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 運動和力本章復習方案復習目標1.通過實驗,認識牛頓第一定律,用物體的慣性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2.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會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平衡力,會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求力的大小。3.能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用彈簧測力計粗略地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4.經歷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能表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5.認識摩擦在生產、生活中的利用與防止,并能說出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要點回顧熱點題型一、慣性與慣性定律例1?。?019·山東菏澤中考)公共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客從座位上向前沖的原因是( ?。?br/>A.乘客沒坐穩 B.乘客沒抓好扶手C.乘客具有慣性 D.乘客的座位太光滑解析: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的下半身由于受到車的摩擦力由運動變為靜止,而上半身由于具有慣性繼續向前運動,所以乘客向前沖,故C正確?! ?br/>答案:C跟蹤練習1?。?019·四川自貢中考)許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與傷害,是與物體具有慣性有關的。為了減少此類事故的發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許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寫出任意兩條。①____ _ ___。②____ _ ___。跟蹤練習2 如圖為小車載著木塊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發生的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甲 乙A.都是在小車突然停止時發生B.都是在小車突然起動時發生C.圖甲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時發生D.圖乙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中突然停止或突然減速時發生例2?。?019·武漢中考)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1)實驗時,將棉布鋪在________(選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滑行的距離;去掉棉布,再次讓小車從________滑下,觀察小車滑行的距離。(2)由實驗可以看出,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減小,向前滑行的距離________。推理可知: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________。解析:(1)為改變小車受到的阻力大小,實驗時,將棉布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滑行的距離;去掉棉布,再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滑行的距離。 (2)由實驗可以看出,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減小,向前滑行的距離變大,速度減小變慢,據此推理可知,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1)水平木板 斜面頂端由靜止?。?)變大 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跟蹤練習3 (2019·山東菏澤中考)小明探究“物體運動與其所受阻力的關系”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到底端,然后在三種水平表面上滑行,如圖8-3所示。小明發現小車在水平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離最長,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讓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毛巾面 棉布面 木板面跟蹤練習4 (2019·山東濰坊中考)2019年4月28日,第5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單項賽在匈牙利結束,中國乒乓球隊時隔八年再度包攬單項賽全部五枚金牌。如圖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乒乓球速度越大,慣性越大B.擊球時,球和拍都會發生彈性形變C.球在空中運動時,運動狀態不變D.球被水平擊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將立即豎直下落二、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例3?。?020·江西中考)如圖所示,小明去公園遛狗時,用力拉住拴狗的繩子,正僵持不動。此時,若不計繩子重力,以下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br/>A.小明拉繩子的力與狗拉繩子的力B.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C.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D.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解析:以繩子為研究對象,繩子受到人的拉力和狗的拉力而處于平衡狀態,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A正確;以狗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8-6所示,狗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狗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B錯誤;繩子對狗的拉力與地面對狗的阻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C錯誤;繩子對狗的拉力與狗對繩子的拉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D錯誤?! ?br/>答案:A點撥: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力,相互作用力是彼此作用在對方物體上的兩個力。跟蹤練習5?。?019·四川眉山中考) 如圖所示,木塊豎立在小車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考慮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如果小車突然停止運動,木塊將向左傾倒B.由于木塊向右運動,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與木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D.木塊對小車的壓力與地面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例4 (2019·廣東深圳中考)如圖所示,同一木塊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勻速拉動。甲圖中速度為v1,乙圖中速度為v2,丙圖中木塊上疊放一重物,共同速度為v3,且v1甲 乙 丙A. F甲F乙>F丙C. F甲=F乙解析: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與速度大小無關。由于甲、乙、丙三圖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對水平面的壓力相同,丙稍大,故摩擦力f甲=f乙答案:C跟蹤練習6 (2019·四川廣安中考)如圖所示,用6 N的水平拉力F拉動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勻速運動,物體B靜止不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 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4 N,方向水平向右B.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2 N,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4 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6 N,方向水平向左三、摩擦力例5?。?019·貴州安順中考)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 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塊上,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B物塊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____N;若將F2=80 N的水平力按如圖乙所示作用在A物塊上,它們一起做直線運動,則桌面對A物塊的摩擦力為________N。解析:甲圖中推力在B上, 以B為研究對象,相對于A處于靜止狀態,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1與摩擦力平衡,B物塊所受的摩擦力為50 N;乙圖中推力作用在A上,此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也不變,因此摩擦力也不變,所以A物塊所受的摩擦力仍為50 N?! ?br/>答案:50 50跟蹤練習7?。ǘ噙x)(2019·黑龍江綏化中考)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寫字時粉筆與黑板間的摩擦屬于有害摩擦B.兩個不接觸的物體間也能產生力的作用C.同一足球運動時比靜止時慣性大D.豎直向上拋出的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受平衡力作用跟蹤練習8?。◤V州中考)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物體分別在水平拉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br/>A.大于5 N B.等于5 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例6?。?019·四川達州中考)小明按如下步驟完成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甲(木板表面) 乙(毛巾表面) 丙(木板表面) 丁(木板表面)A.如圖甲所示,將木塊A平放在長木板B上,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并記錄了其示數。B.如圖乙所示,將毛巾固定在長木板B上,木塊A平放在毛巾上,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并記錄了其示數。C.如圖丙所示,將木塊A平放在長木板B上,并在木塊A上放一砝碼,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并記錄了其示數。(1)該實驗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2)由圖中________兩圖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由圖中甲、乙兩圖可知:當接觸面受到的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________(選填“大”或“小”)。(4)實驗后小組交流討論時發現:在實驗中很難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于是小麗設計了如圖8-12丁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長木板B做勻速直線運動(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實驗中小麗發現:當F為3 N時,木塊A相對于地面靜止且長木板B剛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長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5)實驗拓展: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C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圖像和v-t圖像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則物體C在第4 s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甲 乙 丙解析:(1)該實驗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2)因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可知,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由圖中甲、丙兩圖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由圖中甲、乙兩圖可知,當接觸面受到的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如圖丁所示的實驗裝置,A相對于地面靜止,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故該裝置的優點是不需要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中小麗發現:當F為3 N時,木塊A相對于地面靜止且長木板B剛好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長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3 N。(5)實驗拓展: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C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圖像和v-t圖像分別如圖乙、丙所示,由圖丙知,6~9 s物體C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物體C在第4 s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4 N。答案:(1)控制變量法?。?)甲、丙?。?)大 (4)不需要 3 (5)4跟蹤練習9?。?019·江蘇宿遷中考)如圖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甲(木板表面) 乙(毛巾表面) 丙(毛巾表面)(1)三次實驗中,每次都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板做________運動。(2)比較________兩次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根據乙、丙兩次實驗的探究結論,請說出一條你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____ ____。跟蹤練習10?。?019·黑龍江龍東中考)某班級同學為了幫助體委解決參加學校拔河比賽的組隊問題,做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甲:木板表面 乙:木板表面 丙:毛巾表面(1)分析總結:實驗現象表明在拔河比賽中可以通過________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___來增大人與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級贏得比賽。(2)科學決策:組隊時在班級選體重________的同學參加比賽,同時在比賽時穿圖8-16中的________(選填“甲”“乙”或“丙”)種鞋。甲:鞋底有較深的花紋 乙:鞋底有較淺的花紋 丙:旱冰鞋四、運動和力的關系例7?。ǘ噙x)(2019·山東聊城中考)小明同學在學習運動和力的知識后,獲得以下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A.若物體不受力,則其運動狀態一定不改變B.跳遠運動員助跑以提高成績,是利用慣性C.勻速豎直下落的雨滴一定受平衡力D.摩擦力是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解析: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力,其運動狀態一定不變,故A正確;跳遠運動員助跑時速度大,騰空時,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會跳得更遠,故B正確;雨滴做勻速直線運動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確;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有時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有時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反,故D錯誤。答案:ABC跟蹤練習11?。?019·江蘇宿遷中考)下列關于力和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行駛的汽車急剎車時,乘客會出現向后傾的現象C.用力推桌子,桌子靜止不動,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飛行,是因為足球沒有受到力的作用跟蹤練習12?。?019·甘肅武威中考)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子彈從槍膛射出后能繼續前進是因為子彈受到慣性作用B.小張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課桌沒推動,則他的推力小于課桌受到的摩擦力C.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乒乓球運動員用球拍擊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改變乒乓球的運動狀態五、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例8 某物理學習小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時,自制了一套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細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輪。(1)本實驗中的研究對象是________,定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2)在細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________(選填“相同”或“相反”),并通過調整鉤碼的數量來改變兩端拉力的________。(3)當兩端所掛鉤碼數量相同時,把小卡片轉至如圖所示位置,松手時小卡片將________(選填“轉動”或“靜止”),說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解析:(1)本實驗是研究小卡片受到的兩個力符合什么條件時小卡片才能保持平衡狀態,所以研究對象是小卡片;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將水平方向的拉力變為豎直方向的拉力。(2)在細線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調整鉤碼數量實質是改變小卡片兩端所受拉力的大小。(3)當小卡片兩端所掛鉤碼數量相同時,把小卡片旋轉一定角度后松手,由于兩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所以小卡片會轉動,這說明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答案:(1)小卡片 改變力的方向?。?)相反 大小 (3)轉動 不能跟蹤練習13?。?020·湖南常德中考)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時,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等重的砝碼,這時木塊保持靜止,說明一對平衡力的________;但小明在實驗時發現,若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不等重的砝碼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則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現保持F1與F2相等,將木塊換成小車,然后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車將________,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驗證二力平衡時的兩個力一定________。(3)如果將木塊換成彈簧測力計,左右兩盤各放入重5 N的砝碼,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__。A. 10 N B. 5 N C. 0 N參考答案要點回顧1.力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2.原來運動狀態不變3.質量 4.利用 防范 5.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6.相等 相反 直線上 物體上 7.靜止8.勻速直線運動 9.運動狀態 10.靜止11.勻速直線運動 12.靜止 13.勻速直線運動14.大小 15.方向 16.改變 17.壓力18.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19.相反 20.接觸21.粗糙 22.壓力 23.運動 24.壓力25.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6.滑動 滾動 27.壓力28.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9.分開 30.滾動 滑動跟蹤練習1.①行車時前排駕乘人員要系安全帶 ②汽車不能超載、超速(或要保持車距)2.D3.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的速度相等4.B 解析:慣性的大小只取決于質量,與速度大小無關,A選項錯誤;球在空中運動時,運動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會改變,其運動狀態是變化的,C選項錯誤;球被水平擊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D選項錯誤。5.C 解析:小車突然停止運動,木塊下部由于受摩擦力作用而停止運動,而木塊上部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木塊向右傾倒,故A錯誤;由于木塊隨小車一起以相同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相對于小車沒有運動的趨勢,所以不受摩擦力,故B錯誤;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與木塊受到的重力,這兩個力的作用點都作用在木塊上,且木塊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木塊對小車的壓力與地面對小車的支持力,這兩個力都作用在小車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所以也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6.C 解析:因B靜止不動,處于平衡狀態,水平方向受到彈簧測力計向左的拉力和A對B向右的摩擦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A對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A對B=F示=2 N,故A錯誤;因A對B的摩擦力和B對A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2 N,故B錯誤;因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分別是水平向右的拉力、B對A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對A向左的摩擦力,所以fB對A+f地=F,則地面對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地=F-fB對A=6 N-2 N=4 N,故C正確,D錯誤。7.ACD8.B 解析:甲、乙兩物體分別在水平拉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f1=F1=5 N,A錯誤,B正確;同理,乙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2=F2=10 N,故甲受到的摩擦力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C、D錯誤。9.(1)勻速直線 甲、乙 (3)自行車剎車時,要用力捏緊車閘 解析:(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2)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要控制壓力大小不變,故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乙、丙兩次實驗中,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丙中壓力大,滑動摩擦力也大,即通過增大壓力可增大滑動摩擦力;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自行車剎車時,要用力捏緊車閘。10.(1)增大 壓力 (2)大 甲 解析:(1)實驗現象說明,滑動摩擦力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所以在拔河比賽中可以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增大壓力來增大人與地面的摩擦力,使班級贏得比賽。(2)根據生活經驗可知,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組隊時,在班上選體重大的同學參加比賽;鞋底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所以拔河時腳要穿鞋底花紋深的鞋,故選甲。11.A 解析: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一個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正確;乘客和汽車原來都是運動的,汽車急剎車,乘客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乘客要向前傾倒,故B錯誤;用力推桌子,桌子靜止不動(處于平衡狀態),水平方向上桌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此時二力的大小相等,故C錯誤;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飛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D錯誤。12.C13.(1)大小相等 木塊與桌面間存在摩擦力?。?)轉動回來 在同一直線上?。?)B解析:(1)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若兩邊拉力不相等,則木塊相對于桌面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此時桌面對木塊產生摩擦力的作用,木塊在兩個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2)將小車轉動一個角度,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小車將轉動回來,說明一對平衡力需在同一直線上,所以實驗中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驗證二力平衡時的兩個力一定在同一直線上。(3)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掛鉤上受到的力,左右兩盤各放入重5 N的砝碼,即彈簧測力計掛鉤上受到了5 N的拉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5 N,故B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