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7 短文兩篇素養目標1.了解作者,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旨,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體會襯托手法的運用,體會文章精妙新穎的構思和語言的音韻美。3.感悟兩位作者高潔的人生志趣,做品德高尚的人。陋室銘◎重點: 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品味文章精妙的語言。知識鏈接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古人作銘,常以身邊的物件如鼎、劍等為題,并且把銘文刻在這些器物上。也可以以某名山大川或建筑物為題,立石勒銘。 器物之銘開始也用以頌揚功德,如揚雄的《鼎銘》等,但后來主要是記物寓意,形容該物的某方面特征以比況人事,用以勸勉警誡。《陋室銘》別具一格,雖是以建筑(自己的住室)命名,但是用意與器物之銘相近,是用來自述其志的。 山川之銘,內容多為紀功頌德、勸勉世人。如晉代張載的《劍閣銘》,就是張載到四川探望父親,途經劍閣,因有感于劍閣地勢險要、風光獨特而寫。【預習導學】重點字詞句你梳理了嗎 【字音篇】陋室( ) 德馨( ) 苔痕( )鴻儒( ) 案牘( ) 調素琴( )諸葛廬( ) 西蜀( )【詞義篇】(1)有龍則靈(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談笑有鴻儒( ) (5)往來無白丁( )(6)可以調素琴( )(7)無絲竹之亂耳( ) 拓展:“絲竹”本指“ ”,泛指“ ”,本文指“ ”。 【詞類活用篇】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并解釋。(1)苔痕上階綠( )(2)無案牘之勞形( )(3)無絲竹之亂耳( )【古今異義篇】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古義和今義。 無案牘之勞形古義: 今義: 【特殊句式篇】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并翻譯。 何陋之有 【答案】【字音篇】lòu xīn tái hóng dú tiáo gě shǔ【詞義篇】(1)神異(2)這(3)這里指德行美好(4)博學的人(5)指沒有功名的人(6)不加裝飾的琴(7)這里指奏樂的聲音拓展:弦樂器和管樂器 樂器 奏樂的聲音【詞類活用篇】(1)名詞用作動詞,爬上、蔓延(2)使動用法,使……感到勞累(3)使動用法,使……受到擾亂【古今異義篇】形體,軀體。樣子,形狀。【特殊句式篇】賓語前置句。有什么簡陋的呢 【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自主閱讀·感知1.根據提示,把文章的寫作思路補寫完整。首先,作者由 引出陋室;然后,用“ ”點明全文主旨;接著從居室環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方面具體描述,極力形容“陋室不陋”;最后,收束全文,說明 。 2.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和韻律,熟讀成誦。【答案】1.山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任務驅動二合作探究·明意小組合作,完成下列探究任務。【探究一】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論述“陋室不陋”的 結合文章進行分析。【探究二】作者借“陋室不陋”表達了怎樣的志趣 這是運用了什么手法 ·學習小助手·在分析時,多讀課文,以課文為例,掌握常見的表現手法,并從文章的內容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著手仔細體會。【探究三】在學習了本文后,你發現了本文在寫作方面有哪些特色 請簡要分析。核心寫作 本文通過對居室的描繪,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請你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個片段。一課一法五步攻克文言文內容理解題一、初步把握。通讀全文,明確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初步把握文段內容。二、鎖定方向,篩選信息。根據題干要求明確答題方向,鎖定相關文字,反復閱讀,篩選信息,找出相應詞句。三、抓住重點,歸納整合。找準信息點,把不同側面的要點壓縮整合,歸納提煉,也可以抓住關鍵詞語和句子,摘錄要點。 四、聯系全文,整體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整體分析,綜合理解文意,力求全面、深刻。 五、準確表達,語言簡潔。在作答時要注意語言文字的總結概括,結合主要詞句,用簡潔的語言準確概括出文章題干所問問題。【答案】【探究一】示例:直接表現:環境(居室環境):清幽淡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朋友(交往人物):談風高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生活(日常生活):安閑清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間接表現:將陋室類比諸葛廬、子云亭。【探究二】示例:文章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表現“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志趣。【探究三】示例:①托物言志;②運用類比手法;③運用比喻、對偶修辭手法,語言具有形象美、音樂美。分析略。核心寫作示例:我喜歡校園的野茶花,亭亭狀若蘑菇的綠色之冠,萬綠叢中點綴著朵朵白花,在料峭初春,它布滿綠色,芳香四溢,在房前屋后瀟瀟灑灑撐開一片風景。然而一場風雨,野茶花那艷艷的花兒竟飄零一地,殘留枝頭的也全沒了生氣。我的心便迅速沉了下來。人生也如野茶花一般,或有挫折襲來,或有失敗擊來,但只要你生命之樹常青,只要你花兒執著地開著,遲早會風光一片。簡評:片段借校園的野茶花,在初春因一場風雨竟飄零一地的景象,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人生遇到挫折、失敗并不可怕,只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勇敢前行,就一定能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念。任務驅動三品味語言·鑒賞本文語言具有形象美、音樂美。分組合作,按照用詞、寫法、音韻等找出文中富有特色的語言,品味文章用語之妙。【答案】示例:《陋室銘》作為古代銘文精品,在語言上極富個性,含蓄精練,短小精悍,富有表現力。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上”“入”對仗工整,化靜為動,富有動態美,生動傳神地突出了陋室環境的生機盎然;“綠”“青”兩字,色彩清麗,襯托出陋室環境的清新、幽雅,以景色之雅見“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文章除了末句,通篇都是駢句,又重在五言,間以四言、六言,這種參差的句式,使文章古樸自然、節奏明快、句式錯落有致;看似散句的“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兩句,也巧用“可以”一詞統領,使全句變為節奏勻稱的對偶句,在變化中表現了一種整齊美與錯綜美相結合的和諧美。文章除了結尾一句不押韻,通押一個韻,韻味十足,音調鏗鏘諧美,讀來抑揚頓挫、和諧悅耳,在聽覺上給人以音樂的美感。此外,文章集描寫、抒情、議論表達方式于一體,對比、白描、用典、借代、類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的表達更為生動,而且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余音繞梁,讓人回味無窮。思維導圖再讀課文,完成填空。托物言志 高潔傲岸 安貧樂道【答案】環境幽雅 交往高雅 情趣淡雅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