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素養本位真實情境多元評價深度學習第3課土地改革O1時空觀念唯物史觀O2家國情懷O3課程標準通過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內容和有關土地改革前后的圖片、數據等材料,總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內容。對比國共十年對立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分析中國共產黨調整土地政策的原因。了解新中國土地改革的意義,認識土地改革在恢復國民經濟和鞏固新生政權中所起到的作用。認識到土地改革的勝利,使中國農民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史料實證素養目標真實情境一.追根溯苦源——探土改之因史料實證結合材料思考新中國成立后進行土地改革的原因?背景老解放區已完成土改② 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直接原因)中國印度亞洲1949年中國、印度、亞洲人均國民收入對比27美元57美元44美元中國原來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這就是我們民族被侵略、被壓迫,窮困及落后的根源,是我們國家民主化、工業化、獨立、統一及富強的基本障礙。—劉少奇《關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1950年)① 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發展。(根本原因)真實情境唯物史觀新中國成立前,哪些地方進行了土地改革?哪些地區還沒有?背景新中國成立之前:東北、華北等老解放區已經基本完成了土改。新中國成立后:占全國人口3億多的新解放區還沒進行土改。土改的目的:穩定社會會秩序,鞏固新生人民政權。一.追根溯苦源——探土改之因二.依法分田地——明土改經過唯物史觀閱讀課本完成土地改的相關概況?概況B地點:C法律依據:D內容:A時間:E保存富農經濟,在政治上中立富農特點:1950—1952年底廣大新解放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從“地主私有” 到“農民私有。真實情境史料實證新解放區土改的法律依據是什么?概況二.依法分田地——明土改經過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6月3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命令正式頒布,由此新中國的土地改革拉開了帷幕。視頻:《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真實情境唯物史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核心內容是什么?概況二.依法分田地——明土改經過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地主剝削農民地主土地分給農民,地主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農民土地歸農民,不再饑寒典租耕。改造地主和富農,消滅剝削制度中。土地私有制沒變真實情境唯物史觀概況二.依法分田地——明土改經過“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內容),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基本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問題:結合上述文字,思考為什么要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史料實證閱讀課本思考土地改革的結果?概況二.依法分田地——明土改經過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①約3億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的農具、牲畜和房屋等;②每年需向地主繳納的3000多萬噸糧食的地租被免除;③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具體表現:視頻:電視劇《老農民》中土地改革農民喜得土地的畫面真實情境知識拓展概況二.依法分田地——明土改經過西藏地區的民主改革全國約有3500萬人口的民族地區,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分別不同情況,用更長的時間,采取適合少數民族的特點和有利于民族團結的政策,來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務。1959年,西藏地區開始進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務是把封建農奴主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徹底消滅封建農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經過民主改革,百萬農奴翻身當家作主。相關史事1959年,西藏翻身農奴參加選舉真實情境知識拓展概況二.依法分田地——明土改經過1949年9月前完成土改的地區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地區西 藏中央人民政府對3500萬人口的少數民族地區,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民主改革任務。西藏民主改革的中心任務是把封建農奴主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徹底消滅封建農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權。1959年西藏地區開始進行民主改革,使百萬農奴翻身當家做主。1953-1958年底完成土改地區真實情境意義三.翻身促生產——析土改意義根據材料說說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材料一:戰國1952材料二:土地改革后,過去制約農村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得到調整,農民作為土改最直接受益者,在擁有自己的土地后,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土地生產關系變革,促進了農業生產空前發展。材料三:據統計,1952年全國農業生產總值比1949年增長48.3%,糧食產量增長44.8%,棉花增長193.4%,油料增長168.1%。①徹底摧毀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③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工業化準備條件。真實情境意義三.翻身促生產——析土改意義新中國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之間的關系1、新中國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前提;3、土地改革為抗美援朝提供物質支持,抗美援朝為土地改革提供穩定的國際環境。2、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鞏固了新中國政權。視頻:土改概意義多元評價唯物史觀、歷史解釋“農民得到了土地,我們的黨就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全國農民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所以說,這是一次最徹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土地改革。”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獲,這就是農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覺。土地改革后,農民的人均貨幣收入從1949年的14.9元提高到1952年的26.8元。根據材料,歸納土地改革順利完成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土地改革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影響。農民的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政治上: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經濟上: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提高了我國農村的生產力水平;農民的收人有很大提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1950-1952年土地改革建國初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三件大事課堂小結:多元評價2.(2023·內蒙古赤峰·11)土地改革后,“遼寧金縣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1000多畝鹽堿地改變為良田,種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1.4億噸,比1949年增長26.9%。”這表明土地改革( )A.鞏固了人民政權 B.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C.建立土地公有制 D.使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D1.(2023·黑龍江牡丹江·17)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農民獲得土地的是( )A.土地改革 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 新中國土改概況及意義.mp4 4-3 新中國的土地改革運動法.mp4 4-3 電視劇《老農民》中土地改革農民喜得土地的畫面.mp4 第3課 土地改革 課件?視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