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學期北師大版九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第一階段(第1周——第4周):銜接上學期課程,進行《銳角三角函數》與《二次函數》兩單元的檢測與講評,完成北師大版九年級數學下冊《圓》的教學內容。教材把《圓》放在幾何學習的最后,不僅僅是圖形比較復雜。由于對圓的研究需要借助直線形的有關知識,希望從圖形性質的研究和圖形位置關系的討論為載體,對整個初中階段中的幾何知識,特別是研究方法進行回顧與提升。幾何學習有兩條主線,有關圖形性質的知識和研究圖形的方法。知識的展開是由簡單到復雜;研究方法可以是實驗論證,或從公理出發進行邏輯推滇即滇繹法。本套教材傾同于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和論證,采取合情推理與邏輯推理相結合的方式,融幾何方法于數學活動過程之中,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在《圓》的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圓的最本質特性——對稱,用變換的方法進行探索與發現,將通過觀察、試驗、歸納、概括、說理、證明等活動積累的數學經驗也納入教學目標之中。在學習《圓》的過程中,應加深對圖形性質內在聯系的理解,關注圖形的位置關系和結構性關系的認識。在探究的基礎之上,可以讓學生進行適當的幾何證明,但不作統一的要求。第二階段(第5周——第12周):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這個階段的復習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實、系統,形成知識網絡。l、重視課本,系統復習。現在中考命題仍然以基礎題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變式題,后面的大題雖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是教材中題目的引伸、變形或組合,所以第一階段復習應以課本為主。必須深鉆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應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使之形成結構。課本中的例題、練習和作業要讓學生弄懂、會做,書后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也要學生認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九年級和八年級下的教學內容等重點內容的例題、習題逐題認認真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題方法的歸納和整理。一味搞題海戰術,整天埋頭讓學生做大量的課外習題,其效果并不明顯,有本末倒置之嫌。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按知識塊組織復習,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章節:第一章數與式;第二章方程與不等式;第三章函數;第四章基本圖形;第五章圖形與變換;第六章統計與概率。復習中可由教師提出每個章節的復習提要,指導學生按“提要”復習,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把遺忘了知識重溫一遍,邊復習邊作知識歸類,加深記憶,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法則、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例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題解答的思路和方法。2、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A知識即初中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學生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識,并能綜合運用。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二次函數圖形與x軸交點之間的關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內容,在復習時,應從整體上理解這部分內容,從結構上把握教材,達到熟練地將這兩部分知識相互轉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與幾何知識的聯系的題目有非常明顯的特點,應掌握其基本解法。每年的中考數學會出現一兩道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數學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所用到的知識都是同學們學過的基礎知識,并不依賴于那些特別的,沒有普遍性的解題技巧。中考數學命題除了著重考查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法等操作性較強的數學方法。在復習時應對每一種方法的內涵,它所適應的題型,包括解題步驟都應熟練掌握。3、重視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及運用。如告訴了自變量與因變量,要求寫出函數解析式,或者用函數解析式去求交點等問題,都需用到函數的思想,教師要讓學生加深對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關內容的題目;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聯系和制約的關系,通過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轉化為已知量;再如數形結合的思想,不少同學解這類問題時,要么只注意到代數知識,要么只注意到幾何知識,不會熟練地進行代數知識與幾何知識的相互轉換,建議復習時應著重分析幾個題目,讓學生悉心體會數形結合問題在題目中是如何呈現的和如何轉換的第三階段(第13周——第17周):綜合運用知識,加強能力培養中考復習的第二階段應以構建初中數學知識結構和網絡為主,從整體上把握數學內容,提高能力。培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這個階段的復習目的是使學生能把各個章節中的知識聯系起來,并能綜合運用,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個階段的例題和練習題要有一定的難度,但又不是越難越好,要讓學生可接受,這樣才能既激發學生解難求進的學習欲望,又使學生從解決較難問題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強前進的信心,產生更強的求知欲。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復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么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復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這一階段尤其要精心設計每一節復習課,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初中總復習的內容多,復習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解決疑難,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復習內容是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各個學生對教材內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復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復習,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查漏補缺,做知識歸類、解題方法歸類,在形成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深記憶。除了復習形式要多樣,題型要新穎,能引起學生復習的興趣外,還要精心設計復習課的教學方法,提高復習效益。周課程進度表周次 教學內容 周課時 周次 教學內容 周課時1 整理上學期所學知識, 完成三角函數與二次函數的測評 6 11 第五講 測試與評講 第六講 圖形與變換 6.1圖形的軸對稱 6 .2圖形的平移 62 1、圓的基本概念; 2、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6 12 6.3圖形的旋轉 6.4圖形的相似 第六講 測試與評講 63 3、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6 13 五一放假 64 弧長及扇形的面積; 測試與評講; 6 14 專題一 選擇題專題 專題二 開放探索題 專題三 閱讀理解題 65 第一講 數與式 1.1有理數 ;1.2實數 1.3代數式 ;1.4整式 6 15 專題四 方案設計題 專題五 跨學科綜合題 專題六 動手操作題 66 1.5分式第一講測試與評講 第二講 方程與不等式 2.1方程與方程組 6 16 專題七 圖表信息題 67 2.2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第二講測試與評講 第三講 函數 3.1平面直角坐標系 3.2函數 6 17 專題八 數學應用問題 專題九 數學綜合題 專題十 課題學習 68 3.3 一次函數 3.4反比例函數 3.5二次函數 第三講測試與評講 6 18 初中畢業學業考試 69 第四講 統計與概率 6.1統計 6.2概率 6 610 第五講 基本圖形 第七講 角、相交線和平行線 第八講 三角形 第九講 四邊形 第十講 圓 6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