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臨朐縣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備課備課團隊 個案補充單元主題 中外經典童話單元解讀 單元概要: 本單元以“中外經典童話”為主題,編排了《寶葫蘆的秘密(節選)》《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三篇課文。《寶葫蘆的秘密》是我國作家張天翼的作品,課文節選的是原作的開頭部分,寫王葆從小愛聽寶葫蘆的故事,希望得到一個無所不能的寶葫蘆;《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的作品,寫了巨人的花園原本是一片寒冬景象,孩子們的到來給花園帶來了春天,也使巨人變得溫暖;《海的女兒》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課文節選的是原作的開頭部分,寫了小人魚對人類的世界充滿向往。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的要求相比,本單元不僅要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還要通過奇妙的想象體會人物形象。《寶葫蘆的秘密(節選)》通過讓學生思考王葆為什么想得到寶葫蘆,引導學生感受寶葫蘆的神奇和王葆天真、調皮的童真形象。《巨人的花園》通過讓學生找出花園的奇幻變化,了解巨人由冷漠、孤獨而變得和善、無私。《海的女兒》讓學生在奇妙的故事中體會小人魚對人類世界的向往,感受到她的美麗與純潔。《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以課文為例,回顧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引導學生交流在讀童話時,如何感受奇妙的想象,體會其中鮮明的人物形象。 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一二年級形成對童話的初步認識。產生閱讀興趣。三年級初步學習閱讀童話的方法,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了解童話的基本特點。四年級綜合運用閱讀童話的方法。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3.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按自己的想法新編故事”。教材以新編《龜兔賽跑》為例子,通過設想故事的不同結局重新組合故事情節,揭示了故事新編的具體辦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材在《寶葫蘆的秘密(節選)》《巨人的花園》中分別安排了創編故事和填補空白的想象練習,使閱讀和表達有機地統一起來。 按自己的想法新編故事二年級借助圖片來想象故事內容。三年級借助支架想象故事情節。四年級在原有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基礎上進行想象再創作。基于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和新課標語文核心素養及任務群的要求,確定如下學習目標:單元學習目標 任務群單元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的體現基礎型學習任務群——語言文字的積累和梳理1,認識22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6個字,會寫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有關“勤學”的名言。 語言運用發展型學習任務群——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 (本單元的重點任務群) 3.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4.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創編故事。 5.能朗讀自己創作的童話并與同學分享故事。 6.評選童話大王。 語言運用 思維能力 審美創造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7.拓展整本書閱讀張天翼的《寶葫蘆的秘密》、安徒生的《海的女兒》等。閱讀名家童話故事,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的真善美。能運用想象續講、續寫,創編故事。 文化自信其中,本單元隸屬于發展型學習任務群——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這也是本單元的重點任務群。單元學習任務 本單元的學習任務分為兩部分:單元真實情境和子任務。每一個子任務下又有具體的學習活動任務,活動任務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具體展示。 大情境子任務學習活動指向學習部分 “我是童話大王” 說明:學校一年一度的童話大王比賽又要開始了,我們五年級先要進行級部童話大王的選拔,優秀者再參加學校童話大王的評選,期待你們的精彩表現。 任務一:牛刀小試,初寫童話 一、談話導入,引出話題 二、嘗試創編童話 三、交流寫作思路 四、第一次修改童話 基于學情,單元起始布置,指向習作 任務二:感受童話奇妙,體會人物形象,學文得法 《寶葫蘆的秘密》 一、默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二、感受寶葫蘆童話故事的奇妙 三、感受王葆淘氣、愛幻想的童真形象 四、激發興趣,閱讀《寶葫蘆的秘密》 聚焦童話人物形象,梳理童話情節,品讀童話語言 《巨人的花園》 一、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二、聚焦花園,感受變化 三、聚焦巨人,體會形象 四、讀寫結合,豐富想象 《海的女兒》 一、較快默讀,整體把握內容 二、對比現實世界,感受童話奇妙 三、交流人物印象,激發閱讀原著興趣 任務三:梳理總結,再次修改 一、梳理童話的規律和特點 二、對照童話規律,再次修改自己童話指向習作,在梳理中發現童話的規律和特點 任務四:互評童話,評選童話大王一、讀童話,互評 二、評選“童話大王” 展示與評選評價任務 為落實教學評一致性,依據本單元學習目標,設計本課的評價任務如下: 評價任務對應學習目標1.完成單元預習單對應題目,形近字多音字區分、重點字書寫、情境式填空。書寫正確、規范。 2.小組內完成日積月累中有關“勤學”的背誦檢查。 3.課堂作業本中完成日積月累的默寫。 對應學習目標1、24.《寶葫蘆的秘密》《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神奇的地方畫出來,在旁邊做批注。說一說王葆、巨人和小人魚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5.奶奶給王葆講了哪些故事,自己創編故事。發揮想象,把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里盡情玩耍的情景寫下來。 6.能朗讀自己創作的童話并與同學分享故事。 7.完成自己的童話故事創作,評改后,謄抄到作文本上。 對應學習目標3、4、5、 8.讀推薦書目《寶葫蘆的秘密》《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 9.朗讀童話,評選童話大王.對應學習目標6.7.單元預習課 預習單另附。學習過程設計 子任務一:牛刀小試,初寫童話 課時目標: 1.能自己嘗試寫一篇童話。 2.能與同學分享寫作思路。 學習過程: 任務1:談話導入,引出話題 1. 從三年級開始學習童話,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會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塊奶酪》 四年級《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自己也讀過不少童話故事,說說看,你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是什么? 2.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重點說一說:你喜歡的童話故事最神奇的地方。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結合學生之前學習童話的經歷、經驗。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引導學生確定自己創編童話對象,為創作童話做好鋪墊。 任務2:嘗試創編童話 在童話世界里, 充滿了神奇,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議,一切事物都像人一樣,會說話,會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自己嘗試著創編一篇自己的童話故事。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重新梳理童話故事的特點,嘗試自己創作,在創作中感受神奇。 任務3:交流寫作思路 活動1: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童話故事,互相點評。說說喜歡的理由,推選最佳。 評價標準;神奇、有趣、吸引人。 活動2:小組內最佳童話的小作者,上臺投屏展示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的寫作思路。 【設計意圖】為學生搭建童話故事展示平臺,交流寫作思路,同伴學習,獲得啟發。 任務4:第一次修改自己的童話故事 學生獨立修改。 子任務二:感受童話奇妙,體會人物形象,學文得法 學習《寶葫蘆的秘密》:感受童話故事奇妙和王葆的童真 課時目標: 能說出王葆想得到寶葫蘆的原因,體會王葆淘氣、愛幻想的童真形象。 了解奶奶給王葆講的故事,并根據已有的故事內容創編故事,講給同學聽。 任務1:默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活動1. 默讀課文,思考:王葆為什么想得到一個寶葫蘆? 預設: 一是奶奶講的傳說故事中的寶葫蘆特別神奇,“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二是王葆在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些煩惱,渴望得到寶葫蘆來解決問題。 活動2:梳理內容要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自我介紹、回憶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幻想能夠得到寶葫蘆。 任務2:感受寶葫蘆童話故事的奇妙 活動1: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先隊員竟然和寶葫蘆發生了故事。請自由讀1——4自然段。 (學生轉換角色,以王葆介紹的語氣來朗讀,特別讀好帶有神秘感的句子,在朗讀中產生奇妙的童話體驗。) 活動2:聚焦奶奶講的故事,在朗讀中感受奇妙的想象。 自由讀15到17段,思考:奶奶講了哪幾個寶葫蘆的故事? 張三、李四、王五、趙六等人怎么得到的寶葫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奇妙變化? 張三—— 李四—— 王五—— 趙六—— 聽了奶奶講的這幾個寶葫蘆的故事以后,王葆有什么感受? 再讀一讀這幾個自然段,在朗讀中感受奇妙的想象。 活動3:朗讀18——21段,從王葆的幻想中感受奇妙。 1.學生自己從最后兩個自然段中提取關鍵信息,說一說王葆為什么總是產生“假如我有這么一個寶葫蘆”的想法? 2.展開想象,說一說:王葆和寶葫蘆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活動4:大膽想象,創編故事 學生再次閱讀17到19自然段,想一想自己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部分故事? 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展開想象,創編故事。 提示:誰?在什么地方得到寶葫蘆?寶葫蘆給他帶來怎樣的變化? 3.學生交流。 任務3:感受王葆淘氣、愛幻想的童真形象 活動1:思考:說一說王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旁邊做批注。 活動2:交流。 預設:一從王寶和奶奶的“規矩”中感悟到他的淘氣、頑皮。 這里除了可以看出王寶的童真可愛,也能夠從中感受到祖孫之間的親情。 二從王葆纏著奶奶講故事的事情中,感悟他是一個充滿好奇的孩子,特別愛聽故事。 課文具體描寫了兩個場景,洗腳和剪指甲。同學們找一找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來感受王葆的形象。 三從王葆對寶葫蘆的向往中,體會王寶愛幻想的特點。 任務4:激發閱讀興趣,閱讀《寶葫蘆的秘密》 活動1:請讀過這本書的同學先說一說,激發其他學生閱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的興趣。 活動2:想一想:當王葆真的有了一個寶葫蘆時,寶葫蘆能夠讓他得到什么呢?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先以“我有幾次對著一道算術題發愣,不知道怎樣列式子”“我和同學們比賽種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幾棵長得又瘦又長”“那天我和科學小組的同學鬧翻了”等信息展開大膽的想象,在腦子里構思一下。 我們想的和原著一樣不一樣呢?請同學們課下繼續閱讀整本書《寶葫蘆的秘密》。 隨堂檢測: 展開想象,說一說自己創編的故事。 我有幾次對著一道算術題發愣,不知道怎樣列式子…… 我和同學們比賽種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幾棵長得又瘦又長…… 作業設計: 1.“那天我和科學小組的同學鬧翻了……”展開大膽的想象。以王葆的口吻,完成一次小練筆。 2.閱讀整本書《寶葫蘆的秘密》。 學習《巨人的花園》:感受巨人的轉變 課時目標: 1.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花園奇幻的景象。 2.能說出花園發生的變化和巨人的轉變,體會巨人的形象。 3.能發揮想象,把孩子們和巨人在花園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寫下來。 任務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活動1:教師呈現課文插圖:巨人趕孩子們離開花園。學生由這雙巨大的雙腳,想象“巨人”的樣子。 活動2:帶著問題默讀:巨人來之前發生了什么?來之后又發生了什么? 活動3:學生找出描寫花園、孩子和巨人的詞語,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文中的巨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任務2:朗讀課文,感受花園奇幻的景象。 活動1: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花園的段落,畫出自己認為花園奇幻的地方,批注自己的感受和聯想。 活動2:交流你的感受和想象到的畫面。 任務3:聚焦花園,感受花園的變化。 活動1:巨人的花園發生了哪些變化?默讀課文,找出描寫花園變化的段落。用幾個詞來概括花園的變化。 ( ) ( ) ( ) 活動2:巨人回來之前,花園是什么情景?學習第1-2自然段。 (1)這是一個怎樣的花園,畫出課文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給你什么感受? 預設:景物:柔嫩的青草、星星似的美麗花朵、桃樹、唱歌的小鳥們 感受:可愛、美麗、歡樂、生機、自由…… (2)邊讀邊想象青草、花朵、桃樹、小鳥的表現,讀出這洋溢著生機、快樂、自由的樂園。 活動3:巨人回來砌墻、趕走孩子們之后的花園又是什么情景?學習第7自然段。 出示: “單單在巨人的花園里,仍舊是冬天的景象。小鳥……桃樹……高興的只有雪和霜兩位,他們嚷道……” (1)將自己想象成小鳥、桃樹和花,自由朗讀上面的段落。教師采訪追問他們此刻的想法。 引導學生用低沉的朗讀來表現此時的感受。 (2)讀一讀描寫雪、霜、北風、雹的句子,此時的他們又是怎樣的心情? 想象此刻象征著寒冷的這些事物的“高興”,讀一讀。 (3)分角色表演,在角色中體會童話的奇妙。 活動4:孩子們從墻洞爬進去后,花園又出現了什么樣的變化?學習第10.11.13自然段。 萬物重新煥發生機的花園: (1)畫出描寫花園變化的句子。 (2)想象畫面,說一說此刻花園的樣子。 (3)思考:花園的景色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過渡:花園里的情景發生了變化,是因為巨人發生了變化。 任務4:聚焦巨人,體會巨人的形象。 活動1:再讀課文,找一找巨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活動2:理解巨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讀一讀寫小男孩的兩段話,說說巨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做批注) 找出課文中巨人看到的奇妙景象的句子。 出示:他們都坐在桃樹上面,桃樹看見孩子們回來十分高興,紛紛用花朵把自己裝飾起來,還在孩子們頭上輕輕的舞動胳膊,小鳥們快樂地飛舞歌唱,花兒們也從綠草叢中伸出頭來。 想一想:這樣奇妙的景象會給巨人帶來怎樣的觸動?他會想些什么? 與著奇妙的景象形成截然不同的對比的是誰? 出示:小男孩在寒冷的角落里碰不到樹枝,哭得厲害。凄涼、無奈、失落的情景。 轉換角色:如果你是巨人看到這一切,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預設1:巨人看到小男孩很傷心,他心軟了,覺得自己很自私。 預設2:小男孩摟住巨人,親吻臉頰,讓巨人感受到了愛,溫暖了他的心。 活動3:體會巨人的形象(抓住巨人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 (1)畫出描寫巨人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巨人的內心世界。批注你的感受。 預設:抓住巨人“叱責”孩子們的話,體會他的孤傲、自大; 抓住巨人“自言自語”的話以及砌墻的行為,體會他的蠻橫、自以為四以及內心深處的孤獨; 抓住巨人面對寒冷、凄冷的花園時說的話,體會他疑惑不解和盼望春天到來的急切的心情; 抓住“我多么自私啊!現在我明白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這兒來了”,理解巨人后悔的心情,體會巨人的善良、柔軟; 抓住“悄悄地走”、“輕輕地抱”等細微動作描寫,體會巨人對孩子的愛。 (2)結合批注,讀出自己的感受。 任務5:讀寫結合,豐富想象。 1.想象:拆除了圍墻后,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里怎樣玩耍?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2.同學分享自己想象到的有趣的畫面。 預設:想象孩子們會爬到巨人的腳上、腿上、肚子上、背上、肩膀上甚至是吊在巨人的胡子上…… 3.一邊想象孩子們是怎樣盡情玩耍,一邊想象花園的變化,把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寫。 隨堂檢測:(小練筆) 發揮想象,把孩子們和巨人在花園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寫下來。 作業設計: 從王爾德的這篇神奇的童話故事,我們感受到了花園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了巨人的轉變,由冷漠、孤獨而變得和善、無私,意猶未盡。其實,王爾德還寫過其他的一些童話,比如《夜鶯與玫瑰》等,這些童話故事一并和本課收錄到了2016年出版的《巨人的花園》這本書中,課后,請同學們找來自己讀一讀,繼續感受童話的奇妙。 學習《海的女兒》: 感受童話奇妙,體會小人魚對人類世界的向往,感受其美麗與純潔 課時目標: 1.能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并說出文中的奇妙之處。 2.能結合課文,交流對最小的公主的印象。 任務1:較快默讀課文,整體把握故事內容 活動1:引導學生回憶三年級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組織學生交流對作者安徒生的了解,老師適當補充資料,師生交流對童話的印象。明確本篇課文是安徒生另一童話代表作《海的女兒》開頭部分。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贊揚:給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話》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和出版。 活動2:回顧第六單元學習的閱讀方法,把握篇幅較長的文章的內容就要把握文章各個部分的內容,在本文中,找一找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概括好這些段落的內容,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任務2:對比現實世界,感受童話奇妙 活動1:學生自讀,勾畫出文中感到奇妙的地方,做好批注。 活動2:小組交流,梳理并豐富自己的感受。 活動3:學生朗讀匯報展示,全班交流。 學生朗讀描寫宮殿的句段,可以抓住墻、窗子、屋頂所使用的材料,表現出宮殿的富麗堂皇,如:海王的宮殿更是奇特,“墻是用珊瑚砌成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屋頂上的蚌殼可以“自動開合”蚌殼里面“含有亮晶晶的珍珠”;學生朗讀花園的句段,可以抓住表示色彩的詞語,表現出花園的絢麗多彩,如:宮殿外面有一座很大的花園,里面生長著許多火紅和深藍色的樹木。樹上的果子亮得像黃金,花朵開得像燃燒著的火,枝干和葉子在不停地搖動。 通過朗讀,幫助學生體會童話的奇妙。 任務3:交流人物印象,激發閱讀原作的興趣 活動1: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及插圖,自主勾畫對最小的海公主的印象。 活動2:小組交流,梳理對最小海公主的印象以及文中重點語句。 活動3:學生朗讀匯報展示,全班交流。 交流第3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兩處比喻,借助圖片或描述,幫助學生建立直觀感受,從而理解并讀出最小的海公主的美麗。 交流第6自然段,學生將其他海公主的表現和最小的海公主的表現對比著讀,從而體會最小的海公主的與眾不同。 “最小的海公主對人類世界充滿向往”當學生匯報到這一印象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小人魚的心理活動,說說為何會有這一印象。通過交流,教師幫助學生厘清三條依據:其一是最小的海公主最愛聽人類世界的故事;其二是海公主們都盼著十五歲的到來,最小的海公主更是渴望;其三是很多的夜晚,最小的海公主都會在海底凝望人類世界。 在學生對最小海公主的印象有了更為具體和全面的認識后,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進行朗讀練習、展示,以讀促悟,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活動4:結合對最小海公主的印象,預測后續故事情節,大膽想象。 教師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激發學生閱讀原作的興趣。 隨堂檢測: 一、選擇下面的短語填空,并完成練習(填序號) ①天空中的飛鳥②燃燒著的火③硫磺發出的火焰④玫瑰的花瓣⑤最深的湖水 魚兒們在這些枝葉中間游來游去,像是____________。 樹上的果子亮得像黃金,花朵開得像____________。 地上全是最細的沙子,藍得像____________。 她的皮膚光滑柔嫩,像___________;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_________。 上面這些句子都運用了_________的修辭手法,我也會圍繞“學校”寫這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閱讀。 海的女兒(節選) 浪濤大起來了,沉重的烏云浮起來了,遠處掣起閃電來了。啊,可怕的大風暴快要到來了!水手們因此都收下了帆。這條巨大的船在這狂暴的海上搖搖擺擺地向前急駛。浪濤像龐大的黑山似的高漲,它想要折斷桅桿。可是這船像天鵝似的,一忽兒投進洪濤里面。一忽兒又在高大的浪頭上抬起頭來。 小人魚覺得這是一種很有趣的航行。可是水手們的看法卻不是這樣。這艘船現在發出碎裂的聲音;它粗厚的板壁被襲來的海濤打彎了。船桅像蘆葦似的在半中腰折斷了,后來船開始傾斜.水向艙里沖了進來,這時小人魚才知道他們遭遇到了危險,她也得當心漂流在水上的船梁和船的殘骸。 天空馬上變得漆黑,她什么也看不見,不過當閃電掣起來的時候,天空又顯得非常明亮。使她可以看出船上的每一個人,現在每個人都在盡量為自己尋找生路。她特別注意那位王子。當這艘船裂開,向海的深處下沉的時候,她看到了他,她馬上變得非常高興起來,因為他現在要落到她這兒來了,可是她又記起人類是不能生活在水里的,他除非成了死人,是不能進入她父親的宮殿的。 不成,決不能讓他死去!所以她在那些漂著的船梁和木板之間游過去,一點也沒有想到它們可能把她砸死。她深深地沉入水里接著又在浪濤中高高地浮出來,最后她終于到達了那王子的身邊,在這狂暴的海里,他絕沒有力量再浮起來。他的手臂和腿開始支持不住了。他美麗的眼睛已經閉起來了。要不是小人魚及時趕來,他一定會淹死的。 天明時分,風暴已經過去了。那條船連一塊碎片也沒有。鮮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在水上光耀地照著。它似乎在這位王子的臉上注入了生命。不過他的眼睛仍然是閉著的。小人魚把他清秀的高額吻了一下,把他透濕的長發理向腦后,她覺得他的樣子很像她在海底小花園里的那尊大理石像,她又吻了他-下,希望他能蘇醒過來, 1默讀短文,從故事中,可以看出小人魚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故事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請說一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業設計:閱讀主題叢書《海的女兒(節選)》,把你覺得奇妙的地方畫下來,在旁邊做一下批注。 子任務三:梳理總結,再次修改 任務1:梳理總結童話故事特點 活動1:回顧本單元的三篇童話故事《寶葫蘆的秘密》《巨人的花園》《海的女兒》 活動2:師生共同梳理童話故事的規律、特點 童話故事的特點充滿幻想虛構,但又反映生活擬人化的手法動植物等會說話,賦予人的思想和意識情節緊湊,故事性強充滿趣味性,有教育意義 神奇,體會人物的真善美本單元三篇童話故事,不僅神奇,四年級本單元與之前不同地方在于:綜合運用閱讀童話的方法。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寶葫蘆的秘密》體會王葆的童真、頑皮。 《巨人的花園》體會巨人從孤獨、冷漠到和善、無私。 《海的女兒》體會小人魚的美麗與純潔,對人類世界充滿了向往。 任務2:再次修改自己的童話故事 活動1:對照上述梳理的童話故事規律及特點,發現自己童話出現的問題。 活動2:再次修改自己的童話故事。 活動3:師生評議作文,習得評價方法 1.教師選取一篇童話,帶領學生品讀 2.教師選取一篇把“神奇且能體現人物真善美的”童話故事,展臺展示,引導學生發現其動人和精彩之處。 3.教師選取一篇沒有“神奇且能體現人物真善美的”童話故事,請同學們默讀,并指出此篇童話敘事的優劣。 活動4:組內再次交流,互相評價、修改習作,并謄寫在作文本上。 評價標準評價結果童話故事神奇★能體現出人物的真善美★作業設計:把修改后的童話謄寫在作文本上。 子任務四:互評童話,評選童話大王 任務1:互評童話 活動1:小組內先對照童話故事標準,互相點評組員創編的童話故事。 活動2:推選小組內童話故事最佳 任務2:評選童話大王 活動1:班內組織開展分享自己童話故事,小組推選童話最佳上臺分享。 活動2:出示星級評價標準,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進行點評。 評價標準評價結果故事神奇有趣味,人物印象深刻★表達完整、口齒清楚、表情自然大方★活動3:評選本次活動中的童話大王,并頒發獎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