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最后一次講演第2課時◎重點:品讀課文,感受這篇演講詞的語言特色。【預習導學】1.知識考查,析修辭。 指出下列各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1)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 )(2)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了嗎 ( )(3)翻開歷史看看,你們還站得住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 )(4)我們看,光明就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正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 )2.回憶人物,寫贊語。假如讓你給聞一多先生頒發一枚勛章,請你說明授予他這枚勛章的理由。【答案】1.對比 反問 反復 比喻2.示例: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是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是勇敢無畏的革命烈士。他光明磊落、不貪名利、頑強堅定、大義凜然,是真正的英雄。他為民主,為和平,為大眾,成仁取義;他反獨裁,反內戰,反特務,雖死猶生。【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品讀精美句段,感受演講詞的特點。聞一多先生強烈的愛憎情感和堅決的斗爭決心,是通過哪些語言表達技巧表現出來的呢 請找出課文中的一兩處句段,仔細品讀,說說你的體會。·學習小助手·可以從詞語的感彩、句式特點、修辭手法、語氣語調、人稱等角度來思考分析。【答案】1.運用近義詞、反義詞等詞語。(1)例如第1段中,用“打”“殺”“暗殺”等近義詞,揭露了敵人的暴行,使語言富于變化,表達了演講者對特務暴行的憎恨。第2段用“無恥”和“光榮”這對反義詞,詞義上的鮮明對比,增強了語言的感彩,表達了演講者愛憎分明的感情。(2)例如第5段用“光明”和“黑暗”這對反義詞,表明了演講者沖破黑暗、爭取光明的強烈思想感情。2.運用感嘆句、反問句等句式。例如第4段:“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 你們完了,快完了!”連用反問句和感嘆句,指出了特務們必然滅亡的下場,表達了強烈的憎恨感情。第1段:“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用遞進復句,步步緊逼,增強了揭露敵人的力量。3.運用反復、對比的修辭手法,使感彩強烈。例如第2段:“無恥啊!無恥啊!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既用反復的修辭手法揭露敵人的無恥,又用對比手法突出李公樸先生為進步事業而死的光榮。第5段:“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用“一個”和“千百萬”對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打擊敵人,對未來充滿信心。4.運用語調抑揚頓挫的變化。(1)例如第1段:“有事實拿出來說啊!(聞先生聲音激動了)為什么要打要殺,……”(2)第2段:“憑什么要殺死李先生 (厲聲,……)”5.運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例如第4段,對敵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們”,顯示出演講者的毫無畏懼;向聽眾揭露敵人的罪行或揭穿他們的用心時,用“他們”,流露出演講者極端的憤怒情感和輕蔑情緒。又如第5段,鼓舞人們團結斗爭時用“我們”,表現出演講者與群眾親密戰斗的感情。特別是把“我們”與“你們”相連相對地使用時,更表達出演講者感情的鮮明與立場的堅定。在演講中使用的人稱不斷變換,對表達演講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任務驅動二體會演講時不同稱呼的表達效果。演講者談及特務時直呼“你們”,面對聽眾時則用“我們”。這兩種不同的稱呼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案】作者在演講時不斷變換人稱,對思想感情的表達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用第二人稱“你”“你們”對敵人進行正面責問,顯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用第三人稱“他們”向聽眾揭露敵人的罪行,揭露了他們的險惡意圖,流露出作者極端的憤怒和對敵人的蔑視;用第一人稱“我們”鼓舞人們團結斗爭,表現了作者與群眾親密無間的革命感情。尤其是把“我們”與“你們”相連使用,更凸顯了作者鮮明的情感傾向與堅定的立場。任務驅動三練習演講,身臨其境。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迎難而上,奮力前行,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面對日新月異發展的中國,你有什么想對聞一多先生說的嗎 請你來一段“即興演講”。【答案】示例:聞一多先生您好,我是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讓我來向您講述我國如今取得的成就吧!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主席向世界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載著14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飛速前進。我們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路上,努力實現中國夢,完成您的愿望。先生您看,縱橫南北的港珠澳大橋,巍然佇立的世界之窗,宏偉磅礴的三峽水壩,都是我國科技進步的象征。一個共產黨員倒下來,就會有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站起來,中國也依然會用不屈的精神,在政治舞臺上獨領風騷。聞一多先生,您擁有一顆炙熱的愛國之心,曾經的中國落后、衰敗,要看別人的臉色,我們提心吊膽地活著;現在的中國已經崛起,國家科技發達,聞名于世界。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飛速的進步,現在我們不再蒙受他國的欺辱,因為中國有著強大的綜合實力。先生,請您放心,我們會踏著您的足跡繼續前進!先生,在新中國,人人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正確的言論,不用再害怕國民黨反動派的暗殺,和平民主在我們這一代早已實現。如今的中國,已經崛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盛世,如您所愿!思維導圖根據課文,完成填空。【答案】斗爭精神 愛憎分明213 最后一次講演素養目標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這篇演講詞的內容及主要觀點。2.精讀課文,學習聞一多先生愛憎分明、疾惡如仇、為真理勇于斗爭和獻身的崇高品格。3.品讀課文,感受這篇演講詞的語言特色。第1課時◎重點:1.整體感知,把握這篇演講詞的內容及主要觀點。2.體會聞一多先生愛憎分明、疾惡如仇、為真理勇于斗爭和獻身的崇高品格。【預習導學】1.走近作者。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乙班。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2年7月赴美留學,1925年5月回國,曾在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等學校任教。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詩集《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詩集《 》。還著有《神話與詩》《楚辭校樸》。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的大會上,憤怒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先生的罪行,發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背景介紹:李公樸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民主戰士。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當局妄圖篡奪勝利果實,實行獨裁統治,陰謀發動內戰。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地鎮壓民主運動。1946年2月,重慶發生“較場口事件”,重慶各界人士在較場口集會慶祝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國民黨特務搗毀會場,大打出手,打傷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樸先生被特務當場打傷。5月初,李先生帶傷回到昆明,又與聞一多先生一起發動“呼吁和平宣言”萬人簽名運動。國民黨反動派對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時許,李公樸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國民黨特務用無聲手槍暗殺。聞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舉行的追悼李公樸先生的大會。出席這次追悼大會的教授,僅聞先生一人。聞先生不避危險,發表了講演,在當天下午回家的途中慘遭殺害。于是這篇演講就是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這珍貴的《最后一次講演》。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卑( )劣 誣( )蔑 捶( )擊恐怖( ) 卑鄙( ) 蠻橫( )賦( )予 挑撥離間( ) 拓展:“橫”字另一個音讀 ,可以組詞為“ ”;“間”字另一個音讀 , 可以組詞為“ ”。 3.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1)曉得: (2)卑劣: (3)誣蔑: (4)恐怖: (5)卑鄙: (6)蠻橫: (7)賦予: (8)光明正大: (9)挑撥離間: 4.熟讀課文,感知文體。講演詞,也叫 、 ,是在各種較為隆重的場合或大型的群眾集會上發表演講的文稿,是講演人就某個重大的問題或某個專門問題進行的論述。講演詞具有宣傳、鼓動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講演者的 、 與 傳達給聽眾,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答案】1.紅燭 死水2.bēi wū chuí bù bǐ hèng fù jiànhéng 橫豎 jiān 中間3.(1)知道、明白。(2)指低下鄙俗;卑鄙惡劣。(3)捏造假象敗壞別人的名譽。(4)由于生命受到威脅或殘害而恐懼。(5)指語言、品行惡劣,不道德。(6)粗暴而不講理。(7)交給(重大任務、使命等)。(8)形容襟懷坦白,行為正派。(9)搬弄是非,引起糾紛、事端,使別人不和。4.演講詞 演說詞 觀點 主張 思想感情【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整體感知,把握這篇演講詞的內容及主要觀點。1.朗讀課文,傾聽愛國心。根據實際情況,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大家聽。2.瀏覽課文,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觀點。·學習小助手·可從作者揭露批判的方面和贊揚主張的角度來概括主要內容。一課一法提煉概括觀點提煉、概括作者的觀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1)從題目入手。有的文章標題就直接表達了作者的立場和觀點。(2)從開頭入手。當文章標題沒有表明觀點,或者文章沒有標題時,就要看文章開頭,有的文章開門見山,直接表明觀點。(3)從結尾入手。有的文章標題與首段找不出中心論點時,作者會在文章的結尾處表明,所以要十分關注這些重要的段落。(4)需概括歸納。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那么這時候,就只能認真地研讀全文,逐段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然后,再由各個分論點概括歸納出來。(5)出現在中間。議論文中,這種情況一般較少出現,但也存在。例如演講稿,可能會在中間出現。3.你能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路嗎 ·學習小助手·在梳理作者的思路時,可以抓住作者演講時的幾個重要詞語,如痛斥、贊揚、揭露、指出、號召等,再添加相關內容即可。【答案】2.(1)內容:①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卑劣無恥,高度贊揚李公樸先生和昆明人民的斗爭精神;②揭穿國民黨反動派的虛偽本性,指出人民必勝,光明就在眼前。(2)觀點: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3.痛斥——敵人的卑劣→贊揚——李先生的光榮→揭露——反動派虛偽的本質→指出——末日來臨→號召——進步青年堅持真理、勇于獻身。任務驅動二跳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1.從聞一多先生的演講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李公樸、昆明人民和國民黨反動派分別是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習小助手·可以先找出飽含強烈感情的語句,反復誦讀,從中體會作者的情感。(1)飽含強烈感情的句子:(2)情感態度總結:2.由聞一多先生在演講中所表達的強烈情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案】1.(1)①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②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③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2)這些語句高度贊揚了李公樸先生和昆明人民的斗爭精神,表達出作者因李先生被殺而深感悲痛的心情;痛斥了國民黨特務的罪惡行徑,當面揭露反動派的虛偽本質;愛憎分明,表達了對民主與和平的堅定信心及為正義而獻身的決心。2.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正氣永存的愛國人士、民主戰士。任務驅動三內外銜接,故事擂臺。舉出一個像聞一多先生這樣有著強烈愛國之情的人物,并說說發生在其身上的英雄故事。【答案】示例: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都驚呆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頑強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 最后一次講演 第1課時 學案 2023-2024學年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下冊.docx 13 最后一次講演 第2課時 學案 2023-2024學年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下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