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升高)高一物理銜接班第7講——功一、學習目標:1. 知道功的定義,理解功的兩個要素。2. 掌握功的公式及單位,并能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3. 知道功是標量,理解正功和負功的含義。二、學習要點:1. 功的概念的理解。2. 功的計算方法。三、課程精講:思考1:初中我們學過的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思考2:舉幾個例子說明力對物體做了功。判斷:在下列圖片所示的情景中,人是否對物體做了功?如果是,請說明理由。小結: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的位移,是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功的概念:(1)功的定義:物體受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發生一段位移,就說力對物體做了功。力對物體做功是和一定的運動過程有關的。功是一個過程量,功所描述的是力對空間的積累效應。(2)功的兩個要素: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發生的位移。兩個要素對于功而言缺一不可,因為有力不一定有位移;有位移也不一定有力。特別說明:力是在位移方向上的力;位移是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如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勻速運動,重力和彈力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垂直,這兩個力并不做功。題型1:功的概念的理解:例1. 下面列舉的情況中所做的功不為零的是( )。A. 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在頭上方停留3s,運動員對杠鈴做的功B. 木塊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動,支持力對木塊做的功C. 一個人用力推一個笨重的物體,但沒推動,人的推力對物體做的功D. 自由落體運動中,重力對物體做的功(二)功的計算:1. 如果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一致,該怎樣計算功呢?問題一:物體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駛的位移為L,如圖所示,求力F對物體m所做的功。解:力和位移的方向一致,這時功等于力F跟物體m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W=FL。如果力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一致,則功等于力的大小與位移大小之積。如果物體m在力的作用下位移增加了△L,那么力F所做的功相應地增加:△W=F△L。2. 如果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成某一角度,該怎樣計算功呢?問題二:物體m在與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前行駛的距離為l,求力F對物體m所做的功。解:由于物體所受的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成一夾角α,可根據力F的作用效果把F沿兩個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如圖所示:F1=Fcosα F2=Fsinα根據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1對物體m所做的功等于F1l. 而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體m在F2的方向上沒有發生位移,所以分力F2所做的功等于零。故力F所做的功W=W1+W2=W1=F1l=Flcosα。說明:1、在計算功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①式中F一定是恒力,若是變力,中學階段一般不用上式求功。②式中的l是力的作用點的位移,也是物體對地的位移,α是F方向與位移l方向的夾角。③力對物體做的功只與F、l、α三者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等因素無關。④功的單位是焦耳,符號是J。2、功的正負:力對物體做正功還是負功,由F和l方向間的夾角大小來決定。根據知:(1)當0°≤時,,則,此時力F對物體做正功。(2)當時,,則W=0,即力對物體不做功。(3)當時,,則,此時力F對物體做負功,也叫物體克服力F做功。題型2:功的正負的判斷:例2. 如圖所示,B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A、B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力,則下列對力做功的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A. 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B. A、B間彈力對A、B都不做功C. 摩擦力對B做負功,對A不做功D. 彈力對A不做功,對B做正功變式1:一個力對物體做了負功,說明( )。A. 這個力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B. 這個力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C. 這個力與物體運動方向的夾角D. 這個力與物體運動方向的夾角題型3:功的計算問題例3. 如圖所示,一個人用與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40N拉一個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線勻速前進了8m,求:(1)拉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2)摩擦力對木箱所做的功。(3)外力對木箱所做的總功。分析:木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如圖)的作用,其中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與位移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只有拉力和摩擦力對木箱做功。由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摩擦力與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摩擦力做負功,拉力做正功。解:根據功的公式,可得(1)拉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為(2)摩擦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為(3)外力對木箱做的總功為變式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使斜面水平向左勻速移動距離l。試求:(1)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物體與斜面相對靜止);(2)斜面對物體的彈力做的功;(3)重力對物體做的功。 解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物體相對斜面靜止,相對地面水平向左勻速移動l,物體受到重力mg、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這些力均是恒力,故可用計算各力做的功。根據物體的平衡條件,可得。(1);(2);(3)。變式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于傾角為α的斜面上,當斜面受力后,物體隨斜面一起沿水平方向勻速向右移動距離l,在這過程中物體所受各力對物體做的功分別是多少?物體所受斜面的力做的功是多少?合外力做的功是多少?解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重力G,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這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各力均為恒力,由物體受力分析圖可得各力的大小分別為:。物體的位移方向水平向右,與重力G的夾角為;與支持力的夾角為;與摩擦力的夾角為α。根據公式可得。。。或的合力與G等大反向,所以斜面對物體做的功為0。因為物體平衡,,故。或,即合力對物體做功為0。(三)摩擦力做功特點的討論:1. 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都可以對物體不做功。2. 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都可以對物體做負功。3. 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都可以對物體做正功。例題:質量為M的長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以某一速度沿木板表面從A點滑至B點,在木板上前進了L,而木板前進了s。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問:(1)摩擦力對滑塊所做功多大?(2)摩擦力對木板所做功多大?解析:(1)滑塊受力情況如圖甲所示,摩擦力對滑塊所做的功為:。(2)木板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摩擦力對木板所做的功為:。四、知識提煉導圖:五、目標期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能夠深刻理解功的概念,在具體的情景中判斷功的正負,并熟練地進行功的計算。六、下講預告:重力勢能和動能【同步練習】(答題時間:45分鐘)1. 下列有關功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A. F越大,做的功越多B. 位移越大,力對物體做的功越多C. 摩擦力一定對物體做負功D. 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乘積越大,力對物體做的功越多2. 一個力對物體做了負功,說明( )。A. 這個力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B. 這個力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C. 這個力與物體運動方向的夾角α>90°D. 這個力與物體運動方向的夾角α<90°3. 關于摩擦力和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靜摩擦力總是做正功,滑動摩擦力總是做負功B. 靜摩擦力對物體不一定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功C. 靜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功,滑動摩擦力對物體可能不做功D. 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都可能對物體不做功4. 下列哪些情況中力做的功為零?( )A. 向上拋出一物體,上升過程中,重力對物體做的功B. 衛星做勻速圓周運動時,衛星受到的引力對衛星所做的功C. 汽車加速前進時,車廂底部對貨物的支持力對貨物所做的功D. 汽車加速前進時,車廂底部摩擦力對貨物所做的功5. 下列關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的問題中,說法正確的是( )。A. 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也必定做功B.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負功C. 作用力做功的數值一定等于反作用力做功的數值D. 單純根據作用力的做功情況不能判斷反作用力的做功情況6. 如圖所示,物體A、B質量相同,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也相同,在力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的位移為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摩擦力對A、B做的功一樣多B. 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B多C. F對A做的功與A對B做的功相同D. A所受的合外力對A做的功與B所受的合外力對B做的功相同7. 如圖所示,物體沿弧形軌道滑下后進入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傳送帶以圖示方向勻速運轉,則傳送帶對物體做功的情況可能是( )。A. 始終不做功 B. 先做負功后做正功C. 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D. 先做負功后不做功8. 如圖所示,一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由A點滑到B點,摩擦力做功為W1;若物體從A'點沿兩斜面滑到B'點,摩擦力做的總功為W2,已知物體與各接觸面的動摩擦因數均相同,則( )。A. B. C. D. 都有可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