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性學習 古詩苑漫步素養目標1.漫步古詩苑,領略多姿多彩的創作風格,了解名人名篇佳句,體會其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2.能借助詩歌抒發真情實感,濡染心靈,陶冶性情,培養文學趣味,提高文學綜合素養。◎重點:主動積累、欣賞古詩詞,在反復吟誦中體會中華詩詞文化的燦爛輝煌。【預習導學】1.詩句接力賽。(1) ,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國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3) ,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4) ,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其一) (5)忽如一夜春風來,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 ,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人閑桂花落, 。(王維《鳥鳴澗》) (8) ,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2.請按照下列提示,搜集至少兩聯古詩詞名句,并標明作者、朝代及詩歌題目。(1)民風民俗(2)物候知識(3)山水田園【答案】1.(1)海內存知己 (2)城春草木深 (3)小荷才露尖尖角 (4)自古逢秋悲寂寥 (5)千樹萬樹梨花開 (6)隨風潛入夜 (7)夜靜春山空 (8)遙知不是雪2.(1)示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清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2)示例: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3)示例: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唐·王維《山居秋暝》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誦讀古詩,找感覺。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選擇一兩首喜歡的詩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古詩詞誦讀活動。項目 標準 得分儀表形象(2分) 服飾得體,舉止從容,端正,精神飽滿語言表達(2分) 音量、語氣、語調、節奏富于變化,切合朗誦的內容,能準確、恰當地表情達意肢體語言(2分) 姿態、動作、手勢等能準確、形象地表達朗誦內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氣氛,增強表達效果朗誦效果(2分) 朗誦有感染力,聲情并茂,與觀眾產生共鳴創意(2分) 朗誦形式新穎,富有創意任務驅動二看畫配詩,品意境。 我國古代的詩歌一向追求詩情畫意,我們只要細心品味,便會發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一幅多么廣闊蒼涼的畫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整個畫面栩栩如生,讓人不由潸然淚下。下面四幅畫分別對應一首著名的古詩。請4個小組共同探討后分別推選一位代表上臺,寫出這首古詩的題目、作者,并默寫原文。【答案】圖一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圖二 憫農(唐代·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圖三 望廬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圖四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任務驅動三別出心裁,賞古詩。我國許多古代詩歌都可以繪成畫,譜上曲,編成散文、劇本等來欣賞。現在,我們就來——別出心裁賞古詩!【答案】示例一:杜牧《清明》改編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 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示例二: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改編成的散文——一個夜色如水的春夜,疏星點點,斜月沉沉,我推開籬門,獨自徘徊在落滿幽香的小徑。耳畔忽然傳來低低的笛聲,如泣如訴,似怨似喜,像訴說心事,那么深情。啊!是誰把這玉笛吹奏 在黑暗里,瞧不見他的身影,只聽見緩緩飄來的笛聲。這清雅的笛聲隨著春風四處飄散,整個洛城仿佛也在靜靜聆聽。在這樣一個寂靜憂郁的夜晚,聽一曲哀怨凄婉的《折楊柳》,有誰不會被它撥動心弦,勾起那悠遠綿長的思鄉之情呢 任務驅動四編輯古詩,領風情。在浩如煙海的古詩中,我們選定了6個主題:古詩中的離情別緒、古詩中的春夏秋冬、古詩中的風花雪月、古詩中的山水風光、古詩中的名勝古跡、古詩中的飛禽走獸。請各小組分別選擇一個主題,按照編寫要求輯錄成詩集。【答案】示例:古詩中的離情別緒———詩集《離人點點淚》(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3)《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4)《芙蓉樓送辛漸(其一)》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7)《別董大》唐·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