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地理七下《印 度》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一)區域認知目標1.在地圖上找出某地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的地理位置的特點。2.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概括某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3.運用資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點以及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4.學會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二)綜合思維目標1.通過引導學生對位置圖的閱讀,培養學生掌握區域地理位置描述的方法。2.做閱讀氣候圖,地形圖合作,探究糧食生產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并樹立因地制宜發展的經濟關系。3.在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現狀,學會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以及某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方面的聯系。(三)地理實踐目標找出印度水稻、小麥分布以降水、地形的對應關系,學會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系某國家自然條件特點,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四)人地觀念目標了解印度人口發展現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 二、重點和難點1.從地圖和其他資料分析印度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2.理解印度糧食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培養學生因地制宜發展的觀念。 三、教材設計思路印度面臨廣闊的印度洋,扼印度洋交通要沖,是非洲、歐洲從海上通往亞洲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印度是南亞大國與我國山水相連。無論國土面積人口,國內生產總值還是科技發展水平,軍事實力都位居亞南亞首位。作為地區大國和“金磚國家”,印度近年在南亞乃至世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印度與我國同為發展中國家國情,與我國既相似又相異,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因此無論從選擇“世界或地區重要的國家”,還是從選擇“對我國有重要影響的國家”角度看,印度是眾多鄰近的國家中我們必須了解的一個區域大國。為了讓學生對印度有深刻的印象,我們按照認識的國家標準選擇了有特色的幾個方面刻畫印度。 四、教學過程設計【講授新課】議一議:印度面積只相當于中國面積的三分之一,為什么能夠養活與中國接近的人口(從耕地面積、氣候、種植的農作物方面)。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和承轉:印度主體位于熱帶,氣候濕熱,適合糧食生產;外加上耕地面積廣闊,糧食總產量高。那印度具體是哪種氣候?它有什么優勢呢?找一找:找出印度的氣候類型,總結印度的氣候特征。 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圖片對比:印度的旱雨季圖片對比。(承轉)印度氣候旱雨季分明,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響。找一找:觀察印度的旱季和雨季的盛行風向。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和承轉:雨季時,印度盛行來自海洋濕潤的西南風;旱季時,則是來自內陸干燥的東北風。由于西南季風的不穩定,印度的水旱災害較多。想一想:西南季風很不穩定,A-F是西南風的幾種變化情況,哪些情況容易發生水災,哪些容易發生旱災。 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西南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盛,則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反之,來的晚,退得早,風力不足,則容易發生旱災。(承轉)印度的氣候特點,對印度農業生產影響深遠。學生活動一:探討印度糧食生產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方法引導:讀圖7.42-7.44和課本P34-35。問題導引:1.對照兩圖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麥分布區的主要地形。小組討論回答:水稻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印度半島兩側沿海平原。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2.推測水稻和小麥分布區的氣溫差異。 小組討論回答:水稻分布區氣溫高于小麥分布區。3.對照兩圖,說出印度水稻和小麥主要分布區的年降水量差異。小組討論回答:水稻分布區多在1000mm以上;小麥分布地區在1000mm以下。4.印度水稻、小麥的分布及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小組討論回答: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沿海平原地區,這里地形平坦、降水豐富的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地區,這里地面起伏和緩、降水較少。教師歸納:印度的糧食生產和中國相似,主要包括水稻和小麥兩種主糧。小麥喜溫涼,氣候比較耐旱,水稻屬于喜溫、喜濕作物,生長期間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給。所以兩種作物在空間上的分布呈現較大差異。 材料補充:印度自給有余的糧食生產。圖片資料:印度南北飲食差異。 (承轉)印度人口眾多,糧食生產實現自給有余,成績顯著。但印度真正在國際上有知名度的還得是他們的服務外包產業。學生活動二:探討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方法引導:讀圖7.44-7.46和課本P35-36。問題導引:1.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有利條件。2.印度服務外包產業在全球的地位。3.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1.印度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較早;2.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近1/2的業務,其中承接的軟件外包業務約占全球軟件外包市場的2/3,此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3.服務外包產業具有信息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等特點,它為印度創造了就業機會,賺取了大量的外匯,促進了印度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承轉)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最早興起于班加羅爾,后在各大城市擴散。連一連:印度的主要城市。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希望學生學習印度后對印度至少有下幾個方面的印象即人口眾多,對資源和經濟發展壓力巨大,熱帶季風氣候典型,水旱災害頻繁,以水稻和小麥生產為主,糧食生產不穩定,服務外包產業特別是軟件外包產業發展迅速。 五、教學反思反思當下的地理課堂,“去問題教育”現象普遍存在,“學生沒有問題走入教室,沒有問題走出教室”。因為學生已建立了一個信念,教師的任何問題都有標準答案。在心理上,他們已經習慣了接受教師的答案,而不是向教師的答案挑戰。因此在印度這一節課中,我們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綜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評判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優化課堂提問,讓學生能言;豐富提問形式,讓學生暢言;注重問題表達,讓學生美言。 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