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馬說》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以及“說”這一文體特征。2.疏通文意,掌握本文重點詞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3.整體把握內容,劃分層次,理解千里馬的遭遇及被埋沒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自主學習】1.作者簡介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_______,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________”、“昌黎先生”。_______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_______”。 韓愈是唐代________________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_______________”之首,與________并稱“韓柳”,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________________”。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2.將原文補充完整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______________,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______________,食不飽,力不足,______________,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3.給下列劃線字注音祇 ( ) 駢死 ( ) 槽櫪 ( ) 一食( )或盡粟一石 ( )食馬者 ( ) 不外見 ( ) 策之不以其道 ( )4.重點字詞釋義故:________ 雖:________ 祇:________ 辱:________駢死:________________石:________________ 食馬者:___________ 是馬也:___________雖有千里之能:___________ 安: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 臨:________5.知識鏈接說,從言從兌,言辭以兌付。說為古代一種議論文體,既可說明記敘事物,也可發表議論,但都是為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如:《愛蓮說》《捕蛇者說》。以議論為主,相當于現代的雜文。而“馬”代表本文的議論對象,即表示本文是議論“馬”的。“說”是古代一種________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如我們學過的《________》也是這種文體。《馬說》通篇采用________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________________。【課堂探究】1.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2.本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簡要概括各部分的內容。3.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4.文中的“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分別比喻什么?伯樂: 千里馬:食馬者:5.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拓展:古往今來,曾有多少卓有才華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統治者埋沒甚至迫害過,這些人也由衷地發出了無言的感慨。試舉兩例。【鞏固練習】1.給加點字注音食馬者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 或盡粟一石 才美不外見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同“衹”,只是) B.駢死于槽櫪之間(兩馬并駕)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而且) D.執策而臨之(面對)3.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1)食 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限標兩處)(2)才 美 不 外 見 (限標一處)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開篇一句就明確了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強調了伯樂的重要。B.本文第二段揭示了“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馬“才美不外現”的直接原因。C.本文第三段用排比刻畫了食馬者的愚妄淺薄,表達了作者對食馬者的諷刺、批判和不滿。D.本文是一篇寓言性質的雜文,以馬喻人,托物寓意,多角度的論證,有很強的說服力。5.下列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千里馬”指有才華的人,“食馬者”指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統治者。B.導致千里馬“不以千里稱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C.“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表現了統治者的平庸淺薄、愚妄無知。D.本文既有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抨擊,也有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6.理解性默寫①表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明千里馬“不以千里稱也”必然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描繪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有一句話叫做“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由此可聯想到《馬說》中的哪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譯句子(1)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