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洋與陸地》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第1課《海洋與陸地》引導學生認識整個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情況。師生通過觀察地球儀、閱讀資料等方式獲取信息,學習用做標記、制表格和涂色塊等方式整理數據,在綜合多方信息后得出結論,再將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論與同學進行交流。這一課重點指導學生借助比例圖來進行表達交流,讓學生體會到口頭語言、文字或圖表等都是進行表達交流的有效形式。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分布情況。 (2)能采用做標記、制表格、涂色塊等方法篩選、整理、分析關鍵信息。 (3)學會制作比例圖,并能將比例圖用作一種表達方式。 (4)懂得交流過程中要注意傾聽他人意見,在綜合分析自己和他人意見的基礎上與同學進行交流。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地球儀、彩色筆、資料卡等。 (2)活動場地:實驗室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 入 新 課 一、觀察提問 師:(拿出一個地球儀)請同學們觀察地球儀,觀察、描述地球儀上的海陸分布特征。為什么人們說地球是個藍色星球? (生分組觀察,分析交流,學生認識到地球上海洋多、陸地少) 生:這些大片的藍色代表海洋。 同學們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觀察地球儀找答案。 讓學生觀察、小組討論探究找答案。講授新課 (二)處理信息 師:我么來了解一下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播放視頻) 通過視頻我們知道了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人——蘇聯航天員加加林。同時還知道了地球是個藍色的大水球。我們給地球起錯名字了,它應該叫水球!”為什么從太空俯瞰時,地球是一個藍色的大星球呢?這是因為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約占29%,海洋面積約古71%。所以,我們常常說地球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收集了一些關于海洋與陸地的資料,現在請同學們把資料拿出來,找出能支持你們剛才觀點的關鍵語句,畫下來,在小組內和同學交流。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師:老師這里有個海洋與陸地面積比例的表格,我們來填填看。 原來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海洋面積占了71%,陸地面積占了29%。如果把地球展開來變成一張地圖,我們看到涂了色塊的都是陸地,給地圖上表示陸地之外的白色區域涂上藍色。感受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大還是海洋面積大?。 生: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 師:交流自己的發現,說說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情況。 生: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著陸地面積約占29%,海洋面積約占71%。 師:我們今天的探究經歷了那些步驟?把我們的探究過程和結論講給同學們聽。注意交流時要專心傾聽,不隨意打斷別人。 師:我們也可以用比例圖的方式來表示地球上海洋與陸地面積的比例。 (生涂色、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師:來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表示海陸面積比例的,哪種方式更準確、直觀呢? (生展示交流作業,學生互評) 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交流討論。 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三分陸地,七分海洋。講授新課 (三)得出結論 師:通過收集、處理信息,我們發現了什么? 生:地球可以說其實就是一個大水球。 生:海洋面積比陸地大得多,海洋把陸地都包圍起來了。 生:地球超過一半以上都是海洋,海洋是藍色的,怪不得從太空中看地球就像個藍色星球。 學生交流自己得出的結論。 通過學生相互交流,得出結論。講授新課 (四)閱讀拓展 師:既然地球上海洋面積占了一大半,那海水能喝嗎? 生:不能。 師:(播放視頻) 海水中含有大量鹽類和多種元素,且濃度很高(每100克海水中含3.5克以上),大量飲用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還會導致人體脫水。因此,海水不能作為直接飲用水。 學生觀看視頻 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時也為下節課的學習做鋪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