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普 通 高 中 教 科 書《通用技術》選擇性必修8:技術與職業探索第一章 技術與職業結構第二節 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教學設計教學背景回顧人類的發展歷程,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蒸汽機時代到當今的信息時代,技術一直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同時也催生了許多職業。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我們正處于一個職業不斷迭代和變化的潮流中。我們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掌握相應的技術,而技術的不斷變遷,又會促進職業的更迭和發展。職業選擇,是我們一生中重要的決定之一,一個人能否正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對于其個人價值是否能充分體現、事業上的發展是否順利和生活是否幸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高中是我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與探索的重要階段。我們要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價值觀以及對社會生活與職業的了解,去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人生,并為未來職業人生所需具備的能力自覺努力、主動學習和實踐。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三次產業的分類、結構與職業分布。2.把握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的關系。3.能分析并描述某一產業中常見職業的技術規范。教學內容分析:第一章“技術與職業結構”,主要介紹社會中的職業、產業情況以及它們與技術的關系,旨在讓同學們了解職業發展的歷史變遷,當今社會的職業及其分布,職業、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之間的關系,常見職業有哪些技術要求和特征,技術型職業與技能型職業的區別,等等。第二章“技術與職業素養”,主要闡述當代社會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常見職業應具備的核心技能、特定職業需要培養的專用能力,幫助同學們了解自身素質與社會需求的差距,激發學習動力。第三章“技術與職業選擇”,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充分認識自我,依據自身特長、性格等選擇職業與專業,了解選擇職業與專業應遵循的原則,以及追求卓越自我的路徑與策略等,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擇業觀,正確評估自己的技術素養并分析自己與職業的匹配度,從而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第四章“技術與創業能力”,介紹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技術的重要作用,以及創業者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質,幫助學生增強創業、創新意識,感悟其精神,學習撰寫創業計劃書,增強創業、創新的能力。學情分析:學生對社會生活與職業的了解認識有限,面對未來,他們需要學習有關職業與技術的知識。了解技術與職業世界,理解技術、職業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培養正確的職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形成一定的職業認識和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為適應高校專業選擇和未來職業生活做準備。教學重難點:了解三次產業的分類、結構與職業分布。能分析并描述某一產業中常見職業的技術規范。教學策略:每章首頁扼要地介紹了該章的學習主題,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設置了“案例”“思考”“討論”“分析”“立即行動”“知識窗”等欄目,幫助同學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每章末設有“本章回顧與評價”欄目,幫助同學們對本章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和回顧,同時從多角度評估同學們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和核心素養發展情況等。教學準備:展示用的圖片、其他技術產品、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情景導入:老師:本節課我們學習《通用技術》選擇性必修8:技術與職業探索 第一章 技術與職業結構 第二節 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技術與人們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技術的進步在推動社會生產力提高和改善人們生活的同時,促進了社會分工、職業的發展變化以及產業的升級。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一個人從事某種職業,都會受到技術進步的影響,要做好一份工作,就需要學習和掌握相關的技術。技術的進步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和人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推動著社會的勞動分工,從而帶來職業的變遷。本節我們一起來認識技術進步與職業變遷的關系,理解技術在職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產業的分類、結構與職業分布1.產業分類在今天的社會生產活動中,有許多個生產部門,每個生產部門專門生產和制造某類產品,這個部門也就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產業部門,如農業、工業、建筑業、住宿餐飲業、金融業、旅游業、房地產業等。為便于對國民經濟進行統計和分析,國際上一般采用三次產業的劃分方法,即根據產業發展分化的歷程,將產業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案例A地人們的職業變遷(二)農業生產者為主的社會直到1978年,盡管A地的產業進一步分化,職業越來越多,但工業、商業和服務業規模還很小,農業仍然是當地最主要的產業部門。在A地的經濟發展中,農業產值占該地區生產總值的77%,勞動者中86%是農民,見圖1-12(參見教材P11)。工業從業人員漸居主導地位到了20世紀90年代,A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帶動當地迅速走上了工業化道路,采礦業、石油化工、鋼鐵產業迅速成為支柱產業。伴隨著城鎮人口的增多和工業的發展,建筑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商業、住宿餐飲等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人們的職業發生了很大變化,產業工人、商業、服務業人員大量增加,農民迅速減少,一些傳統的職業,如鐵匠、補鍋匠、修傘工和修鋼筆工等越來越少。2000年,在A地的經濟發展中,農業、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產值分別占12%、52%、36%,各自的從業人員分別占32%、38%、30%,見圖1-13(參見教材P12)。商業、服務業人員數量后來居上進入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和社會分工的深化,A地逐步產生許多新的職業,如數控程序員、網絡編輯員、家具設計師、首飾設計員、色彩搭配師、會展策劃師、寵物馴導師、品酒師......與此同時,尋呼機工作人員、電話總機接線人員等產生時間并不久的職業逐步消失。政府意識到傳統工業利潤低,石油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于是積極發展利潤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商業、服務業,并逐步將其鋼鐵產業中能耗高、利潤低的企業轉移出去。當前,在A地的經濟發展中,農業和農民所占比重進一步縮小;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有所發展;商業、服務業在產值和從業人員上進一步擴大,并逐步取代工業成為A地占比最大的經濟生產部門,見圖1-14(參見教材P12)。在A地的案例中,人們在積累了一定的種植和養殖技術之后,最早建立的產業部門是農業和畜牧業。農業的發展和農業勞動力出現剩余,一部分人轉為專門從事制造生產、生活工具的手工業。到了20世紀90年代,A地建立起現代化的機器大工業,這便是第二產業。隨著物質交換的增加、城鎮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的發展,大量從事非物質生產的部門,如交通運輸業、商業、金融業、住宿餐飲業等發展了起來,這些屬于第三產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我國將產業等同于行業,并將三次產業進一步劃分為20類產業,見表1-6。表1-6 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產業類型 包含產業第一產業(廣義農業) A.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廣義工業) B.采礦業 C.制造業 D.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E.建筑業第三產業(廣義服務業) F.批發和零售業 G.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H.住宿和餐飲業 I.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J.金融業 K.房地產業 L.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M.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N.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O.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P.教育 Q.衛生和社會工作 R.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S.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T.國際組織立即行動表1-7中的行業(部門或組織)分別屬于第幾產業?表1-7 行業的產業歸類行業或部門、組織名稱 所屬產業 行業或部門、組織名稱 所屬產業農副食品加工 快遞機床維修 教育部早教中心 梅花鹿養殖場農技推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旅行社 保險軟件開發 金屬冶煉2.產業結構目前,A地的地區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達到3 600億元,按三次產業的劃分,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各自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別為8%、44%、48%,這便是A地的產業結構。因此,可以這樣去理解: 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中,不同的產業發展程度不一樣,它們在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即對經濟的貢獻程度也不一樣,由此形成一定的產業結構。案例三個地區的產業結構某年,在甲、乙、丙三個地區,三次產業的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具有明顯的差別,其中甲地區以第三產業為主,第三產業增加值占該地區生產總值的67.53%,乙地區則以第二產業為主,而在丙地區,經濟發展仍然以第一產業為主。可見,三個地區的產業結構明顯不同。實踐與調查以小組為單位,調查某地區的產業結構現狀,并寫出調查報告(包括調查名稱、調查地區、調查人員、調查過程、調查結果等),在班內交流。3.產業的職業分布我國把產業分為三次產業,三次產業又分為20個類別(見表1-6),各自對應相關的職業。第一產業包含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相關的職業主要是農業生產人員、林業生產人員、畜牧業生產人員、漁業生產人員。第二產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相關的職業包括各種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如采礦工、紡紗工、縫紉工、造紙工、釀酒師、電工、鍋爐操作工、砌筑工、土木建筑工程技術人員等。第三產業包含除第一、第二產業之外的其他產業,相關的職業也非常多,而且變化非常快,如醫生、律師、警察、科學研究人員、快遞員、演員、健康管理師、風險管理師、程序設計員、動畫制作員、網絡編輯、網絡主播等。立即行動討論表1-8中的職業分別屬于第幾產業和哪類職業,并填寫在表中。表1-8 職業的產業歸類職業名稱 所屬產業 職業分類教師 第三產業 教育汽車模型工形象設計師牛肉分級員寵物馴導師動車組機械師禮儀主持人網絡課件設計師二、產業結構的變化與影響因素1.產業結構的變化A地的案例告訴我們,當地最早形成的產業只有農業和畜牧業,然后分化出規模較小的手工業和商業,但直到1978年,第一產業無論是在產值上,還是從業人員上,都處于絕對的支配地位。改革開放后,A地逐步建立起現代化的、規模龐大的工業、商業和服務業,到2000年,工業在產值上已取代農業成為地區經濟的最大生產部門。進入21世紀,A地的第三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并取代工業成為地方經濟的最大貢獻部門。可見,產業結構會隨著各產業的發展而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三次產業發展的總體趨勢是由最早以第一產業為主過渡到以第二產業為主,再到以第三產業為主,產業結構的這一變化稱為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或高級化。2.產業結構的影響因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結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A地在發現油田之前,第一產業占支配地位;發現油田后,采礦業、石油化工及其相關產業迅速建立起來,使工業逐步取代農業居于主導地位;隨著人口的聚集,大量的商業、服務業廣泛建立;政府發現鋼鐵產業利潤較低,于是逐步將其轉移出去,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今天,在我國一些地區,農業還依然占相當大的比重,而在北京、上海、澳門、香港等地,農業所占比例已經很小甚至消失;瑞士、日本等國家礦產資源短缺,卻建立起享譽世界的鐘表產業和汽車產業;金融業、文化產業是北京的支柱產業,煙草業、旅游業是云南省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是長春市的支柱產業;等等。分析請結合以上內容以及自己所在地區的產業發展情況,分析產業結構的影響因素,并填入圖1-17中三、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1.什么是產業升級?在A地的經濟發展中,從第一產業的農業、畜牧業發展到第二產業的采礦業、石油化工和鋼鐵冶煉,再發展到第三產業。這個發展過程也體現了由第一產業占主導地位過渡到以第二產業占主導地位,再到以第三產業為主,由利潤低的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發展到利潤較高的采礦業和石油化工產業,再到技術含量高、能耗低、利潤高的高新技術產業,這種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或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叫作產業升級。產業結構的高度化表現為第二、第三產業相對于第一產業及第三產業相對于第一、第二產業比重提高的過程。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表現為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以及產品質量的提高。立即行動請指出表1-9中的社會生產變化是否屬于產業升級,并說一說為什么。表1-9 社會生產變化與產業升級序號 社會生產變化 是否屬于產業升級1 某地區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4∶3∶3變為1∶5∶42 某地區的第三產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比重提升,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比重降低3 某企業通過改進技術提高了產品附加值4 某企業由傳統制造業發展為先進制造業案例淘汰低端企業,發展高端產業某市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了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一方面淘汰大量低端企業,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端產業,取得了顯著成效。三年來,該市淘汰轉型低端企業近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則由不足1000家增加到3000余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由5000億元增加到1.2萬億元,占GDP比重由20.2%提高到40.5%;全市金融業總資產由2.5萬億元增加到5萬億元。與此同時,該市過去3年的資源能源消耗明顯下降,每萬元GDP能耗、水耗、建設用地、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2.5%、28%、21%、15%。產業升級不能盲目進行改革開放后,某市得益于自身的區位優勢,迅速建立起現代化的工業體系,經濟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長,成為全國經濟發達城市之一。2010年以后,政府開始積極推動產業升級,一方面迅速將紡織、化工、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轉移出去,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型產業,并在企業用地和資金上給予這類企業較大的政策支持。然而經過幾年的實踐,該市的新型產業體系建設進展很不理想,而傳統產業又受到重創,全市產業發展呈現整體蕭條現象,從而導致經濟大幅度下滑。分析1.近年來,我國各地區都在積極采取措施推動產業升級,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業升級有哪些重要意義。2.某市的產業升級并未取得成功,說明了什么?產業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并不是產業層次越高越好,還需要協調各產業之間的關系。脫離了這點,盲目的產業升級反而不利于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時,產業升級往往需要一定的基礎和條件,尤其依賴技術和人才的支持。脫離了技術和人才,無法成功實現產業升級。2.技術進步是產業升級的動力和關鍵技術進步,無論是日常進行的“技術革新”還是集中爆發式的“技術革命”,都能促進產業升級。在A地的產業發展和升級中,技術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業、畜牧業的產生,是人們掌握種植和養殖技術的結果;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既與農業技術進步帶來勞動力和農產品產生剩余有關,也與手工產品生產技術進步有關;金屬冶煉和金屬工具制造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機器大工業取代手工業,并加快商業的發展步伐,正是第二次技術革命,即以改良蒸汽機為代表的各種機械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帶來的結果。當前,我國要實現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目標,必須依靠技術進步,必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分析在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建設美麗中國進程中,技術進步有什么作用?試舉生活中的例子說明。案例傳統產業基業長青,靠的是什么?某市有一家屬于典型傳統產業的印染企業,政府曾多次提出以非常優惠的政策條件支持其轉型為高新技術企業,但該企業最終堅持了老本行。后來,該市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形勢并不好,而該印染企業卻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并成為當地有名的納稅大戶。調查發現,該企業之所以堅守傳統產業卻仍然立于不敗之地,主要有以下經驗:一是通過設備更新和工藝改良,對生產流程做了改造和優化,提高了生產效率;二是推行精細化管理,確保產品質量;三是重視和諧的企業文化建設,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考上述案例中的印染企業是典型的傳統產業,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靠的是什么?該市許多高新技術企業未能取得很好的發展,又說明了什么?歷史上的每一次技術革命都通過一系列技術進步大大地促進了產業升級,使整個社會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三次技術革命帶來的也是三次產業革命,見表1-10。表1-10 技術革命與產業革命技術革命 時間 標志性技術成果 助推的產業大發展第一次技術革命 18世紀60年代 改良蒸汽機 紡織工業的興起、運輸業的躍進(輪船和火車)、鋼鐵和機械工業的 崛起、農業生產機械化第二次技術革命 19世紀70年代 電力、內燃機、汽車、飛機 電力電器產業、石油化工產業、汽車產業、飛機產業等第三次技術革命 20世紀40、50年代 原子能、微電子技術、空間技術、生物技術 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材料工業、宇航工業、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 業等3.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的途徑技術進步是產業升級的動力和關鍵,在產業升級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那么,技術進步是怎樣促進產業升級的呢?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有利于我們充分利用技術進步,來實現產業的升級,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的關系,從而為個人選擇職業或進行創業提供參考。立即行動通過學習,我們知道產業升級包括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或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技術進步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促進產業升級。(1)技術進步促進新的、更高層次產業的產生,使產業結構重心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高度化。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知,人類社會的產業從農業、畜牧業到工場手工業,再到大機器大工業、商業的發展,都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2)技術進步有利于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有利于提高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進而提高產業的效率。例如,機械技術、電力技術、內燃機的發明等,都大大促進了生產的機械化水平;信息技術的發展,又推動著生產向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3)技術進步有利于提高產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從而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例如,納米技術的進步,大大提高了許多產業尤其是信息產業、生物產業等產品的質量。信息技術的進步,使移動通信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四、職業的技術規范當今社會,各產業的發展對技術的依賴程度總體呈上升趨勢,完全脫離技術的產業已經無法生存。由于不同的產業所依賴的技術各不相同,相關的職業需要遵守的技術規范也就不同。以廣泛存在于各產業部門的常見職業——電工為例,電工主要從事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保養,送、配電線路與電纜的架設,室內電器線路和照明燈具的安裝、調試等工作。電工的工作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從業者除了掌握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以外,還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技術規范,如《電工安全操作規程》等。根據《電工安全操作規程》(QTJQ-205),一名維修電工要從事檢修工作,在工作之前、工作之中、工作結束后和登高操作中都要遵守一系列技術上的規范和要求,見表1-11。表1-11 電工檢修安全技術規范工作階段 技術規范工作之前 ①電氣操作人員應思想集中;電器線路在未經測電筆確定無電前,應一律視為“有電”,不可用手觸摸,不可絕對相信絕緣體,應認為有電操作。 ②應詳細了解工作地點、工作內容、周圍環境,再選安全位置進行工作。 ③工作前應詳細檢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插戴好必需的安全防護用品,以防工作時發生意外。 ④維修線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開關手把上或線路上懸掛“有人工作切勿合閘”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電。 ⑤使用測電筆時,要注意測試電壓范圍,禁止超出范圍使用,電工人員一般只許使用電筆試500伏以下的電壓。 ⑥在架空線路進行檢修前,應首先停電,試電,并掛好臨時接地線,以防發生意外。工作之中 ①凡400~1000伏的線路上,禁止帶電操作,如必須帶電作業時,要有可靠的安全操作措施,經領導同意后,在有人監護下方可進行。 ②電工人員工作時,必須頭腦清醒、思想集中,不得酒醉、打鬧、神志不清。身體不適者禁止工作。 ③工作中所拆除的電線要理好,帶電的線頭應包好,以防發生觸電。 ④安裝燈頭時,開關必須控制火線,燈口處必須接在“0”線上。 ⑤所用之導線及保險絲,其容量必須合乎標準,選擇開關時必須大于所控制之設備的總容量。 ⑥如工作中途因故停止,當重新工作時,必須詳細檢查各項設備之變化,待充分了解后方可進行工作。 ⑦ 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服從工作地帶班者指揮,不得任意離工作崗位。 ⑧ 在一切金屬器外殼上,都必須施行接地;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地線截面要大于相線能力的1/3。 ⑨ 設備安裝時,要進行詳細檢查,電器的絕緣電阻不得小于0.5兆歐,并按機床說明書的各項要求,進行調整、試驗。工作結束后 ① 工作結束后必須使全部工作人員撤離操作地段,拆除警告牌,所有材料、工具、儀表等隨之撤離,原有的防護裝置,隨時安裝好。 ② 操作地段清理后,操作人員要親自檢查,如要送電試驗一定要和有關人員聯系好,以免發生意外。登高操作中 ① 登高使用工具(梯子、鐵鞋、安全帶、繩子、緊線工具等),必須經常檢查,切實保護好,如發現損壞,不合安全規定應立即停止使用。 ② 使用梯子進行工作時,梯子角度以60°為宜,禁止兩人同時上、下梯子,操作時需有人在地面保護。 ③ 登桿工作一定要使用安全帶和安全帽。安全帶不準拴束在橫擔上。 ④ 使用之工具及材料必須裝入工具袋內吊送,不準隨便亂拋,以免砸傷人;有人在電桿上工作時,任何人不可站在電桿下。 ⑤ 數人同登一桿工作時,必須戴安全帽,先登者不得先作業,待各人選擇好自己的位置后,才能開始工作。 ⑥ 登桿之后,必須驗無電時才可開始工作。為了防止中途送電,線路上需掛臨時地線。 ⑦ 如遇雷雨及大風天氣時,嚴禁在架空線路上進行工作。 ⑧ 工作完畢后必須拆除臨時地線,并檢查是否有工具等物漏忘在電桿上。 ⑨ 新建線路或檢修完工后,送電前必須認真檢查,看是否合乎要求,并和有關工作人員聯系好,方能送電。探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1~3個職業,通過調查或查閱相關資料,分析并描述該職業的技術規范,填寫在表1-12中。表1-12 某職業的技術規范職業名稱 工作內容 技術規范學習評價 評價內容 評價方式自評 互評 師評能分析技術進步與職業發展的關系理解技術型職業與技能型職業的技術要求和特征理解三次產業的分類與結構,以及相關的職業分布能分析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的關系能分析并描述某一常見職業的技術規范說明:A—優秀,B—良好,C—合格,D—待改進通過本章的學習,你的核心素養得到了哪些發展?課后作業習 題1.結合實例,分析技術進步在產業升級中的作用。2.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職業,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分析并描述其技術規范。板書設計第一章 技術與職業結構第二節 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一、產業的分類、結構與職業分布1.產業分類2.產業結構3.產業的職業分布二、產業結構的變化與影響因素三、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1.什么是產業升級?2.技術進步是產業升級的動力和關鍵3.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的途徑四、職業的技術規范教學反思通用技術選擇性必修8:技術與職業探索普 通 高 中 教 科 書主 編 劉瓊發副 主 編:李 榕 周衛星 朱美健 席春玲本冊主編:樊明成編寫人員:樊明成 梁惠燕 黃勝剛 李智明廣東教育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