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章第一節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案 --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章第一節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案 --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

資源簡介

第一節 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設計說明 在講杠桿時,首先通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杠桿的圖示,讓學生尋找它們的共同特征,引導他們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桿的概念。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是本節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實驗的一個必做內容,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在講杠桿的應用時,根據給出不同類的杠桿及杠桿的平衡條件,總結出3種杠桿運用的情況。對杠桿分類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記住幾類杠桿。而是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分類”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科學方法,也是研究問題的需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各種杠桿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桿上確認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2.能根據一定的標準對杠桿的使用、特點,以及作用效果進行分類。 3.會應用杠桿平衡條件進行簡單計算,解決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能對杠桿平衡條件進行猜想與假設,并設計出實驗方案,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得出杠桿平衡條件。 2.通過實驗,觀察了解杠桿的不同類型及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關心社會生產、生活,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并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團結協作的精神。 3.培養學生探索杠桿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興趣,結合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杠桿的研究和應用事例的介紹,激發學生對祖國古代文明的自豪感,進而喚起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杠桿的定義、力臂的概念。 2.科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及應用。 教學難點 1.力臂的確定。 2.正確利用杠桿平衡條件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對通過實驗得不出平衡條件的學生,要引導他們分析實驗過程,找出錯誤所在或誤差過大的原因。 教具、學具 羊角錘、鐵架臺、鉤碼、細繩、等分刻度的均質木尺、多媒體課件等。 授課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杠桿和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如圖所示,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時利用簡單機械搬動巨大石塊,我國古代利用桔槔在井上汲水,在現代建筑工地上,人們利用挖土機、起重機、吊車、鉗子等工具進行勞動,讓學生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通過這些實例,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一、認識杠桿 觀察下圖中物體的工作特點,請學生回答。 學生交流討論得出:(1)硬;(2)在力的作用下繞某一點轉動。 演示:用長木板繞固定點轉動撬一重物。 說明物體只要是硬的就行,跟形狀無關。同時邊說邊板書課題。 1.定義:在物理學中,這種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稱為杠桿。 讓學生再舉一些杠桿的實例(如活塞式抽水機、蹺蹺板)以鞏固對定義的理解。 2.杠桿的五要素。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用字母表示。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表示。 那么要產生同樣的效果,施加力的大小、方向是否一樣呢? 讓學生按下圖分別操作。 甲 乙 (1)分別按圖甲三個位置沿圖示方向向下施力使杠桿靜止。 提問:三次施加力的大小是否一樣? 答:不一樣(大小關系能回答出來)。 這說明要使杠桿保持這種狀態,力的大小跟什么有關? 學生可能會回答跟作用點和支點的遠近有關,且距離越大,力越小。 (2)老師不加解釋,再讓學生按圖乙所示施加力使杠桿保持靜止,學生會發現雖然作用點相同,即作用點和支點的遠近相等,但力的大小卻不同,且,問:那跟什么有關呢? 學生無法解釋(必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這時出示課上練習紙讓學生在圖上畫出過支點作沿、方向的直線的垂線段(這一點有些學生的準備知識可能不足,老師可先觀察,若學生畫得很好,老師就略畫一下,若不行,老師就得詳細示范給學生看)并標上、。 設問:、哪個大?哪個大? 老師:解釋要使杠桿保持靜止狀態,力的大小不是跟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有關,而是跟支點到剛才的直線的距離有關,我們把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叫力的作用線,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力臂。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表示。 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工人撬動石頭的示意圖,并示范畫出杠桿的五要素。 3.請同學們畫出下圖的力臂。 教師巡回指導,注意發現比較典型的錯誤,反饋點撥。 教師歸納總結:畫力臂的步驟: (1)確定支點; (2)確定力的作用線; (3)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作垂線; (4)標垂足,定力臂。 三、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的平衡 我們把剛才杠桿所處的狀態叫杠桿的平衡,所謂杠桿的平衡就是杠桿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那么要使杠桿平衡,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2.演示實驗:在一根輕質長木尺的兩端分別放一個蘋果和一個鉤碼,多次調節它們在杠桿上的位置,使它們平衡。 提出問題:怎樣使蘋果和砝碼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呢 觀察演示實驗,思考杠桿平衡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教師出示杠桿,介紹實驗器材,師生共同研究實驗方案。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1)把杠桿用細線掛在鐵架臺上,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不掛鉤碼時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測量力臂)。 (2)給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平衡。這時杠桿兩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鉤碼的重力。把支點右邊的鉤碼重量當作動力,支點左邊的鉤碼重量當作阻力;量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和阻力臂;把數值填入表中。 (3)改變力和力臂的數值,再做兩次實驗。 實驗次數動力/N動力臂/m阻力/N阻力臂/m123
交流與合作,得出結論:根據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例如可以對它們進行加、減、乘、除等運算,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用比例式表示,它的含義是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么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例題 杠桿平衡時,動力的大小為10 N,動力臂為0.2 m,阻力臂為0.5 m.求阻力的大小。 解:由題意可知,=10 N,=0.2 m,=0.5 m,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則,, 。 【跟進訓練】 如圖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計的撬棒撬動石塊.若撬棒C點受到石塊的壓力是1 500 N,且AB=1.5 m,BC=0.3 m,CD=0.2 m,則要撬動該石塊所用的力最小應為( D ) A.500 N B.300 N C.200 N D.150 N 課堂小結 一、杠桿的定義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稱為杠桿。 二、杠桿的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用字母表示。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表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表示。 三、畫力臂的步驟: 1.確定支點; 2.確定力的作用線; 3.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作垂線; 4.標垂足,定力臂。 四、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或。 當堂達標 1.如圖,這款圖釘來自于一個初中生的創意,翹起部分為我們預留下施力空間。圖釘作為杠桿,當按如圖所示施力時其支點為( ) A.點 B.點 C.點 D.點 答案:C 如圖所示,小華用蘋果和桔子來玩蹺蹺板。她將蘋果、桔子分別吊在輕桿的左、右兩端,放手后,桿馬上轉動起來。使桿逆時針轉動的力是( ) A.蘋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吊桔子的繩對桿的拉力 D.吊蘋果的繩對桿的拉力 答案:D 3.如圖所示,活塞式抽水機手柄可以看作是繞點轉動的杠桿,它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則( ) A. B. C. D. 答案:D 4. 如圖所示,輕質杠桿中點懸掛重物,保持的方向始終與杠桿垂直,將杠桿從位置勻速提升到位置的過程中,力將( ) A.變小 B.變大 C.先變大再變小 D.不變 答案:A 5. 如圖所示的杠桿正處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桿的兩端鉤碼下面再各加一個鉤碼,杠桿將( ) A.還繼續處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C.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D.無法確定杠桿的運動狀態 答案:B 6. 如圖所示,獨輪車車斗和車內的煤受到的總重力為900 N,此重力作用于點,車軸為支點。當車把抬起時,作用在車把點上的力至少為________N,運送同樣多的煤,要想使力更小些,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 答案:225 手向車把末端移動 7.如圖所示的杠桿中,已知動力和阻力臂,請你作出動力臂和阻力。 答案:如圖所示 8.小明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甲 乙 丙 (1)實驗前,杠桿處于圖甲所示的靜止狀態,他應把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選填“左”或“右”)側調節,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圖乙,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將A、B兩點下方掛的鉤碼同時朝遠離支點O方向移動一小格,則杠桿_______(選填“仍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取下A點下方所掛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_______(選填“向上”或“向下”)拉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如果將彈簧測力計沿如圖丙所示方向拉杠桿仍處于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則_______(選填“>”“=”或“<”)。 答案:(1)右 (2)左端下沉 (3)向上 > 板書設計 第一節 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一課時 認識杠桿和杠桿的平衡條件 一、杠桿的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稱為杠桿。 二、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三、杠桿的平衡 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 四、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或。 第二課時 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先來聽一個小故事:“只要您讓我有一個地方站著,我就可以把地球推動起來。”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米德對國王說。“哈哈!你太吹牛了!”國王大笑著說:“你先給我推動一樣東西看看,看你講的話怎么樣。”當時,國王造了一只很大的船,可是沒有辦法推到水里去。即使把全城的人都集合起來,恐怕也不能推動。國王對阿基米德說:“那么,就請你來幫忙吧,把這條船推動到水里去吧,我的吹牛家!”阿基米德滿口答應。他精心設計了一套復雜的杠桿和滑輪組合成的機械,末端留了一條拉繩,然后請國王來看表演。這一天,海邊人山人海。那艘大船,長十幾丈,高幾層樓,確實是一個龐然大物。阿基米德將那一條小繩交給了國王,說:“請你拉一下吧,一切都解決了。”國王半信半疑,手里拿著繩子,先看了看,然后這么輕輕一拉。奇跡出現了:大船移動起來,漸漸地向海里滑去就像耍魔術一樣。國王瞪大了眼睛,張著嘴半天才說:“這,這是怎么回事,莫非有上帝在相助?”頓時,岸上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在這個小故事里,聰明的阿基米德巧妙地運用了杠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杠桿的應用。 講授新課 杠桿的類別及應用 多媒體展示:動畫1:蹺蹺板。 從幼兒園放學后的小明、小偉和大勇正在玩蹺蹺板,他們三人一起站在蹺蹺板上,站在同一邊的小明、小偉一下子將大勇翹了起來,大勇怎樣才能將他們兩人翹起來呢? 對,大勇迅速滑向蹺蹺板的外端,也就是增加大勇的力臂,這樣大勇一個人就可以將他們兩個人翹起來。對于大勇,蹺蹺板這時候就是一個省力杠桿。 這時小明、小偉怎樣才能將大勇再次翹起來?坐在哪里才能使蹺蹺板平衡?他們可以像大勇一樣,通過增加力臂的方法,滑向蹺蹺板的外端;還可以再加上一個人,通過三個人的力量將大勇翹起來。對于他們三人,蹺蹺板這時候就是一個費力杠桿。 通過上面的動畫,可知,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另外還有一種等臂杠桿。 一、省力杠桿。 請同學們看多媒體: 動畫2:壓水機壓水,壓水機的手柄杠桿示意圖。 請同學們根據杠桿示意圖發現它有什么特點?再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判斷一下。 歸納總結: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省力但費距離。 請同學們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省力杠桿? 出示省力杠桿如:鍘刀(圖)、瓶蓋起子(圖)、獨輪車(圖)。 討論:阿基米德運用了發散性思維設想,如果動力臂“無限長”,就可以承受“無限大”的阻力,于是沉重的東西都可“撬動”起來。但是如果阿基米德把地球撬起毫米那么一點的話,他就將在空中劃過一個很大很大的弧,一輩子也走不到頭。 二、費力杠桿。 請同學們看多媒體: 動畫3:鐵鍬挖土。 請同學們根據杠桿示意圖發現它有什么特點?再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判斷一下。 歸納總結: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費力但省距離。 請同學們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費力杠桿? 筷子、鑷子等。 簡介筷子:筷子,被外國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它的使用,標志著中華民族文明的進步。美國哈佛大學一位人類學家認為,中國最古老的筷子的出現,大約是在公元前1 200多年以前,比西方人使用刀叉要早幾百年。 三、等臂杠桿。 請同學們看多媒體: 動畫4:天平。 特點: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 等臂杠桿最重要的應用是天平。天平是支點在中間的等臂杠桿,如圖所示。 多媒體展示:人體內許多地方的骨骼、關節構成的杠桿。 教師結合一些具體的動作(例如舉、拿、抬、踢等)來講解這些杠桿是如何工作的。 教師歸納總結: 種類條件好處代價實例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費距離老虎鉗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離費力鑷子、筷子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相等力和距離兩者都不省也都不費天平
課堂小結 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種類條件好處代價實例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費距離老虎鉗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離費力鑷子、筷子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相等力和距離兩者都不省也都不費天平
當堂達標 1. 使用杠桿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下列杠桿的使用能夠省距離的是( ) A.開瓶器 B.鑷子 C.鉗子 D.自行車手閘 答案:B 2. 如圖所示,用力F拉杠桿的A點使它處在平衡狀態。圖中F1、F2、F3、F4表示力F的四種不同方向,其中能使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為( ) A.F1 B.F2 C.F3 D.F4 答案:B 3.如圖所示,在處于水平平衡的杠桿上A點,掛上4個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為50 g),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桿B點的力最小的是( )(g取10 N/kg) A.6 N B.1.5 N C.3 N D.15 N 答案:B 4.如圖所示是古代戰爭中的“大炮”——拋石機,用它可以把大石塊拋出去,打擊遠處的敵人,它實際是______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使用它是為了______。 答案:費力 省距離 5.如圖是同學們常用的燕尾夾,,當用力摁住點打開該夾子時,可把 ________點看作支點,此時夾子可近似看作 ________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答案: 等臂 6. 如圖所示,用螺絲刀撬起圖釘,請在圖上畫出螺絲刀受到圖釘阻力F2的力臂L2;并畫出作用在螺絲刀柄上A點的最小動力F1的示意圖。 答案:如圖所示 7.如圖所示,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是以肘關節為支點的杠桿,當手托物件曲肘時,胳膊上的肱二頭肌會對前臂施加一個動力,物件對前臂施加一個阻力。 (1)前臂屬于______杠桿,這種結構的好處是______; (2)請畫出圖中鉛球對手的阻力F2的力臂L2。假設阻力臂的長度為,鉛球的重力為30 N,動力臂的長為5 cm,則肱二頭肌對前臂拉力為______N。 (3)當手將鉛球沿肘關節緩慢地向上托起時,則肌肉所提供的動力將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答案:(1)費力 省距離 (2)如圖所示 150 (3)減小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杠桿類型杠桿特點杠桿優點杠桿缺點實例省力杠桿1>2,F1<F2省力費距離老虎鉗費力杠桿1<2,F1>F2省距離費力鑷子、筷子等臂杠桿1=2,F1=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天平
第三課時 習題課 教學過程 題型一 杠桿的分類 例1 如圖所示,用船槳劃船的優點是( ) A.能省力 B.省距離 C.既省力又省距離 D.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 解析:船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不能獲得更大的動力,但能省距離。 答案:B 【跟進訓練】 1. 如圖,將餐叉平插入玉米粒根部,用手向下壓叉柄,玉米粒便在餐叉的撬動下脫落,這一過程中,餐叉相當于一個( A ) A.省力杠桿 B.費力杠桿 C.等臂杠桿 D.省距離杠桿 2. 以下工具:①鋼絲鉗;②鑷子;③扳手;④掃帚;⑤釣魚竿;⑥瓶蓋起子。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題型二 力臂的畫法 例2 如圖所示,請在杠桿端點B處畫出杠桿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圖并作A點受到拉力的力臂L。 解析:杠桿受到的拉力的作用點在B點,方向豎直向下,過B點沿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并標明;過杠桿的支點O作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做出力臂L,如圖所示。 答案:如圖所示 【跟進訓練】 1. 畫出圖中簡易壓水機動力的力臂。 答案:如圖所示 2. 如圖所示,一個輕質杠桿在力F1作用下將一個重物A提起,O為支點。畫出圖中力F1的力臂L1以及杠桿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圖。 答案:如圖所示 題型三 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 例3 如圖所示,杠桿OAB 可繞支點0自由轉動,動力F 作用在杠桿B 端且始終與杠桿垂直;將杠桿緩慢地由傾斜位置①拉至水平位置②的過程中,動力的大小(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先變大后變小 解析:由圖可知,將杠桿緩慢地由位置①拉到位置②時,動力臂不變,阻力不變,阻力臂變大,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分析,所以動力變大,故A正確。 答案:A 【跟進訓練】 1. 小明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實驗中杠桿始終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如圖,若在右端從1位置到2位置逐漸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則拉力的變化情況是( C )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 2. 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下列操作中能讓杠桿繼續保持平衡的是( A ) A.將左邊的鉤碼去掉二個并保持位置不變,同時將右邊鉤碼向左移二格 B.在左右兩邊鉤碼的下方各加一個鉤碼,位置保持不變 C.將左右兩邊的鉤碼各去掉一個,位置保持不變 D.將左右兩邊的鉤碼均向外移動一格 題型四 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 例4 如圖所示,救援隊員用撬棒把滾落在公路上的石塊撬起。若救援隊員在撬棒點沿方向用力撬起石塊1,撬棒的支點是______點;若救援隊員在撬棒點沿方向用力撬起石塊1,撬棒的支點是______點。作用力沿______(選填“”或“”)方向更省力。 解析:(1)由圖甲乙可知,當沿方向用力撬石塊1時,杠桿圍繞點轉動,因此為這時的支點;同樣,當沿方向用力撬石塊1時,杠桿圍繞點轉動,因此為此時的支點;(2)當以為支點時,杠桿的動力臂為的長,當以為支點時,杠桿的動力臂是從點到的作用線的距離,顯然比要短,因此,沿方向用力撬石塊1更省力。 甲 乙 答案: 【跟進訓練】 1. 如圖所示,有一個輕質硬桿,兩端分別為A、D點,一重物懸掛于B點,力F作用在D點使硬桿平衡,為了使力F最小,支點O應選擇在( A )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2. 如圖所示,要使杠桿平衡,在A點作用的力分別為、、,則( B ) A.沿豎直方向的力最小 B.沿垂直于杠桿OA方向的力最小 C.沿水平方向的力最小 D.無論什么方向,用的力一樣大 題型五 杠桿的應用 例5 如圖是學校里面常用的一種移動指示牌,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為指示牌牌面,和為支架(支架重力不計)。指示牌被風吹倒時可看做杠桿,根據圖示風向,則支點是______點(填圖中字母),把風力看成動力,那阻力是______,若增大、的長度,則它更______(選填“容易”或“不容易”)被風吹倒。 解析:根據圖示風向可知,當指示牌剛好把端吹離地面時,支點為點;根據題意可知,指示牌的模型可以看作杠桿模型,當指示牌的端被吹離地面時,支點為點,如圖,把風力看成動力,那阻力是指示牌重力;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因此若增大、的長度,則它更不容易被風吹倒。 答案: 指示牌重力 不容易 【跟進訓練】 1. 某剪刀如圖,已知,若剪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長度不變。要將剪刀作為省力杠桿使用,則被剪物體應放在( B ) A.之間 B.之間 C.之間 D.之間 2. 我國民間最早的汲水用具是“桔棒”(如圖所示),就是用一條橫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掛著汲水的木桶,另一端掛著重物,這樣可以節省汲水的力量。若需一次提起更多的水,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B ) A.減輕所掛重物的質量 B.增加所掛重物的質量 C.增大橫木的長度 D.縮短重物到木架之間的距離 當堂達標 1.如圖是開瓶蓋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個杠桿,能正確表示出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的圖是( ) A. B. C. D. 答案:C 2. 如圖所示,當手握啞鈴向上曲肘時,動力由肱二頭肌收縮提供,阻力是啞鈴對手的壓力。此時,前臂骨骼可以看成一個( ) A.省力杠桿,支點是A點 B.省力杠桿,支點是B點 C.費力杠桿,支點是A點 D.費力杠桿,支點是B點 答案:D 3.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將物體A和B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杠桿仍能平衡 B.杠桿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杠桿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無法判斷 答案:C 4. 如圖所示,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已知杠桿上每個小格長度為2 cm,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拉(與水平方向成30°角)杠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動力臂為0.08 m B.此時為省力杠桿 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 N D.鉤碼總重為2 N 答案:D 5.如圖所示,為杠桿的支點,的力臂長為______cm,的力臂長為_____cm,若=300N,為使杠桿平衡,的大小等于______N(杠桿本身重力不計)。 答案:20 60 100 6. 如圖所示,為杠桿的支點,=40 cm,=10 cm,點所掛物體重60 N,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在點至少加一個大小為______N的動力,這是一個_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 答案:75 費力 7. 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可繞支點自由轉動,在點掛一重為的物體。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畫出施加在杠桿上最小力的示意圖。 答案:如圖所示 8. 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實驗過程中應將杠桿調節到______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和便于__________。 (2)杠桿平衡后,在點掛3個相同的鉤碼,再在點掛______個相同的鉤碼,就可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在(2)杠桿平衡的基礎上,將兩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朝遠離支點的方向各移動一小格,則杠桿的______(選填“左”或“右”)端將下沉。 (4)若用彈簧測力計在處由豎直向上拉動改為逐漸傾斜時,為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示數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水平 測量力臂 (2)4 (3)右 (4)變大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东兰县| 淳安县| 新余市| 洛川县| 西乡县| 南平市| 永城市| 广灵县| 岑溪市| 长丰县| 阿合奇县| 县级市| 高陵县| 成武县| 甘孜县| 四子王旗| 紫金县| 双流县| 嘉义市| 连南| 镇康县| 丹东市| 仙居县| 合作市| 新蔡县| 鄂托克前旗| 旬阳县| 博兴县| 天津市| 陕西省| 丰镇市| 深圳市| 关岭| 兴国县| 长沙市| 香格里拉县| 克东县| 栾城县| 察隅县|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