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 美國第1課時學習目標1.知道美國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2.◎重點:分析美國地形、氣候、河流特點,知道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理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3.◎素養目標:了解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知道華人對美國的貢獻以及認識美國社會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感受我國社會主義政策的優越性。【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移民國家 1.2020年,美國總人口3.3億, 人是美國的土著居民。 2.美國的領土面積居世界第 位,位居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之后。 3.各國移民進入美國后,經過長時期的融合,形成統一的美利堅民族。4.國土組成:美國由50個州和1個特區組成。本土有哥倫比亞特區和48個州,海外2個州,分別是 州、 州。 5.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 、 。 (2)海陸位置:位于北美洲,東臨 洋,西臨 洋,南臨 灣。 (3)周邊鄰國:北接 ,南接 。 (4)緯度位置:美國本土位于 帶,阿拉斯加州北部位于 帶,夏威夷州主要位于 帶。 6.地形、河流、湖泊。(1)地形:西部是 ,中部是 ,東部是 。地勢東西高、中間低。 (2)河流:美國最長、世界第四長河 自 向 流,注入 。 (3)湖泊:位于美國與加拿大交界處的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完全屬于美國的湖泊是 湖。 知識點二:農業地區專業化 美國農業帶(區)的分布圖1.農業帶(區):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2.對美國農業發展貢獻最大的河流是 河。 3.農業生產的特點:農業地區和農業生產 化,生產過程 化。 【合作探究】1.分小組討論:大量的移民對美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舉例說明華人對美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貢獻。2.閱讀課本圖9.5美國種族歧視舉例,討論:圖中人物的對話反映了美國社會存在著一個什么現象 請就此現象談談你的感想。3.仔細觀察課件展示的美國地形圖,說說美國的地形有什么特點,并分析、歸納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4.說說美國農業在地區分布上具有什么特點,主要形成了哪些農業帶(區),并分析其形成原因。5.美國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農藥和化肥,對環境造成哪些影響 參考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移民國家1.印第安2.四4.夏威夷 阿拉斯加5.(1)西半球 北半球(2)大西 太平 墨西哥(3)加拿大 墨西哥(4)北溫 北寒 熱6.(1)落基山脈 大平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2)密西西比河 北 南 墨西哥灣(3)五大湖 密歇根知識點二 農業地區專業化1.水果和灌溉農業區 畜牧和灌溉農業區 小麥區 玉米帶 乳畜帶 混合農業區 棉花帶 亞熱帶作物帶2.密西西比3.專業 機械合作探究1.作用:大量的移民帶來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這可以豐富美國的文化和風俗。而美國地大物足,大量的移民可以加速美國的開發,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事例: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華人科學家在生命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為世界所做的貢獻;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量中國勞工來到美國,修筑鐵路,為美國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在美國社會中,黑種人、印第安人和華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即美國社會存在種族歧視現象。美國政府總是以人權為借口干涉別國內政,而自己國內的種族歧視問題卻始終未能得到徹底解決。3.美國的地形東西高、中間低,即西部為海拔較高的山地,中部為平原,東部為低矮的山地和高原。美國本土大部分位于30° N~50° N之間,光熱資源豐富。美國平原面積廣大,占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積廣大,約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0%。美國本土部分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東部山地低矮,來自大西洋的水汽可以深入內陸地區,降水充沛;五大湖和縱貫南北的密西西比河為灌溉和航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4.地區生產專業化,形成了一些農業帶(區)。乳畜帶: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城市和人口密集。玉米帶:地處溫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春夏兩季氣溫較高。小麥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多山地,降水少,有大片的半干旱草原和充足的高山冰雪融水。棉花帶: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緯度低,夏季氣候濕熱。亞熱帶作物帶:地處亞熱帶,地勢平坦,氣候濕熱,適宜亞熱帶作物生長。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便于推廣農業技術。5.機械排出的廢氣污染大氣;機械的噪聲會擾亂部分生物的生物鐘;機械化生產過程中的廢品和農藥污染環境,加速土壤板結。農藥和化肥的利用導致水污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