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4 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學案(第二課時)一、光合作用:1 、概念:指綠色植物通過 ,利用 ,把 和 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 ,并且釋放出 的過程。2 、反應式:3 、實質:合成 ,儲存二、光合作用的原理思考:光合作用釋放的 O2 ,是來自水還是 CO2 呢?資料 1: 甲醛學說資料 2:希爾反應1.本實驗能不能說明水的光解與糖類的合成不是同一個化學反應?2. 本實驗能否說明光合作用產生的 O2 中的 O 全部來自水?3. 如何證明光合作用產生的 O2 中的 O 是否全部來自水?資料 3:魯賓和卡門實驗1 、實驗結論是什么?2 、如何檢測 18O2 與 O2 的區別?思考:光反應除了水的光解,還發生了什么?資料 4:1954 年,美國科學家阿爾農在給葉綠體照光時發現,在無 CO2 的離體葉綠體溶液中加入 ADP、Pi 、氧化型輔酶Ⅱ(NADP+ ),體系中產生 ATP 和 NADPH ,且這一過程總是與水的光解相伴隨。1 、光反應除了水的光解,還發生了什么?2 、光反應需要什么條件?場所在哪里?3 、光反應過程是怎樣的?4 、NADPH(還原型輔酶 II)的作用是什么?思考:CO2 是如何變為(CH2O) 如何追蹤?資料 5:卡爾文實驗 1:20 世紀 40 年代,美國科學家卡爾文(M. Calvin)用 14C 標記的 14CO2 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追蹤放射性 14C 的去路。①向反應體系中充入一定量的 14CO2 光照 30 秒后檢測產物,檢測到了多種帶 14C 標記的化合物。②將光照時間逐漸縮短至幾分之一秒時發現,90%的放射性出現在一種三碳化合物(C3)中。③在 5 秒鐘的光照后,卡爾文等同時檢測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1 、C 的轉移途徑是什么?資料 6:卡爾文實驗 2:①在光照下 C3 、C5 的濃度很快達到飽和并保持相對穩定。②在光照下突然中斷 CO2 供應,C5 就積累起來,C3 的濃度急速降低;突然停止光照時,C3 的濃度急速升高,同時 C5 的濃度急速降低。1 、CO2 的受體是什么物質 2 、光反應產生的 NADPH 和 ATP 用于暗反應哪一步 3 、暗反應過程是怎么樣的?4 、場所在哪?需要什么條件 總結:光反應階段 暗反應階段(卡爾文循環)場所條件物質 變化能量 變化聯系 ①物質聯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 ,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 。 ②能量關系:光反應產生的 中活躍的化學能轉化為暗反應 中的穩定化學能。1 、從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1)在光反應階段,光能被葉綠體內類囊體膜上的 捕獲后,將水分解為 和 等,形成 和 ,于是光能轉化成 和 中的化學能;(2)ATP 和 NADPH 驅動在 中進行的暗反應,將 轉化為儲存化學能的 。(3)可見光反應和暗反應緊密聯系, 與 密不可分。2 、光合作用的意義是什么?(1)供植物體自身利用;(2)供養所有 生物,光能通過驅動 而驅動生命世界的運轉。3 、光合作用的 2 個循環圈:ADP 和 轉化的循環以及 NADP+和 轉化的循環。4 、葉肉細胞產生 ATP 的場所:葉綠體產生的 ATP 去向:5 、沒有葉綠體就無法光合作用嗎?6 、O2 擴散出該細胞至少跨膜幾層?去該細胞內的線粒體發生反應呢?細胞間隙的 CO2 進該細胞發生反應至少跨膜幾層?該細胞線粒體內的 CO2 呢?7 、 C3 、C5 、ATP 、NADPH 含量變化規律NADPH ATP C3 C5CO2 濃度不變,光照減弱光照不變,CO2 濃度變弱8 、總反應式:(1)C 、H 、O 原子的轉移途徑:C:H:O:(2)再看光合/呼吸的實質:光合作用 有機物, 能量;呼吸作用 有機物, 能量。 (3)CO2 :通過 從外界吸收,因而受氣孔開閉的影響。且固定 CO2 的酶活性有限,CO2 濃度太低則光合作用不發生。【科學前沿】細胞能量不足,是組織衰老和退行性疾病的關鍵原因,2022 年 12 月 7 日,中國的幾位科學 家將提取純化出的類囊體進行包裝后轉入動物細胞中,產生的 ATP 和 NADPH 對抗衰老及退行性骨關節炎疾病有良好的療效。(小圓形葉片) (富含CO2的清水) (光照強度) (葉片浮起數量) (1) (10片) (20mL) (強) (2) (10片) (20mL) (中) (3) (10片) (20mL) (弱)5.4 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學案(第三課時)三、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1、光合作用強度:指植物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光合作用制造 的數量。即光合速率,也可用單位時間內 CO2 消耗量或 O2 產生量或有機物產生量來表示。2、實驗: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1) 自變量:光照強度,可用不同 的燈或同瓦數不同 來表示。也可探究 CO2 濃度,用吹氣量或 的濃度來表示,但要控制其濃度,防止濃度過高,細胞失水死亡。(2)因變量:單位時間小圓形葉片 的多少(3)方法步驟:①取生長旺盛的綠葉,用直徑為 0.6cm 的打孔器打出圓形小葉片 30 片(避開 )。②將圓形小葉片置于注射器內。注射器內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內殘留的空氣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 前端的小孔并緩慢地拉動活塞,使圓形小葉片內的 。這一步驟可能需要重復 2—3 次。處理過的小葉片因為細胞間隙充滿了 ,所以全部沉到水底。③將處理過的圓形小葉片,放入黑暗處盛有清水的燒杯中待用。④取 3 只小燒杯,分別倒入富含 CO2 的清水(CO2 可事先通過 的方法補充或 1%—2%的 溶液)向 3 只小燒杯中各放入 10 片小圓形葉片。⑤分別對這 3 個實驗裝置進行 三種光照。⑥觀察并記錄相同時間各實驗裝置中小圓形葉片浮起的 ,或上浮相同數量的小圓形葉片各實驗裝置所用 。(4)實驗結果:(5)實驗結論:在一定光照強度范圍內,光合作用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而 。四、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一)內因:(1)酶:種類、數量(2)色素:種類、數量(3)葉齡: OA:葉面積 ,葉綠體和葉綠素都①原理 AB:葉面積不變,光合速率BC:葉綠素被②應用:農作物、果樹管理后期,適當摘除 。(二)外因:光、溫、水、氣、肥1 、光光源: /補光: 光(溫室大棚:(填顏色)膜eg一年多作/夜間補光(同時期ab間行種植)/套種(a生長后期種植b))光質:主要吸收紅、藍紫光光照時間:延長光照時間增產,光照面積:合理密植增產/間作光照強度:影響 反應A:B: 點(植株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葉肉細胞: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①)AB: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C:光合速率 (限制因素為 )BC: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D: 點(光合速率最大時的 光照強度)呼吸速率:全程 (應用:溫室大棚夜間 )②光照強度的其他曲線3:溫度下降,呼吸速率 ,放 CO26:開始光合作用8: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12:光合速率14:午休現象(溫度太高部分 關閉, 供給不足)16:氣孔完全打開,但 不足18: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20:只 ,光合停止光合時間:有機物積累速率最大:有機物積累量最大:0~8/18~24: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大棚 CO2 增加8~ 18: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大棚 CO2 減少8/18: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24:判斷植物能否正常生長(2)溫度:影響(3)水:反應物/生成物/介質2、氣:CO2 是反應物5、肥:無機鹽AB:CO2 濃度 ,光合作用不發生BC: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C: 點(植株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 以后: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D:光合速率E: 點(光合速率最大時的 CO2 濃度)A:能光合作用的 CO2 的量B:光合速率C: 點①原理:光合作用的產物糖類會進一步添加元素轉化成其他物質, 如蛋白質、核酸、磷酸、色素等,消耗了光合作用的產物,促進光 合作用的發生。②有機肥 VS 化肥?微生物呼吸作用將有機肥分解產生能量自用,但 CO2+無機鹽可以供給植物利用;化肥只能提供無機鹽(土壤板結)五、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比較分析1、區別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物質變化能量變化實質場所條件2、聯系③植物生長狀態判斷4、辨析真正(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關系檢測指標 CO2 O2 有機物呼吸速率 線粒體 CO2 (m1); 黑暗時細胞(植物體)釋放 CO2 量 線粒體 O2 量(n1); 黑暗時細胞(植物體)吸收 O2 量 有機物(葡萄糖) 量凈(表觀)光合 速率 細胞(植物體) 的 CO2 量(m2) 細胞(植物體) 的 CO2 量(m2) 植物(葉片) 的 有機物(葡萄糖)量真正(總/實 際)光合速率 葉綠體 CO2 量 葉綠體 O2 量 植物(葉綠 體) 的有機物(葡萄糖)量總光合速率= 速率+ 速率5、光合速率的測定(1)光照下乙裝置:左移: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右移: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不移: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2)測定:凈光合速率=光照下單位時間 裝置液滴移動的格數(校正)(4)總光合速率無法直接測出,可以計算: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5)測定:呼吸速率=黑暗下單位時間 裝置液滴 移格數(校正)六、化能合成作用1、定義:能夠利用體外環境中的某些 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來制造有機物的合成作用。2、生物: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等少數種類的細菌3、原理())5.4 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學案(第一課時)一、捕獲光能的色素生物圈維持運轉的基礎是太陽能的 、 、 ;唯一能捕獲、轉化光能的生物學途徑是 ,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一)綠葉中色素的功能: 。(二)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step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脂溶性).步驟:(新鮮的菠菜葉(提供色素,剪去,剪碎))取(研磨) (研磨需、)1 、石英砂(SiO2 ,充分 )2 、碳酸鈣(防止 )3 、無水乙醇( 色素)1 、 層 布過濾2 、用 將試管口塞嚴step2.色素分離葉綠體中的各種色素在層析液中 不同,溶解度高擴散速度 。(層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有毒且易揮發;作用是)).原理.步驟:制備濾紙條: 濾紙下端剪去兩角,1cm 處鉛筆畫細線畫:用 管(劃線)按壓:用重復:增加 濃度(干后)容器: +棉塞 or 燒杯+分離色素注意:不能讓 觸及層析液,否則 溶于層析液中,無法沿濾紙擴散。.方法: 法總結:1 、綠葉中色素的種類:((色)(色))葉綠素(含量約為綠葉中的色素( 色)(含量約為 )( 色)2、含量最多的色素是 ,含量最少的色素是 ,擴散最快的色素是 , 擴散最慢 的色素 是 , 溶解度最大 的色素 是 , 溶解度最 小 的色素是 。3 、影響葉綠素合成的因素: 、 、 。、4 、色素的元素組成:葉黃素 ;胡蘿卜素 ;葉綠素 a ;葉綠素 b 。5 、異常實驗結果分析(1)萎焉/曬干的綠葉效果好嗎?(2)無葉綠素 a/b 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4 條均很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三)色素對光吸收的差別:葉綠素主要吸收 和 ,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雖然 4 種色素吸收的光波長有差別,但都可用于光合作用。PS:1 、在色素溶液與陽光之間,放置一塊三棱鏡。陽光是由不同 的光組合成的復合光,在穿過三棱鏡時,不同波長的光會 ,形成不同 的光帶,稱為光譜。2 、分別讓不同 的光照射 溶液,就可以得到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譜。3 、光是一種 。可見光的波長是 nm 。不同波長的光顏色不同。波長小于 400nm 的光 是 光,波長大于 760 nm 的光是 光。一般情況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 光。4 、新鮮葉片呈現綠色的原因是什么?5 、植物工廠為什么不用發綠光的光源?補充光源應選何種光?6 、溫室或大棚種植蔬菜時,應選擇什么顏色的玻璃、塑料薄膜?7 、秋天銀杏葉變黃的原因是什么?8 、秋天楓葉變紅色的原因是什么?9 、細胞中的色素有兩種:光合色素是 性,液泡中的色素是 性。二、葉綠體的結構適于進行光合作用1 、光學顯微鏡下葉綠體一般呈扁平的 形或 形; 顯微鏡下可看到葉綠體的內部結構。 2 、葉綠體的結構:葉綠體由 層膜包被,內部有許多 。每個基粒都由一個個圓餅狀的囊狀結 構堆疊而成,這些囊狀結構稱為 。吸收光能的 就分布在類囊體的薄膜上。基粒與基粒之間充滿了 。每個基粒都含有兩個以上的 ,多的可達 100 個以上。葉綠體內有如此眾多的基粒和類囊體,極大地擴展了 。3 、葉綠體的功能:是 的場所。【思考討論】書 p100 頁1 、為什么選水綿?2 、為什么選需氧細菌?3 、為什么將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小室中?4 、為什么在黑暗中用極細光束照射水綿?5 、為什么把水綿暴露在光下?6 、實驗 1 結論是什么?7 、實驗 2 中,為什么需氧細菌聚集在紅光和藍紫光區域?8 、僅依據這 2 個實驗能否得出“ 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這一結論?10 、結合資料 2 能否得出上題結論?總結:1 、在葉綠體內部巨大的膜表面上,分布著許多吸收光能的 分子,在類囊體膜上和葉綠體基質中,還有許多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這是葉綠體捕獲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 。2 、【問題探討】書 p97 頁(1)靠人工光源生產蔬菜有什么好處?(2)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營養液成分和溫度等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4 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學案(第三課時).docx 5.4 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學案(第二課時).docx 5.4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學案(第一課時).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