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二)第四節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考點 1:蛋白質的功能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1. :許多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如肌肉、頭發、蛛絲、羽毛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質。2. :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酶的催化。絕大多數酶都是蛋白質。3. :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功能,比如:血紅蛋白能運輸氧。4. :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功能,比如:血紅蛋白能運輸氧。5. :有些蛋白質有免疫功能。人體的抗體是蛋白質6. :細胞膜的外表有一層糖蛋白,與細胞的識別作用有密切關系。糖蛋白的識別作用好比是細胞與細胞之間,或細胞與其他大分子之間,互相聯絡用的文字或語言。考點 2: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1.組成元素: 一定有 ,有的含 等2.結構通式3. 結構特點:(1)數量特點: 。(2)位置特點: 。(3)不同氨基酸的 不同, R 基決定氨基酸的種類和性質。4.氨基酸的種類(1)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 21 種。(2)分類:人體能合成的- (13 種);人體不能合成- (8 種;嬰兒 9 種)考點 3: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1.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肽鍵)(1)場所: 。(2)形成過程:脫水縮合(3)肽的名稱確定:由幾個 構成,就稱為幾肽。上圖為 。(4)H2O 中各元素的來源: H 來自于 ,O 來自于 。(5)多肽:由多個氨基酸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做多肽。(6)肽鏈:多肽呈鏈狀結構叫做 。(7)公式:肽鍵數(脫水數) = 。2.肽鏈的連接方式-3.肽鏈連接方式-氫鍵氨基酸之間 脫水縮合形 成多肽鏈一條多肽鏈的特定區域進行有規律的盤曲折疊這條肽鏈進一步盤繞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4.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過程5. 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 ;(2)肽鏈 ;(3)結構多樣性 功能多樣性。6.蛋白質的鹽析、水解和變性(1)鹽析:蛋白質在鹽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析出溶解度的變化,可逆.(2)水解: 斷裂,蛋白質分解為短肽或氨基酸。(3)變性:氨基酸順序 ,肽鍵 ,空間結構 ,功能 。【拓展】①導致變性的因素:高溫、強酸、強堿、重金屬離子②熟雞蛋更容易消化的原因是: 。③蛋白質變性后還可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嗎?并說明理由: 。第 5 節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考點 1:核酸的種類及其分布1.核酸的種類: 和 。2.核酸的分布:(1)真核細胞 DNA:主要分布在 中,少量存在于 內。 RNA:主要分布在 中。(2)原核細胞 DNA:主要分布在 中,少部分存在于 中。 RNA:主要分布在 中。(3)病毒一種病毒只含有一種 ,即 DNA 或 RNA,含有 DNA 的病毒被稱為 DNA 病毒,如 T2 噬菌體、乙肝病毒等;含有 RNA 的病毒被稱為 RNA 病毒, 如煙草花葉病毒、HIV 等。考點 2:核酸是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1.核酸的基本單位—— 。一分子核苷酸= + +2.核苷酸的結構簡式:3.核苷酸的元素組成: 。4.核苷酸的種類:(1)DNA 核苷酸的種類: 、 、 、 。(2)RNA 核苷酸的種類: 、 、 、 。5.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 、 和 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6.DNA 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1) :構成 DNA 分子的脫氧核苷酸雖然只有 4 種,但成千上萬個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是極其多樣的,所以 DNA 分子具有多樣性。(2) :每個 DNA 分子的 4 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其特定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代表了特定的遺傳信息。7.DNA 和 RNA 的比較DNA(脫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元素組成基本單位組 成 五碳糖含氮堿基磷酸結構分布功 能 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所有生物 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考點 3: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1.生物大分子的種類: 、 、 。2.生物大分子的特點:以 為基本骨架。3.生物大分子是由許多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碳是生命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沒有碳就沒有生命。4. 核酸的水解初步水解 徹底水解核酸DNARNA5.細胞生命活動的實現(1)以碳鏈為骨架的多糖、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構成細胞生命大廈的基本框架。(2)糖類和脂質提供了生命活動的重要能源。(3)水和無機鹽與其他物質一起,共同承擔著構建細胞、參與生命活動等重要功能。疑難 1:蛋白質的計算肽鏈數目 氨基酸數 肽鍵數目 脫去水分子數 多肽鏈相對分子質量 氨基數目 羧基數目1 條 m m-1 m-1 m × a-18 ×(m-1) 至少 1 個 至少 1 個n 條 m m-n m-n m × a-18 ×(m-n) 至少 n 個 至少 n 個公式一:肽鍵數 = 脫去水分子數 = 氨基酸數-肽鏈條數(環狀肽:肽鍵數=水分子數=氨基酸個數)公式二: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總量-水分子總量=氨基酸個數×氨基酸平均分子質量-18 ×水分子數公式三--游離氨基或羧基數目的計算:①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數②游離氨基或羧基數目=肽鏈數+R 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數公式四:氮原子=肽鍵數+肽鏈數+R 基上的 N 原子數=各氨基酸中 N 原子總數氧原子=肽鍵數+2×肽鏈數+R 基上的 O 原子數疑難 2: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堿基的存在情況生物種類 核酸種類 五碳糖種類 堿基種類 核苷酸種類 遺傳物質 舉例細胞生物 2 2 5 8 DNA 動物、植物DNA 病毒 1 1 4 4 DNA 噬菌體RNA 病毒 1 1 4 4 RNA HIV 病毒蛋白質和核酸基礎層級部分主要考查蛋白質的組成元素、結構和功能,核酸的分類、元素組成、基本 單位及功能, 同時對生物大分子的分類及基本單位進行考查;重難及綜合層級主要考查蛋白質 的功能應用、核酸分布及功能、蛋白質和核酸之間的聯系等內容,側重考查物質區分、特點和應用。【真題再現】1 .(2023·海南 · 高考真題) 科學家將編碼天然蜘蛛絲蛋白的基因導入家蠶, 使其表達出一種 特殊的復合纖維蛋白, 該復合纖維蛋白的韌性優于天然蠶絲蛋白。下列有關該復合纖維蛋白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蛋白的基本組成單位與天然蜘蛛絲蛋白的不同B .該蛋白的肽鏈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C .該蛋白徹底水解的產物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D .高溫可改變該蛋白的化學組成,從而改變其韌性2 .(2023·湖北 · 統考高考真題) 球狀蛋白分子空間結構為外圓中空, 氨基酸側鏈極性基團分 布在分子的外側, 而非極性基團分布在內側。蛋白質變性后, 會出現生物活性喪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質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蛋白質變性可導致部分肽鍵斷裂B .球狀蛋白多數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C .加熱變性的蛋白質不能恢復原有的結構和性質D .變性后生物活性喪失是因為原有空間結構破壞3 .(2023 秋 · 高一課時練習) 構成細胞的化合物既有大分子物質, 也有小分子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組成淀粉和胰島素的單體是相同的B .纖維素、抗體等均以碳鏈為基本骨架C .各種生物大分子均含有 C 、H 、OD .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4 .(2023 春 · 吉林 · 高二長春市九臺區第一中學校聯考期末) 噬藻體是侵染藍細菌的 DNA 病毒,因其能特異性感染藍細菌而具有重要的生態地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噬藻體和藍細菌含有的核酸種類相同B .藍細菌、綠藻等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C .噬藻體的 DNA 分子的一條鏈的相鄰堿基之間通過氫鍵連接D .噬藻體和藍細菌的遺傳信息均儲存在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中5 .(2023 秋 ·廣東梅州 · 高一統考期末)如圖為核苷酸的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 a 為核糖,則由 b 構成的核酸在人體細胞中為雙鏈結構B .若 a 為脫氧核糖,則由 b 構成的核酸徹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5 種C .若 m 為胞嘧啶,則 b 為胞嘧啶脫氧核苷酸D .在玉米、幽門螺桿菌體內 b 均為 8 種6 .(2023 秋 ·湖北孝感 · 高一統考期末)人類對生物大分子的研究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漫長歷 史, 由于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復雜, 又易受溫度、酸、堿的影響而變性, 給研究工作帶來很大 的困難。在 20 世紀末之前,主要研究工作是生物大分子物質的提取、性質、化學組成和初 步的結構分析等, 目前關于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仍在繼續。如圖表示有關生物大分子的簡要概念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若乙為葡萄糖,則丙在動物細胞中可能為糖原B .若丙為 RNA,則乙為核糖核苷酸,甲為 C 、H 、O 、N 、PC .若乙為脫氧核苷酸,則丙存在于所有生物中D .若丙具有信息傳遞、運輸、催化等功能,則乙可能為氨基酸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二)第四節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考點 1:蛋白質的功能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1.結構蛋白:許多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如肌肉、頭發、蛛絲、羽毛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質。2.催化作用: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酶的催化。絕大多數酶都是蛋白質。3.運輸作用: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功能,比如:血紅蛋白能運輸氧。4.調節作用: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功能,比如:血紅蛋白能運輸氧。5.免疫作用:有些蛋白質有免疫功能。人體的抗體是蛋白質6.識別作用:細胞膜的外表有一層糖蛋白,與細胞的識別作用有密切關系。糖蛋白的識別作用好比是細胞與細胞之間,或細胞與其他大分子之間,互相聯絡用的文字或語言。考點 2: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1.組成元素: 一定有 C 、H 、O 、N ,有的含 S 等2.結構通式3. 結構特點:(1)數量特點: 至少含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2)位置特點: 總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連在同一碳原子上。(3)不同氨基酸的 R 基不同, R 基決定氨基酸的種類和性質。4.氨基酸的種類(1)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 21 種。(2)分類:人體能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13 種);人體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8 種;嬰兒 9種)考點 3: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肽鍵)1.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1)場所: 核糖體。(2)形成過程:脫水縮合(3)肽的名稱確定:由幾個氨基酸構成,就稱為幾肽。上圖為二肽。(4)H2O 中各元素的來源: H 來自于氨基和羧基,O 來自于羧基。(5)多肽:由多個氨基酸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叫做多肽。(6)肽鏈:多肽呈鏈狀結構叫做肽鏈。(7)公式:肽鍵數(脫水數) =氨基酸數-肽鏈數。2.肽鏈的連接方式-二硫鍵3.肽鏈連接方式-氫鍵氨基酸之間 脫水縮合形 成多肽鏈一條多肽鏈的特定區域進行有規律的盤曲折疊這條肽鏈進一步盤繞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4.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過程5. 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2)肽鏈數目和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不同;(3)結構多樣性決定功能多樣性。6.蛋白質的鹽析、水解和變性(1)鹽析:蛋白質在鹽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析出溶解度的變化,可逆.(2)水解: 肽鍵斷裂,蛋白質分解為短肽或氨基酸。(3)變性:氨基酸順序不變,肽鍵 不變,空間結構 改變,功能 改變。【拓展】①導致變性的因素:高溫、強酸、強堿、重金屬離子②熟雞蛋更容易消化的原因是: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③蛋白質變性后還可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嗎?并說明理由:能,因為蛋白質變性后空間結構改變,并沒有破壞氨基酸之間的肽鍵。第 5 節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考點 1:核酸的種類及其分布1.核酸的種類: 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2.核酸的分布:(1)真核細胞 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少量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內。 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2)原核細胞 DNA:主要分布在擬核中,少部分存在于細胞質中。 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3)病毒一種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即 DNA 或 RNA,含有 DNA 的病毒被稱為 DNA 病毒, 如 T2噬菌體、乙肝病毒等;含有 RNA 的病毒被稱為 RNA 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 HIV 等。考點 2:核酸是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1.核酸的基本單位——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磷酸2.核苷酸的結構簡式:3.核苷酸的元素組成: C 、H 、O 、N 、P。4.核苷酸的種類:(1)DNA 核苷酸的種類:腺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2)RNA 核苷酸的種類: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鳥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5.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6.DNA 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1)多樣性:構成 DNA 分子的脫氧核苷酸雖然只有 4 種,但成千上萬個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是極其多樣的,所以 DNA 分子具有多樣性。(2)特異性:每個 DNA 分子的 4 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其特定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代表了特定的遺傳信息。7.DNA 和 RNA 的比較DNA(脫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元素組成 C 、H 、O 、N 、P基本單位 脫氧核糖核苷酸(4 種) 核糖核苷酸(4 種)組 成 五碳糖 脫氧核糖 核苷酸含氮堿基 A 、C 、G 、T A 、C 、G 、U磷酸 磷酸結構 雙螺旋結構 大多為單鏈結構分布 主要在細胞核 主要在細胞質功 能 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 遺傳物質,儲存、傳遞遺傳信息 傳遞遺傳信息病毒 遺傳物質 遺傳物質所有生物 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考點 3: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1.生物大分子的種類: 蛋白質、核酸、多糖。2.生物大分子的特點:以碳鏈為基本骨架。3.生物大分子是由許多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碳是生命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沒有碳就沒有生命。4. 核酸的水解初步水解 徹底水解核酸 8 種核苷酸 磷酸、 2 種五碳糖、 5 種含氮堿基DNA 4 種脫氧核苷酸 磷酸、脫氧核糖、 4 種含氮堿基RNA 4 種核糖核苷酸 磷酸、核糖、 4 種含氮堿基5.細胞生命活動的實現(1)以碳鏈為骨架的多糖、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構成細胞生命大廈的基本框架。(2)糖類和脂質提供了生命活動的重要能源。(3)水和無機鹽與其他物質一起,共同承擔著構建細胞、參與生命活動等重要功能。疑難 1:蛋白質的計算肽鏈數目 氨基酸數 肽鍵數目 脫去水分子數 多肽鏈相對分子質量 氨基數目 羧基數目1 條 m m-1 m-1 m × a-18 ×(m-1) 至少 1 個 至少 1 個n 條 m m-n m-n m × a-18 ×(m-n) 至少 n 個 至少 n 個公式一:肽鍵數 = 脫去水分子數 = 氨基酸數-肽鏈條數(環狀肽:肽鍵數=水分子數=氨基酸個數)公式二: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總量-水分子總量=氨基酸個數×氨基酸平均分子質量-18 ×水分子數公式三--游離氨基或羧基數目的計算:①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數②游離氨基或羧基數目=肽鏈數+R 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數公式四:氮原子=肽鍵數+肽鏈數+R 基上的 N 原子數=各氨基酸中 N 原子總數氧原子=肽鍵數+2×肽鏈數+R 基上的 O 原子數疑難 2: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堿基的存在情況生物種類 核酸種類 五碳糖種類 堿基種類 核苷酸種類 遺傳物質 舉例細胞生物 2 2 5 8 DNA 動物、植物DNA 病毒 1 1 4 4 DNA 噬菌體RNA 病毒 1 1 4 4 RNA HIV 病毒蛋白質和核酸基礎層級部分主要考查蛋白質的組成元素、結構和功能,核酸的分類、元素組成、基本 單位及功能, 同時對生物大分子的分類及基本單位進行考查;重難及綜合層級主要考查蛋白質 的功能應用、核酸分布及功能、蛋白質和核酸之間的聯系等內容,側重考查物質區分、特點和應用。【真題再現】1 .(2023·海南 · 高考真題) 科學家將編碼天然蜘蛛絲蛋白的基因導入家蠶, 使其表達出一種 特殊的復合纖維蛋白, 該復合纖維蛋白的韌性優于天然蠶絲蛋白。下列有關該復合纖維蛋白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蛋白的基本組成單位與天然蜘蛛絲蛋白的不同B .該蛋白的肽鏈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C .該蛋白徹底水解的產物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D .高溫可改變該蛋白的化學組成,從而改變其韌性(【答案】B【分析】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其結構通式是,即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和一個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詳解】A、該蛋白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與天然蜘蛛絲蛋白的基本單位相同,A錯誤;B、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該蛋白的肽鏈由氨基酸經過脫水縮合反應通過肽鍵連)(接而成,B正確;C、該蛋白徹底水解的產物為氨基酸,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C錯誤;D、高溫可改變該蛋白的空間結構,從而改變其韌性,但不會改變其化學組成,D錯誤。故選B。)2 .(2023·湖北 · 統考高考真題) 球狀蛋白分子空間結構為外圓中空, 氨基酸側鏈極性基團分 布在分子的外側, 而非極性基團分布在內側。蛋白質變性后, 會出現生物活性喪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質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蛋白質變性可導致部分肽鍵斷裂B .球狀蛋白多數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C .加熱變性的蛋白質不能恢復原有的結構和性質D .變性后生物活性喪失是因為原有空間結構破壞(【答案】A【分析】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破壞, 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喪失的現象。【詳解】A、蛋白質的變性作用主要是由于蛋白質分子內部的結構被破壞,天然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是通過氫鍵等次級鍵維持的,而變性后次級鍵被破壞,A錯誤;B、球狀蛋白氨基酸側鏈極性基團分布在分子的外側,而非極性基團分布在內側,說明外側主要是極性基團,可溶于水,不易溶于乙醇,B正確;C、加熱變性的蛋白質空間結構發生改變,該空間結構改變不可逆,不能恢復原有的結構和性質,C正確;D、變性后空間結構改變,導致一系列理化性質變化,生物活性喪失,D正確。故選A。)3 .(2023 秋 · 高一課時練習) 構成細胞的化合物既有大分子物質, 也有小分子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組成淀粉和胰島素的單體是相同的B .纖維素、抗體等均以碳鏈為基本骨架C .各種生物大分子均含有 C 、H 、OD .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答案】A【分析】糖類的元素組成一般是C、H、O,蛋白質的元素組成是C、H、O、N等,不同類)(的脂質的元素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P。【詳解】A、淀粉的本質是多糖,淀粉的單體是葡萄糖,抗體的本質是蛋白質,抗體的單體是氨基酸,A錯誤;B、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纖維素、抗體等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鏈為基本骨架,B正確;C、細胞中各種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質、核酸等均含有C、H、O,C正確;D、多糖、核酸、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D正確。故選A。)4 .(2023 春 · 吉林 · 高二長春市九臺區第一中學校聯考期末) 噬藻體是侵染藍細菌的 DNA 病毒,因其能特異性感染藍細菌而具有重要的生態地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噬藻體和藍細菌含有的核酸種類相同B .藍細菌、綠藻等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C .噬藻體的 DNA 分子的一條鏈的相鄰堿基之間通過氫鍵連接D .噬藻體和藍細菌的遺傳信息均儲存在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中(【答案】D【分析】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最本質的區別是有無成型的細胞核/有無真正的細胞核/有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二者相同點:①都以DNA為遺傳物質;②都含有細胞膜、細胞質。二者不同點: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真核生物包括核糖體、內質網、線粒體、高爾基體等多種細胞器。病毒是非細胞生物,不含有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等,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繁殖。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其遺傳物質分別是DNA和RNA。【詳解】A、噬藻體是DNA病毒,只含有DNA;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A錯誤;B、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其遺傳物質DNA位于擬核中;綠藻屬于真核生物,其遺傳物質主要儲存在細胞核中,B錯誤;C、噬藻體的DNA分子的一條鏈的相鄰堿基之間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C錯誤;D、噬藻體和藍細菌的遺傳物質均為DNA,其遺傳信息均儲存在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中,D正確。故選D。)5 .(2023 秋 ·廣東梅州 · 高一統考期末)如圖為核苷酸的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 a 為核糖,則由 b 構成的核酸在人體細胞中為雙鏈結構B .若 a 為脫氧核糖,則由 b 構成的核酸徹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5 種C .若 m 為胞嘧啶,則 b 為胞嘧啶脫氧核苷酸D .在玉米、幽門螺桿菌體內 b 均為 8 種(【答案】D【分析】1、構成DNA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構成(含氮堿基有A、G、C、T四種)。構成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構成(含氮堿基有A、G、C、U四種)。2、分析題圖,a為核糖或脫氧核糖,m為含氮堿基,b為核苷酸。【詳解】A、若a為核糖, 則b為核糖核苷酸,其構成的核酸是RNA,在人體細胞中多為單鏈結構,A錯誤;B、若a為脫氧核糖,則b為脫氧核苷酸,其構成的核酸是DNA,DNA徹底水解得到磷酸、脫氧核糖、含氮堿基(最多有A、G、C、T四種),即DNA徹底水解產物最多有6種,B錯誤;C、若m為胞嘧啶,則b為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C錯誤;D、玉米是真核生物,幽門螺桿菌是原核生物,二者含有DNA和RNA。則b包括構成DNA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和構成RNA的四種核糖核苷酸,共8種核苷酸,D正確。故選D。)6 .(2023 秋 ·湖北孝感 · 高一統考期末)人類對生物大分子的研究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漫長歷 史, 由于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復雜, 又易受溫度、酸、堿的影響而變性, 給研究工作帶來很大 的困難。在 20 世紀末之前,主要研究工作是生物大分子物質的提取、性質、化學組成和初 步的結構分析等, 目前關于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仍在繼續。如圖表示有關生物大分子的簡要概念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若乙為葡萄糖,則丙在動物細胞中可能為糖原B .若丙為 RNA,則乙為核糖核苷酸,甲為 C 、H 、O 、N 、PC .若乙為脫氧核苷酸,則丙存在于所有生物中D .若丙具有信息傳遞、運輸、催化等功能,則乙可能為氨基酸(【答案】C【分析】核酸的組成元素:C、H、O、N、P;蛋白質的組成元素:C、H、O、N;糖類的組成元素:C、H、O;脂質的組成元素:C、H、O,磷脂還含有N、P。【詳解】A、若乙為葡萄糖,因為丙為生物大分子,則丙在動物細胞中可能為糖原,A正確;B、若丙為RNA,則RNA的單體是核糖核苷酸,故乙為核糖核苷酸,組成元素為C、H、O、N、P,B正確;C、若乙為脫氧核苷酸,則丙為DNA,RNA病毒中沒有DNA,C錯誤;D、若丙具有信息傳遞、運輸、催化等功能,則丙是蛋白質,那么乙為氨基酸,D正確。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二)速記知識-高一生物學(人教版2019必修1).docx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二)速記知識-高一生物學(人教版2019必修1)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