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備課課題 12.滑輪 授課時間 月 日(星期 )課型 新授課 第 1 課時(共 1 課時)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四單元《簡單機械》的第二課時,學生在認識第一種簡單機械杠桿的基礎上,繼續認識第二種簡單機械:滑輪。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滑輪有一定的了解,能觀察到用力方向的改變,但對于測量中力的變化還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滑輪》一課在課標中的要求是:知道滑輪是常見的簡單機械;使用滑輪這個簡單機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依據課標中的要求,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認識滑輪的基本結構,通過學生生活熟悉的升國旗和起重機兩個實例來引起學生研究興趣,使用簡單器材設計研究方案,探究滑輪的作用,通過觀察、分析、比較等思維活動,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簡單機械滑輪,促進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設計使用滑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學生基于觀察實驗,認識各種滑輪結構和作用。 科學思維: 通過對比、分析、比較,歸納出各種滑輪的不同作用,能夠聯系生活找到生活中人們對于滑輪的應用。 探究實踐: 學生能夠利用簡單的器材設計研究方案,探究滑輪的作用。通過對比、分析、比較,歸納出各種滑輪的不同作用,能夠聯系生活找到生活中人們對于滑輪的應用。 態度責任: 學生在活動中愿意與人合作,交流,樂于利用滑輪進行各種小制作活動。教學重點 學生利用簡單的器材設計研究方案,探究滑輪的作用。通過分析、比較,歸納出各種滑輪的不同作用,能夠聯系生活找到生活中人們對于滑輪的應用。教學難點 學生利用簡單的器材設計研究方案,探究滑輪的作用。板書設計 12、滑輪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能改變用力方向 動滑輪:能省力,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教學過程 問題引領下的主要學習任務、師生活動及設計意圖同學們,咱們每周一都會舉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誰能把升旗手在升國旗時的動作給大家演示一下?大家想一想?為什么升旗手向下拉動繩子,國旗就可以升起來了。旗桿上有什么秘密嗎? 學生進行交流討論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科學實踐一:認識滑輪 出示旗桿頂端的特寫圖片,展示旗桿上的結構裝置,引導學生觀察。 出示滑輪實物,學生進行觀察。 小結:滑輪是周邊有槽的輪子。 科學實踐二:區分定滑輪和動滑輪 認識定滑輪 通過觀看模擬升國旗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國旗桿頂端的滑輪運動狀況。 引導學生發現旗桿頂端的滑輪是固定在頂端靜止不動的。 學生觀看視頻。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對國旗桿頂端的滑輪位置特征進行描述。 學生進行觀察,匯報旗桿上的裝置結構特點。 學生匯報觀察到的滑輪樣子。 引導學生構建定滑輪的概念,像旗桿頂部這樣的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談話:起重機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起重機器,大家都看到過起重機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觀察起重機上有沒有滑輪,它上面的滑輪有什么樣的特征? 1、出示起重機的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從中找到滑輪? 學生觀察起重機的吊頭部分,找出上面的滑輪。 學生通過對比分析找出起重機上兩個滑輪的不同點 學生交流討論,匯報自己的發現 學生構建起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概念 2、用對比的方法找一找兩個滑輪的區別 3、發現:通過比較發現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的滑輪;能跟著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 4、小結:構建概念,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跟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設計意圖: 利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升國旗和起重機兩個場景,幫助學生認識不同狀態的滑輪,動滑輪和定滑輪,利用比較、分析的方法進行觀察,發現兩種滑輪的不同點。 科學實踐三:探究滑輪的作用 滑輪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機械,人們利用滑輪會給生活帶來方便,下面請同學們動手組裝一個定滑輪。(教師把材料提供給學生) 我們上節課學習使用杠桿會給我們帶來省力的作用,你們認為使用定滑輪會不會也能省力呢? 探究定滑輪的作用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怎樣來驗證我們的猜測是不是正確呢?你有什么辦法? 組織學生研討活動,完善設計方案 (1)用測力計直接提起鉤碼,測量用了多大的力。 (2)把鉤碼掛在定滑輪上,用測力計測量用了多大的力。 (3)觀察測力計的運動方向 (4)把兩次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 引導學生對定滑輪的作用進行小結,得出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探究動滑輪的作用 組織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材料分組組裝動滑輪。 談話,剛才通過實驗和分析我們知道了定滑輪的作用,下面請大家猜測一下,我們剛剛制作好的動滑輪是否有省力的作用呢? 怎樣來驗證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思考實驗方案。 組織學生研討實驗方案 先用測力計直接提起鉤碼,記錄所用力的大小 然后通過動滑輪慢慢拉起相同數量的鉤碼,記錄所用力的大小 將測量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 小結:動滑輪的作用:省力,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探究滑輪組的作用 談話:前面我們觀察了起重機上面的滑輪,看到了起重機上面即有定滑輪,還用了動滑輪,像起重機上面裝置這樣,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的裝置叫做滑輪組。 教師演示組裝滑輪組 (1)先將一個滑輪固定在鐵架臺的頂端,作為定滑輪。 (2)將一根細線系在鐵架臺頂端的橫梁上。 (3)將下垂的細線繞過動滑輪后向上再從定滑輪上方穿過。(如圖所示) 組織學生分組組裝滑輪組 教師巡視指導 我們組裝好了滑輪組,滑輪組有什么樣的作用?引導學生對滑輪組的作用進行猜測 怎樣來驗證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我們應該怎樣做實驗? 學生分組討論,自主設計實驗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 組織學生進行匯報實驗數據 組織學生觀察實驗數據,對數據進行討論分析 小結:滑輪組的作用是可以省力,還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總結: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 設計意圖:在組裝的過程中有助于學生初步感受滑輪的作用,為猜測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做鋪墊。 拓展應用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簡單機械滑輪,下面我們來用滑輪設計制作一個升國旗的裝置模型。 1、請大家結合你觀察和生活實際,設計升國旗裝置,畫出升國旗裝置設計圖。 組織學生展示設計圖。 組織學生學生進行修改完善設計圖。 為學生提供材料,組織學生進行升國旗裝置模型的制作。作業布置 1.下面這些簡單機械,能使提升重物的工作變得省力的有( )。 A.定滑輪 B.斜面 C.動滑輪 D.輪軸 2.下列事物中應用滑輪工作原理的工具是( ) A鉗子 B升降涼衣架 C風車 D 自來水截門教 學 反 思 《滑輪》一課在課標中的要求是:知道滑輪是常見的簡單機械;使用滑輪這個簡單機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依據課標中的要求,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認識滑輪的基本結構,通過學生生活熟悉的升國旗和起重機兩個實例來引起學生研究興趣,使用簡單器材設計研究方案,探究滑輪的作用,通過觀察、分析、比較等思維活動,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簡單機械滑輪,促進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設計使用滑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對于滑輪有一定的了解,能觀察到用力方向的改變,但對于測量中力的變化還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