是無色、無味、會流動、透明的。 (5)知道有些物質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不能溶解。 (6)認識空氣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 2.科學思維: (1)如何通過對比的方法對物體進行觀察。 (2)如何用掂量、稱量等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3)知道不同的物體,會有不同的擺放或堆放方式。 (4)如何按材料對物體進行分類。 (5)如何用攪拌的方法讓水中的物體充分混合。 (6)知道空氣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觀察和描述的。 3.探究實踐: (1)用各種感官觀察和描述不同的物體。 (2)知道輕重和大小適當的物體可作為稱量的標準物。 (3)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比較出不同物體的形狀有所不同。 (4)學會按不同的標準給物體分類。 (5)在對比觀察中,知道水可以流動,但無固定形狀。 (6)通過對比的方法,觀察物質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 (7)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空氣的特征,來觀察和描述空氣的一些特征。 4.態度責任: (1)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它們具有一定的特征。 (2)認識到掂量、稱量等方法的準確程度不同。 (3)認同物體的特征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 (4)意識到材料是可回收利用的。 (5)體會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6)認可從多角度進行觀察是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 (7)體會到空氣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單元結構化活動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會利用眼、手、鼻等器官和兩兩對比的方式對常見固體、水、空氣進行觀察,會用科學詞匯從多角度描述物體的特征。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1.分層設置單元測試 2.會運用對比的方法,觀察物體的特征和物體放入水中后的變化情況。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 (或問題) (一般1-2個) 達成評價1觀察課發現物體的特征我們的周圍存在很多物體,物體具有形狀、大小輕重等特征1.如何通過感官觀察和描述不同的物體。 2.怎樣通過兩兩對比的方法對物體進行觀察。1.能通過物體的形狀、大小、輕重等特征認識物體。 2.能通過感官觀察和描述不同的物體。1實驗課誰輕誰重感受質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并且可以被測量。怎樣通過掂量、稱量等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明白輕重和大小適當的物體可作為稱量的標準物。1觀察課認識物體的形狀知道許多物體具有固定的形狀,形狀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比較出不同物體的形狀。1.知道物體的形狀會影響它的平鋪方式。 2.認同物體的特征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1實驗課物體的分類能按材料對物體進行分類1.生活和生產中有哪些物體需要進行分類。 2.分類的方法有哪些。學會按不同的標準給物體分類。1觀察課觀察一瓶水知道水是無色、無味、會流動、透明的。學會用詞匯描述對水的觀察結果。在對比觀察中,知道水和洗發液一樣,可以流動,但與木塊相比,水無固定形狀。1實驗課它們去哪里了知道有些物質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不能溶解。1.通過對比的方法,觀察物質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 2.能用攪拌的方法讓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現象,知道可以利用這種變化為生活服務。1觀察課認識一袋空氣認識空氣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空氣與木塊、水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掌握如何運用感官,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空氣的特征,描述空氣的特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課時《觀察一瓶水》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知道水有許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無色、無味、會流動、透明等;水和洗發液一樣,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與木塊等物體相比,水沒有固定的形狀。科學思維:運用對比的方法,能發現瓶中的水與其他液體和固體之間的異同,初步嘗試用科學詞匯描述對水的觀察結果。探究實踐:能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能用語言簡單描述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態度責任:樂于參與小組合作探究,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活動。體會到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跟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意識到水的珍貴。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運用多種感官觀察一瓶水,并能用科學詞匯準確描述其特征。難點:分清透明與白色是兩種不同的特征,了解液體和固體的形狀區別。三、評價任務(根據需要設計評價量規)1.仔細觀察,觀察比較水和洗發液的相同和不同。評價量表1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星等生活中離不開水,水有什么特征? 1、簡單用語言描述出水的特征,每說出一個,得1顆星;2、說出你是通過什么器官得出水的特征的,得1顆星。 ( )比較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用語言簡單描述出水和洗發液的相同之處,得1顆星;不同之處得1顆星。2.觀察比較,水、洗發液和木塊的不同。評價量表2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星等水、洗發液和木塊有什么不同之處? 觀察水、洗發液和木塊的特征,用語言描述出它們的不同,說出一條,得1—2顆星 ( )3.記錄結果評價量表2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星等記錄觀察結果。 把自己觀察到的結果,記錄下來,完成記錄表,根據記錄表的情況,得1—2顆星 ( )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情境導入 1.謎語導入 課件出示謎面: 用手拿不起, 用刀劈不開, 煮飯和洗衣, 都得請我來。 (打一自然物) 生猜,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水及圖片 師小結:對,謎底就是水,你們知道嗎?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 課件出示 讓學生感受水的用處 師:仔細觀察圖片,你能說說他們都在干什么嗎?是不是都需要水呢? 師小結:對,人渴了需要喝水,牲畜也需要喝水,刷碗、洗衣服需要水,莊稼的生長需要水,沖廁所需要水,等等,所以我們可以說水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那你知道水有什么特征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探討一下。 揭示主題:觀察一瓶水 通過大家比較喜歡的謎語導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明白水的重要性 學生根據謎面,猜謎語 通過圖片,感受到水的重要性,自己描述出圖片中的人都在干什么,老師及時糾正和總結。(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液 1.復習觀察方法 師問:要想觀察水和洗發液的特點,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觀察方法,那大家還記得有哪些觀察方法嗎? 同桌討論,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 師過渡:好,那我們就利用這三種觀察方法,來嘗試一下吧。 課件出示 師:這些是我們實驗需要用到的材料,你認識它們嗎?哪位同學能介紹一下它們的名稱? 生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洗發液、清水、高腳杯、燒杯、玻璃棒、分裝瓶、木塊 2.比較水和洗發液 課件出示一瓶水 師問:瓶子里面裝的是什么? 學生舉手回答:水 師提示: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水的特點,回答 預測:無色、透明、可以流動 課件出示洗發液 師問:猜猜里面是什么? 師引導學生從實驗材料中聯系 師過渡:水和洗發液有什么區別呢?這就是下面我們要探討的問題。 師提示學生用剛才復習到的觀察方法去觀察 小組合作,實踐操作,觀察結果 方法一:眼睛看 組內交流,舉手回答觀察結果 課件出示 發現:水是無色的,洗發液是乳白色。水是透明的,洗發液不透明。 師問:如果我們把瓶子傾斜或是晃一晃,看看結果一樣嗎? 生實際操作,回答結果 課件出示 方法:把水和洗發液緩慢傾斜,看流動情況。 發現:水是流動的,洗發液也是流動的,但是流動速度不同,水流動較快,洗發液流動較慢。 方法二:用鼻子聞 組內交流,舉手回答觀察結果 師提示:我們在聞的時候,不是把鼻子靠近瓶口,而是采用扇聞的方式。 注意:禁止放入口中 課件出示 方法:打開瓶蓋,左手持瓶身,右手從瓶口上方將空氣扇向鼻子,聞到氣味即可蓋上瓶蓋。 發現:水無味,洗發液有香味。 方法三:手摸 師過渡:除了眼睛看,鼻子聞,我們還可以用哪種觀察方法? 生齊答:用手摸 師提示:因為水和洗發液都是液體,所以我們可以采用把它們滴在手心里,用手指去觸摸的方法,感受它們的不同。 小組合作,組內交流,舉手回答結果 課件出示 方法:用玻璃棒在洗發液中沾一下,滴到手里,再用食指搓捻;用同樣的方法搓捻水后進行對比。 發現:水不黏,洗發液是黏的。 師小結:大家觀察得都非常認真,比較的也很到位。老師再提示一下大家 課件出示 1、先看一看,再聞一聞,最后摸一摸。 2、邊觀察邊記錄。 3、觀察完,及時整理材料。 師問:通過大家的操作和觀察,哪個小組可以把水和洗發液的區別總結一下。 請小組代表總結 課件出示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總結得也很全面,看來大家都仔細觀察了,下面請大家把自己的觀察結果填寫在記錄單里。 課件出示 評價活動二: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 1.木塊的特點 師過渡:我們通過觀察方法,觀察了水和洗發液,知道了它們的相同和不同,如果我們把木塊加進來,它們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木塊的特點。 師提示:根據你的觀察和常識回答一下。 生舉手 課件出示 2.觀察洗發水、水和木塊 師問:我們把木塊和洗發液、水放在一起要如何觀察呢? 師提示:因為洗發液和水都是液體,沒有固定形狀,所以我們需要把它們裝進容器里才能夠觀察,所以我們可以像這樣 課件出示 把洗發液和水分別倒入不同形狀的瓶子里,木塊放進另一個瓶子里。 師問:這樣我們就方便觀察了,請找出它們的相同點 生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相同點:都能裝進容器中。 師問:找出它們的不同點 同桌討論,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不同點:水和洗發液能流動,木塊不能流動。水和洗發液沒有固定形狀,木塊有固定形狀。 師小結:水和洗發液的形狀隨容器的形狀發生變化,所以說沒有固定形狀,木塊的形狀不隨容器的變化發生改變,是因為它有自己的形狀。 我們發現盡管水、洗發液的形狀可以變化,木塊形狀不變,但它們都有形狀。 板書:它們都有形狀 師:請小組合作,對水、洗發液和木塊的特點做總結,填入記錄單中。 課件出示 評價活動三: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 師過渡:通過我們對水、洗發液和木塊的比較,我們發現了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那如果我們要總結一下,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描述水的特征呢? 小組討論,組內交流,舉手回答 課件出示: 1、顏色:無色 2、氣味:無味 3、是否透明:透明 4、黏性:無黏性 5、流動性:可以流動 6、形狀:沒有固定形狀 師問:如果我們用一句話來描述水的特征,要如何說呢? 生舉手回答,老師糾正 課件出示: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 拓展延伸 你知道水有多么重要嗎?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課件出示 1、水占人體體重的60%—70%; 2、水對動植物的生長非常重要; 3、在大自然中最常見的水有三種狀態:冰、水、水蒸氣。 科科聽到這里,突然舉起了手 他問:水這么重要,那是不是水永遠也用不完呢?可以取之不盡呢? 師小結:水是很重要,但是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的,你們知道嗎?水是不可再生資源,就是說如果無休止地浪費水,就會有沒水的那一天,所以我們要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課件出示 活動一: 通過觀察方法的復習,檢查大家的掌握情況,調動大家的學習興趣,同時為觀察水和洗發液做基礎。 通過實驗材料的介紹,讓大家明白實驗的需要。 通過觀察水,讓學生初步了解水的特點。 通過小組合作,實踐證明水和洗發液的區別。 通過小組代表總結水和洗發液的區別,既可以檢查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又可以檢查對水和洗發液的認識。 活動二: 通過對木塊的認識,讓大家更明白它和水、洗發液的不同。 讓大家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總結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從而感受出水和洗發液的形狀變化。 讓學生明白水、洗發液雖然形狀可變,但都有形狀。 通過對水的特征的總結,檢查大家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 通過拓展延伸,讓大家明白水的重要性,從而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一: 復習觀察方法,舉手回答出本課用到的觀察方法。 通過對實驗材料的認識,初步感知實驗的過程。 觀察瓶子,確定里面裝的是水,同時用語言初步描述出水的特點。 小組合作,實際操作,觀察出水和洗發液的不同,同時用語言描述,并做好記錄。老師根據學生的操作和回答,給予及時點評和糾正。 把觀察結果填寫在記錄單里。 活動二: 積極引導,說出木塊的特點,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和正確的評價。 觀察洗發液、水和木塊,同桌討論,感受它們的相同和不同。 用語言描述出相同和不同。老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 小組合作,填寫記錄單。 小組合作,交流,總結水的特征,老師給予補充。 了解水的重要性,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三)知識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什么?每個小組試一試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我們知道水有許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無色、無味、會流動、透明等。水和洗發液一樣,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但與木塊等物體相比,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在科學探究中,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瓶中的水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異同,學會用詞匯描述觀察的結果,培養了我們積極參與研究活動,在研討中發表有根據的觀點;養成在探究中及時記錄的習慣;增強了對水與生活密切關系的認識。 幫助學生總結歸納本節課內容。 教師考查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及時給予評價。四、成果集成大家通過用常用的觀察方法(眼睛看、鼻子聞、手摸)對水、洗衣液和木塊的觀察和比較,明白三種物體的特點,同時用語言準確描述出水的特征。五、作業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大家來填空1、水在自然界以( )、水、( )等存在。2、水是( )、( )、( )、( )、( )的( )體。3、如果想找出牛奶和水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 )。大家來判對錯1、可以通過品嘗的方法辨別水和洗衣液。( )2、水是無味的透明液體。( )3、我們身體里含有很多水分。( )4、水和洗衣液都是白色的。( )大家來選一選1、我們聞物體的氣味時,正確的方法是( )A. 用手扇著聞 B. 鼻子湊近聞 C. 戴上口罩聞2、下列物體中不能流動的是( )A. 牛奶 B. 水 C. 木塊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塊和水都有固定的形狀B. 木塊和水都有獨特的氣味C. 木塊和水都能占據空間答案:大家來填空1、冰 水蒸氣2、無色 無味 透明 能流動 沒有固定形狀 液3、比較大家來判對錯× 2、√ 3、√ 4、×大家來選一選1、A 2、C 3、C【綜合實踐類作業】1.透明 不透明 會流動 不會流動2.辨別水和洗發液。(1)將水和洗發液分別裝入兩個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 )來分辨。A. 手 B. 嘴 C. 眼(2)將水和洗發液裝在兩個不透明且開口的容器中,可以用( )來分辨。A. 耳 B. 鼻 C. 舌(3)正確聞不明物體氣味的方法是( )A. B. C.答案透明:②⑤ 不透明:①③④ 會流動:①②③④ 不會流動:⑤(1)C (2)B (3)B板書設計5.觀察一瓶水 顏色 氣味 形狀 流動 透明 它們都有形狀 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七、教學反思本節課是一節觀察課,教學重點是用多種感官觀察水的特征,難點是認識水無固定形狀。一年級的學生不善于使自己的思維活動,所以老師在提問時,可以明確些,直接問學生“水有沒有顏色?水有沒有味道?水有沒有氣味?”讓學生充分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水,通過眼睛看、鼻子聞、手摸等實驗過程,總結出水的特點,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和快樂。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1.5觀察一瓶水 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1.5觀察一瓶水 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教科版科學一下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物體》 單元教學規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