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世界多極化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第二框題 :日益開放的世界經濟 導學案【課標要求】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堅持正確義利觀,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學習目標】1.結合具體事例,闡明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認識負面影響,理解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明確對待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2.闡釋推動經濟全球化朝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原因和意義,理解建設創新、開放、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重要性,闡述完善全球治理機制的原因。【學習重點】經濟全球化的機遇、挑戰、正確態度、引導方向【學習難點】引導經濟全球化方向【新知導學】(請自主閱讀教材,完成知識梳理。)一、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1.機遇(1)經濟全球化符合__________,符合__________。(2)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__________的發展。(3)促進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法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世界范圍內____________________、科技進步、 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__________。(4)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動自身經濟發展。(趨利避害)2.挑戰與風險(1)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__________問題。(2)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國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釀成國際性的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綜上: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3.正確態度(1)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既要__________,積極參與,又要勇敢迎接挑戰,同舟共濟,實現__________。(2)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二、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1.方向: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_________經濟全球化的好處。2.途徑:要建設__________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要建設__________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要建設__________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要建設__________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3.方法:要完善__________。【課堂學習】鏡頭一:2023年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菲律賓正式生效,標志著RCEP對東盟10國和澳大利亞、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等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RCEP的全面生效充分體現了15方支持開放、自由、公平、包容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決心和行動,將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全面提升東亞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地區和全球經濟長期穩定發展。 鏡頭二:2023年3月末,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簡稱“CDF年會”)和“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兩個已經恢復線下舉辦的重磅論壇為契機,超100位知名外企高管密集來華。多位跨國企業高管表示要再度擴大在華投資。因為中國擁有全球門類最全、鏈條最長、上下游最完整,并且緊密銜接的最先進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也擁有藍領工人、高精尖人才、工程師和研發人員等多類人才隊伍。中國政局穩定,正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他們非常依賴在中國的供應鏈,數字化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它可以打造供應鏈的韌性。 鏡頭三: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浙江工作期間,面對浙江土地面積小、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等資源要素問題,提到了“地瓜理論”,敏銳地指出必須跳出浙江發展浙江。20年來,“地瓜理論”孕育出“地瓜經濟”。浙江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了雙向對流機制,并在全球更大范圍內獲得了資源要素的配置能力、提升產業鏈控制水平、建立起現代化產業體系。如今,浙江的開放型經濟更具韌性、活力和競爭力。目前,浙江已與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進出口額從2003年的614.2億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7032.5億美元;2022年實際使用外資193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5.1倍。在2023年年初,浙江省委提出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堅持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有機統一。 學生活動:學生活動:結合上述三組鏡頭,談一談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哪些機遇?溫故知新: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經濟全球化一定會使人們普遍受益嗎?為什么?情境: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一些產品的設計、生產、組裝等一系列環節,形成了一條緊密相連的跨國性的價值創造與分配鏈條,鏈條各個環節的利潤率不同,有人以“微笑曲線”形象地形容這條全球性鏈條(如圖)。當前,一些國家為了擴大國內就業,緩解產業空心化,提出將產業鏈回流國內,其邏輯明顯有悖于國際分工的布局,“斷鏈”、“脫鉤”,風險持續攀升。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 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分別處于價值鏈條的什么位置? 這對我國的企業發展有何啟示? (3)說一說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與風險是什么?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為什么會產生貿易壁壘?情境: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2023年6月8日發表題為《為什么世界仍然需要貿易》的文章,作者為世貿組織總干事恩戈齊·奧孔喬-伊維拉。文章指出:在過去75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全世界的決策者認識到了經濟相互依存的力量。各國紛紛拆除貿易壁壘,相互開放經濟。自1990年以來,世界極端貧困人口的比例下降了3/4。這種經濟愿景現在正受到考驗,其成就岌岌可危。在15年時間里的一系列沖擊——最初的全球金融危機、隨后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現在的烏克蘭沖突——制造了關于全球化的另類敘述。這種新思潮認為,全球化遠遠沒有讓各國在經濟上變得更加強大,反而使它們遭遇過度風險。經濟上的相互依存不再被視為一種優點,而被視為一種缺陷。新的口頭禪是:國家需要的不是相互依存,而是獨立,一體化充其量只限于友好國家的小圈子。 學生活動:談談你對“為什么世界仍然需要貿易?”的理解。情境: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 材料二:“逆全球化”特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所發生的經濟和外交政策調整、政治形勢和社會思潮變化。從根本上說,所謂“逆全球化”是“資本全球化”內在矛盾激化的產物。本輪逆全球化的大幕從2008年金融危機埋下種子,2016年英國脫歐昭示了逆全球化上升到了政治層面,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拉開大幕,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產業鏈的重構,2022年俄烏沖突加劇了陣營化······ 學生活動:(1)應如何看待“逆全球化”現象? (2)請你對未來的世界經濟趨勢作出預測。易混易錯: 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一定會使各國普遍受益。( ) 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方向發展。( ) 3.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不占有優勢,故對經濟全球化這把“雙刃劍”應盡可能避開。( ) 貧窮弱小的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面前將無所作為。( )【課堂總結】 1.請用思維導圖梳理出本課知識體系 2.關于本課,你是否還有困惑?如果有,請寫下來。【夯實基礎 提升素養】 一、單選題 1.(2024上·河南駐馬店·高三統考期末)為應對持續高通脹,美聯儲連續激進加息,導致全球美元流動性快速收緊。受此影響,不少低收入國家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和利率上升三重壓力,并遭受糧食危機和能源價格高企雙重沖擊,這使得它們的債務狀況惡化。這說明( ) ①全球金融市場相互貫通、相互影響 ②低收入國家只有待條件成熟才能參與經濟全球化 ③經濟全球化只會加劇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國的經濟政策可能殃及他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浙江·模擬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世界經濟下行時,各方面矛盾就會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會感受到壓力和沖擊。破解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難題,首要任務在于做大全球發展的“蛋糕”。下列做法屬于增強經濟全球化活力,做大“蛋糕”的是( ) ①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 ②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 ③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 ④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上·山東濟寧·高二統考期末)在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來自126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多位嘉賓圍繞“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題,在共同推動數字世界繁榮發展、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穩定、共同推動網絡秩序公正合理等方面達成廣泛共識。烏鎮峰會達成廣泛共識( ) ①說明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能為網絡空間的和平與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②適應了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有利于數字技術賦能世界經濟復蘇 ③符合多邊主義精神,促進各國攜手應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問題新挑戰 ④彰顯共享共治網絡治理理念,為各國數字經濟繁榮提供基本遵循與可靠保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易混易錯答案:1——4:× ; 選擇題答案:1.B 2.B 3.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