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0 極 地 地 區學習目標1.知道極地地區的位置、范圍、氣候、動物等。2.了解極地地區豐富的淡水資源、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等。3.◎重點:運用地圖和資料,知道我國在極地的主要科考站,理解人類對極地進行科學考察和極地環境保護的意義。4.◎素養目標:通過學習,進一步感受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獨特的自然環境 1.北極地區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緯 (即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 洋的大部分及其周圍的 、 、北美洲的部分陸地和島嶼。 2.南極地區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緯66.5°(即 )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 洲及其周邊的 洋、 洋、 洋的部分海域。 3. 是南極的代表動物, 是北極的代表動物。 4.在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 方;在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 方。 5.北極大部分地區終年冰封,降水比南極地區 ,但不及南極地區 。 6.列舉北冰洋和南極洲的世界之最。知識點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1.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在南極地區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實驗站,每年暖季在南極基地上活動的人數有2000多人。2.南極地區地下埋藏著豐富的 資源,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 資源,海域及沿岸棲息著無數的 。 3.隨著 、 、 、 等資源的發現和開采,人類對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和研究也越來越頻繁。 知識點三: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 1.南極大陸附近海域生活著大量的 。近年來,由于人們亂捕濫殺,其已陷入危機之中。 2.北極地區的 、 、 等動物,同樣遭到人們的濫殺。 泄漏等突發的重大污染事件,給北極地區的海洋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3.為了保護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人類對南極的考察和利用只限于 ( )A.經濟目的 B.旅游目的C.科學利用 D.和平利用4.我國科學家去南極進行科學考察,應選擇的時間是 ( )A.我國春節前后B.“五一”勞動節前后C.我國夏季D.我國國慶節期間【合作探究】1.閱讀課本,比較兩極地區的異同。比較項目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位置范圍相鄰的大洲或大洋自轉方向自然環境 (氣候)特點代表性動物自然資源常住人口我國主要 科考站及 其經緯度科考時間2.南極大陸遠離人類的居住地,自然條件又非常惡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科學家去那里考察。據此討論下列問題。(1)人們最初去南極大陸是出于什么目的 現在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2)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么形成的 這反映了該地區怎樣的氣候環境 (3)南極大陸的冰雪具有什么科研和利用價值 (4)為什么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 3.結合你對極地地區環境保護的學習,談談你對環境保護的看法。4.假如要組織一支科學考察隊去南極考察,請你設計一條從中國上海出發,到南極中山站的海上航線。參考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獨特的自然環境1.66.5° 北冰 亞洲 歐洲2.南極圈 南極 大西 印度 太平3.企鵝 北極熊4.南 北5.多 寒冷6.北冰洋: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多、面積最小、最淺、最寒冷的大洋。南極洲: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多、最寒冷、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知識點二 科學考察的寶地2.礦產 淡水 海洋生物3.石油 天然氣 鐵 煤知識點三 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1.鯨2.海豹 海獅 海象 石油3.D4.A合作探究1.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 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 包括南極洲及其周邊的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部分海域 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及其周圍的亞洲、歐洲、北美洲的部分陸地和島嶼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亞洲、歐洲和北美洲 順時針方向 逆時針方向 酷寒(冰雪高原)、干旱(白色荒漠)、烈風(風庫) 終年寒冷 企鵝 北極熊 固冰,銅、鐵、錳、鈾、鉛鋅、金、鎳等金屬礦產,煤、石油等非金屬礦產,海洋生物 固冰,石油、天然氣,海洋生物 暫無常住人口 因紐特人、拉普人 昆侖站(80°25' S,77°06' E)、中山站(69°25' S,76°10' E)、長城站(62°12' S,58°57' W)黃河站(78°55' N,11°56' E) 每年11月至次年2月 每年5月至8月2.(1)略。(2)略。(3)略。(4)略。3.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加工要做到有序進行,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不能以污染或犧牲環境為代價,同時我們還要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亂甩廢棄物,注重自己生產生活的環境的治理及生態修復,此外,我們還要保護環境,美化環境。4.從上海往南穿過馬六甲海峽,途經印度尼西亞,中途停靠澳大利亞佛利曼特爾進行淡水、物資補給,2至3天后繼續往南,穿越西風帶到達中山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