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生物下冊 預習篇8.2 用藥和急救安全用藥概念: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人的病情、體質和藥物的作用,在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方面都恰到好處,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身體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藥物的分類:處方藥(簡稱:Rx):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并按醫囑服用的藥物。非處方藥(簡稱:OTC):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按所附說明服用的藥物。閱讀藥物使用說明:包括藥物名稱、藥物主要成分、作用與用途(功能與主治)、不良反應(副作用)、注意事項、用法與用量、制劑與規格、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中藥&西藥:中藥是我國傳統的藥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從各種植物、動物或礦物中獲得。西藥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學物質合成的,因此又被稱為化學藥品制劑藥物的保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家庭小藥箱:某些家庭成員特殊需要的藥物;一些常用藥物;紗布、膠布、創可貼等。急救緊急呼救:撥打120(說明地址、基本病情、性別年齡,讓對方先掛電話)心肺復蘇出血與止血1.小明在一次意外中受傷,呈暗紅色的血液緩慢而連續不斷地從傷口流出。下列急救措施中合理的是( )A.在傷口的遠心端用止血帶止血 B.在傷口的近心端用止血帶止血C.在傷口處貼上創可貼 D.不做處理,任其自行止血【答案】A【分析】(1)動脈出血的特點,顏色鮮紅,血流較快,常呈噴射狀;靜脈出血的特點是靜脈血色暗紅,血流較緩;毛細血管出血,血液緩慢滲出。(2)大靜脈受傷出血時,正確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壓法(或止血帶)遠心端止血;動脈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細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凈紗布包扎傷口。【詳解】傷口連續不斷地流出暗紅色的血液,出血量較多,因此判斷是靜脈出血。故應遠心端用止血帶止血,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2.阿奇霉素是一種抗生素,屬于處方藥,患者一般是服用3天停4天,空腹服用效果更好。下列有關阿奇霉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宜飯前服用B.可以用于治療細菌引起疾病C.包裝袋上會有OTC標志D.連續服用時間不能超3天【答案】C【分析】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人的病情、體質和藥物的作用適當選擇藥物的品種,以適當的方式、劑量和時間準確用藥,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盡量減少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或危害。【詳解】A.由題文可知,空腹服用效果更好,則宜飯前服用阿奇霉素,A正確。B.阿奇霉素是一種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性疾病的藥物,則阿奇霉素可以用于治療細菌引起疾病,B正確。C.非處方藥的簡稱是OTC藥,處方藥的簡稱是Rx藥,由題文可知,阿奇霉素屬于處方藥,則包裝袋上會有Rx標志,C錯誤。D.由題文可知,患者一般是服用3天停4天,即連續服用阿奇霉素時間不能超3天,D正確。故選C。3.下列關于抗生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抗生素只能殺死致病細菌B.抗生素能殺死細菌,因此抗生素藥品不會腐敗變質C.抗生素雖能治病但不能濫用D.得流感時盡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復【答案】C【分析】抗生素主要指微生物所產生的能抑制或殺死其他微生物的化學物質,抗生素能抑制細菌的細胞壁的形成,所以能治療細菌引起的疾病。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生素并不起作用;抗生素是藥物,不能濫用。【詳解】A.抗生素可以用來治療相應的細菌性疾病,同時抗生素也會殺死體內的其他細菌例如大腸桿菌等有益細菌,故A不符合題意。B.抗生素是藥品,也會有保質期,時間久了也會變質,B不符合題意。C.抗生素能治療疾病,但是抗生素為藥品,是藥三分毒,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故不能濫用抗生素,C符合題意。D.抗生素能治療細菌引起的疾病,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不起作用,D不符合題意。故選C。4.下列關于骨折的救護方法,錯誤的是( )A.固定用的夾板要長過斷骨上下兩端的關節B.在夾板和肢體間要墊棉花和紗布C.夾板要穩固,使傷肢不能活動D.使用軟擔架運送【答案】D【分析】骨折急救方法:四肢遠端非開放性骨折,骨折肢體未出現明顯移位的,可與冰敷后簡易夾板固定,及時送醫。如出現明顯肢體畸形,不可搬動肢體,立即送醫。如為開放有開放性傷口,予干凈紗布壓迫,簡易包扎,如有大血管活動性出血,可以止血帶捆扎止血,但需注意捆扎時間,避免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如骨折斷端刺出皮膚,不可進行還納。如出現脊柱骨折,非專業人員不可對患者進行隨意搬動,需專業急救人員擔架轉運。【詳解】A.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個或是幾個關節,由肌腱附著在相鄰的骨上。骨折以后,為了使骨固定,不至于錯位,應用長過斷骨上下兩端關節的夾板固定,以便把骨折兩端的關節固定起來,A正確。B.夾板與肢體之間墊一些棉花或紗布,可以防止皮膚和肌肉被過度壓迫,有利于皮膚和肌肉的血液循環,B正確。C.為了固定夾板,需要用繃帶把夾板纏住,纏的時候注意松緊適度,既不能太松,使得夾板滑脫;也不能太緊,使得血液循環不通暢。因此給夾板纏繃帶時,不能綁得非常緊。及時正確地用夾板把骨折兩端的關節固定穩固,使傷肢不能活動,防止再次受傷害,C正確。D.骨折的傷員應用三角巾固定,不應用軟擔架運送,以免骨頭錯位,使骨折加重,D錯誤。故選D。5.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時,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 )A.每分鐘吹氣次數16-18次B.清除口、鼻內污物C.捏住溺水者的鼻子D.不要壓病人的胸廓【答案】D【分析】人工呼吸是緊急情況下的救人方法,要掌握其具體措施。【詳解】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驟如下: ①清除口和鼻內的異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②使病人仰臥,頸下墊高,頭后仰。將病人的衣服解開,腰帶放松; ③救護者跪在病人的一側,用手帕或是紗布蓋在病人的口鼻上。用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頦,另一只手捏緊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氣,對著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 ④每一次吹氣停止后,救護者的嘴離開并立即松開捏鼻的手,如此反復進行。吹氣的次數為每分鐘16~18次。吹氣的過程中,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夠隨著每次吹氣而略有隆起,并且氣體能夠從口部排出,則證明人工呼吸有效,因此ABC正確,D錯誤。故選D。6.生病服藥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服用OTC藥物可任意加大藥量以便快速康復B.服藥前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C.用藥后如果感覺身體不適,要立即查明原因D.嚴格按醫囑進行服藥【答案】A【分析】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情需要,正確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以充分發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詳解】A.是藥三分毒,服藥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不可以隨意增加用量,A錯誤。B.服藥前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了解藥品的適應癥、用法用量、是否過期等信息,B正確。C.藥后如果感覺身體不適,要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時請醫生檢查處理,C正確。D.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助理醫師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簡稱Rx,處方藥的使用要遵醫囑,D正確。故選A。7.人體鼻腔在干燥、外傷等情況下,容易出現血管破裂而導致鼻出血。下列鼻出血后止血方法最科學、合理的是( )A.把頭揚起防止血液流出 B.用手指捏緊鼻翼C.用普通軟紙塞住鼻孔 D.用冰袋冷敷前額【答案】B【分析】出血一般有內出血和外出血。①內出血是指體內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診斷,如懷疑有胸部、腹部等內出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救治。②外出血是指體表的出血,在送往醫院之前,應該先做必要的止血處理。外出血可分為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和動脈出血三種。最常見的是毛細血管出血,出血時血液呈紅色,從傷口滲出,一般都能自行凝固止血。靜脈出血時,血液呈暗紅色,緩慢而連續不斷地從傷口流出。動脈出血時,血液呈鮮紅色,從傷口噴出或隨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若不及時止血,患者會因失血過多而死亡。【詳解】A.鼻出血時,不要頭部仰起,出血容易下咽,可能嗆入呼吸道或肺,造成危險,A不符合題意。B.發生鼻出血時,正確的急救方法是用雙手手指按壓住兩側鼻翼,也可單按壓出血的一側鼻翼,連續按壓3到5分鐘,通過按壓減少出血,三五分鐘后人的凝血功能發揮作用,流鼻血也就止住了,采取壓迫止血法,止血效果最好,也是最安全的止血方法,B符合題意。C.鼻出血不能用紙塞鼻子止血,一是普通軟紙會有細菌,二是可能是使原本往外流的鼻血流到口腔、氣管,咳嗽時會進入肺部,引起氣管炎甚至肺炎,C不符合題意。D.用冰袋冷敷前額,因為血管遇冷收縮,血流減少,對止血有一定作用,不過最常用的方法是采取壓迫止血方法,效果最好最可靠,D不符合題意。故選B。8.如圖為三種血管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為靜脈,血流速度較慢B.c為動脈,其中流動的一定是動脈血C.b為毛細血管,紅細胞單行通過D.c血管出血,血色鮮紅,出血速度快【答案】C【分析】動脈內的血液流動方向是從主干流向分支;靜脈內的血液流動方向是從分支流向主干;毛細血管管腔小,紅細胞只能呈單行通過。【詳解】A.a內的血液從主干流向分支,是動脈,血流速度較快,A錯誤。B.c內的血液從分支流向主干,是靜脈,有些靜脈內流靜脈血,有些靜脈內流動脈血,B錯誤。C.b管腔最小,紅細胞呈單行通過,是毛細血管,C正確。D.c靜脈血管出血,血色暗紅,出血速度緩慢,D錯誤。故選C。9.煤氣中毒是下列哪種氣體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的?( )A.氮氣 B.一氧化碳 C.氧氣 D.二氧化碳【答案】B【分析】煤氣中毒是指大量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使氧失去了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機會,而不能被血液運輸到組織細胞,造成組織缺氧。【詳解】如果在密閉居室中使用煤爐取暖、做飯,由于通風不良,供氧不充分,可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積蓄在室內,造成人員一氧化碳中毒。其中毒機理是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人體組織細胞缺氧,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醫學上把發生傷病后的前四分鐘稱為急救“黃金時間”,如果能有更多人掌握科學的救護知識,無疑會在挽救生命時搶得先機。下列急救措施錯誤的是( )A.遇到有人觸電時,要立即使觸電者脫離電源B.遇到有人溺水時,即使不會游泳也要下水救人C.遇到有人煤氣中毒時,應迅速將其轉移到通風處D.遇到有人受傷動脈出血時,應立即在近心端止血【答案】B【分析】當人出現意外事故時,我們首先應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正確的實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急救措施有胸外心臟擠壓、人工呼吸、出血和止血。【詳解】A.遇到有人觸電時,要立即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撥打120急救電話,A正確。B.救人一定要在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因此“遇到有人溺水時,即使不會游泳也要下水救人”說法錯誤,B錯誤。C.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時,首先關閉氣閥,禁止明火。然后,立即打開門窗,將煤氣中毒人員移到通風處,再撥打120急救電話,C正確。D.動脈的血流方向是從心臟流向身體其他部位,遇到有人受傷動脈出血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同時在近心端止血,D正確。故選B。11.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常見于顏面部,因多發于青春期,也被稱為“青春痘”。青春期由于雄性激素水平增加,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也隨之增多,為痤瘡丙酸桿菌的生長提供了原料。細菌分解物刺激周圍的皮膚細胞增生角質,導致皮脂腺導管口堵塞,皮脂無法排出,進而在局部產生炎癥,形成痤瘡。(1)從人體的結構層次看,皮膚屬于 。(2)痤瘡丙酸桿菌與皮膚細胞相比,其結構上最大的不同是 。(3)有的同學因感覺不美觀,常用手擠壓痤瘡部位,甚至導致出血。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去除痤瘡,而且還會傷及皮膚 層中的毛細血管。嚴重時會造成皮膚局部感染,出現炎癥,此時大量的穿過 毛細血管壁聚集于此,與病菌展開殊死搏斗(4)病情嚴重時,可以使用藥物治療,以下關于安全用藥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用藥前注意生產日期和有效期;②為增加療效,可以按說明書要求的用量雙倍服用;③同時服用幾種藥,療效會更好;④在用藥過程中發生疑似藥物不良反應,要立即停藥,并及時就醫;⑤新藥、貴藥、進口藥比普通藥的療效更好;⑥病情好轉,可立即停藥。(5)請結合生活經驗,談談青春期如何預防“青春痘”? (答出兩條即可)【答案】(1)器官(2)痤瘡丙酸桿菌沒有細胞核(3) 真皮 白細胞(4)①④/④①(5)減少不恰當化妝品的使用;保持面部清潔、用溫水洗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油膩食物等【分析】(1)人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2)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血液的功能:運輸功能;防御和保護功能。【詳解】(1)皮膚覆蓋在人體表面,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和肌肉組織按一定次序構成。可見,從人體的結構層次看,皮膚屬于器官。(2)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這樣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動物細胞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因此動物屬于真核生物。痤瘡丙酸桿菌是細菌,與皮膚細胞相比,其結構上最大的不同是痤瘡丙酸桿菌沒有細胞核。(3)皮膚包括表皮和真皮兩層,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對皮膚有營養作用。因此,有的同學用手擠壓痤瘡部位,甚至導致出血,說明傷及了皮膚真皮層中的毛細血管。白細胞的主要功能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護等。當病菌侵入人體后,白細胞數量增多,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聚集在發炎部位并將病菌吞噬,炎癥消失后,白細胞數量恢復正常。可見,皮膚局部感染出現炎癥后,大量的穿過白細胞毛細血管壁聚集于此,與病菌展開殊死搏斗。(4)①所有藥品都有成分、功能主治、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屬性,用藥前注意生產日期和有效期,屬于安全用藥的正確做法,①正確。②藥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過量服用,會危害人體健康。可見,雙倍服用藥物是錯誤的做法,②錯誤。③同時服用幾種藥,療效不一定會更好,反而可能導致藥物中毒,③錯誤。④在用藥過程中發生疑似藥物不良反應,要立即停藥,攜帶藥品及說明書,及時就醫,④正確。⑤新藥、貴藥、進口藥并不一定比普通藥的療效更好,⑤錯誤。⑥病情好轉,應該繼續服藥鞏固效果,而不是立即停藥,⑥錯誤。可見,關于安全用藥的敘述,正確的是①④。(5)減少不恰當化妝品的使用;保持面部清潔、用溫水洗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油膩食物等都是預防“青春痘”的具體方法。12.分析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材料二: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最明確的胃癌發生誘發因素,有明顯的家庭聚集性傳播現象。 (1)甲型流感病毒在傳染病學上稱為 。其與幽門螺桿菌相比,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流感病毒沒有 結構。(2)幽門螺桿菌是目前發現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細菌,這種適應性是由幽門螺旋桿菌的 物質決定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可以用阿莫西林(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阿莫西林藥盒上沒有“OTC”標志,說明該藥屬于 (填“處方”或“非處方”)藥。(3)幽門螺旋桿菌與人體肌肉細胞相比,最主要區別在于沒有 結構。【答案】(1) 病原體 細胞(2) 遺傳 處方(3)成形的細胞核【分析】(1)病毒無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2)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3)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部分構成,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詳解】(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甲型流感病毒能使人患傳染病,因此在傳染病學上稱為病原體。幽門螺桿菌屬于細菌,具有細胞結構,而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2)幽門螺桿菌是目前發現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細菌,這種適應性是由幽門螺旋桿菌的遺傳物質決定的。有“OTC”標志的藥物屬于非處方藥,阿莫西林藥盒上沒有“OTC”標志,說明該藥屬于處方藥。(3)幽門螺旋桿菌屬于細菌,細菌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與人類細胞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細菌的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13.圖甲為人體心臟示意圖,圖乙為指壓止血法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為血液循環的 器官。心房收縮時,心臟右心房、右心室中血液的流動方向為 (用序號和箭頭表示),此時房室瓣處于 (選填“打開”或“關閉”)狀態。(2)某人外出血時,鮮紅色的血液從傷口噴出,這些血液來自圖甲中的哪個腔? (填序號)。圖乙表示救護者正采取指壓止血法對出血傷者進行急救,由此判斷傷口在 (選填“a”或“b”)處。【答案】(1) 動力 ③→④ 打開(2) ② b【分析】(1)心臟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具有收縮和舒張功能。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心臟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個腔室組成,上下相通,左右不通。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2)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送往全身各處的血管,血液流動方向是心臟→動脈,因此動脈出血在近心端止血;靜脈是把全身各處的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靜脈的血液流動的方向是靜脈→心臟,因此,靜脈受傷出血時,在遠心端止血。【詳解】(1)圖甲心臟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具有收縮和舒張功能,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心房收縮時,血液被壓出心房,穿過瓣膜進入心室。因此,心臟右心房、右心室血液的流動方向:從③右心房→④右心室,此時房室瓣打開。(2)題中外傷出血,血色鮮紅,從傷口噴出,可以判斷是動脈出血,血液來自②左心室。乙圖表示救護者采取指壓止血法急救,由此判斷傷口在b,因為動脈出血,是從心臟出發的血液,在近心端止血。14.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觸電、溺水、煤氣中毒等意外傷害,一旦發生心跳驟停,必須立 即進行心肺復蘇術。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甲圖的操作是為了使乙圖的 (請填寫圖中的數字序號和結構名稱)暢通,這是現場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一步。(2)圖丙所示的外界氣體按照c方向進入肺泡時,圖乙中③ (請填寫機構名稱)應處于 狀態。(3)圖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這有利于肺泡和血液 之間進行 ,該過程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4)圖丙中,血液從毛細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其成分變化是 (請填寫圖中的數字序號和機構名稱)含量增加。【答案】(1)②呼吸道(2) 膈 收縮(3) 氣體交換 擴散(4)b氧氣【分析】圖乙中,①為肺,②為呼吸道,③為膈;圖丙中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氣,c表示吸氣,d表示呼氣,④肺動脈,⑤肺靜脈。【詳解】(1)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臟擠壓是常用的兩種急救措施,圖甲是清除口腔的異物,使乙圖的②呼吸道暢通。(2)圖丙所示的外界氣體按照c方向進入肺泡時,③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膈肌頂部下降,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3)肺由大量的肺泡組成,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上皮細胞,這樣肺泡與血液很容易發生氣體交換。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氣體的擴散作用,即一種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4)氣體交換過程,血液從毛細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肺泡中的b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后隨著呼氣過程排出體外;進入血液中的氧氣,通過血液循環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生物下冊 預習篇8.2 用藥和急救安全用藥概念: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人的病情、體質和藥物的作用,在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方面都恰到好處,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身體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藥物的分類:處方藥(簡稱:Rx):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并按醫囑服用的藥物。非處方藥(簡稱:OTC):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按所附說明服用的藥物。閱讀藥物使用說明:包括藥物名稱、藥物主要成分、作用與用途(功能與主治)、不良反應(副作用)、注意事項、用法與用量、制劑與規格、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中藥&西藥:中藥是我國傳統的藥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從各種植物、動物或礦物中獲得。西藥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學物質合成的,因此又被稱為化學藥品制劑藥物的保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家庭小藥箱:某些家庭成員特殊需要的藥物;一些常用藥物;紗布、膠布、創可貼等。急救緊急呼救:撥打120(說明地址、基本病情、性別年齡,讓對方先掛電話)心肺復蘇出血與止血1.小明在一次意外中受傷,呈暗紅色的血液緩慢而連續不斷地從傷口流出。下列急救措施中合理的是( )A.在傷口的遠心端用止血帶止血 B.在傷口的近心端用止血帶止血C.在傷口處貼上創可貼 D.不做處理,任其自行止血2.阿奇霉素是一種抗生素,屬于處方藥,患者一般是服用3天停4天,空腹服用效果更好。下列有關阿奇霉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宜飯前服用B.可以用于治療細菌引起疾病C.包裝袋上會有OTC標志D.連續服用時間不能超3天3.下列關于抗生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抗生素只能殺死致病細菌B.抗生素能殺死細菌,因此抗生素藥品不會腐敗變質C.抗生素雖能治病但不能濫用D.得流感時盡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復4.下列關于骨折的救護方法,錯誤的是( )A.固定用的夾板要長過斷骨上下兩端的關節B.在夾板和肢體間要墊棉花和紗布C.夾板要穩固,使傷肢不能活動D.使用軟擔架運送5.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時,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 )A.每分鐘吹氣次數16-18次B.清除口、鼻內污物C.捏住溺水者的鼻子D.不要壓病人的胸廓6.生病服藥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服用OTC藥物可任意加大藥量以便快速康復B.服藥前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C.用藥后如果感覺身體不適,要立即查明原因D.嚴格按醫囑進行服藥7.人體鼻腔在干燥、外傷等情況下,容易出現血管破裂而導致鼻出血。下列鼻出血后止血方法最科學、合理的是( )A.把頭揚起防止血液流出 B.用手指捏緊鼻翼C.用普通軟紙塞住鼻孔 D.用冰袋冷敷前額8.如圖為三種血管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為靜脈,血流速度較慢B.c為動脈,其中流動的一定是動脈血C.b為毛細血管,紅細胞單行通過D.c血管出血,血色鮮紅,出血速度快9.煤氣中毒是下列哪種氣體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的?( )A.氮氣 B.一氧化碳 C.氧氣 D.二氧化碳10.醫學上把發生傷病后的前四分鐘稱為急救“黃金時間”,如果能有更多人掌握科學的救護知識,無疑會在挽救生命時搶得先機。下列急救措施錯誤的是( )A.遇到有人觸電時,要立即使觸電者脫離電源B.遇到有人溺水時,即使不會游泳也要下水救人C.遇到有人煤氣中毒時,應迅速將其轉移到通風處D.遇到有人受傷動脈出血時,應立即在近心端止血11.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常見于顏面部,因多發于青春期,也被稱為“青春痘”。青春期由于雄性激素水平增加,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也隨之增多,為痤瘡丙酸桿菌的生長提供了原料。細菌分解物刺激周圍的皮膚細胞增生角質,導致皮脂腺導管口堵塞,皮脂無法排出,進而在局部產生炎癥,形成痤瘡。(1)從人體的結構層次看,皮膚屬于 。(2)痤瘡丙酸桿菌與皮膚細胞相比,其結構上最大的不同是 。(3)有的同學因感覺不美觀,常用手擠壓痤瘡部位,甚至導致出血。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去除痤瘡,而且還會傷及皮膚 層中的毛細血管。嚴重時會造成皮膚局部感染,出現炎癥,此時大量的穿過 毛細血管壁聚集于此,與病菌展開殊死搏斗(4)病情嚴重時,可以使用藥物治療,以下關于安全用藥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用藥前注意生產日期和有效期;②為增加療效,可以按說明書要求的用量雙倍服用;③同時服用幾種藥,療效會更好;④在用藥過程中發生疑似藥物不良反應,要立即停藥,并及時就醫;⑤新藥、貴藥、進口藥比普通藥的療效更好;⑥病情好轉,可立即停藥。(5)請結合生活經驗,談談青春期如何預防“青春痘”? (答出兩條即可)12.分析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材料二: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最明確的胃癌發生誘發因素,有明顯的家庭聚集性傳播現象。 (1)甲型流感病毒在傳染病學上稱為 。其與幽門螺桿菌相比,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流感病毒沒有 結構。(2)幽門螺桿菌是目前發現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細菌,這種適應性是由幽門螺旋桿菌的 物質決定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可以用阿莫西林(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阿莫西林藥盒上沒有“OTC”標志,說明該藥屬于 (填“處方”或“非處方”)藥。(3)幽門螺旋桿菌與人體肌肉細胞相比,最主要區別在于沒有 結構。13.圖甲為人體心臟示意圖,圖乙為指壓止血法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為血液循環的 器官。心房收縮時,心臟右心房、右心室中血液的流動方向為 (用序號和箭頭表示),此時房室瓣處于 (選填“打開”或“關閉”)狀態。(2)某人外出血時,鮮紅色的血液從傷口噴出,這些血液來自圖甲中的哪個腔? (填序號)。圖乙表示救護者正采取指壓止血法對出血傷者進行急救,由此判斷傷口在 (選填“a”或“b”)處。14.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觸電、溺水、煤氣中毒等意外傷害,一旦發生心跳驟停,必須立 即進行心肺復蘇術。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甲圖的操作是為了使乙圖的 (請填寫圖中的數字序號和結構名稱)暢通,這是現場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一步。(2)圖丙所示的外界氣體按照c方向進入肺泡時,圖乙中③ (請填寫機構名稱)應處于 狀態。(3)圖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這有利于肺泡和血液 之間進行 ,該過程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4)圖丙中,血液從毛細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其成分變化是 (請填寫圖中的數字序號和機構名稱)含量增加。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生物下冊8.2 用藥和急救 導學案 學生版.docx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生物下冊8.2 用藥和急救 導學案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