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統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一、指導思想 黨的十九大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進一步明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憲法教育為核心。二、教材分析作為初中學段法治教育專冊教材,本冊教材依據教育部《中小學法治教育專冊教材編寫建議》,以憲法精神為主線,重點進行公民意識與國家意識的教育。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憲法調整的基本社會關系,憲法關系的實質內容是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因此,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成為建構本冊教材內容體系的邏輯起點。本冊書包含四個單元八課的內容,包括堅持憲法至上、理解權利義務和人民當家做主、崇尚法治精神四大部分。三、學情分析進入到八年級第二學期,學生經過上學期一學期的高壓學習,對新的環境已經基本進行了適應,學校的老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已經基本掌握。在上學期學習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要求與方法已基本了解,本學期旨在夯實學生基礎,并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進而引導學生認識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認同憲法價值,理解憲法精神,增強憲法意識。四、 教學要求1.進一步加強學習方法教育,特別是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學生的主動性接受自我反思性,注重學生的互動探究性合作,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建構性。創造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積極性,以調查研究學生為中心,有的放矢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積極主動地樹立為學生的終身服務的教學思想。2.注重培養學生的互動交往合作,互動交往活動必然而然地蘊涵著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交往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教學的實效性。3.首先嚴抓班風,學風建設,對學習不努力,尤其是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及時交的學生,作出相應的教育懲罰,改變不良習氣。其次,表彰思想積極向上、品行端正的學生,樹立班干部的榜樣示范引領作用。最后,通過多方面的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有意識地培養班級學生的集體觀念,進一步增強班級凝聚力。4.按照學校的要求,認真備課是非常重要的。在備課時,需要考慮到教材、學生、知識和教法四個方面,要充分了解教材內容,熟練掌握教材,并且努力學習。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時,也要深入分析學生的情況,以確定教學環節的重點和難點,并進行科學的教學安排。5.通過聯系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涉及學生關注的話題和案例,特別是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與學生共同分析和討論,以積極和正面的方式引導學生,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6.確保學生在課堂前進行充分的預習,以便他們能夠對課文有初步的了解,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確保課堂上高效學習,并且能夠及時消化所學知識,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還要做好課前、課中以及之后的提問準備工作,并仔細分析總結月考、期中、期末測驗的結果。五、教學進度: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第1~4周 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至上 第一課:維護憲法權威 第二課:保障憲法實施 8課時第5~8周 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 第三課:公民權利 第四課:公民義務 8課時第9~10周 期中復習、期中考試 第11~14周 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做主 第五課:我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 第六課:我國的國家機構 8課時第15~18周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 第八課:維護公平正義 8課時第19~20周 期末復習、期末考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