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 細胞的增殖學案【問題探討】象與鼠的個體大小相差十分懸殊。1. 請推測象與鼠相應器官或組織的細胞大小是否也有很大差異。2. 生物體的長大,是靠細胞數量的增多還是靠細胞體積的增大?一、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p115 思維訓練1. 細胞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比值(相對表面積)與細胞的大小有什么關系?2. 從物質運輸的效率看,細胞為什么不能太大?3. 從細胞核的控制能力看,細胞為什么不能太大?4. 細胞越小,越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那么,細胞越小越好嗎?(①相對表面積:相對表面積越大,物質運輸越。) ((體積特別大的細胞會通過增加細胞核的來提高其控制能力。))總結: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②核質比:細胞核的 DNA 數量有限,因而控制能力有限。二、細胞增殖1 、定義: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 的過程。2 、意義: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 、 、 、 的基礎。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增殖而 。多細胞生物:①通過受精卵增殖和分化發育為 ;②通過細胞增殖補充 、 的細胞(3、方式) (真核生物:分裂、分裂、分裂)原核生物: 分裂:4 、過程:① ; ②5 、特點:有 性三、細胞周期1 、定義: 的細胞,從一次分裂 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 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2 、條件: 分裂的細胞。eg.受精卵、干細胞、分生區細胞、癌細胞不分裂細胞:高度分化的細胞,eg.神經細胞、肌肉細胞、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成熟篩管細胞PS暫不分裂細胞:暫不分裂,,但一定條件下會分裂的細胞,eg.肝細胞、T 細胞、B 細胞、記憶細胞3 、影響細胞周期時長的因素:細胞種類、同一細胞不同時期、外界條件(eg.T 、pH 、疾病情況)4 、階段:①時長:②特點:① ② (細胞適度 )(1)間期(G1:合成(eg.DNA復制有關的酶),為S期做準備) (G2:合成(eg.紡錘絲蛋白等),為分裂期做準備)③階段 S: 主要復制 (也合成構成染色體的蛋白)①時長:((2)分裂期)②特點:將 均等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是一個 進行的過程。③階段:依據 行為,分為 期、 期、 期、 期5 、表示方法:6 、特點: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 不同,間期、分裂期占比也不同。四、有絲分裂【思考討論】1 、如何保證復制后的 DNA 一定能分開,進入不同的子細胞中?2 、染色質絲太長,容易相互纏繞打結不利于移動,怎么辦?3 、細胞核空間狹小不利于染色體移動,怎么辦?4 、染色體沒“長腳”如何移動?(PS:子細胞去向②暫不分裂) (逐漸擴展形成) (①進入細胞周期,繼續) (③為其它細胞) (3、染色體行為變化:) (①著絲粒是連接姐妹染色單體的一段染色體片段,其外層包裹著動粒(一種蛋白質),動粒可連接紡錘絲,從而牽拉染色體移動。②間期(屬于/不屬于)有絲分裂過程。③染色體數可用表示;DNA數可用表示;姐妹染色單體數可用表示。④姐妹染色單體在同一個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不在同一個上。2、植物有絲分裂過程:) (①前期:二失二現(失:+;現:+)②中期:排列在上,形態數目最清晰(便于觀察))5 、染色體隨機散亂分布在細胞的各個角落,何如保證各個染色體行動一致?6 、DNA 均分后,細胞如何恢復到親代細胞的模樣?【有絲分裂】1 、間期: + =染色質復制,姐妹染色單體出現,細胞核與細胞體積均增加。 PS:③后期: 分裂(蛋白酶水解動粒), 消失, 數目加倍并移向細胞兩極④末期:二現二失(現: + ;失: + )4 、DNA 、染色體、染色單體數目變化①一個細胞核中 DNA/染色體/染色單體數目的變化規律PS:DNA 數 = 數染色體數 = 數染色單體數= 數②一個細胞中 DNA/染色體數目的變化規律③DNA/染色體/染色單體數目的柱狀圖a 表示:b 表示:c 表示:I 表示: 期II 表示: 期III 表示: 期5 、動物有絲分裂過程:①動、植物有絲分裂的不同點比較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間期 —前期末期②與高等植物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③與動物(或低等植物)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6 、有絲分裂的意義: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關鍵是 的復制)之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 ,因而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的 。7、細胞質中其他成分如何分配?細胞中所有 DNA 都均等分配了嗎?8、 異常有絲分裂:正常細胞的分裂是在機體的精確調控之下進行的,在人的一生中,體細胞一般能夠分 裂 次。但是,有的細胞受到 的作用,細胞中 發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進行 的惡性增殖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五、無絲分裂1 、過程:①一般是 先延長,核的 向內凹陷,縊裂成為兩個 ;②整個細胞從 縊裂成兩部分,形成兩個子細胞。2 、特點:沒有出現 和 ,因而分裂速度 、消耗的能量3 、條件:①生長快、代謝旺盛的部位;②衰老、病變的部位;③環境條件惡劣時4 、能無絲分裂的細胞:①植物細胞普遍存在:eg.胚乳、表皮細胞、根冠;②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 eg.蛙紅細胞、蠶睪丸上皮細胞、人的肝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腎上腺皮質細胞。5 、結果:一般認為細胞核與細胞質均不一定等分,但近年發現也可能等分。六、實驗1 、原理:在高等植物體內,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芽尖等 區細胞。 由于各個細胞的分裂是進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看到處于 分裂時期的細胞。通過在 倍顯微鏡下觀察各個時期細胞內 的存在狀態,就可以判斷這些細胞分別處于有絲分裂的哪個時期。染色體容易被 染料(如 溶液,舊稱 溶液)著色。2 、根的結構:成熟區(根毛區):已發育成熟,有大液泡,有凸起(根毛),是植物吸收水份和無機鹽的主要結構伸長區:細胞不分裂,長形。分生區 :正方形,排列緊密,無大液泡,細胞旺盛分裂。根冠:細胞易脫落,起保護作用。3 、選材要求:①染色體數量 且易觀察(洋蔥 2N= 16 條)② 期占比高4 、養根:3-4 天;常換水防止根 呼吸5 、操作過程:過程 方法 時間 目的解離 上午 10 時至下午2 時(洋蔥根尖分生區有較多的細胞處于 分裂期,這會因洋蔥品種、室溫等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 剪取洋蔥根尖 2~3mm ,立即放入盛有 的 玻璃皿中,在室溫下解離。 3~ 5 min 用藥液使組織中的細胞漂洗 待根尖軟化后,用鑷子取出,放入盛有 的玻璃皿 中漂洗。 約 10 min 洗去藥液,防止染色 把根尖放入盛有質量濃度為 0.01g/mL 或 0.02g/mL 的 溶液(或 )的玻璃皿中染色。 3~5 min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能使 染色體制片 用鑷子將這段根尖取出來,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 并用鑷子尖把根尖 , 蓋上蓋玻片。然后,用 拇指輕輕地 。 使細胞 ,有 利于觀察。PS:1 、比較:脂肪觀察實驗中染色、漂洗的順序如何?2 、實驗操作中的注意問題實驗操作 注意問題解離時間 太短 果膠未被完全溶解,壓片時細胞不易分散過長 導致細胞解離過度、根尖過于軟化,影響染色漂洗時間 適宜 洗去多余的藥液,防止解離過度而影響染色染色時間 太短 染色體或染色質不能完全著色過長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無法分辨染色體壓片力度 過輕 細胞未分散開過重 將蓋玻片壓碎6 、觀察:先低倍再高倍低倍:找到 區(特點 )高倍:先觀察 期,再觀察 期、 期、 期,最后觀察 期①細胞數量最多的是 期。②如何比較細胞周期中不同時期的時間長短?③可否觀察到一個細胞的全過程?④染色體形態數目最清晰的是 期。⑤染色體數量最多的是 期。⑥可觀察到洋蔥細胞的染色體數可能為 條。⑦動物細胞可觀察 有絲分裂固定裝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