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先從哪里開始呢?為什么先從農村開始?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一、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趕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一、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試點:安徽鳳陽小崗村——包干到戶、自負盈虧1978年11月安徽鳳陽小崗村18戶農民簽下的生死契約“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割頭也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以家庭為單位完成國家和集體的任務自負盈虧思考:小崗村的包干到戶經營方式具有哪些特點?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一、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制度: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承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人民公社制度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所有制勞動方式經營方式分配方式土地公有集中勞動統一經營平均分配土地公有,農民擁有土地的使用權以家庭為單位(分戶經營)自主經營按勞分配(交夠公家,剩下都是自己的)4.推廣:1983年 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改完了嘛?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貳城市新貌——1.內容: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困境1:公私合營后,我國工商業實現了全面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單一,這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不便。如以前的小賣部半夜12點敲門也可以賣貨,實行公有制后按八小時工作制,營業員到點下班。北京的餛飩攤也沒了....改革前 改革后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單一的公有制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并存①把原來的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內容: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困境2:上海天氣熱,國有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決定采取降溫措施。當時的降溫措施比較簡單,主要是風扇、鼓風機,但即使是這種簡單的措施,企業也沒有自主權,要經過層層報批,要經過11個部門的審批、蓋章,等最后蓋完章,夏天已經過去了。改革前 改革后所有制形式 單一的公有制 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并存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給企業松綁”政企不分,企業沒有自主權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②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1.內容: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困境3:在國有企業中,職工吃“大鍋飯”——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在這種制度下,干多干少都是一個樣,工人產生了嚴重的惰性,喪失了生產積極性。整個社會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活力。改革前 改革后所有制形式 單一的公有制 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并存管理方式 政企不分,企業沒有自主權 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分配方式吃大鍋飯,平均主義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③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P39-40背景 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為繼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礎。開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 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主要內容 ①所有制: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②管理體制: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擴大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③分配方式: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環節意義增強企業活力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1987年,我國工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家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叁市場新政——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提出過程:1992年1993年21世紀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制度市場經濟政府宏觀調控(有形的手)市場調節(無形的手)特點: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2.意義: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分配方式所有制形式經營方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4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978年經濟體制改革“三步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起點重點課堂總結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有副對聯:“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責”。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責”指的是A.土地改革運動 B.農業合作化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今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驅車來到這個地方,下麥田,進農家,總書記感慨地說:“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這個地方”應該是A.安徽省的小崗村 B.廣東省的深圳C.海南省 D.上海市的浦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政府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B.建設社會主義強國C.發展農業商品化水平 D.擴大對外開放基礎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下列政策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有①1950年土地改革 ②農業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984年3月24日,55位廠長、經理聯名在報紙上發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這55人呼吁的主要內容是A.實施“一五”計劃 B.擴大企業自主權C.進行三大改造 D.結束“文化大革命”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理解不正確的是A.發揮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 B.經濟活動要遵循價值規律C.運用市場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協調 D.發揮政府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過程中,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政策,積極為實現工業化面努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 1953-1957,我國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產值增長速度和比重變化表【材料二】 1984年,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國營工業企業自主權的暫行辦法》,提出國企可以擁有生產經管計劃權等10項自主權。1986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深化企改革,增強全業活力的若干規定》,提出要推行各種形式的經營承包責任制,給經營者充分的經管自主權,1985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國營企業工資改革問題的通知》規定,從1985年開始,實行職工工資總額同企業經濟效益按比例浮動的辦法,(企業)一般上繳利稅總額增長1%,職工工資總額增長0.3%-0.7%。【材料三】 到1987年,建立了經營責任制的企業達到8843家,占國企總數的7.65%.1987年,實行承包的國企完成產值2452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銷售收入2797億元,同比增長14.8%,上繳國家財政收入同比增長4.7%.80年代后半期,電視機,自行車,縫紉機等家電進入民眾的生活,都是工業經濟迅速發展的結果。變化行業 1953年農輕重比例(%) 1957年農輕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長速度(%)農業 52.8 43.5 4.5輕工業 29.6 29.2 12.8重工業 17.6 27.3 25.4(1)從材料一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哪一行業發展最快?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由于黨和政府實施了哪一發展規劃?它的實施有什么重大意義?(2) 據材料二,概括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決定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會議是什么?(3)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作用。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重工業;一五計劃;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主要內容: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推行多種形式的經營經營責任制;進行國企工資改革,將職工工資的浮動與企業經濟效益相結合等。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主要作用:增強了企業的活力,企業產值及經濟效益迅速增長,從而使工業經濟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改革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改革開放.mp4 第8課 經濟體制的改革 課件(19張PPT)+視頻素材.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