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能列舉出三種以上的經濟作物。2.能列舉玉米作為生產原料的實例。科學探究1.能圍繞植物的用途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2.能通過調查、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收集當地的植物資源。3.能用分析、比較、分類的方法得出結論。科學態度1.能對生物資源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產生探究興趣。2.能與他人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務。3. 意識到植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樹立保護植物資源的意識。教學重點:能列舉出三種以上的經濟作物,能列舉玉米作為生產原料的實例。2.能圍繞植物的用途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教學難點:能通過調查、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收集當地的植物資源,意識到植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樹立保護植物資源的意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情景與問題 出示多種植物照片,讓學生思考這些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植物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物質原料。 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生活的地區有哪些重要的植物。 播放視頻,加深理解。 調用生活經驗,理解植物可以為我們提供糧食、蔬菜、水果、紡織原料等等。 學習本地特點,了解本地的常見植物。 觀看視頻,系統理解。探究與發現 以枸杞為例,介紹植物資料卡。布置任務,讓學生課下查找資料,制作自己的植物資料卡。 講解經濟作物的概念。舉例說明常見的不同經濟作物及其經濟價值。讓學生舉例,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以及通過回答問題,相互學習,擴大知識面。 講解河北省的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加深對本土文化的理解。 以玉米為例,講解一種植物原料可以生產多種商品。了解玉米制藥、玉米汽油等與學生生活較遠的新科技。 學習科學記錄的方法。能夠有目的的查詢植物資料,并記錄植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用途。 學習新概念。總結之前的生活經驗,在班級內分享。知識遷移應用。 了解河北省的經濟作物和農作物。 學習新知。拓展與應用 介紹中國的文化瑰寶——中藥。以薄荷、三七等為例,讓學生了解植物的藥用價值。同時提醒學生不能隨意用藥,不能隨便嘗藥。 介紹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故事。引導學生感悟科學家精神,培養民族自豪感。 了解中藥。 了解屠呦呦。鞏固與練習 習題鞏固 習題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