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能闡述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及其優越性。 能闡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主題及職能作用。重 點 闡述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闡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作用。【自主讀學】學習任務任務:閱讀教材P54-58,完成下列問題。請同學們注重于文本的閱讀,探尋到問題的答案。 1、閱讀教材P54-55,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什么?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2)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是什么?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一道前進。現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2、閱讀教材P55-56,歸納出我國政黨制度的地位和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內容 基本方針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奉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前提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首要前提與根本保證。在政黨之間的關系上,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政治地位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包括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等等。活動準則各政黨包括執政黨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3、閱讀P56,了解新型的政黨關系與政黨制度形式。回答下列問題。 (1)政黨關系 ①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而不是互相反對。 ②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政。 (2)優越性:這一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 4.閱讀教材P57-58,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完成下列表格。 性質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組成全國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主題團結和民主職能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新時代要求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豐富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職能,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課中探究】學習任務探究目標一:闡述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及其優越性。 任務1: 材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聯組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請簡要說明:我國的政黨制度是怎樣的?“新型政黨制度”具體“新”在哪里? 參考答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創立了一種新型的政黨關系與政黨制度形式,在當今世界獨具特色。①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而不是互相反對。②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政。③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圈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④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 任務2: 材料一 中共中央經常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的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征求意見稿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和建議。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慣例,也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體現。 材料二: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統一戰線廣大成員,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有人把我國的多黨合作比喻成“演奏交響樂”:演奏時各民主黨派作為樂手各司其職……而指揮只有一個——中國共產黨。 (1)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廣泛聽取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 參考答案: ①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二者是親密友黨。②民主黨派廣泛地參政議政,能及時反映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要求,有利于黨和國家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2)你怎樣理解“演奏交響樂”這一比喻? 參考答案: “演奏交響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間親密友黨的關系,表明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他們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核心知識小結】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2.形成和發展: (1)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孕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過程中確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得到發展。 (2)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一道前進,現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部分社會主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圍統和致 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 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內容 (1)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奉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 (2)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3)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首要前提與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領導; (4)在政黨之間的關系上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5)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 (6)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4、優越性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創立了一種新型的政黨關系與政黨制度形式,在當今世界獨具特色。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執政,而不是輪流執政。 (2)這一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大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探究目標二:闡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作用。 任務:閱讀下列資料,結合教材文本,探究相關問題。 片段一:政協委員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 片段二:政協委員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片段三:全國政協及其各專門委員會和各級政協組織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工作,組織委員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提供決策參考和智力支持。 片段四:國務院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有這樣一段話:“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政府工作,對今年工作提出建議,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1)結合上述前三個片段,說說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發揮了哪些作用? 參考答案: 片段一:人民政協發揮了民主監督的作用。片段二;人民政協發揮了政治協商的作用。片段三:人民政協發揮了參政議政的作用。 (2)結合片段四,國務院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請人大代表“審議”的同時,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參考答案: 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政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接受人大監督。人大代表作為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有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審議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其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政協委員作為人民政協的組成人員,可以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意見,發揮政治協商的作用,這有利于政府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核心知識小結】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組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2)性質: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主題和職能: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 (4)新時代要求: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豐富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職能,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26.1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能闡述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及其優越性。 能闡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主題及職能作用。重 點 闡述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闡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作用。【自主讀學】學習任務任務:閱讀教材P54-58,完成下列問題。請同學們注重于文本的閱讀,探尋到問題的答案。 1、閱讀教材P54-55,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什么? (2)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是什么?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各民主黨派同 一道前進。現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 、 、 、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的政治聯盟。 2、閱讀教材P55-56,歸納出我國政黨制度的地位和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 政治制度。 (2)內容 基本方針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奉行“ ”的方針,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 。前提保證 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首要前提與根本保證。在政黨之間的關系上,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 ,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政治地位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中國共產黨是 ,各民主黨派是 。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 ,包括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等等。活動準則各政黨包括執政黨都必須以 為根本的活動準則。3、閱讀P56,了解新型的政黨關系與政黨制度形式。回答下列問題。 (1)政黨關系 ①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 又 ,而不是互相反對。 ②中國共產黨依法 ,各民主黨派依法 ,而不是輪流執政。 (2)優越性:這一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有利于發展 ,有利于推進 ,有利于推進 ,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 4.閱讀教材P57-58,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完成下列表格。 性質中國人民 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 ,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 的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組成全國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主題 職能履行 、 和 的職能作用社會主義 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新時代要求人民政協工作要聚焦 ,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豐富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 職能,重點監督黨和國家 、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課中探究】學習任務探究目標一:闡述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及其優越性。 任務1: 材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聯組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請簡要說明:我國的政黨制度是怎樣的?“新型政黨制度”具體“新”在哪里? 任務2: 材料一 中共中央經常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的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征求意見稿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和建議。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慣例,也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體現。 材料二: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統一戰線廣大成員,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有人把我國的多黨合作比喻成“演奏交響樂”:演奏時各民主黨派作為樂手各司其職……而指揮只有一個——中國共產黨。 (1)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廣泛聽取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 (2)你怎樣理解“演奏交響樂”這一比喻?探究目標二:闡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作用。 任務:閱讀下列資料,結合教材文本,探究相關問題。 片段一:政協委員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 片段二:政協委員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片段三:全國政協及其各專門委員會和各級政協組織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工作,組織委員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提供決策參考和智力支持。 片段四:國務院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有這樣一段話:“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政府工作,對今年工作提出建議,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1)結合上述前三個片段,說說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發揮了哪些作用? (2)結合片段四,國務院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請人大代表“審議”的同時,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1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學生版.docx 6.1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