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被動運輸(學案)一、水進出細胞的原理(一)水進出滲透裝置的原理1 、漏斗內的液面為什么會升高?2 、半透膜→紗布,漏斗管內的液面還會升高嗎?3 、清水→ 同樣濃度的蔗糖溶液,結果如何?4 、如果燒杯中的是蔗糖溶液,漏斗管內是清水,結果會怎樣?5 、如果燒杯和漏斗管內都是蔗糖溶液,結果會怎樣?(1)燒杯內蔗糖濃度>漏斗管內蔗糖濃度:(2)燒杯內蔗糖濃度<漏斗管內蔗糖濃度:(3)燒杯內蔗糖濃度=漏斗管內蔗糖濃度:6 、如果漏斗管無限長,液面會無限升高嗎?為什么?7 、如果漏斗管內的液面不再升高,半透膜兩側溶液的濃度大小一樣嗎?為什么?8 、如果漏斗管內的液面不再升高,水分子還進出半透膜嗎?9 、請繪出液面上升高度( h)隨時間(t )變化的曲線圖。10 、曲線上 h 的大小取決于什么?斜率如何變化?為什么?(二)水進出動物細胞的原理吸水膨脹 失水皺縮正常形態1、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等有機物能夠透過細胞膜嗎 這些有機物相當于“ 問題探討”所示裝置中的什么物質 2 、紅細胞的細胞膜是否相當于一層半透膜?3 、當外界溶液溶質的濃度低時,紅細胞一定會由于吸水而漲破嗎 4 、紅細胞吸水或失水取決于什么條件?5 、想一想臨床上輸液為什么要用生理鹽水?(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進一步探究) ((1)植物細胞的相當于一層半透膜;(2)植物細胞也是通過吸水和失水的。(1)如果滴加的是0.5 g/ml的蔗糖溶液,實驗結果如何?(2)將0.3g/ml的蔗糖溶液換成適宜濃度的KNO3,實驗結果如何?) (2、實驗細節:(1)顯微鏡倍數?觀察幾次?(2)引流法(3)是對照實驗嗎?)(三)水進出植物細胞的原理1 、實驗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原生質層是否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水分進出植物細胞是通過滲透作用嗎?實驗設計分析:(設計實驗)①如果假設成立(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結果)當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就會 ,液泡體積 當外界溶液濃度低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就會 ,液泡體積 當外界溶液濃度等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就會 ,液泡體積 ②怎樣改變外界溶液濃度?③如何對實驗做出預設—細胞失水或吸水后可能出現哪些可觀察的變化?④怎樣觀察植物細胞?先觀察失水還是吸水?需要觀察幾次?實驗思路:將 植物細胞浸潤在 濃度的蔗糖溶液中,觀察其 的變化;再 將細胞浸潤在 中,觀察其 的變化。預期實驗結果:當外界溶液濃度 > 細胞液濃度:中央大液泡體積 ,液泡中顏色 , 和 分離 當外界溶液濃度 < 細胞液濃度:中央大液泡體積 ,液泡中顏色 , 和 恢復(4)右圖空白處是什么?(5)質壁分離時間(6)右圖正在發生什么過程?(7)選材:外表皮/內表皮/綠葉/死細胞/動物細胞/幼嫩的植物細胞(8)植物細胞會由于過多吸水而漲破嗎?(9)發生質壁分離的內因和外因?(1、水進出動植物細胞的比較) ((6)觀察植物細胞膜比較細胞壁和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小(7)對農作物的合理灌溉) (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原理半透膜) ((8)鹽堿地作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過多造成“燒苗”現象(9)生活中殺菌、防腐、腌制食品) ((5)鑒定溶液種類(洋蔥外表皮)) (滲透裝置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吸水失水) (2、達到平衡后三種結構的半透膜內外還有濃度差嗎?(細胞全程有活性)) (二、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3 、本實驗應用(1)判斷細胞死活(2)測定細胞液濃度范圍(3) 比較不同植物細胞液濃度大小(0.3mg/L 蔗糖溶液)(4) 比較溶液不同濃度大小(洋蔥外表皮+蔗糖溶液)總結:(方式) (自由擴散(簡單擴散)) (協助擴散(易化擴散))(示意圖)運輸方向轉運蛋白能量曲線模型舉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