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復習資料(核心知識識記手冊 )主題二 生物的多樣性一、生物的分類1、根據生物的形態結構或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將生物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同的分類等級。種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最近。2. 生物分類的單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 ,生物之間的共同特征越少,親緣關系越遠;反之則相反。3. 生物的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其中生物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多樣性。4. 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根本的措施: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 ,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二. 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1、藻類植物(如水綿、海帶):沒有根、莖、葉的分化。2、苔蘚植物(如葫蘆蘚、墻蘚):一般都很矮小,通常有類似莖、葉 的分化,但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苔蘚植物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蕨類植物(如腎蕨、卷柏、滿江紅):有 根、莖、葉的分化,有專門的輸導組織。4、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①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不開花、結果,如油松、側柏、銀杏和蘇鐵等。②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開花、并形成果實,如豌豆、荔枝和木瓜等。三. 動物的分類1、根據動物體內是否有脊柱 ,可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2、根據體溫是否恒定,可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屬于恒溫動物;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都屬于變溫動物。3. 無脊椎動物(1)腔腸動物(如水螅、水母):身體呈輻射對稱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2)扁形動物(如渦蟲、血吸蟲):身體呈兩側對稱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3)線形動物(如蛔蟲):身體細長,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營寄生生活。(4)環節動物(如蚯蚓):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和肌肉輔助運動,如蚯蚓、水蛭等。(5)軟體動物(如烏賊、河蚌):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6)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能防止水分蒸發的作用;身體和附肢都分節,如蝗蟲、蟬等。①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且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②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一對觸角,3對足,一般有2對翅。4. 脊椎動物(1)魚: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 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2)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如青蛙、蟾蜍、娃娃魚等。(3)爬行動物: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蛇、蜥蜴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龜體表覆蓋角質的甲;生殖和發育方式都擺脫了水環境的依賴,是真正適應陸地環境的脊椎動物。(4)鳥類:適于飛行的主要特點:①身體呈流線型;②前肢特化成 翼 ; ③被覆羽毛;④骨骼輕、薄且長骨中空;⑤ 胸肌發達; ⑥有氣囊輔助肺呼吸(5)哺乳動物:體表被毛;特有的生殖、發育方式為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如大熊貓、鯨、海豚等。5、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維持生態平衡重要作用;(2)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四. 細菌、真菌、病毒(一)細菌(1)細菌種類:包括球菌、桿菌、螺旋菌,都是單細胞生物。細菌結構示意圖(2)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型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成有機物生活。(3)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在不良環境時形成芽孢,是休眠體。(二). 真菌(1)種類:包括多細胞真菌(如蘑菇)和單細胞真菌(如酵母菌)。(2)結構:真菌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成形的細胞核等結構,屬于真核生物。(3)生殖方式:主要靠孢子繁殖后代,酵母菌還可進行出芽生殖。(4)細菌和真菌最主要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型的細胞核,真菌有細胞核。(5)與植物細胞相比,大多數細菌和真菌細胞都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營養方式為異養。(三)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組成;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四)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為分解著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植物共生。(五)細菌、真菌與食品制作和保存(1)常用的細菌、真菌的發酵酵母菌---制作面包、饅頭、釀酒;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醋酸菌---制醋;霉菌---制醬、豆腐乳等食品保存原理: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高溫)或抑制(低溫)它們的生長和繁殖。常用方法:脫水法==香菇;腌制法---咸魚;巴氏消毒法---牛奶;真空包裝法---袋裝香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