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學案【學習目標】語言素養目標:學習在演講中語言誠摯、在論文中措辭嚴謹的表達技巧。思維素養目標: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類歷史的思想高度,提高學生辯證的看待機遇與挑戰、挫折與進步的能力。文化素養目標:了解中國古代醫學典籍,了解中醫藥的重要作用。審美素養目標:培養學生心懷天下、為人類共同發展做出貢獻的情懷。【寫作背景】1971年,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教授領導的課題組,經長期反復實驗,首次采用乙醚為溶劑,提煉出具有明顯抗瘧效果的青蒿提取物。在此基礎上,她們與全國多個研究團隊深入開展研究,蒿甲醚、復方蒿甲醚等青蒿素類抗瘧藥先后誕生,讓人類利用青蒿素抗瘧達到新高度。2001年,世衛組織向惡性瘧疾流行的所有國家推薦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到2007年,在需要以青蒿素為基礎的治療的76個國家中,有69個已采納世衛組織使用這一療法的建議。2011年9月12日,青蒿素研究的突出貢獻者屠呦呦的名字,出現在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的名單上。這個獎項在生物醫學界有著“諾貝爾獎的風向標”之稱,目前拉斯克獎的得主一共有79人先后拿了諾貝爾獎,因此拉斯克獎也被稱為“美國諾貝爾獎”。這篇文章就是屠呦呦在頒獎現場的演講詞。【作者介紹】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1930年12月生,浙江寧波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為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 1955年,她畢業于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學專業,其后分配到中醫研究院工作。時值中醫研究院初創期,條件 艱苦,設備奇缺,實驗室連基本通風設施都沒有,經常和各種化學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體很快受到損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實驗室內“搖瓶子”外,她還常常“一頭汗兩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樣本,先后解決了中藥半邊蓮及銀柴胡的品種混亂問題,為防治血吸蟲病做出貢獻;結合歷代古籍和 各省經驗,完成《中藥炮炙經驗集成》的主要編著工作。 她用創新性的研究為世界帶來了迄今最重要的抗瘧疾藥——青蒿素。受益于此,數百萬瘧疾患者重獲生機。2019年5月,入選福布斯中國科技50女性榜單。9月29日,“共和國勛章”。10月22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 青蒿素提取自黃花蒿,在1979年的一篇論文中,屠呦呦將這一發現稱之為“中醫藥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葛洪《肘后備急方》 )【層次結構】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1-4):屠呦呦就獲獎表達感謝以及追溯自己的醫學初衷。第二部分(5-15):講述青蒿素從發現到成藥的過程。第三部分(16-20):講述青蒿素的發現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和重要作用。第四部分(21-25):講述中醫藥學的卓越貢獻。【學習課文】(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朗讀課文,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 屠呦呦是如何回顧青蒿素從發現到療效的整個過程的?請大家認真閱讀文章,標畫出重要的信息,小組內篩選整合。 明確: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青蒿素的發現和使用。 ①從1955年開始中草藥的研究。 ②1967年,中國政府啟動“523項目”來抗擊瘧疾。中醫研究院任命我領導瘧疾研究團隊。 ③1971年10月發現青蒿素抗瘧療效的突破口。 ④1972年命名青蒿素。 ⑤1973年秋在海南瘧疾疫區試用青蒿素膠囊,取得明確療效。 ⑥1986年青蒿素成為我國新藥審批辦法實施以來的第一個一類新藥。 ⑦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采用推薦青蒿素作為一線藥物治療瘧疾。 ⑧青蒿素聯合療法在世界廣泛應用。 2、默讀——發現青蒿素的抗瘧 思考:作者是如何說明發現過程的? 明確: 歷史背景:20世紀50年代,瘧原蟲抗藥性出現,瘧疾肆虐。 時間線索:1967年,中國政府啟動“523”項目抗瘧 1969年,屠呦呦領導抗瘧研究工作。 1971年10月,找到突破口。 列數字:2000個方藥、640個、200個、380余種 引資料:葛洪《肘后備急方》 作比較:第一階段,從中草藥中提取成分,在小白鼠身上測試,收效甚微。 轉折點,從青蒿中提取成分, 低溫提取,抗瘧效果, 大幅度提升。 3、在發現青蒿素的過程中,屠呦呦團隊遇到了哪些困難和問題?給你什么啟發?和同學交流。 ①在第一階段搜集了眾多中草藥,然而進展甚微。 ②查找大量文獻。從《肘后備急方》中獲得線索,改變提取方式,找到突破口。 ③從20世紀70年代,新藥的臨床試驗很難進行。屠呦呦和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個嘗試青蒿提取物,確認其對人安全無毒。隨后赴海南對瘧疾病人進行臨床治療。 ④生長 在北方青蒿含青蒿素比較少。作為藥物生產,急需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工程中的合作者在四川找到了這樣的青蒿 ⑤最初將青蒿素制成藥片,但老式壓片機造成藥片成分偏差。隨后采取膠囊方式,取得很好的療效。 啟發: 從夢想到發現,科學家們走過了艱辛而漫長的路,體現了科研工作者們的創新意識,執著的探索精神和嚴謹的科研態度,從屠呦呦的發言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她對科研事業的熱愛與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合作探究,品味賞析 1、如何理解“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明確:在人類征服疾病的努力中,青蒿素的發現只是一小步。屠呦呦在獲獎感言中表示,“青蒿素是中國醫學給予人類的一份珍貴禮物”“是中醫學贈予人類的瑰寶”。在研發的最關鍵時刻,是中醫古代文獻給 予她靈感和啟示。 2、如何理解“然而,這絕不是中醫智慧的唯一果實”。 明確:這些例子只不過是中醫對人類饋贈的滄海一粟。不要忘記中醫藥這座傳統寶庫擁有的豐富的寶藏是無盡的。 3、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思考:這篇獲獎感言寫了哪些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獲獎理由。第二部分:研究歷程。第三部分:研究成果。第四部分:中醫藥學的貢獻。4、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屠呦呦和她的團隊為什么能夠成功提取青蒿素?請根據文本探究原因。分析示例:①我從1955年開始中草藥的研究。大學畢業后,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那些彌足珍貴的日子里,我對中草藥的好奇心轉換成強烈的動力,特別是在研究所安排我脫產全時學習中國傳統醫學那兩年半的時間里。——充滿對中醫藥領域的熱愛。②青蒿素是人類征服疾病進程中的一小步。——謙虛而又展現了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③1959年至1962年,我脫產參加中醫培訓,這些課程是專門為具有西醫背景的專業人士所設計的。這兩年半的訓練使我發現中國傳統醫學的豐富寶藏,并領悟關于人性和宇宙的中國傳統哲學精妙思想。——對學習充滿熱情。④在項目的第一階段,我們調查了2000種中草藥,確定了640個可能具有抗瘧效應的成分。從200種中藥中提取了380余種成分用于老鼠模型測試其抗瘧效果,然而進展甚微。——嚴謹從事醫學實驗的精神。⑤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們很難對新藥進行臨床試驗。為了幫助瘧疾病人,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個嘗試青蒿提取物,確認其對人安全無毒。我們隨后赴海南對瘧疾病人進行臨床治療,結果振奮人心:病人癥狀迅速消失!——排除萬難,堅定不移地進行臨床實驗的決心。⑥由于化學穩定性的考量,有機化學家們起初不認為雙氫青蒿素,——一類青蒿素的衍生物,是好的藥物。然而,我們在評價青蒿素的時候,發現雙氫青蒿素較青蒿素更加穩定,而且十倍有效。更重要的是,雙氫青蒿素治療的病人,重復犯病率小很多。——對自己醫學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堅持⑦青蒿素是中國醫學給予人類的一份珍貴禮物。和植物化學的其他發現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相比,青蒿素的歷程相對短暫。但這絕不是中醫智慧的唯一果實。——對中醫醫學價值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當堂檢測】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屠呦呦在瘧疾化療科學工作組第四次會議上做了題為《青蒿素的化學研究》的報告后,青蒿素的發現及療效開始引起世界關注。B.屠呦呦具有全球視野,她站在世界的高度,呼吁加強國際合作,探索從傳統醫學中研究、發現良藥,從而最大程度地造福人類。C.在基礎生物醫學領域,許多重大發現的價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內顯而易見,但屠呦呦及其團隊研發的青蒿素,卻對人類健康的改善起到了及時迅速的作用。D.本文重點闡述了屠呦呦及其團隊研發青蒿素的艱難歷程和中醫藥學對人類健康的貢獻,敘述生動形象,有很強的說服力。2.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發歷程和植物化學的其他發現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相比速度相當快。B.復方用藥是中醫的主要用藥形式,單一藥物治療某一特定疾病的現象在中醫實踐中非常罕見。C.實驗研究表明,保健運動可以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應力。D.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醫藥學在同疾病的斗爭中會進一步發揮威力,為維護世界人民的健康與福祉作出更多新貢獻。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其名字源自“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注定她與青蒿一生結緣。50多年來,屠呦呦帶領團隊①______________,傾盡一生心血研究,讓我國從談“瘧”色變到實現無瘧疾。在眾人眼里,屠呦呦擁有著克服困難的巨大勇氣,就像一株挺立的青蒿,倔強、執著地向高處生長:皓首窮經埋在古籍中,收集2000多種方藥、篩選380余種中藥提取物,只為快速找到抗瘧靈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在②______________之際,卻意外在古籍《肘后備急方》記載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中得到靈感……執著于真理、躬耕于醫藥,屠呦呦使青蒿素及其制劑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治療惡性瘧疾的首選藥物,她也因此成為世界醫藥史上一個繞不過去的坐標。“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勛章”……面對③______________的榮譽,潛心科研的屠呦呦沒有停下攀登的腳步,依舊鐘情科學、向醫而行。在屠呦呦心中,雖然青蒿沒有艷麗的花朵、撲鼻的香氣,卻能挽救許多生命,具有奉獻精神的植物。她說:“我喜歡寧靜,蒿葉一樣的寧靜;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樣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莖一樣的正直。”3.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4.文中畫框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5.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以改成:“我喜歡青蒿一樣的寧靜、淡泊和正直。”從語義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D項,“敘述生動形象”有誤,本文多使用概念明確、含義固定的專業術語,以說明、議論為主,語言表達平實、簡明。2.答案:C解析:C.邏輯表達混亂,根據文本閘述的意思,應是在“保健運動提高血流剪應力”的前提下,再“聯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藥”,才可以“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故選C。3.答案:①披荊斬棘;②一籌莫展;③紛至沓來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①處,結合語境“帶領團隊”“傾盡一生心血研究”“從談‘瘧’色變到實現無瘧疾”可知,屠呦呦及其團隊的抗瘧藥研究工作進行得并不順利,但他們在研究過程中齊心合力,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最終圓滿完成任務,故此處可填“披荊斬棘”“勠力同心”等成語。②處,結合前文“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和后文“卻意外在古籍……中得到靈感”可知,此處應填表示沒有辦法、無路可走了的成語,故可填“一籌莫展”“山窮水盡”等成語。③處,結合前文連續列舉的多個榮譽可知,此處意在說明屠呦呦獲得的榮譽很多,一個接一個,故可填“紛至沓來”“接連不斷”等成語。4.答案:青蒿雖然沒有艷麗的花朵、撲鼻的香氣,卻能挽救許多生命,是具有奉獻精神的植物。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畫框的句子有兩處語病:一是語序不當,兩個分句是同一主語時,第一個關聯詞語應放在主語后面,故“青蒿”應放到“雖然”前面;二是成分殘缺,“具有奉獻精神的植物”前缺謂語動詞,應改為“是具有奉獻精神的植物”。由此梳理答案即可。5.答案:①原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形式整齊、音韻和諧,增添了文采,增強了氣勢,彰顯了屠呦呦的質樸追求。②原句把“……一樣的”修飾語單獨成句,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突出、強化了屠呦呦對青蒿的喜愛和贊美之情。③原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用蒿葉、蒿花、蒿莖比喻寧靜、淡泊、正直,生動形象地刻畫出屠呦呦潛心科研、不慕名利、執著追求的高尚品格。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鮮明、生動和選用句式的能力。效果上,原句三個分句分別以“我喜歡……,蒿葉一樣的……”“我追求……,蒿花一樣的……”“我向往……,蒿莖一樣的……”構成結構一致的排比句,形式整齊、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既增添了文采,又增強了氣勢,更彰顯了屠呦呦的質樸追求。句式上,原句把“……一樣的”修飾語分為三句,分別單獨成句,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突出、強化了屠呦呦對青蒿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手法上,原句“蒿葉一樣的寧靜”“蒿花一樣的淡泊”“蒿莖一樣的正直”,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用蒿葉、蒿花、蒿莖比喻寧靜、淡泊、正直,生動形象地刻畫出屠呦呦潛心研究、淡泊名利、執著追求的高尚品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