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整體)備課第 四 單元單元(主題)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模型意識與模型建構”跨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要導向。 (二)理論依據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模型建構的科學思維,主要體現在以經驗事實為基礎,對客觀事物進行抽象和概括,進而建構模型;學生能運用模型分析、解釋現象和數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模型意識是數學核心素養的一種體現,主要指對數學模型的普適性有初步的感悟,學生能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的大量問題與數學有關,用數學模型解決一類問題。模型意識有助于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是形成模型觀念的基礎。素養導向,促進跨學科理解和素養培育。背景分析課標要求 本單元在《科學課程標準》中屬于核心概念9“宇宙中的地球”還有一部分內容安排在了5-6年級段。 學習內容 : 9.1地球是一顆行星 9.4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知道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四種月相,說明月相的變化情況安排在了5-6年級) 9.5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安排在了5-6年級) 內容要求: 1.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 2.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5-6年級),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通過望遠鏡觀察或利用圖片資料,了解月球表面的概況。 學業要求: 知道地球與月球、地球與太陽的關系,能說出月球表面的概況。 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望遠鏡觀察,結合圖片資料或模擬實驗,認識月球表面的概況;初步具有從具體現象提出問題,并制訂簡單探究計劃的能力。 能通過動畫或利用圖片資料,認識地球、月球和太陽的運動關系,具有根據事實提出觀點的意識。內容分析 本單元引導學生從宇宙空間角度來認識地球、太陽和月球。本單元設計了 3課,包括第12課和第13課14課。 第12課是《認識地球》。本課主要探究“地球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查閱資料等活動,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歷程,并在不斷尋找證據對地球的形狀作出判斷的過程中,形成對地球的總體認識。本課是小學階段從宇宙空間角度認識宏觀天體的第一課,將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地球的形狀以及地球是一顆行星,這也為后續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13課是《太陽和月球》。本課主要通過實際觀察并結合查閱資料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太陽和月球的概況,知道它們分別是一顆恒星和一顆衛星。本課的拓展與應用將引導學生把前面學過的關于地球、太陽和月球的知識綜合在一起,制作一張科普小報,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地 球、太陽和月球三者之間的空間關系,形成基本的空間觀念,這也為高年級階段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第14課是《月相的變化》。本課在學生已經知道月相有變化現象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一步描述月相變化的規律。在前兩課學習的基礎上,本課從持續觀察月相入手,通過整理觀察所得,再模擬現象形成,逐步形成伊相變化規律的認識。從單一地觀察月相現象,上升到在一 定的時間范圍和空間環境中認識月相變化,有助于幫助學生構建空間觀念,提升認識天體的興趣。學情分析 學生一年級時通過學習《位置和方向》已經認識了太陽每天在天空中東升西落的現象,學習了利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認方向。在二年級《太陽月亮四季》學習中,學生初步觀察了太陽,并了解了太陽每天不同時間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知道太陽能夠發光發熱,對人類生活和動植物有著重要影響;初步觀察了月亮,知道了月相是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樣子,月相能夠發生變化。上述學習都是從地球的角度,觀察、認識太陽和月球。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深入認識太陽系中,太陽、地球、和月球的規律,特點。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教學目標 (一)科學觀念 通過觀察、模擬實驗和查閱資料等活動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觀察太陽、查閱資料能夠描述太陽表面和月球表面的概況,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星。 通過觀察月相能夠描述月相變化的規律。 (二)科學思維 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發展模型建構、歸納推理、創新等思維。 (三)科學探究 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出知地球、太陽、月球的探究問題,并能運用觀察、模擬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三球的綜合認識。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使用恰當的工具、儀器,安全有序地觀察天體,并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式等,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和加以描述。 (三)態度責任 對觀察天體有持續的興趣,主動關注與天體相關的科技、科學家、傳統文化等信息或知識。 不輕易相信權威或書本,能依據觀察到的現象和實驗結果,調整自己對天體的觀點。 在查閱資料的活動中,能夠認真地整理獲得的資料,并樂于交流自己的想法與收獲。 認識到人類對天體認識的發展與長期以來科學家的積極探索緊密相關。教學重點 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出知地球、太陽、月球的探究問題,并能運用觀察、模擬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三球的綜合認識。教學難點 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出知地球、太陽、月球的探究問題,并能運用觀察、模擬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形成對三球的綜合認識。整體教學框架(流程圖)作業設計規劃及作業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